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62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线性方程组是研究线性关系的重要工具。
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总结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包括高斯消元法、矩阵的逆和克拉默法则。
一、高斯消元法高斯消元法是解决线性方程组的常见方法。
它通过逐步消去未知数,将方程组化简为上三角形式,并利用回代求解未知数的值。
步骤:1. 将线性方程组写成增广矩阵的形式,其中矩阵的最后一列是常数列。
2. 选取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矩阵的左上角元素或者第一列的首个非零元素。
3. 通过初等行变换,将基准元素下方的元素转化为零,从而将方程组化为上三角形式。
4. 从最后一行开始,通过回代求解未知数的值。
高斯消元法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大规模的线性方程组,但其缺点是计算量较大,并且可能需要进行主元交换。
二、矩阵的逆矩阵的逆也是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方法。
对于一个非奇异方阵(可逆矩阵),我们可以通过求解逆矩阵来得到线性方程组的解。
步骤:1. 将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其中系数矩阵为一个非奇异方阵。
2. 判断系数矩阵是否可逆。
如果可逆,则计算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3. 将方程组的常数列构成一个列矩阵,记为向量b。
4. 计算未知数向量x的值,即x = A^(-1) * b,其中A^(-1)为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矩阵的逆方法适用于已知系数矩阵可逆的情况,且计算矩阵的逆矩阵需要考虑到矩阵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三、克拉默法则克拉默法则是一种解决线性方程组的特殊方法,适用于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方阵并且可逆的情况。
它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步骤:1. 将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并记为Ax = b,其中A为系数矩阵,x为未知数向量,b为常数向量。
2. 求解系数矩阵的行列式,记为det(A)。
3. 分别将系数矩阵每一列替换为常数向量b,得到新的矩阵A1到An。
4. 分别求解A1到An的行列式,得到d1到dn。
5. 根据克拉默法则,未知数向量x的值为x = (d1/det(A),d2/det(A), ..., dn/det(A))。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1 消元法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研究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消元法,其步骤是逐步消除变元的系数,把原方程组化为等价的三角形方程组,再用回代过程解此等价的方程组,从而得出原方程组的解.例1 解线性方程组解 将第一个方程加到第二个方程,再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加到第三个方程得在上式中交换第二个和第三个方程,然后把第二个方程乘以-2加到第三个方程得再回代,得.分析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我们对方程施行了三种变换:① 交换两个方程的位置;② 用一个不等于0的数乘某个方程;③ 用一个数乘某一个方程加到另一个方程上.我们把这三种变换叫作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由初等代数可知,以下定理成立.定理1 初等变换把一个线性方程组变为一个与它同解的线性方程组.(2) 线性方程组有没有解,以及有些什么样的解完全决定于它的系数和常数项,因此我们在讨论线性方程组时,主要是研究它的系数和常数项.定义1 我们把线性方程组的系数所组成的矩阵叫做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把系数及常数所组成的矩阵叫做增广矩阵.设线性方程组则其系数矩阵是增广矩阵是显然,对一个方程组实行消元法求解,即对方程组实行了初等变换,相当于对它的增广矩阵实行了一个相应的初等变换.而化简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用行初等变换化简它的增广矩阵,这样,不但讨论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能够给予我们一种方法,利用一个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来解这个线性方程组,而不必每次把未知量写出.例2 解线性方程组解 增广矩阵是,交换矩阵第一行与第二行,再把第一行分别乘以和(-2)加到第二行和第三行,再把第二行乘以(-2)得,在中将第二行乘以2加到第三行得,相应的方程组变为三角形(阶梯形)方程组:回代得.§2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上一节我们讨论了用消元法解方程组(4.1)这个方法在实际解线性方程组时比较方便,但是我们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方程组(4.1)在什么时候无解?在什么时候有解?有解时,又有多少解?这一节我们将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首先,由第三章,我们有下述定理定理2 设A是一个m行n列矩阵,通过矩阵的初等变换能把A化为以下形式这里r≥0,r≤m,r≤n.注:以上形式为特殊标准情况,不过,适当交换变元位置,一般可化为以上形式.由定理2,我们可以把线性方程组(4.1)的增广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化为:(4.2)与(4.2)相应的线性方程组为:(4.3)由定理1知:方程组(4.1)与方程组(4.3)是同解方程组,要研究方程组(4.1)的解,就变为研究方程组(4.3)的解.① 若dr+1,dr+2,…,dm中有一个不为0,方程组(4.3)无解,那么方程组(4.1)也无解.② 若dr+1,dr+2,…,dm全为0,则方程组(4.3)有解,那么方程组(4.1)也有解.对于情形①,表现为增广矩阵与系数矩阵的秩不相等,情形②表现为增广矩阵与系数矩阵的秩相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定理.定理3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4.1)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有相同的秩r.① 当r等于方程组所含未知量个数n时,方程组有惟一的解;② 当r<n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线性方程组(4.1)无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A的秩与增广矩阵B的秩不相等.在方程组有无穷多解的情况下,方程组有n-r个自由未知量,其解如下:其中是自由未知量,若给一组数就得到方程组的一组解例3 研究线性方程组解 写出增广矩阵对进行初等行变换可化为由此断定系数矩阵的秩与增广矩阵的秩不相等,所以方程组无解.例4 在一次投料生产中,获得四种产品,每次测试总成本如下表:生产批次产品(公斤)总成本(元)ⅠⅡⅢⅣ12001001005029002500250200100705031004002013604400180160605500试求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解 设Ⅰ、Ⅱ、Ⅲ、Ⅳ四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由题意得方程组:化简,得写出增广矩阵对其进行初等行变换,化为由上面的矩阵可看出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的秩相等,并且等于未知数的个数,所以方程组有唯一解:例5 解线性方程组解 这里的增广矩阵是对其进行初等行变换,化为由上式可看出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的秩相等,所以方程组有解,对应的方程组是把移到右边,作为自由未知量,得原方程组的一般解为给自由未知量一组固定值:,我们就得到方程组的一个解.事实上,在例5中,也可作为自由未知量.我们同样可考察.。
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代数中,线性方程组求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求解线性方程组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线性代数中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包括高斯消元法、矩阵的逆和行列式等方法。
1. 高斯消元法高斯消元法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常见方法。
它基于矩阵变换的原理,通过对增广矩阵进行一系列的变换,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简化的阶梯形矩阵,从而求解方程组的解。
首先,将线性方程组写成增广矩阵的形式,例如:[[a11, a12, a13, ..., a1n, b1],[a21, a22, a23, ..., a2n, b2],...[an1, an2, an3, ..., ann, bn]]其中,a11到ann是系数矩阵的元素,b1到bn是常数矩阵的元素。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阶梯形矩阵。
具体的行变换包括交换两行、某一行乘以非零常数、某一行加上另一行的若干倍等。
接着,从底部开始,依次回代求解未知数的值。
由于阶梯形矩阵的特点,可以从最后一行开始,将已求解的未知数代入到上一行的方程中,以此类推,最终求解出所有未知数的值。
2. 矩阵的逆和行列式除了高斯消元法外,还可以通过矩阵的逆和行列式来求解线性方程组。
当系数矩阵存在逆矩阵时,可以直接通过逆矩阵求解线性方程组。
假设系数矩阵为A,未知数向量为X,常数向量为B,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线性方程组:X = A^(-1) * B其中,A^(-1)表示A的逆矩阵。
当系数矩阵不可逆时,可以通过行列式来判断是否有唯一解。
如果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为非零,说明线性方程组存在唯一解;如果行列式为零,说明线性方程组没有解或者有无穷多个解。
3. 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除了手动求解线性方程组外,还可以借助计算工具如MATLAB进行求解。
MATLAB提供了函数例如“linsolve”、“inv”等,可以方便地求解线性方程组。
使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通常先定义系数矩阵A和常数向量B,然后通过相关函数求解。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数学中,线性方程组是由一系列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集合。
解决线性方程组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高斯消元法高斯消元法是解决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常见且经典的方法。
它通过一系列的行变换,将线性方程组化简为一个上三角矩阵,从而求得方程组的解。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线性方程组写成增广矩阵的形式。
步骤2:选取一个非零的系数作为主元素,并将该系数所在行作为当前行。
步骤3:将主元素所在列的其他行元素都通过初等变换变为0。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将矩阵化简为上三角形式。
步骤5:回代求解,得到线性方程组的解。
高斯消元法是一种直观且容易理解的解法,但对于某些特殊的线性方程组,可能会遇到无解或者无穷多解的情况。
二、矩阵的逆乘法矩阵的逆乘法是另一种解决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它通过矩阵的逆和向量的乘法,将线性方程组表示为一个矩阵方程,从而求得方程组的解。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线性方程组表示为增广矩阵的形式。
步骤2:判断增广矩阵的系数矩阵是否可逆,如果可逆,则存在矩阵的逆。
步骤3:计算增广矩阵的系数矩阵的逆。
步骤4:将原始线性方程组表示为矩阵方程形式,即AX = B。
步骤5:求解矩阵方程,即X = A^(-1)B。
矩阵的逆乘法是一种简便且高效的解法,但需要注意矩阵的可逆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存在逆矩阵或者矩阵的逆计算比较困难。
三、克拉默法则克拉默法则是一种基于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和各个未知数在方程组中的代数余子式,从而求得方程组的解。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构成一个矩阵。
步骤2: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即主行列式D。
步骤3:分别将主行列式D中的每一列替换为常数项列,计算得到各个未知数的代数余子式。
步骤4:根据克拉默法则的公式,未知数的值等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除以主行列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