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检测22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9
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极大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解析】本题考查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A表述错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旨在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故选B。
【答案】 B2.脑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导学号:25520063】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解析】A强调“谁”在运动,而材料强调的是“用(运动)”的作用,排除;C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答案】 B3.下列对“飞矢不动”评价正确的是()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③否认了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②观点明显与题中的“不动”相悖,排除。
【答案】 C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解析】材料强调“率皆有法”,即规律具有普遍性,D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A、C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D5.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陈化榜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庞杂的基因组序列中找到了控制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并采用回交转育的方法,使糯玉米也拥有这一基因,从而培育出我国首个异交不亲和糯玉米。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和参考答案(2)3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应当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状况和发展规律,还应当了解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
只有把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定想问题、办事情的正确方案。
这说明( )A.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B.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C.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32.温家宝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由此可见( )A.客观事物存在着横向和纵向联系B.矛盾特殊性中包含了普遍性C.矛盾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D.量变引起的质变有不同性质和趋向33.下列成语、谚语与有关哲理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A.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C.好事多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三、简答题34.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肺炎、脑膜炎、产褥热、败血症、肺结核等得以治愈。
许多人因此而相信疾病是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的。
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
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它的副作用,如会导致血液疾病等;二是它的耐药现象。
日益严重的耐药菌、顽固的超级细菌的诞生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促进社会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的社会应用潜力,相关工作人员要站在科学哲学的角度深化剖析人工智能。
这一要求是基于(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详细科学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哲学对详细科学具有指导作用项说法错误,哲学本身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B、C两项与题意不符。
D项正确。
2.深循环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渗透水通过跨流域的深循环形式向外围排泄,其中一路水沿着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自西向东排泄,在内蒙古高原造山带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带、火山口等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
依据这一理论,在干旱地区找寻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中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上述材料佐证了( )①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在干旱地区找寻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表明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也由此证明了深循环理论的正确性,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解除。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解除。
3.习近平指出:“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加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哲学是深刻的,追求高素养,不能没有哲学;要做大事业,也不能没有哲学。
”这段话的哲学依据是( )A.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C.哲学是现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灵魂”D.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项不符合题意。
学业分层测评(五)专题2-3 恰当运用简单判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判断中哪个是直言判断()A.形象很好B.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C.民主与集中是紧密相连的D.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者【解析】直言判断即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故A项符合要求。
【答案】 A2.以下命题属于恰当判断的是()A.这是新职工宿舍B.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C.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D.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解析】A项这样的语句究竟表达着什么判断,并不明确;C项这个判断中的概念搭配不当;D项这个判断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断定不准确。
【答案】 B3.2016年3月“两会”在京召开,关于“两会”关系的判断属于对称判断的是() A.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参会人数比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参会人数多B.人大与政协都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C.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是不是可以兼职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大和政协【解析】A项判断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C项不属于判断;D项属于偶对称关系。
【答案】 B4.“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山东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A.高二年级的同学B.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C.同学D.高二年级【解析】这是一个直言判断,它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
“高二年级所有”是表示直言判断范围的量项,“同学”是主项,“是”是联项,“山东人”是谓项。
【答案】 C5.“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是()①肯定判断②否定判断③特称判断④单称判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题干中的句子从质上看属肯定判断,从量上看“我国的”属特称判断,故选①③,选A项。
【答案】 A6.小红尊敬妈妈,妈妈尊敬姥姥,则小红尊敬姥姥。
对这一逻辑判断的认识是________,因为这是一种________。
()A.正确的,偶传递关系B.正确的,传递关系C.错误的,偶传递关系D.错误的,传递关系【解析】小红尊敬妈妈,妈妈尊敬姥姥,未必就能得出小红尊敬姥姥,小红可能尊敬姥姥,也可能不尊敬姥姥,故属偶传递关系,选C项。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专题4-6 鸟瞰思维研究(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还原论这一思维方法的缺陷是()A.认识整体必须认识部分,用部分说明整体、用低层次说明高层次B.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它认为是各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C.运用分析的方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事物D.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系统的整体涌现的性质【解析】A、C两项属于还原论的优点,B项不符合还原论观点,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与简单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是()A.复杂性思维方法B.还原论C.非线性思维方法D.发散思维【解析】复杂性思维方法又称为非线性思维方法,它是与复杂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与简单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是还原论,故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 B3.贝塔朗菲说:“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
”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世界是复杂的B.世界是简单的C.仅用分析还原的方法不能很好地理解系统的整体涌现的性质D.未来的科学将主要处理简单性问题【解析】客观决定主观,正因为世界是复杂的,与复杂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是复杂性思维方法,又称为非线性思维方法。
B项错误,与简单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是还原论。
C项是还原论的局限性,是运用非线性思维的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D项说法本身错误,未来的科学将主要处理复杂性问题。
【答案】 A4.与复杂性观点相对应的思维方法是复杂性思维方法,又称为非线性思维方法。
它是()①以多变的方向、非均匀的分布、可变的速度为特点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③是简单性科学的思维方式④适宜于解决复杂的问题A.①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②④从思维方式特点、解决对象等方面阐述了非线性思维,故正确答案为D项。
③说法错误。
简单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
【答案】 D5.在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①分析与分解②综合与整合③还原论④非线性思维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主要是分析、分解在起作用,是运用还原论的方法;在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中,主要是综合、整合在起作用,是运用非线性思维的方法。
学业分层测评(六)专题2-4 学会运用符合判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A.两个联言判断B.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C.两个选言判断D.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并列复句,属联言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个并列复句,亦属联言判断。
【答案】 A2.2014年1月17日中国行业研究网称“2014年服装业,要么沉沦要么新生”。
这一判断种类是()A.性质判断B.关系判断C.选言判断D.联言判断【解析】“沉沦”“新生”至少有一种存在。
在公关交际语境中,选言判断就是对于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加以断定的复合判断。
因此C项是正确的。
【答案】 C3.“或者你做对了,或者我做对了。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联言判断B.这是相容选言判断C.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D.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解析】材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其选言支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应选C项。
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4.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则()①至少有一个是真的②可以都是真的③可以没有一个是真的④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④【解析】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②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④不是相容选言判断的要求,应排除。
【答案】 A5.在假言判断中,常用的联结项为()①要么……要么……②如果……那么……③只有……才……④……当且仅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要么……要么……”是选言判断的联结项,故含①的选项应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6.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①前件真,后件就真②前件假,后件就假③后件真,前件真④后件假,前件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政治《生活与哲学》学分认定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说明:l、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然后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D、任何哲学是任何时代的精华2.下列观点中,体现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①心外无物②存在即被感知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气者,理之依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 B是否承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具有同一性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着句话认识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B、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5、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6、“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7、鲁迅说“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说明了()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意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C、神鬼事物虚幻的正确的反映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神思出来的8、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自然界依赖于人的意识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D.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析】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A符合题意;C、D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基本前提;B表述错误。
【答案】 A2.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
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 【导学号:25520055】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解析】人们改造世界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规律,选C;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面对物质的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①物质具有客观性②物质具有可知性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①正确。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②正确。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③正确。
物质与具体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错误。
【答案】 C4.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 【导学号:25520056】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本题属于体现、说明类选择题,重点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B、C均不符合题意。
材料表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答案选D。
学业分层测评(一)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业达标]1.哲学产生于()A.主观想象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D.外部世界【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B符合题意;A、C、D是对哲学起源的错误回答。
【答案】 B近年来,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追问。
据此回答2~3题。
2.人们对雾霾天气的出现进行的思考不可避免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表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生活实践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C.哲学是一门生活艺术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解析】人们面对严峻的现实而思考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生活实践。
B项夸大了哲学的外延;C项说法与题意无关;D项颠倒了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答案】 A3.为避免雾霾天气的出现,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
这主要表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解析】题干体现了哲学对人们活动的指导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与题意无关;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B4.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
”这说明() 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解析】错误的哲学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任何哲学都不是万能的科学,人生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学好哲学,故A、C、D三项错误,本题选B项。
【答案】 B5.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学好哲学,终生受益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是对哲学重要性的正确表述,应选;②指出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应选;③本身说法错误,排除;④是对真正的哲学的重要性的正确理解,应选。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专题3-2 学会分析综合(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它要求()①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②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③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既分析又综合④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这一知识点,关键要明确矛盾分析法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的。
③④是对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的错误理解,故舍去。
故选B项。
【答案】 B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据此回答2~3题。
2.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
这主要是因为()①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②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③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④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要求回答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因,①②正确指出了科学分析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
③讲的是如何进行科学分析,④是进行科学综合的原因,均不合题意。
【答案】 A3.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需要将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
这就需要()①准确地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②在对整体的认识指导下进行分析③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④分析和综合必须是客观和全面的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具有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二者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
因此进行辩证分析必须要准确地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即在对整体的认识指导下进行分析,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①②③符合题意。
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导学号:25520012】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解析】“命由天定”“人定胜天”属于世界观范畴,“消极等待,逆来顺受”“积极奋争,不屈不挠”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前者,故选B项。
其他三项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2.一位哲学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讲道:“你们当中有人当律师,有人当官员,有人当士兵,我讲的东西,对于你们要训练的技能确实毫无用处。
但有一点可以向你们保证,上完这个课,你们就能更好地评判是非和辨别真伪。
”由此可见()A.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知识改变命运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D.哲学能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解析】哲学可以增强人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说明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D符合题意;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A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错误;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C错误。
【答案】 D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世界观就是哲学③不懂哲学的人没有世界观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A.②④B.①②C.①③D.①④【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所以,②③不正确。
【答案】 D4.下列说法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B.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知识改变命运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太阳东升西落【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B属于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属于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是自然现象,也是人们对太阳这一具体事物的认识。
【答案】 D5.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两段话是在强调() 【导学号:25520013】A.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B.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解析】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积极作用,A、D不合题意;B错误。
【答案】 C6.牛顿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辩证法倾向的引导下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
在晚年,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外部机械力的作用并最终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结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上。
这表明()知识改变命运A.自然科学在哲学的指导下就能完满无缺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引导功能是复杂多样的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D.自然科学与哲学有共同的任务【解析】A说法太绝对,排除;哲学不只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C说法片面;D混淆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领域和具体任务。
【答案】 B7.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答案】 A8.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
”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以外,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科学家和作家。
由此可见() 【导学号:25520014】知识改变命运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题意强调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夸大了学习哲学的作用;③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答案】 B9.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明确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列宁指出:“任何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哲学依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解析】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以及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等。
【答案】(1)材料说明具体科学的研究受世界观的支配,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哲学又指导具体科学,并为具体科学提知识改变命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能力提升]10.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下列内容属于方法论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存在就是被感知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解析】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强调的是人们如何做,C符合题意,A、B、D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世界观,不符合题意。
【答案】 C11.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意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不准确;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知识改变命运12.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①④都夸大了哲学的地位与作用,可排除;②③正确说明了哲学与科学、艺术的相互关系,与题意相符。
【答案】 B13.博士学位的英文简写是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
这表明() 【导学号:25520015】①哲学博士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导师②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③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的高度概括④各门具体科学的学习都应以哲学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知识改变命运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②③正确,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 C14.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地质力学理论。
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先后找到了许多储油构造,开发出不少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大油田,粉碎了“中国贫油”的伪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常说,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指导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根本”。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的?(2)李四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解析】第(1)问知识指向明确、具体,属于收敛型试题。
其核心信息是“李四光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回答第(2)问要紧紧抓住设问对待分析事件的限定,围绕哲学的作用作答。
【答案】(1)李四光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研究,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李四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因此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知识改变命运大贡献。
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