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27.51 KB
- 文档页数:2
笋芽儿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教学基本程序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1、出示课文春天的插图(有条件的也可做成课件)美丽的春天来了,大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用上以前积累过的好词,说说“我看见了什么样的什么?”)2、师随机引出:躲在竹子妈妈身后,正好奇地张望这美丽的世界的,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笋芽儿3、师在事先准备的田字格中板书课题,请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再亲切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并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字“笋芽”。
4、引入文本:可爱的笋芽儿是怎么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⑴呼唤弹奏扭动滋润爱抚唠叨⑴叽叽喳喳轰隆隆沙沙沙⑴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拓展这类词语)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4、交流反馈。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实用三篇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 1一、揭题识字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2、实物展现:学写“笋、芽”。
3、揭示课题:亲热地叫一叫。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实物展示、亲热地打招呼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随文识字,分散难点。
二、初读课文1、__读文,读准读通。
2、反馈检查,突出重点:⑴正音:小老师领读。
开火车读。
按偏旁归类读。
扩词读。
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⑵展示方法,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⑶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
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朗读感悟1、抓住提示,读好对话:以“笋芽儿都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为切入点,划划角色和语言,抓住提示语练习朗读。
雷公公处可适当想象说话。
2、动作模仿,表演朗读:以“听了他们的话,笋芽儿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切入,圈圈动词,读读演演。
在表演中理解词语,体会情感。
3、美读成诵,积累模仿。
4、角色表演,情感升华。
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四、延伸说话1、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你喜欢笋芽儿吗?说说理由。
3、为已经长大的笋芽儿祝福些些什么?(创设情景,口语交际)注意:可以选择以上1~2个话题说。
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离不开周围人的关爱,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五、书写指导1、再现生字,识记扩词。
2、自主观察,尝试写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笋芽儿教学设计一(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出课题1、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2、课件出示笋,释题。
3、质疑: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二、观看笋生长的录像,初步感知三、自学课文1、按自学方法四步骤自学课文。
自学方法四步骤: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记一记。
记:把美的词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想:提提问题,想想收获。
2、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组词读*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颜色;唤和唠揉、扭和抚滋和润*同桌互考,给全读对的同桌画上一颗小笋吧。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五、指导写字指导书写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朗读感悟1、精讲第一、二自然段⑴谁呼唤笋芽儿?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课件中春天的美景使学生陶醉,那调皮的笋芽儿让学生好奇,学生看了画面兴致盎然,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
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巩固生字。
(课件相机出示竹笋卡通生字)[识字方法灵活多样,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4、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画画活跃、辅助了对文本的学习,效果良好。
]四、汇报交流体味课文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教学目标:1、会正确书写“冈、世、界、轰、笋、芽、喊、呼、唤”9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唤、揉、漆、轰、扭、钻、唠、辫、抚、滋、润、冈、豪”14个字。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春光的美好和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1、借助工具书、课文中的拼音自学生字。
2、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3、通过学习课文,拓展练习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自学1、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这一课有个自然段。
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有,我用方法记住的。
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想:通过读课文,我读懂了,我不懂的是。
5、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
(二)交流1、正音如: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
方法有猜谜、做动作等。
2、读文: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质疑:自学后,我不懂的是(三)自学检测1、我会读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2、看拼音写词语Shìjiâsǔn yáhūhuàn hǎn shēng shāng gāng()()()()()合作探究在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中,都谁在帮助它?笋芽儿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提示: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完成下面表格)谁在帮它怎么帮的笋芽儿的表现(成长过程)拓展延伸(1)如果你是笋芽儿,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2)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笋芽吗?为什么?四、课堂检测1、选一选。
正确的打“√”笋(sǔn shǔn)世(sìshì)滋(zīzhī)扭(niǔli ǔ)轰(hōng hǒng)唠(lāo nāo)冈(gāng gǎng)2、根据课文填空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是:→→3、在生活中你们成长中离开更多人的帮助,请你们这样句式来说一说在家中,妈妈__ __着我,爸爸___ _着我,爷爷__ __着我,奶奶__ __着我,我觉得___ _。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笋芽儿》教学设计理念:课文写了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呵护中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
课文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充满童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把课文当作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整节课以学生画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品味课文,并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到达对课文的感悟,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识,激起自身学习潜能。
教学目的:知识和才能: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根底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发奋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发奋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2、是啊,春天万物清醒,有一位得意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课件中春天的美景使学生陶醉,那淘气的笋芽儿让学生好奇,学生看了画面兴致盎然,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稳固生字。
〔课件相机出示竹笋卡通生字〕[识字方法灵敏多样,培养了学生的识字才能,进步了识字效率。
]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认记生字;朗读感悟。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形)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
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
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谁来当笋芽儿,表演一下笋芽儿的动作,撒娇地说话。
(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点拨:笋芽儿怎么做?(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
)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
点拨:用画出笋芽儿看到的美好的春光。
/多美啊!把美景读出来。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笋芽儿》。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笋芽的生长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笋芽儿》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笋芽儿》。
2. 教具:课文录音、图片、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后提问学生:“春天的时候,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会生长呢?”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课文的内容,讲解生词和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主题。
3. 听说训练(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竹子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描述笋芽的生长过程。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 朗读训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可以分角色朗读,或者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课文背诵(15分钟):教师提供适当的背诵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记忆课文。
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的方式,先背诵第一段,再逐渐添加后面的段落。
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6.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竹子的其他特点和用途。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然后请几组学生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背诵整篇课文《笋芽儿》。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的小短文。
笋芽儿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笋、唤、揉、漆、轰、扭、钻、唠”八个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笋、芽、呼、唤”4个字。
2.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之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吗?竹子。
2.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师随机画出笋芽儿图。
3.对,你们看图,她在哪儿?她有个可爱的名字,谁知道叫什么呢?叫笋芽儿。
4.齐读课题,提醒注意儿化音。
5.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注意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
学生在本子上写两个,师指导、评价。
6.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走进这美丽的竹林,看看可爱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者向同桌请教多读几遍。
2.通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填空引导学生初步明白:春雨呼唤笋芽,笋芽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笋芽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给笋芽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钻出了地面,笋芽在大家的关怀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三)识字检测1.带拼音识字,生介绍识字方法。
比较或归类识字。
2.去拼音识字。
3.词语闪视。
4.词语分组,生说一说每组词语的特点;拓展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嘀嘀嘀。
(四)精读感悟,随文识字、写字1.学习一、二段。
春雨怎样唤醒了笋芽?谁来读读有关的自然段。
(1)读一、二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
还有吗?春雨姑娘弹奏的乐曲。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2)指导朗读:沙沙沙,沙沙沙。
(3)指名读,分两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4)这是春雨姑娘在呼唤笋芽儿。
她怎样呼唤笋芽儿?想一想,说一说。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笋芽儿
学习目标
①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③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A案: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收集春天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②老师准备本课生字的课件。
③教学挂图或课文情景、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②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③同桌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④老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学生认字的情况。
a. 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读词语中的生字。
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平舌音:笋钻滋
翘舌音:揉润
鼻香:扭
边音:唠
b. 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生字。
(及时肯定或推荐好的识记办法)
c. 学生自记生字。
d. 老师采取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e. 老师让学生朗读生字集中的段落(第2、7段),了解生字认读的情况。
⑤书写字词
a. 观察要写的三个汉字:冈、轰、喊。
b. 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课件演示)
c. 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d. 老师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提示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写。
e. 学生读词学写。
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直到读通顺,读流利。
②老师检查朗读情况。
练习(复习巩固生字)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笋芽(sǔn shǔn)山冈(gāng gǎng)扭动(liǔniǔ)
钻出(zuān zhuān)唠叨(lāo náo)滋润(zhī zī)
②用生字口头词语。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学生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学生提问。
③师生共同解决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细读领会
①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不知道自己成长的好季节到了。
是谁叫醒她,是谁呼唤她钻出地面的?
②他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
(春雨姑娘……弹奏着乐曲……、低声……;轰隆隆……藏了好久……重重地敲……粗重的嗓音……)
③你从他们的呼唤中体会到什么?
④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分小组学习,读懂后,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回答上面的问题。
(可以表演,可以朗读。
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⑤你从笋芽儿钻出土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朗读表演,加深印象
①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4—6段。
②老师朗读,学生自由表演。
读最后一个段落,谈体会
①自读课文,想想在这段里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启发学生由竹子的生长联想自己的成长,想想自己在成长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
②学生回答,谈感觉。
(重点体会“爱抚”“滋润”“照射”“温暖”“健壮”“自豪”等词的意思)
启发思维,交流感受
如果你是笋芽儿,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积累扩展
①我们从笋芽儿的生长中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让我们把课收集到的植物生长的资料说给同学生们听听吧。
②倡导学生积累本课自己喜欢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