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的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视角120世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对立组织视角2欧洲地位的变化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条约》2. 《九国公约》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祸根视角1华盛顿见证历史的发展——华盛顿会议召开100周年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95周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 (2016河北17题2分)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A. 德国、奥匈帝国B. 法国、俄国C. 英国、法国D. 英国、俄国2. (2018河北27题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
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
(2分)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8分)(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3. (2015河北17题2分)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2012河北18题2分)“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考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①西欧各国的衰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政治上,战后相当长时间操纵联合国。
③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影响的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
战后,苏联的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及评价——(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2)内容: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
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
(3)评价: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开始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两极格局特点渣油泵ZYB-7.5/2.0是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斗争表现形式是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3、联合国的成立——成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第1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小作文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可真是一场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大动荡。
对于咱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很难真正去体会那场战争的残酷和它带来的巨大影响。
但我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个关于一战的故事,让我对那个时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那是一个普通士兵的经历。
他叫汤姆,来自一个小镇。
汤姆原本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年轻小伙儿,每天的生活就是帮着家里干干农活,和朋友们在田间地头玩耍。
可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
征兵的通知下来,汤姆虽然心里害怕,但还是怀着一腔热血报了名。
他穿着崭新的军装,告别了父母和家乡,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刚到战场的时候,汤姆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到处是泥泞的战壕,弥漫着硝烟和腐臭的味道。
子弹在头顶上呼啸而过,炮弹随时可能在身边爆炸。
他的心一直悬着,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
有一次,他们接到了进攻的命令。
汤姆跟着战友们一起冲锋,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身边不断有战友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汤姆拼命地向前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完成任务。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汤姆受了伤。
一颗子弹擦过他的肩膀,火辣辣的疼。
他倒在地上,看着天空,心里充满了绝望。
但幸运的是,他被战友们救了下来,送回了后方的医院。
在医院里,汤姆见识到了战争的另一种残酷。
病房里挤满了受伤的士兵,有的人失去了胳膊,有的人失去了腿,还有的人永远失去了光明。
汤姆躺在病床上,听着他们痛苦的呻吟,心里无比难过。
伤好后,汤姆又回到了战场。
但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
他眼中多了一份坚定,也多了一份对和平的渴望。
终于,一战结束了。
当听到停战的消息时,汤姆和战友们抱头痛哭。
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告别这该死的战争了。
可回到家乡的汤姆发现,一切都变了。
曾经熟悉的小镇变得陌生,很多儿时的伙伴再也回不来了。
他自己也经常在夜里被噩梦惊醒,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
战后的世界,也陷入了一片混乱。
人教版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点汇总【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2.俄国崛起: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斯大林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模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
这一新秩序是建立在强权之上,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体系极其不牢固。
4.民族独立运动: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改革。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核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重要战役是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3.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目的)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性质)。
特点是时间长、国家多、伤亡大。
5.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6.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7.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8.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思维导图】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2.作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英国是核心。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爆发: 1914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大战爆发。
5.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6.结果: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
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
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评价: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
2.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
(2)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巩固①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②结果: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5)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