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42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活动一:比赛穿衣、系鞋带学生四人一组,比赛穿衣和系鞋带。
穿衣比赛:学生先脱下外套,小组长喊“开始”,学生快速穿上外套并进行整理;小组长喊“停”则全部都要停下来。
最后小组评选谁的衣服穿得又快又整洁。
系鞋带比赛:要求学生都穿需要系鞋带的鞋子;如果没有,可以课堂上相互借穿。
比赛开始时先把鞋带解开,小组长喊“开始”,学生快速系鞋带并进行整理;小组长喊“停”则全部都要停下来。
最后小组评选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漂亮。
说明:将衣服穿整洁、鞋带系好是一年级学生力所能及的事。
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整洁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比赛发现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从而能够主动去学习、改善,进行自我提升。
活动二:收拾屋子观察自己睡觉的房间,它整洁吗?给它照一张相,然后再一个人收拾一下这个房间,把你认为不整洁的地方收拾整洁,自己觉得满意后再给房间照一张相,并与先前的那张进行对比,你有什么感想?说明:让学生收拾自己的房间并进行前后模样的对比,能使学生体会到整洁与否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萌生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的念头。
活动三:照镜子和父母商量,在家里置一个穿衣镜,每天上学出门前站在镜子面前照一照,从头到脚依次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干净整洁,如:头发是否凌乱、脸有没有洗干净、衣领是否平整、红领巾戴得正不正,衣服、鞋子有没有污渍等。
请父母监督,看你能坚持多少天。
说明:培养学生出门前利用镜子检视自己的习惯,同时将家长引入其中,体现了家校共育,有利于学生整洁习惯的形成。
2我们有精神活动一:天天有精神制作一张行动表格,督促自己每一天每一项都做到有精神。
如果做到了,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画上五角星,一个月后看看谁的五角星最多。
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设计属于自己的行动监督表格。
五角星可以自己画,然后请家长、同学或老师等根据自己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签字确认。
活动二:我们最精神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组表演在不同场景下“有精神”的样子,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最有精神。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案第一单元爱护班集体1、教室里的悄悄话活动目标1、知道班级物品是大家共有的,懂得爱护班集体物品。
2、在修理班级物品的活动中体验为集体做事带来的快乐。
3、学习观察、记录、调查的方法,了解班级物品损坏情况。
能把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
4、学习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尝试自己去美化教室。
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知道班级物品是大家共有的。
教学难点懂得爱护班集体物品。
教学准备1、教师预设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公物损坏的调查及爱护公物应从哪些方面做起的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介绍班集体,激发学生兴趣。
读儿歌,导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1)教室里的的悄悄话。
教师创编故事:“我昨天经过教室,无意听到教室里有说话的声音⋯”引导学生了解班级物品的损坏情况。
2 、仪一仪(1)我们听到的“悄悄话” 。
(2)我们来演“悄悄话”。
引导学生直接看书,理解书中的内容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的实际和学生观察到的不同情况排练课本剧。
3、班级物品小调查:(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班级物品的状况做一次调查。
(2)借助图画等方式完成P5 页的调查表。
(3)教育学生活动中注意安全。
4、讨论:看了调查表,你有什么想法?三、诵读儿歌,总结。
在我们的班级中,每一样物品都是属于我们全班所有,是我们大家的公共物品,我们要爱护它们。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我们的班级中,每一样物品都是属于我们全班所有,是我们大家的公共物品,那最这些公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二、学习新知(1)请哥哥姐姐介绍日常管理经验。
(2)讲一讲参观的感受。
2、修复班级损坏物品:(1)紧密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讨论修复的方法。
如:擦洗桌椅,给图书包新皮。
(2)提示:遇到自己能力不能及的工作时,应及时取得教师家长的帮助。
(3)做到文明有礼,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
3、展示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清查班级物品的状况。
1、我们爱整洁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
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
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看投影片或录像片)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
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时间周次教学活动内容课时量附注1 1.我们爱整洁 22 2.我们有精神 23 3.我不拖拉 24 4.不做“小马虎” 25 5.风儿轻轻吹 26 6.花儿草儿真美丽 27 7.可爱的动物 28 8.大自然,谢谢您 29 9.我和我的家 210 10.家人的爱 211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212 12.干点家务活 213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214 14.请帮我一下吧 215 15.分享真快乐 216 16.大家一起来 217181920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
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1)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2)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3)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4)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
一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案:一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全册一、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学会自我管理。
2. 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学会与家人相处。
3. 校园生活: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
4. 社会交往:引导学生学会礼貌待人,合作共享,认识社会规则。
5. 公共安全:教育学生关注自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预防危险。
二、教学目标2.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并践行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故事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
2.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5.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并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视频观看: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板书,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
2. 作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给出具体的例子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2019编辑)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卡通人物XXX这一动画形象,唤醒学生爱整洁的意识。
2.通过观察研究和操作体验,使学生掌握整洁的小本领。
3.通过身边的故事,启迪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整洁的小本领。
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每人自备一条小毛巾。
教师:自编小猪皮皮的动画故事、录制视频《六步洗手法》、录制校园故事《整洁之花》、课件。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整洁(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朋友,瞧,他来了。
(播放视频:《小猪皮皮》上篇)提问:同学们,大家为什么躲着皮皮呢?生:自由讨论(过渡)是啊!谁愿意跟邋遢的人交朋友呢?那这样的一个邋遢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教案XXXXXX学生衣服拉链没拉好”图片“学生鞋带没有系好”图片(目标: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整洁的样子:衣冠正)师: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别人的小镜子,帮助别人整理整理呢?(师生示范如下)师: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小镜子?请***师:我们现在是彼此的小镜子,你先来当我的小镜子,好吗?生:好!师:镜子,镜子,请问,我整洁吗?生:整洁!师:那我想知道,我哪里整洁呢?生:你的衣服穿好了!头发也梳好了!师:你还发现了,我不但衣冠正,而且发现了我的头发一点也不乱。
(板贴:发不乱),这真是一面好镜子!谢谢!我还其它方面整洁吗?生:你的鞋子也穿好了!师:我要谢谢我的小镜子,在你的窥察下,我很高兴!我发现我今天很精神!我也愿意做你的小镜子!师: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来玩小镜子的游戏!你们愿意吗?生游戏。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教案XXXXXX(生生合作)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们是怎么当小镜子的呢?请你们两人上来!(合作展示)目标: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互帮互助中让同学们进一步判断整洁的样子,加深对整洁的总体感受:衣冠正、发不乱。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是一家》详细内容:介绍家庭、亲情、尊老爱幼等基本道德观念。
2. 第2章:《我们的学校》详细内容:介绍学校环境、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等道德规范。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做到言行一致。
2. 教学重点:家庭、学校道德规范的教育,以及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引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家庭、学校道德规范,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道德规范解决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强调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道德规范。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家庭道德规范:尊老爱幼互相帮助2. 学校道德规范: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三个家庭道德规范,并举例说明。
(2)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尊重?2. 答案:(1)家庭道德规范:尊老爱幼:如给长辈让座、关心长辈健康等。
互相帮助:如帮助兄弟姐妹完成作业、共同承担家务等。
(2)学校道德规范:团结友爱:如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共同参与活动等。
相互尊重:如尊重他人意见、不打闹、不欺负同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家庭故事、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家庭、学校道德规范。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将这些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教育。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我们爱整洁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难点教具学具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二次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
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
你们看,某某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某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某某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看投影片或录像片)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
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都是好朋友》:培养友善交往、合作意识。
2. 《我爱我家》:认识家庭结构,培养家庭责任感。
3. 《我们的学校》:了解学校环境,遵守校规校纪。
4. 《安全小卫士》: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5. 《爱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人友好交往,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我们都是好朋友》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与朋友之间的趣事。
2. 新课内容展示: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
例如,在《我爱我家》一课中,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讨论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我们的学校》一课中,设计关于校园环境的例题,让学生分析如何保护校园环境。
4.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安全小卫士》一课中,让学生完成关于安全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课题,如“我们都是好朋友”。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 结构:分模块展示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们都是好朋友》:请你画一幅与朋友一起玩耍的画,并分享你们的友谊故事。
《我爱我家》: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爱好和需求,为他们做一件小事。
2. 答案:画友谊画:学生自由发挥,画出与朋友间的快乐时光。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遵守规则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规则,如排队、不闯红灯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规则,举例说明规则的重要性,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第二章:关爱他人2.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懂得关爱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表现,如帮助他人、礼貌待人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进行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行为。
第三章:自我认知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自信,懂得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3.3 教学活动:进行自我介绍,完成性格测试,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四章:家庭关系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学会与家人相处,懂得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等。
4.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关系,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分享与家人相处的趣事。
第五章:公共生活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学会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如不乱扔垃圾、不喧哗等。
5.3 教学活动:讲解公共生活中的规则,进行情景模拟,提倡文明行为。
第六章:尊重差异6.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懂得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外貌、性格、能力等。
6.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欣赏彼此的差异,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特点下的相处方式。
第七章:环境保护7.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会基本的环保行为,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基本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7.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歌曲和口号,参与简单的环保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