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电大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82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应当(C)A.任人唯贤B.任人唯亲C.远贤智,弃私议D.不尚贤,使民不争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A)A.魏征B.房玄龄C.长孙无忌D.刘文静3.下列人物中,既参与制定《贞观律》又参与编纂《永徽律》并对之作了注解的是(A)A.长孙无忌B.房玄龄C.于志宁D.李世民4.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C)A.阿骨打C.完颜雍D.忽必烈5.主张“以民为本”,并向文帝提出“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的建议的是(C)A.晁错B.陆贾C.贾谊D.陈平6.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A)A.管仲B.孔子C.姜尚D.周公7.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C)A.刘安B.贾谊C.董仲舒D.荀况8.洪仁为了做到中央和地方的“上下情通”,主张设立(B)A.参议院C.御史D.地方驻中央办事处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B)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政权问题10.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A)A.周公B.孔子C.慎到D.庄子11.《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有道”的社会,是否“有道”的关键在于是否合乎(D)A.君主的意志B.法律C.道德D.自然12.“理大罪,赦小过”的司法原则的提出者是(A)A.白居易C.唐甄D.王夫之13.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将(C)作为首要任务。
A.排满B.反资C.反帝D.反封建14.在秦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C)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15.朱熹认为诛杀犯死罪的人是(D)A.违背“天理”的B.“滥刑”C.违背“德礼”的D.符合“天理”的16.春秋时期,以讼师身份帮人打官司,并收取外衣短裤作为费用的是(C)A.管仲B.子产D.叔向17.杜预主张以(A)为标准解释法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任务 1 任务 3(已评阅)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总共 30 题,客观题 88.0 分,主观题 0.0分这是第 1 次答题,你共有 3 次机会。
客观题共 30 题(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3 分)第 1 题(已答).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B.[大德而小刑]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 D. [以公理而灭私情]【答案解析】第 2 题(已答). 对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孙中山首先注重的是()。
A.参政权B.创制权C.民权D.政权【答案解析】第 3 题(已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答案解析】第 4 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安石D.王夫之【答案解析】第 5 题(已答).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
A.黄帝B.周公C.管仲D.尧【答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5 分)第 6 题(已答). 明末清初出现的带有民主启蒙意义的思想家是()。
A.张之洞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第 7 题(已答). 急进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孙中山【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 8 题(已答). 理学之所以在宋代成为官方思想,主要基于()等多方面的原因。
A.政治B.经济C.民族关系D.思想文化【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 9 题(已答).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人的良知B.契约C.天意D. 命令【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第 10 题(已答). 朱熹用区分()的方法来裁判历史。
A.[天理]B.[人欲]C.[德礼]D.[政刑]【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三、判断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第 11 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严复。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成性考核一题目1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下列哪一位不是法家代表人物:选择一项:A. 吴起B. 李斯C. 韩非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荀子题目2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儒家思想产生于()时期选择一项: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春秋战国反馈正确答案是:春秋战国题目3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神权法思想在商朝时达到了顶峰。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儒家认为就统治效果而言,“礼治”优于“法制”。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法家充分肯定了法的作用,认为法是维系人类社会和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东西。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回答正确!满分15.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匹配题】请将下列法律思想观点与提出者相互匹配:“道法自然”拖拽答案在这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拖拽答案在这约法省禁,除秦苛法拖拽答案在这“壹同天下之义”拖拽答案在这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拖拽答案在这儒家墨家黄老学派法家道家反馈正确答案是:“道法自然”道家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儒家约法省禁,除秦苛法黄老学派“壹同天下之义”墨家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法家题目8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将“仁义”解释为“仁者爱人、义者敬长”的是:选择一项:A. 韩非子B. 庄子C. 老子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9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老子》中反对法家强调的“法治”,认为“依法治国”违背自然之道。
电大【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刑名从商:《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意思是说后世历朝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针对对象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3、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
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4、田里不鬻: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候和臣属,诸候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这叫“田里不鬻”。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二、问答题1、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了封建性的国家,为了巩固从奴隶主手中夺取的政权,封建地主阶级采用法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立法指导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意思是说,取消按照血缘关系而规定的法律特权,取消按照爵位的有无和高低享有不同的待遇,除国君之外,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罚。
这样,开始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意思是说,要制定成文法,并向老百姓公布,是人人皆知法而有法可依。
从而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其阶级本质是: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任务1任务3(已评阅)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总共30题,客观题88.0分,主观题0.0分这是第1次答题,你共有3次机会。
客观题共3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第1题(已答).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存天理.灭人欲]B. [大德而小刑]C. [以严为本.而以宽济]D. [以公理而灭私情]【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对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孙中山首先注重的是()。
A. 参政权B. 创制权C. 民权D. 政权【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A. 魏源B. 林则徐C. 龚自珍D. 张之洞【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
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安石D. 王夫之【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
A. 黄帝B. 周公C. 管仲D. 尧【答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第6题(已答). 明末清初出现的带有民主启蒙意义的思想家是()。
A. 张之洞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急进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孙中山【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 理学之所以在宋代成为官方思想,主要基于()等多方面的原因。
A. 政治B. 经济C. 民族关系D. 思想文化【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 人的良知B. 契约C. 天意D. 命令【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第10题(已答). 朱熹用区分()的方法来裁判历史。
A. [天理]B. [人欲]C. [德礼]D. [政刑]【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3分)第11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严复。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B.夏C.东周D.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A.荀子B.孟子C.管子D.孔子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A.农家B.墨家C.兵家D.法家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6.“皇天无新,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是(C )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7.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C)A.嫡长继承制B.世卿世禄制C.分封制D.君权神授制8.春秋时期,(B )提出“宽猛相济”的主张。
A.管仲B.子产C.邓析9.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B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10.我国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产生于下列哪位思想家(C)A.周公B.周文王C.老子D.孔子二、多项选择题1.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ABC )。
A.“绝仁弃义” B.“绝圣弃智” 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 E.“弃礼废道”2.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CD )。
A.礼B.法C.术D.势E.义3.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BCD )A.礼制B.分封制C.世卿世禄制D.嫡长继承制三、名词解释题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2中国法律思想史02任务-000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1.()说:“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秦始皇商鞅李斯韩非2.董仲舒继承(),并兼取先秦阴阳五行、墨家、法家以及汉初黄老党派等学派的理论,建立了自己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正统思想传统思想礼制思想春秋思想孔孟思想3.()颁行全国,对加强秦王朝中央集权、促进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法律法律问答秦律九章律4.在定罪量刑方面,()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郑玄刘颂张斐5.曹魏律学不同于汉代律学那样完全依附于(),而表现出独立发展的倾向。
玄学儒学法学经学6.()之儒家化,首先表现在其“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治罪”。
唐律泰始律晋律北齐律7.汉初黄老学派的(),实际上已经有儒家思想的成分。
文武并用约法省禁德刑相济清静无为8.董仲舒的()原则,到汉宣帝时正式成为法律。
“父子相隐”“夫妻相隐”“为亲者隐”“同居相隐”9.秦统一六国,以秦始皇为首的秦王朝统治集团接受了()的主张。
儒家道家墨家10.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的()一书,是黄老法律思想在汉初发展到极盛的标志。
《新语》《过秦论》《约法三章》《淮南子》11.秦朝将法家()的理论作为治国方略。
”为国以礼“”缘法而治“”无嶙而治“”为政在人“12.“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是主张在国家体制了废除(),实行君县制,加强国家的统一。
分封制宗法制礼制世卿世禄制13.自()等思想家到《淮南子》的作者都从总结秦亡的教训出发,严厉地批判法家法峻刑残的法律思想。
陆贾贾谊张汤叔孙通()所说“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盐铁论》《过秦论》《五蠹》《孤愤》15.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阶级继续利用(),使之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法治思想宗法思想统一思想。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9题. 1、单选题(4 分)“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A 标准答案:A 得分: 2、单选题(4 分)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A.宗教祭奠仪式B.政治组织原则C.普遍行为准则D.国家根本大法答案:A 标准答案:A 得分: 3、单选题(4 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A.《尚书》 B.《诗经》C.《论语》D.《礼记》答案:D 标准答案:D 得分: 4、单选题(4 分)“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神权法B.自然法C.制定法D.习惯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得分: 5、单选题(4 分)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 A.族诛连坐B.罪止一身C.尊尊亲亲D.以德配天答案:B 标准答案:B 得分: 6、单选题(4 分)较为接近老子自然主义法律思想的思想家是()A.孟子B.申不害C.慎到D.庄子答案:D 标准答案:D 得分: 7、单选题(4 分)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A.自然法B.教会法C.成文法D.习惯法答案:C 标准答案:C 得分: 8、单选题(4 分)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命题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答案:B 标准答案:B 得分: 9、单选题(4 分)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C 标准答案:C 得分: 10、单选题(4 分)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 ) A.老子B.庄子C.荀子D.慎到答案:B 标准答案:B 得分: 11、多选题(4 分)下列属于先秦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或产物的有() A.嫡长继承制B.王位世袭制C.世卿世禄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得分: 12、多选题(4 分)西周“礼治”的原则有()A.男女有别B.亲亲C.长长D.尊尊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得分: 13、多选题(4 分)下列说法中,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有()A.男女有别B.礼不下庶人 C.亲亲、尊尊`D.刑不上大夫答案:AC 标准答案:AC 得分: 14、多选题(4 分)“明德慎刑”的思想史周初的政治家周公提出的,其内容主要包括()A、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B、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C、犯罪“乱罚无罪、杀无辜“,主张德刑并用,实行教化D、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得分:. 15、多选题(4 分)法家认为法律的作用包括()A、“定纷”以“止争”B、“兴功”而“惧暴”C、“存天理,灭人欲”D、“一民而使下”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得分: 16、多选题(4 分)《老子》从“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向统治者提出了“三去”、“三绝”的原则。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为:形成千夏,极盛于__商______,动摇于西周。
2.宗法是以______血缘________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_____世袭特权________的行为规范。
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亲亲____和____尊尊_____。
4.春秋时期,私自制作“竹刑”的人是____邓析_________。
5.儒家的法律观包括礼治、____德治____、_____人治___。
6.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和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是__荀子____ 7.法家认为法是以_民众的行为规则为核心的成文行为规范。
8.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是___商鞅_。
9.秦朝的“法治”思想概括为“__缘法尔治_”。
10.封建正统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懂仲舒_。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C )A.德治思想B.人治思想C.礼治思想D.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B )A.男女有别B.亲亲、尊尊C.嫡长继承D.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A )A.兼相爱、交相利B.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B )A.严刑峻罚B.无为而治C.小国寡民D.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C )A.孟子B.庄子C.荀子D.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B )A.子产B.商鞅C.贾谊D.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C )A.祖宗不足法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D )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B )A.孟子B.李斯C.陆贾D.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B )A.战国B.汉代C.隋唐D.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 )A.道家B.墨家C.农家D.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 )A.恢复肉制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 )A.嵇康B.王弼C.郭象D.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A.天道B.礼C.经义D.人情15.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C )A.《法经》B.《九章律》C.《唐律疏议》D.《大元通制》二、多项选择题31.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ABC )A."绝仁弃义"B."绝圣弃智"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E."弃礼废道"32.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CD )A.礼B.法C.术D.势E.义33.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 BD )A.严刑峻法B.安人宁国C.法贵简当D.德主刑辅E.明正赏罚34.王夫之改革封建法制的主张有( AD )A.律简刑清B.原情定罪C.废除酷刑D.严于治吏E.增设律学35.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主要观点有( BC )A.因伦制礼,因礼制刑B.法须统一、平等C."平恕"为审断之本D.法学盛衰与政治无关E.法学盛衰与政治相关四、简答题40.简评慎到"立公""弃私"的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黔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作业一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神权法思想神权法思想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
在由宗教领袖直接掌握政权、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或地区,神权法也就是教会法(或称寺院法、宗规法)。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神权法思想曾占统治地位,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见西欧中世纪神学法律思想)。
2、明德慎刑思想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3、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
缘自墨子.意思为: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
义利的关系也应是对立的统一.墨子讲究“兼爱”、“非攻”。
其实墨子的“兼爱”,是“兼相爱交相利”合论的。
4、“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中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生有,有归无。
这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运动变化的最后依据。
无外无他,无蕴含有且是有。
无生有,是无动而有然,也就是说,无自然而有然。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与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
这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可加纸)1.简述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的核心。
法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
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这种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
任务1任务3(已评阅)
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
总共30题,客观题88.0分,主观题0.0分
这是第1次答题,你共有3次机会。
客观题共3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
第1题(已答).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大德而小刑]
C. [以严为本.而以宽济]
D. [以公理而灭私情]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对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孙中山首先注重的是()。
A. 参政权
B. 创制权
C. 民权
D. 政权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A. 魏源
B. 林则徐
C. 龚自珍
D. 张之洞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 王安石
D. 王夫之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
A. 黄帝
B. 周公
C. 管仲
D. 尧
【答案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
第6题(已答). 明末清初出现的带有民主启蒙意义的思想家是()。
A. 张之洞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急进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孙中山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8题(已答). 理学之所以在宋代成为官方思想,主要基于()等多方面的原因。
A. 政治
B. 经济
C. 民族关系
D. 思想文化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 人的良知
B. 契约
C. 天意
D. 命令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朱熹用区分()的方法来裁判历史。
A. [天理]
B. [人欲]
C. [德礼]
D. [政刑]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3分)
第11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严复。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对于执法,朱熹主张“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王夫之。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4题(已答). 王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5题(已答). 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学术。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6题(已答). 法治优于人治是理学的主张。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7题(已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推崇的行动纲领。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8题(已答). 魏源是早期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对错
【答案解析】
第19题(已答).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政治经济纲领性著作。
对错
【答案解析】
第20题(已答). 张之洞是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领袖人物。
对错
【答案解析】
第21题(已答). 中国近代变法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西化的过程。
对错
【答案解析】
第22题(已答).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孙中山和章太炎。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