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现场消防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20
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建设规模和火灾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在如此庞大的城市网络中,消防应急通信显得尤为重要。
消防通信指的是通过无线通信手段,将应急消息传递到消防队员、居民和其它救援人员手中。
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无论在应急救助、监测预警或者后期处理等环节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现状消防应急通信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将关键信息传递给救援人员。
然而,由于大多数城市消防信号覆盖面积有限,该信号往往只能够在某些地区中有效。
此外,消防通信本身也面临着与现代通信介质不匹配的局限性。
这些限制导致了消防信号传递需要使用一种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限制的方案。
这就是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最显著的应用是利用卫星提供的无缝覆盖面向广泛区域的功能来扩展消防通信网络覆盖面积。
在一些遥远、孤立的地区,卫星通信技术可以为消防通信网络提供一种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此外,卫星通信还可以将消防通信网络和其它协同团队链接起来,提供即时响应需要。
二、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优势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有什么优势?其实,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宏观资源调配相比传统的城市消防信号覆盖面积有限的局面,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将消防通信网络延伸到广阔的地界。
卫星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跨越无线电波不能够到达的地域较大范围内信息的传递。
这给消防应急通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
2. 实时报警响应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即时响应。
由于卫星信号可以覆盖全球,这就意味着消防队员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卫星通信技术接收报警信息并展开相关救援行动。
同时,卫星信号实时性也能够有助于提高消防队员的快速响应能力。
3. 高清图像展示随着卫星信号的日益完善,高清图像技术能够实时展示卫星传回的地面信号。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消防应急救援提供实物识别和照明,同时还可以便于指挥中心和相关消防团队根据火情的不同控制和实施救援。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工程概况 (3)四、目的要求 (3)五、工地临时设施消防情况分析 (4)六、施工现场消防机构组成 (5)七、工地临设消防设置布置 (5)八、工地临设消防措施 (7)九、工地生活临设消防管理制度 (8)十、施工总平面图 (1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消防方案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修正版)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一20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7. 本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现场总平面布置蓝图二、编制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2. 全力主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推行IS09001:2000标准化管理。
3. 拫据工程建设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制定建设工地临时设施消防方案。
4. 结合项目部管理架构以及施工班组的实际素质, 推行以人为本原则, 组建工地临时消防小队及消防指挥、管理体系。
5. 树立目标, 制定可行有效的方法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为原则。
三、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容英路以西、新有路以北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容英路以西、新有路以北地块。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3562.51㎡,其中包括地下建筑面积28792.39㎡,地上建筑面积94770.12㎡,建筑高度为97.15m。
地下1层、地上7栋塔楼为29-31层,首层为架空层,二层以上均为住宅。
本工程的地理卫星图如下图所示:四、目的要求1. 为了进一步加強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主体工作, 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实现“零死亡”安全目标, 减少各类工伤事故, 落实项目部安全管理责任, 维护本工程的正常运作而制定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消防方案。
2020年7月第7期城市道桥与防洪相关专业301 DOI:10.16799/ki.csdqyfh.2020.07.084浦东机场三期卫星厅消防设计解析许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摘要:浦东机场三期卫星厅是国内第一个、世界最大、覆盖功能最全面的单体卫星厅,消防系统设计是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围绕破解“大”的难题,介绍了消防平面分区、消防泵房的设置、消防水系统和设计参数的确定、消防水源供水能力的复核,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等方面的对策,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为功能复杂的超大体量、超大空间的消防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场;卫星厅;超大体量;超大空间;消防设计;消防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中图分类号:TU892文献标志码:R文章编号:1009-7716(2020)07-0301-050引言浦东机场新建卫星厅由两座中央大厅S1、S2相连组成,承担3800万人次/a旅客候机和楼内中转功能,与现有T1、T2主航站楼共同承担8000万人次/a旅客吞吐量,内部设有出发到达大厅及相应商业、行李及服务功能,地下一层为捷运站,以连接卫星厅与T1.T2主航站楼。
S1和S2总建筑面积超过62万n?,建筑高度39m,地下一层(含一个夹层),地上六层。
卫星厅效果图、卫星厅与T1.T2位置关系示意见图1、图2。
图1卫星厅效果图图2卫星厅与T1、T2位置关系示意图卫星厅各层主要功能见表lo1消防设计策略[宀1.1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及相关国家、地方消防设计规范为依收稿日期:2020-05-08作者简介:许栋(1970—),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排水设计工作。
表4卫星厅各层主要便用功能标高主要功能-7.5m S1、S2捷运站、设备机房土0.00m国内、国际远机位、中转区域、行李机房+4.00m国际到达层+6.90m国内混流层+12.90m国际出发层+18.90m S1商业夹层+24.40m S1贵宾(+19.5m)(S2贵宾)据。
Satellite Communicationl卫星通信在四川省消防救援工作中的应用文|赵欢'郭君峰1何海洲2张万宁21.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2.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卫星通信的一大特点是基本不受地理地形条件以及地面通信网络设施的限制,在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任务中的优势明显,目前在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中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四川省辖区内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多发,消防救援工作的任务量以及对卫星通信的依赖程度也更高。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四川省消防救援工作中卫星通信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作为国内消防救援行业的参考。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救援;四川省一、刖吕我国西南地区(以四川省为代表)地理环境以山地为主,地形地貌复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明确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与国家队,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消防救援工作保障措施中,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是重要的环节。
卫星通信由于具备不受地理地形条件约束,可临时部署并快速投入使用等技术Satellite Communication优势,多年来一直被视作应急救援通信的首选方式。
相较于以平原地形为主的北方省份,四川省多山地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地面通信网络建设存在一定困难且成本更高,自然灾害发生时地面通信网络也更易遭到破坏,因此卫星通信在四川省消防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技术进步以及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体系建设的逐步成熟,消防救援工作的卫星通信保障目标也开始从早期的解决“有无”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此同时,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与平台存在一些局限性的问题十分突出。
本文以2018年后四川省若干消防救援卫星通信项目的设计集成经验以及多次现场救援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卫星通信应用于消防救援的若干经验,并根据卫星通信行业自身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卫星通信与消防救援工作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思考。
消防救援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初探发布时间:2023-04-19T06:26:05.640Z 来源:《科技潮》2023年4期作者:盛志浩[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随之被衍生出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产业中。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由于卫星通讯的覆盖面较大,它既能进行远距离通讯,又能获取定位信息。
在灭火战斗中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帮助消防顺利地开展天灾、灭火等工作,保证消防的信息畅通,便于指挥战斗。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救助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接着对其在消防救助工作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索,期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消防救援;卫星通信;通信技术;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随之被衍生出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产业中。
在消防的救助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卫星通信技术的身影。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台风,还是大火,还是地震,甚至是洪水,都是不受控制的。
而在消防的救援过程中,使用了卫星通信技术,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防止发生通讯中断的现象,让消防的救援工作可以更快地展开,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一、消防救援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意义首先能够为发生严重灾难的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帮助。
近些年,随着国家发生了山火、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容易造成网络线路、公路等的瘫痪,给通信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将卫星通信技术运用到了消防的灭火过程之中,无线宽窄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对灭火现场的信号进行覆盖,通过建立一个卫星通信网络,来实现对图像、语言、数据以及其他的信息的传输,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了应急指挥人员和消防救援队的手上,这样就可以将重大灾难事件通信网的断开问题,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一个通讯保障。
其次在营救过程中可以对营救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进行各种救助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控制好灾害现场,要对灾难现场状况、被困人员、灾害发生的关键位置等都要掌握清楚。
陕西省《卫星消防站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立法必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全省城区、县城、乡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省内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已逐步呈现高发态势。
但现阶段,受编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省各地的公安消防警力严重不足,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灾害处突任务。
为进一步厘清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抢险救援分工,优化社会公共资源,切实为公安消防队伍减轻负担,更好地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建设发展“第二梯队”的专职消防队伍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卫星消防站是指依托公安现役消防队或政府专职消防队,以快速处置初期火灾为目的,采取联勤联训联管联保的消防常态前置备勤场所,具有“建设成本低、出警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控制初期火灾效果好”的特点;当前,全省共有已投勤卫星消防站55个、已建成尚未正式投勤卫星消防站50个,在岗政府专职队员2000余人,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灭火救援战斗力。
到2017年底,全省将建成卫星消防站170余个,专职队员将突破4000人,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地方法规规范卫星消防站的建设和管理。
二、立法依据和起草的过程省公安消防总队立足全省消防工作实际,在《陕西省地方专职消防队建设暂行规定》(陕政办发(2007)122号)基础上,多次深入到延安、宝鸡、西咸、商洛等地的城市中心区、普通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起草拟定了《卫星消防站技术规范》。
本《规范》依据和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陕西省消防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 46号)、《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0]37号)、《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004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411号令)、财政部《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财防[2011]330号)和公安部消防局《关于加快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指导意见》(公消[2014]95号)等法律法规。
三、《规定》中需要说明的问题(一)卫星消防站的性质:卫星消防站是辖区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子站,可作为独立的灭火救援作战单元,是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前置力量常态备勤点;政府专职消防队是指政府批准建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以政府财政为保障,承担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411号令)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符合公益性一类事业编制单位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可被核定为事业编制,管理干部和班长骨干及技术工种人员可被纳入事业编制序列进行管理,其余岗位的专职队员可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劳动用工形式,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卫星信号突发故障,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地面卫星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等。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卫星信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向上级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2)技术保障组:负责故障排查、设备修复、系统恢复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4)信息宣传组:负责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加强与上级、下级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卫星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相关责任单位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组迅速组织技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开展工作。
(2)技术保障组立即进行故障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制定修复方案。
(3)物资保障组根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故障修复所需物资及时到位。
(4)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加强与上级、下级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3. 故障修复(1)技术保障组根据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故障修复。
(2)故障修复过程中,如需更换设备或调整系统参数,应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可靠。
4. 系统恢复(1)故障修复完成后,技术保障组应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2)系统恢复正常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5. 总结评估(1)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对本次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总结评估内容包括:应急处置过程、故障原因分析、应急措施效果等。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备品备件、应急设备等。
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方案在面对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高效、科学的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的关键。
为了确保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指挥调度方案。
一、指挥调度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迅速响应火灾等紧急情况,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到达现场。
2、协调各方救援资源,实现高效、有序的救援行动。
3、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原则1、统一指挥原则:设立统一的指挥中心,确保指挥决策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2、快速反应原则: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3、科学决策原则: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
4、协同作战原则:协调消防、医疗、公安、交通等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二、指挥调度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一)指挥中心设立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指挥调度的核心机构。
指挥中心由消防部门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
职责:1、接收火灾报警信息,迅速判断灾情的严重程度。
2、制定救援方案,下达救援指令。
3、协调各方救援力量,统筹资源调配。
4、实时掌握救援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救援策略。
(二)现场指挥部在火灾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由消防部门的现场指挥员担任指挥。
职责:1、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组织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2、勘察现场情况,收集信息,为指挥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3、指挥现场救援队伍开展灭火、救援、疏散等工作。
4、协调现场各部门的行动,处理突发情况。
(三)消防救援队伍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和救援工作。
职责:1、按照指令迅速到达现场,展开灭火和救援行动。
2、实施火灾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3、营救被困人员,转移受伤人员。
(四)医疗救援队伍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职责:1、在现场设立医疗救治点,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安排救护车将重伤员及时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的治安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方案范文近些年来,诸如____奥运、____世博以及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____事件和灾害不断发生,屡次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保障能力,当这些事件发生时,通信的应急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系统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已经纳入国家专项应急保障工作建设规划。
针对这些重大事件,通信运营商不仅要在平时满足公共的通信需求,而且需要能在这些紧急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通信的保障能力和相应的支撑手段。
为此,各运营商制定了红橙黄蓝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预案,以利于在特定场景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开展。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整个应急过程缺乏行之有效的it手段来支撑,不利于在各种场景下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设原则各地的应急保障it支撑系统尚未建立,原则上应能应对应急保障管理工作的全面考验,在确保人员安全、财产损失最小化的基础上,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总体上还应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各省公司设置总体指挥小组,根据事件响应级别,由省公司对各分公司的应急通信保障各项工作统一指挥,对外宣传部门要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对外宣传等工作。
(2)快速反应原则建立应急通信保障的快速反应机制,在确保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的基础上,确保在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各项环节的快速反应和紧密衔接。
(3)常备不懈原则应急保障相关部门要对____有应急预案方面的准备和思想上准备,抓好应急通信保障的演练工作,做到常备不懈,平战结合。
在保障过程中,要合理调整设备配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4)网络能力最大化原则在网络资源向需要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如____用户倾斜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3建设目标通信运营商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应根据本地区网络特点、管理基础、地形地貌、人员配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遵循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和能力累进的建设原则,以重点区域和各种应急场景为核心,循序渐进地提升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在处理各种应急场景和应急事件时的能力。
一、编制依据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办法》及国家、北京市等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规范和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编著《防火手册》;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施工图纸;6、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施工组织设计》;7、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临时用水施工方案》;8、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临时用电施工方案》;9、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现场文明施工方案》;10、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消防保卫方案》;11、《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总建筑面积29052m2,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结构型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筒体结构,建筑框架部分檐高59.65m,筒体局部十七层,第十七层为塔层,塔层檐高65.40m。
该工程施工现场狭小,场内设办公用房和钢筋加工厂、木工棚、成品、半成品及周转材料堆放区域等,将民工生活区设在现场以外。
该工程工期630天(打桩降水除外)。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消防放在重点地位,特制订该方案。
三、消防通道布置本工程场地十分狭窄,现场东南角、东侧偏北处各设一个施工大门,由于建筑物离东侧、西侧围墙较近,约3m左右,故施工现场消防通道自身不能形成环路。
现考虑利用东侧围墙外原有道路和西侧围墙外甲方院内道路作为临时消防通道,并与现场建筑物北侧形成消防回转道路。
施工场地消防道路最窄处保证3.5m,总长约300m,现场消防通道设置指示牌,确保消防车昼夜通行,在施工现场较狭小的情况下,各种施工材料禁止占用消防通道。
四、消防供水布置与计算(一)、水源利用建筑物西侧甲方原有蓄水池,采用施工、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方式,出口处设高压水泵,通过DN100的镀锌钢管提供消防水源,水管连接采用焊接方法,钢管的埋设深度为800mm,具体的管线布置详见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蓄水池的设置本工程消防给水系统利用甲方原有蓄水池,值班室设在电工班,并设专人24小时值班,电闸及水泵开关的布置与值班人员距离最近,蓄水池的储水容积为30m3,能满足20min的消防用水量。
原有蓄水池内已设DN100的浮球阀,用来自动控制储水高度,高压水泵的控制采用手动控制系统,其位置详见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用水量的计算1、施工生产用水量:q1=K1ΣQ1N1/(T1t)×K2/(8×3600)其中:K1=1.1N1及Q1取值见下表:T1=365t=2K2=1.5q1=1.1×(15800×300+1983×250+29052×190 +87156×300)/(365×2)×1.5/(8×3600)=2.9L/S2、施工现场机械用水量:q2=K1ΣQ2N2×K3/(8×3600)其中:K1=1.1Q2=1N2=250K3=2q2=1.1×1×250×2/(8×3600)=0.02L/S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P1N3K4/(t×8×3600)其中:P1=600N3=40K4=1.4t=2q3=600×40×1.4/(2×8×3600)=0.6L/S4、施工消防用水量: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面积3000m2,在5公顷之内,依据现场消防用水量定额,按同时发生两次火灾计算,取q5=10L/S。
5、总用水量的确定:q1+q2+q3=2.9+0.02+0.6=3.52L/S<q5=10L/S故总用水量:Q=K5×q5其中:K5=1.1所以:Q=1.1×10=11L/S(四)、干管的选择生产消防水管D=100-300mm时,正常流速按v=1.4m/s计算,则:干管d1=[4Q/(1000πv)]1/2=[4×11/(1000×3.14×1.4)]1/2=0.1m选用DN100焊接钢管做干管,外径114mm,内径106mm,大于100mm,可以满足要求。
(五)、消火栓的布置本工程消防系统考虑在该实验大楼1×D轴临悬挑梁(三层以下)南侧设消防立管,三层以下顶板在此处预留Ф200洞口,采用口径为65mm消火栓,消防半径不大于60m,水栓股数为2股,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选用65mm口径的帆布水龙带三节(每节20m)。
当工程进入冬施、气温较低时,消防立管及支管采取保温措施,利用阻燃岩棉管外缠玻璃丝布保温。
现场周围布置有五处地下消火栓,已能满足消防要求,所以地下室至地上3层均不设消防栓口。
4-16层每隔一层设置消火栓口,以满足消防保护面积的要求,并适当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栓口设置距地高度为120cm,栓口向外,出水方向垂直于墙面呈90o,详见消防系统图。
根据规范要求,灭火器具的布置采取台式器材,灭火器底部距地不小于0.15m,顶部距地不大于1.5m。
(六)、高压水泵的选择由于本工程主体结构筒体部分檐高H1为65.40m,蓄水池出水管口距中心筒体处消防立管距离S=49m,蓄水池水面高度按-0.5m计算,消防支管长度按8m计算,则管段长度:L=65.40+0.5+49+8=122.9m查表得:i=44.55m/km水头损失:H损=1.2iL=1.2×44.55×0.1229=6.54m消火栓出水点所需要的水头:H自=10m总扬程:H b=H1+H蓄+H自+H损=65.4+0.5+10+6.54=82.44L/S根据总扬程、最大流速和DN100管径选择两台水泵,其型号为100D-24×4,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并在水泵前设置止回阀、闸阀、安全阀及泄水装置,以减小环路压力。
水泵参数为:流量Q=15L/S,扬程H=96m,功率N=30KW,口径(包括进、出口径)D=100mm,转速n=2950r/min。
(七)、水泵电源系统水泵电源由配电室来线供电,引入端接于总闸上端,电缆及箱体选择详见《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五、设备及材料计划表设备及材料计划表表一六、施工现场灭火器材的配置在施工现场周围,除布置消火栓外,另根据施工材料存放地点和施工部署,放置足够的干粉灭火器。
1、重点部位:木工棚、材料库、油类库、乙炔存放库、配电室、办公区各一组,每组4具。
2、结构施工部位:进行结构施工时,根据土建施工工艺的特点、进度布置与建筑面积相符的干粉灭火器。
楼层内可燃物品、材料堆放较多时,适当配轻便灭火器材。
进入装修施工时,具有可燃性的建筑材料会不断增加,灭火器数量也相应增加,并及时补充,目前按在施工程面积配备,随着工程进展再适当增补。
3、生活区部位:每100m2一具,设置在摘取方便、较明显的地方,每组4具,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水桶、钩、斧、锹等。
灭火器材的布置详见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七、施工现场防火措施(一)、电气设备防火措施1、动力箱、配电箱等各种箱体材料均采用玻璃钢制成,角钢做箱支架。
2、电线、灯具与可燃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3、在电气集中的位置,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严禁用水灭火。
4、配电室要有专人值班,保持干燥通风,室内室外5m 以内不准堆放易燃、可燃、易爆材料。
5、冬季施工使用电热器具应制定防火措施并报安全技术部门批准,要有现场防火负责人负责监督。
(二)、化工油漆及其它易燃物品防火措施1、易燃、易爆物品要设专库,尽量运离施工现场,并分类存放,保持通风。
施工需要时限额领料,基本限当日用量。
2、仓库防火,严格按《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执行。
3、对化工油漆实行限额领料,余料及时退库集中保管,配料间单设,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对施工废料及时进行处理,消除火险隐患。
4、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遇见的新工艺、新材料(如易燃高分子材料)要根据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了解材料的性能、技术指标,交消防部门审核后再用,在施工前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认真组织消防技术交底后,再进行施工。
(三)、其它消防措施1、制定北京卫星制造科研实验大楼工地消防安全和防火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2、严格执行“用火证”制度,申请的用火证在限定的使用地点、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内使用。
3、电气焊、气割操作,须持证上岗,氧气瓶、乙炔瓶保持安全距离,作业点设专人看火,旁边必须放置灭火器材或水桶,并及时到保卫部门开当日有效的用火证明,方可施工作业。
4、冬季保温材料选用阻燃保温材料。
5、在施建筑物内不准做仓库,不准存放可燃性材料与成品、半成品,使用时按计划限额领料(不超过3天用量),采取挂牌、配灭火器材、封闭保管等措施,并符合贯标要求。
6、每天由专人负责检查现场防火和消防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火险隐患,对违反规定者予以处罚。
7、氧气瓶、乙炔瓶进入楼内施工,两瓶距离要保持5m 以上,距火焰10m;乙炔瓶不得倒置、侧放。
8、木工操作间封闭,锯末及刨花当日清除,消除隐患。
9、库房内材料分垛储存,垛距不小于1m,垛与墙距为0.5m,主要通道宽度为2m,按性质、类别存放,不准混放。
10、定期邀请消防监督机关,对现场防火及消防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八、施工现场防火和消防管理体系1、施工现场成立防火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刘尊福副组长:彭云江杨德城组员:李金义丛喜贵宋思安马占江肖志华冯光辉2、施工现场成立一支义务消防队队长:陈久迎副队长:高万林王柏平队员:江苏队150个民工;河北队100个民工3、确定一名党政领导负责消防保卫工作,对分包单位实行总承包责任的保卫工作制度,各分包单位应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双方要签订责任明确的消防安全协议书。
九、水泵管理与值班制度本工程消防水泵的管理由经理部生产副经理、行政保卫部长亲自负责,每月检修两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保证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24小时值班,负责监督和巡查,全力制止破坏消防设施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向经理部领导反映。
值班人员要有交接班记录和值班记录,并做好冬季保温、泄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