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1)
- 格式:doc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34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教育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中学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所高级中学都应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设备。
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师数量的不同,每所高级中学的计算机设备数量要有所差异,但至少应配置一台教师用计算机和十台学生用计算机。
计算机配置要求运行稳定,配置最新的软件和系统,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二、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每间教室应配置至少一台投影仪和一套音响设备,以满足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及多媒体素材使用的需求。
同时,每个班级还需配置一台电视机和一套DVD播放器,方便教师进行教育视频的播放和学生观看。
网络设备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每所高级中学应配置稳定的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接入设备,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网络通畅和信息的安全传输。
此外,每个教室应配置无线网络设备,方便学生进行电子设备的无线上网。
四、实验设备高级中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每间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
例如,物理实验设备、化学实验设备、生物实验设备等。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需求,学校还可根据需要配置一些特殊实验设备,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资源。
五、智能化教室设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每间教室应配置智能化教室设备。
这包括授课讲台、电子白板、触控显示器、智能投影仪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更加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音视频设备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每所高级中学应配置相应的录音、录像设备和音频、视频播放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录像和教师培训,还可以用于举办校内的音视频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中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教学仪器配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应当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比如,物理实验室应当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如量具、光学仪器、电学仪器等;化学实验室应当配备酒精灯、试管、烧杯、天平等实验器材;生物实验室应当配备显微镜、标本、培养皿等实验设备。
这些基本的教学仪器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才能够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需要配备不同的教学仪器。
比如,物理学科需要配备光学仪器、电学仪器等,而化学学科需要配备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等。
只有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配备相应的教学仪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还应当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
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仪器的配备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仪器的配备也成为了中学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
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仪器的配备,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
总的来说,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需要考虑到基本教学需求、教学内容匹配和教学实际需要等多个方面。
只有合理地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学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各中学能够重视教学仪器的配备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1. 引言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确保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本文档将介绍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体系结构和具体要求。
2. 标准体系结构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按以下体系结构进行划分:2.1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标准教育技术硬件设备标准主要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器、音响设备等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要求,包括性能、规格、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2 教育技术软件标准教育技术软件标准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软件、教学辅助软件、网络平台等教育技术软件的要求,包括功能、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2.3 教育技术网络标准教育技术网络标准主要包括教育局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教育技术网络的要求,包括带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4 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标准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设备管理责任、维护流程、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3. 标准要求根据普通初中教育教学的需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需满足以下要求:3.1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要求•计算机配置要求:主频、内存、硬盘、显卡等配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能够流畅运行教学软件。
•投影仪要求:分辨率、亮度、投射距离等符合教学需求,能够清晰显示教学内容。
•显示器要求: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等符合教学需求,能够显示细节清晰的图像。
•音响设备要求:音质清晰、音量可调,能够满足教学场景的音频需求。
3.2 教育技术软件要求•教育管理软件要求: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能够实现教育管理的各项需求。
•教学辅助软件要求:包括课件制作、交互式教学、在线答题等功能,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
•网络平台要求:能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功能,支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协作和交流。
3.3 教育技术网络要求•教育局内部网络要求:带宽宽裕,能够支持教育教学的网络需求,网络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多个学校同时上网的需求。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仪器配备标准按教育部2019年11月颁布的《中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2019年7月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装备仪器。
中学全部为一类25组;1和城关小学为一类24组(规模较小的一类小学可按1~2人一组开出组数;6轨以上中小学应双配套),完小按二类配备12组(如为单轨且班容量较小可按不超过3~4人一组开出组数);其它小学为三类6组;教学点要按教学需要配齐演示用仪器,分组仪器根据需要配备。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1、小学一类二类三类实验室 85平米 68平米 68平米仪器室 40平米 35平米 23平米准备室 35平米 18平米 15平米自制标本展室25平米以上注:班容量不足45人的实验室可按生均1.7平米计算,不含6年级的分校和教学点可五室合一不小于54平方米。
2、中学一类实验室 90平米(重点中学96~108平方米)仪器室 60平米以上准备室 36平米自制标本展室60平米以上,班容量不足45人的按生均大于等于1.8平方米计算。
3、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以上各室数量凡是平行班在四个(含四个)班以下的各类中、小学各科实验室分别为一个以上,四轨以上小学、六轨以上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4、各类中小学应设药品室,专人保管(规模较小的小学可设药品橱、通风橱)面积在20平米以上。
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应设维修室,面积20平方米以上,维修室应配齐相应的工具。
办公室面积在20平米以上。
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设施配备要求1、实验室①自然、化学、生物,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
②各科实验室电源要到实验台及演示台,并在前面有总开关控制。
(注意电源插座与水源要尽量远离)。
③生物实验室要光源到实验台,一般在桌上安装40瓦管灯一个。
④物理实验室要设黑红窗帘,其它各室为浅色窗帘。
(完整版)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二、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1 基础设施
- 学校应当配备拥有适当数量、合适规格和质量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 教室应当配备黑板、投影仪等必要的教学设备,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
- 图书馆应当配备丰富的图书和电子资源,提供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研究的环境。
- 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以支持科学实验教学。
2.2 教学设备
- 学校应当配备适合各个年级和学科的教学设备。
- 科学实验类课程应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 信息技术课程应配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编程等技能。
- 体育设施应当配备合适的运动器材,并提供良好的课外体育场地。
2.3 安全与维护
- 学校应当确保教学设备安全可靠,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维护和管理。
- 教学设备的使用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学校应当制定维护计划和维修预算,及时修复和更换有故障或损坏的教学设备。
三、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的基本标准,旨在为学校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学生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并保持设备安全、可靠的状态。
附件二: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目录编制说明 (1)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指标及设置分类表 (3)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4)一、物理实验室/探究室 (5)二、化学实验室/探究室 (8)三、生物实验室/探究室 (12)四、计算机教室 (15)五、语音教室 (17)六、音乐教室 (17)七、美术教室 (20)八、历史教室 (22)九、地理教室 (23)十、多媒体教室 (23)十一、综合电化教室 (24)十二、综合实践活动室 (24)十三、电子备课室 (25)十四、生物园地 (26)十五、地理园地 (27)十六、图书馆(室) (27)十七、运动场所 (30)十八、卫生室 (30)十九、校园计算机网 (30)二十、校园广播网 (31)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编制说明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加快初级中学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促进我区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一、指导思想1、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
标准设置了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两种配备方案。
其中,基本要求配备方案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基本的,所有初级中学必须达到的方案。
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规划建议方案装备。
同时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配备的规格和档次。
三、装备项目1、本标准涵盖目前初级中学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它们分别是:物理实验室/探究室、化学实验室/探究室、生物实验室/探究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多媒体教室、综合电化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电子备课室、生物园地、地理园地、图书馆(室)、运动场所、卫生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校园广播网络系统装备标准。
2、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要与学校建设同步发展,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
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四、技术依据1、按教育部规定,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班50人的标准计算,超过或少于标准班额的学校可适当增减。
2、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均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和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教备厅[1990]037号)、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的要求,结合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3、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基函[1999]99号)、《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范》(教基司[1999]15号)、《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五、装备要求1、同一学科实验室、仪器室和准备室应设置在同一楼层,相通相连,便于管理和使用。
2、理科教学仪器的配备按照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初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本选用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仪器的多种类等实际情况,选配相应的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六、自治区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和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适时对《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加以完善、补充,以适应我区初级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宁夏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指标及设置分类表说明:1、4个平行班以下参照4个平行班执行,12个平行班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和功能教室数量。
2、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与电子备课室可合并设置。
3、、设置分类科目提出了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其中基本要求为必配,规划建议为选配。
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1、采光:应保证实验室(楼)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2、照明:(1)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2)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500Lx,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室内无可见眩光。
(3)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平均照度的要求。
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700mm,不得用裸灯。
3、遮光:窗户宜安装窗帘。
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强制排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采用排风扇换气,换气次数应不低于4次/小时。
5、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16-28℃为宜,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7、供电指标:执行教育部《实验室设备电源》标准。
8、供水: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
9、安全: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10、环保:(1)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
(2)实验废液应收集,并严格处理,排放应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
一、物理实验室/探究室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物理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物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物理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一)物理实验室/探究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②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③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须设遮光窗帘。
④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注:1、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
(二)物理仪器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②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三)、物理准备室(含实验员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支。
②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③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④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二、化学实验室/探究室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化学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化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化学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化学实验室、化学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药品室、危险药品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一)化学实验室/探究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②演示讲台和所有学生实验台均设供排水装置。
③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④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⑤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
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
排气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⑥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⑦实验室教师讲台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⑧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注:1、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
(二)化学仪器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
提倡安装抽排气系统。
②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③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三)化学准备室(含实验员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②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③安装抽排气系统。
④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⑤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装备要求(四)药品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采用机械柜顶抽排气方式,安装抽排气系统。
②安装防爆灯。
③药品室应单设1间,不能与仪器室合并设置。
④危险药品室宜设计在地下或半地下。
若与药品室合并,应间隔成一个独立小间。
除应符合防火规范外,还应采取防潮、防腐、通风等措施。
⑤有消防和防盗措施。
2、设备装备要求三、生物实验室/探究室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生物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生物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生物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