初二优秀作文:《水浒传》读后感之:真假李逵的启示
- 格式:docx
- 大小:37.06 KB
- 文档页数:2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他长得黑,杀人不留步,人见人怕,绰号“黑旋风”,排梁山第22位,步军头领第五位。
李逵心狠手辣,寿张县离梁山泊最近,晚上小孩子哭了,他的父母就会说:“不要哭了,再哭‘黑旋风’李逵就来了!”他们吓得就不敢哭了。
李逵蔑视女性,一次狄太公的女儿又不吃饭,又不出屋,就想让李逵进去看看。
他进屋后看到了狄太公的女儿在和一个男人谈情说爱,就想:我不喜欢女性,就把狄太公的女儿和那个男人杀死了。
李逵狂妄自大,每次打仗打开心了就脱衣服,拿着两板斧子,一个人冲上去。
李逵就是心狠手辣,蔑视女性,狂妄自大,野心大幼稚可爱的一个人。
水浒传李逵人物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水浒传李逵人物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水浒传》给我最大感受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特别本质的问题,看完水浒传,你认为水浒传读后感怎么写才优秀呢?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李逵人物读后感4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李逵人物读后感400字(精选篇1)《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
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
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
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李逵人物读后感400字(精选篇2)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道理。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四十三回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四十三回【一】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宋江初上梁山,说要尽孝, 自己躲到过道村去寻那无字天书去了,是晁盖,率众人全力而为,才保了他的命,才有了他与父亲在梁山团聚,才有了梁山大摆了三天宴席,以表现庆贺, 可见晁盖为人厚道、真诚、讲情义。
可宋江说:今日父子团圆相见,皆赖众兄弟之力也!不见他对晁盖一丝感激之情,可见他眼中没有晁盖这个大哥。
宋江接老爹上梁山,引出二个人也要尽孝,一个是公孙胜,另一个是李逵。
公孙胜借看老娘为名,要离开梁山,是个好理由,但另有隐情。
他明白宋江葫芦里的药,但不能讲。
当宋江说: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
公孙胜回道: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唬,因此不敢取来。
公孙胜这话表达了他内心的真实,是他怕宋江,才一走了之,如何敢接母亲来梁山。
公孙胜高明!宋江父子团圆的风光,深深地触动了李逵的神经,他就是想接老娘来风光一回。
对李逵接老娘的事,晁盖与宋江有不同意见,晁盖说:李逵说的是。
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
而宋江又一次剥夺了晁盖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他说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乡去必然有失。
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
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
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
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
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程遥远,如何得知。
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
最终,李逵接母亲上梁山,是按照宋江的要求去办的,但结果很糟糕。
宋江、公孙胜、李逵这三人的孝心、价码可大有文章。
为接宋太公上梁山,梁山可谓倾巢出动,三天大宴也不是个小数目,还有一家人上梁山后的起居开销等。
公孙胜要去看老娘,一是有饯行的酒席,二是有一盘金银相送,(公孙胜谦让之后收了半盘)。
而李逵只有一锭大银和三五个小银,也没有饯行的酒席,为什么会这样?宋江与公孙胜尽孝之事,是晁盖所为,而李逵尽孝之事是宋江安排的。
水浒传关于李逵读后感我看完了《水浒传》这本书,很喜欢梁山108将中的李逵,最喜欢他的忠义、莽撞和傻劲。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水浒传关于李逵读后感,欢迎阅读!水浒传关于李逵读后感篇一最近,我看完了《水浒传》这本书,很喜欢梁山108将中的李逵,最喜欢他的忠义、莽撞和傻劲。
先说义。
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黄文炳陷害,被判死刑。
在法场时,梁山伯众好汉及时来救,只见一人赤身赤脚,挥舞两柄大斧,一阵乱砍乱杀,领头冲入法场。
众好汉在他身后,拼命的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救出了宋江和戴宗。
这个人就是李逵。
可以想象,劫法场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可是他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枪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险,奋力冲杀。
这个情节,把他那“黑旋风”的绰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不负“天杀星”的称号!其实,他最突出的是莽。
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娘回梁山泊,在经过一座山时,他老娘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结果老娘却被老虎吃了。
悲痛万分的他连杀了四只老虎。
虽然杀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顾实力,多么莽撞啊!傻,也是他一大有趣的特点。
在第三十八回中,为了给宋江抓鱼,和张顺发生了摩擦,打了起来。
在陆上,他把张顺打得鼻青脸肿。
张顺跳入水中大骂,激他下水,他果然也跳了下去。
可是人家浪里白条的称号可不是白吹的,结果他被连按水中N次,喝了满满一肚子江水,上岸后直吐白水。
他的水性不好,可仍然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入水和因水性好而闻名的张顺斗,用自己的劣势和人的优势比,自然吃了大亏。
不过,虽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干的那些事都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还有一点佩服。
我喜欢这样的李逵,义、莽、傻俱全的李逵!水浒传关于李逵读后感篇二水浒传里有一位长的像牛一样强壮的身体,黝黑的皮肤的大汉,他叫李逵,江湖人称“黑旋风”。
因为他的体型长得结实,所以也有人叫他“铁牛”。
李逵是戴宗手下看牢房的小卒,宋江、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时救了他们,在替他们报完仇后跟大伙上了梁山。
《真假李逵》读后感
《真假李逵》是一个经典的古代故事,讲述了李逵这个传奇人物被假冒之后,如何揭露真相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具有传奇色彩,而且揭示了一些深刻的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首先,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
李逵作为一位英勇无敌的武将,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使得有人假冒他的名义进行犯罪活动,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李逵的形象和信誉。
然而,真正的李逵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人心,反而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人们更加敬仰和崇拜他。
其次,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故事中,真假李逵的形象和性格都有所不同。
真李逵勇猛果敢,忠诚正直,而假李逵则心怀鬼胎,奸诈狡猾。
这种对比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最后,这个故事也表现了法律和公正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真假李逵的身份被混淆,导致了许多误会和矛盾。
但是,当真相被揭露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律和公正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真假李逵》这个故事不仅具有传奇色彩,而且揭示了一些深刻的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信誉对人们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
最后,它表现了法律和公正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水浒传真假李逵心得体会《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其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梁山好汉,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众多好汉之中,李逵的形象最为鲜明,他为人豁达开朗,对兄弟们忠诚至极,成为梁山好汉中最受欢迎的一位。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李逵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读过《水浒传》之后,我对于真假李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先考虑一下小说中的李逵。
他是典型的豪爽好汉,出大力气,喝大酒,吃大肉。
李逵本人比较粗鲁,和其他的好汉一样几乎都是身处社会底层,他一开始是因为在老家触犯了官府,逃到了梁山,遇到了宋江,加入了梁山。
他的形象在小说中很耀眼,他作战勇敢,与时任正副统领的关胜、林冲相比丝毫不逊。
他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曾与梁山领袖宋江产生矛盾,但最终宋江还是去找李逵劝他悔过。
而当他最终被招安,任官抚州团练时,拖欠军饷,每每与官府发生冲突,最终被逐出团练营。
可以说,小说中的李逵是一个豁达、正义、喜欢喝闹的人,但这种形象是否真实呢?历史上的李逵属于南宋末年的叛乱将领,据传为金州数十个刺史之一,统领一部分抗金军队。
他的身世、经历不详,可能是无赖出身而成为了叛乱将领,但由于宋朝灭亡和战乱的原因,他的历史资料没有被准确地记载,许多传说经过了历史的变化和人民的口耳相传,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个人物形象。
看了弥漫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李逵的形象,我对他有了一些认识。
如果说《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热爱生命、忠诚义气的人,那么历史上的李逵就变得更加复杂。
在反抗王安石新法、保守传统的年代,他可能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勇敢的反抗者,因此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称赞;但是在一些历史资料中,他却也被传为铁血冷酷的人物,残忍、杀人如麻,不仅仅击杀敌人,还伐杀了宋军将领把五官和尸体示众,拍照用作广告媒介。
这样的出手和背后的故事与《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相去甚远。
这让我深思,我们观众是如何通过史实来认识历史的人物的?又如何造就了《水浒传》里不同的情节与人物呢?或许,让我们更加了解《水浒传》里虚构的李逵与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才能更好地认识一个时代,一个人所承受的价值观念和人性本质。
真假李逵读后感500字【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真假李逵的故事梗概3.读后感的产生4.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5.对故事主题的理解6.结论正文(篇1)【引言】《真假李逵》是一篇描绘人性善恶、道德伦理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这篇故事的阅读,对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启示和反思。
【真假李逵的故事梗概】《真假李逵》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宋朝的故事。
故事中,李逵因为误杀了人,被迫逃亡。
在逃亡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叫李鬼。
李鬼是一个恶霸,他欺负百姓,无恶不作。
李逵和李鬼在相互交换身份后,李逵体验到了李鬼的生活,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善恶报应的道理。
最后,李逵恢复了身份,李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读后感的产生】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感震撼。
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相对性。
同时,我也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李逵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他勇敢、正直、善良。
他的勇敢和正直让他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有勇气去承担和改正。
他的善良则让他在面对李鬼的恶行时,能够以德报怨,最终让李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鬼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他利用和李逵相似的外貌,欺骗百姓,作恶多端。
他的恶行最终让他自食其果,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对故事主题的理解】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善恶报应。
故事通过李逵和李鬼的故事,告诉我们,善恶有报,作恶多端的人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善良正直的人则会得到好的结果。
【结论】《真假李逵》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相对性,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善恶报应的道理。
目录(篇2)1.引言:介绍《真假李逵》的故事背景2.主体:分析真假李逵的人物形象及寓意3.分析:从真假李逵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4.结论:总结全文,表达读后感正文(篇2)《真假李逵》是一篇描绘了梁山好汉李逵与其孪生兄弟之间的故事。
李逵因为误杀了自己的孪生兄弟李鬼,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
《水浒传》读后感:侠肝义胆真李逵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阅读了《水浒传》,书中的一百零八将深深吸引了我,有正直豪爽的林冲,豪侠仗义的鲁智深,忠诚,精明的杨志……但是在这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黑旋风李逵。
李逵性格鲁莽,但是鲁莽中又突出了他的胆大。
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说道李逵带着自己的母亲逃往梁山泊,半路母亲口渴了,他直接放下母亲去给母亲打水,回来却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他十分悲伤和愤怒就冲进了虎穴,几下子就把老虎打败了。
可见他多么的鲁莽和胆大,一般人可不敢进虎穴呀!
他不但鲁莽、胆大,还十分忠诚。
但他的忠诚最后也带他走向了错误的路线。
他一直忠诚于宋江,虽然一直反对招安,但是由于愚忠,他和宋江等人还是接受了招安。
最后则是喝了毒酒,在李逵喝完毒酒也只说了这么一句:“罢了,罢了,俺死后也陪着哥哥吧!”可见他是多么忠诚,但这不一定是对的。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愚昧的跟从别人,有想法就要大胆的表达出来。
通过看《水浒传》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我知道了怎样做好自己。
我还明白了许多哲理,知道了我们和那时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快乐的、自由的,知道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党为我们开创的,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教育,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浒传真假李逵观后感600字看过86集电视剧《水浒传》,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的那些好汉的影子,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水浒传灌输一个思想: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义”,对父母要“孝”,更让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忠孝两全。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真假李逵观后感600字”,下面本店铺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真假李逵观后感600字1寒假期间,我阅读了许多书籍。
其中最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书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一位位行侠仗义的好汉,令我赞叹不已。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它深刻地揭露了古代封建朝庭统治阶级背后的罪恶,反之更热情地赞颂了为农民革命做斗争的英雄们。
全书是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的,记载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不堪暴政欺压后揭竿而起,再聚义梁山,到受朝庭招安,却遭奸人谋害的各种事迹。
每一个人设都刻画出他们的经典形象,并且每一个故事的高潮,都紧紧地扣动着我的心弦,如“武松打虎”、“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怒杀阎婆惜”等这些让我热血沸腾的故事。
梁山的众多好汉都是“忠义”二字的代表,他们都只反抗贪官,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比如里面的李逵虽然性格刚烈,动不动则发脾气,可是他却时时刻刻不忘保护无辜弱小,这就是“义”的表现;“花和尚“鲁智深在看见金翠莲父女被无赖欺凌后,极为愤怒,不怕当时那种官官相护和偏坦,大打出手,替他们报了仇,这也是“义"的表现。
而林冲的妻子受到了高俅的欺侮,但她仍绝不向那时的迂腐朝庭低头,这是"忠”的表现;杨志武艺十分了得,官府出重金想收买他,他却头也不转地投奔了梁山泊,这同样还是“忠“的表现。
也正是这”忠义“两字让这些英雄好汉能志同道合地紧紧地聚在一起。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为的是天下百姓,铲除了那些见钱眼开的贪官们,打开各地官府的粮仓,救济贫苦百姓。
他们是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初二优秀作文:《水浒传》读后感之:
真假李逵的启示
“真假李逵”的故事,出自《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
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着名的
好汉之一,他不仅嫉恶如仇,还劫富济贫。
手拿两把板斧,冲锋陷阵。
既令贪官污吏们闻风丧胆,又令恶霸豪绅们惶惶不安。
由于李逵为解救在浔阳楼题“反诗”而险被处斩的宋江,在江州
大闹法场,一时名声大振,大宋朝几乎妇孺皆知。
于是一些不法之徒
就借着他的名号,干起了打家劫舍、欺凌百姓的罪恶勾当。
一个名字和李逵相近的匪徒李鬼,就自称为李逵,在李逵的家乡
沂岭境内拦路打劫、弄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以为是李逵所为。
说来
也巧,一天,李鬼正在山路上等过往的行人,恰好碰见了要回家接老
母亲上梁山泊的李逵。
结果可想而知,真假李逵交锋,假的就是假的,实在是不堪一击,几个照面,李鬼就被李逵轻松制服。
由于李鬼苦苦
的哀求李逵说自己还有一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照料,并信誓旦旦表示
要痛改前非,绝不再做强盗害人,心慈的李逵就放了他。
可李鬼却狗
改不了吃屎,竟然利用李逵到他家歇脚机会,在李逵的菜里下麻药,
想把李逵交给官府请赏,幸好被李逵识破,最后成了李逵的刀下之
“鬼”了。
尽管时下无论衣食住行甚至户口都有造假,可正如陈毅爷爷所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他们可以蒙骗于一时,“假的终究是假
的”,就像这真假李逵一样,迟早要在阳光下露出其真面目。
我们学
生正在成长时期,一方面要学会识别造假骗子们的卑鄙伎俩,另一方
面也一定要学会诚实做人。
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收获真正属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