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荷中学201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事件是发生在古代中国的?A. 法国大革命B. 罗马帝国的灭亡C. 甲午战争D. 美国独立战争答案:C解析: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是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战争。
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秦朝答案:D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封建制度。
3. 下面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A. 孔子B. 李白C. 李时中D. 程颢答案:C解析:李时中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发明。
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2. 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制度。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封建王朝为基础的社会政治制度,封建王朝的君主通过封赏土地和封号给予贵族阶层,贵族阶层则向君主效忠并提供军队和劳动力。
2. 请简要描述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背景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端。
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台湾和一些领土给日本。
四、论述题请你谈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方式,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这些发明不仅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3分,第27小题12分,共25分。
请把正
确答案写在答卷相应的横线上。
)
26、(1)抗金名将:(2分)
代表作:《》(2分)
名言:(2分)
历史贡献:(3分)(2)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4分)27.(1)选官制度:(2分)
确立这种制度的皇帝:(2分)
在我国沿用的时间:(2分)
(2)唐太宗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原因:
(3分)这种制度在唐朝时的积极影响:
(3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发奋学好七年级历史的知识,以确保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取得更大的进步。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小华准备暑假去我国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参观,他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陕西西安D、云南元谋2、下列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代表了我国长江流域地区的文明情况的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决议。
那么,“殷墟”为我们研究中国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源头,是一种刻于龟甲、兽骨上的较成熟文字。
它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禅让制”是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
但下列哪一人的当选与此无关?( )A、汤B、尧C、舜D、禹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它大约出现于( )A、公元前1046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2070年D、公元前771年9、被中国人尊称为“华夏之祖”、“人文初祖”的是( )A、大禹B、黄帝C、炎帝D、尧10、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11、自古人才是兴国的重要保障。
下列属于善用人才,使本国势力强大的君主是(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秦孝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在中国,据说为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传统习俗。
第1页(共16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2页(共16页)班 级 姓 名 考 号····················密··········································封··········································线····················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联考期中考试七 年级 历史 试卷 座号:一、选择题(请把每道题的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40分)1.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初一下学期历史中期考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A. 唐朝B. 春秋时期C. 商朝D. 隋朝答案:C2. 以下哪个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铁制武器B. 火药C. 印刷术D. 井式灌溉答案:B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京条约签订D. 五四运动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日本B. 韩国C. 越南D. 新加坡答案:A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A. 清朝灭亡B. 革命军队北伐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始皇统一中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______。
答案:造纸术2.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一场______。
答案:解放战争4. 始于1919年的______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答案:五四5.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上面有五颗______。
答案:黄色星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考生通过不同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诗词、论文等,来评定其能力和才华,从而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官僚体制,并担任相应的职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约1300多年,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选拔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请简述中国的成立过程。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当时在上海租界的一处小楼里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会上,中国的创始人们讨论了中国社会的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目标,并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长期的抗争和奋斗,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长城。
答案: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一道由砖石、土木等材料修筑而成的防御工事。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的试卷和答案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的古代文明?A. 埃及B. 中国C. 印度D. 美国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统一全国的朝代?A. 唐朝B. 春秋时期C. 三国时期D. 秦朝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A. 文化大革命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文艺复兴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下面哪些?A. 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B. 火药、印刷术、电视、指南针C. 造纸术、指南针、电脑、火药D. 活字印刷术、电视、火药、造纸术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抗日战争胜利B. 五四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介绍一下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3.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4.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以你所学的历史知识,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一、选择题1. A2. D3. B4. A5. D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和政治稳定。
2.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背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引起了广泛的反对情绪。
这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民族自尊心,促进了现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3.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主要贸易品是中国的丝绸。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背景是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初一历史下册中期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A. 中国B. 美国C. 印度D. 巴西答案:C2.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刘邦B. 孝文帝C. 刘备D. 项羽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国成立D. 文化大革命答案:C4. 以下哪个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唐高祖D. 李白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A. 冰岛B. 马达加斯加C. 菲律宾D. 印度尼西亚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贡献。
答案: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稳定了国内局势,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2.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的开始。
这次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三、论述题请简述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
它包括了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观念,注重和谐和平衡的思维方式。
它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人民自豪的文化遗产。
四、主观题请你谈谈自己对历史学科的研究感受和体会。
答案:(略)以上为初一历史下册中期考试卷子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请选出每题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编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建立者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刘秀 D. 刘邦2.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A. 夏朝 B. 商朝 C. 东周 D. 秦朝3.《三字经》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作品() A. 孔子 B. 孟子 C. 朱熹 D. 王阳明4.以下哪位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A. 项羽 B. 刘邦 C. 刘秀 D. 秦始皇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造纸术6.下列哪个成语是指休戚相关、命运与共() A. 舍生忘死 B. 生死与共 C. 枪林弹雨 D. 痛定思痛7.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哪个时期的历史() A. 春秋战国 B. 东周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三国时期8.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文治”时期()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宋朝9.中国古代盛唐时期的古诗文创作,被称为() A. 全盛时期 B. 文化巅峰 C. 文学春秋 D. 古文化繁盛时期10.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盛世”() A. 春秋战国 B. 秦朝C. 唐朝D. 宋朝11.公元960年至1279年,中国的政权中心迁至东南沿海地区,这个时期被称为() A. 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代 D. 元代⋮以此类题目排列,共有30个选择题。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入合适的答案。
1.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a)_____ 古老的民族之一。
2.《三国演义》是 (b)_____ 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
3.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 (c)_____ 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4.秦始皇出台的一个法令,被称为 (d)_____ 。
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中国历史人物被尊称为"太祖"?- A. 刘邦- B. 孙中山- C. 秦始皇- D.-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清朝- D. 唐朝- 答案:C3. 中国古代的"郡县制"是在哪个朝代首次实行的?-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二、判断题1.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
- 答案:错误2. 《道德经》是孔子所著。
- 答案:错误3.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具备才能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省试和殿试。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发生在公元220年至280年。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中央政权衰弱,各地军阀割据。
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代表的三个势力对抗的局面,被称为"三国鼎立"。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西方国家。
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带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宝石、马匹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的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等都在"丝绸之路"上得以实现。
这对于推动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墨子B.孟子C.孔子D.韩非2、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3、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
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5、“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唐太宗经常()A.戒奢从简B.轻徭薄赋C.虚心纳谏D.自我反思6、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治国措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D.完善三省六部制7、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其根本原因是()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8、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9、“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A.磨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器 D.铁农具和牛耕10、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高宗11、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共同点是:()A.诸侯的叛乱 B.统治者失去民心 C.人民暴动 D.少数民族的内侵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横荷中学201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答案全部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隋文帝的年号是()
A 开皇
B 武德 C贞观 D 开元
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3、南宋时,哪一行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重要行业是()
A.棉花织业
B.丝纺织业
C.麻纺织业
D.冶铁业
4、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成都
C.临安
D.中都
5、“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上述名言均出自 ( ) A.隋文帝B.唐高祖C.唐太宗D.唐玄宗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出现这种盛世景象的唐朝在位时的皇帝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7、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纸币的地区是 ( )
A.东京 B.四川 C.广州 D.临安
8.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两宋时,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是 ( )
A.广州和泉州 B.苏州和湖州 C.苏州和杭州 D.苏州和无锡
10.棉布开始成为主要衣料的朝代是 (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1.宋代南方人的主食是 ( )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12.北宋时期最繁华的城市是 (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东京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