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效导学案模板(表格形式)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优秀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如下:
主题:(主题名称)
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点:(列举本节课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活动:(列举具体的课堂活动或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列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学习方式:(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个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学资源:(说明需要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评价方式:(明确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自主学习任务:(告知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任务)
补充说明:(对教师的准备工作、教学关键点、注意事项等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市***高中“能本大课堂”导学案年级学科,课题:课型:预习·展示课班级:姓名:编号:编制人:审稿:日期: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训练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检测】模块自学内容 * 学法指导 * 随堂笔记探究合作? 分钟学法指导:需明确学生根据哪些相关知识解决以下问题,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操作方法】1、【自研自探】或【基础训练】限时结束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讨论,小组内部纠错、改错,识记、理解,巩固、强化;2、教师可以安排对子之间互相检查记忆效果,也可以随机抛出问题抽测各小组学生,反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当众指导、强调。
3、学生在独立完成【思考探究】部分时,教师要进行组间巡视,调研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施课堂的“二次备课”,发现问题、汇总问题、分析原因、明确解决办法;4、在学生预习结束之后,教师合理分配小组展示内容,安排学生讨论、展示,小组展示必须限定时间(3——5分钟),突出中心内容,强调联系和拓展,提倡脱稿展示、互动展示,提高展示效率和效果。
精讲点拨【重点强调】教师直接根据学生当堂展示反馈、调研汇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精讲点拨,解决学生的困惑,并注重试题背后相关知识、方法、思路、步骤、规律、技巧、答题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归纳总结和重点强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说明】为避免长时间试题训练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预习部分要分段联系,分段讨论;小组展示和教师精讲点拨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当堂检测?分钟学法指导:需明确学生根据哪些相关知识解决以下问题,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操作方法】此环节至少要保证20分钟以上的限时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展区的充分利用,检测效果直观反馈,教师要总结学生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解决学生课堂出现的疑惑。
一年级数学下册
赖坊中小罗水珠
20XX年2月
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
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
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
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
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
环节三、
1、第6页练习一第4题。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第五课时:练习课
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
第七课时: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第八课时:复习课(一)
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
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
导学案设计模板一、概述导学案是指在课前设计,用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提供学习资源的教学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个导学案设计的模板,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二、导学案设计模板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 [填写课程名称]•授课对象: [填写受众对象,如初中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 [填写授课时间,如2022年9月1日]•授课地点: [填写授课地点,如教室编号]2.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填写知识目标,如掌握某个知识点]•能力目标: [填写能力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填写情感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 学习任务•[填写学习任务1]•[填写学习任务2]•[填写学习任务3]•…4. 学习资源•教材: [填写教材名称和页码]•辅助资料: [填写辅助资料,如PPT、视频等]•网络资源: [填写网络资源链接]5. 学习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填写导入新知识的步骤,如通过提问、展示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步骤二:学习任务1•[填写学习任务1的步骤,如讲解、讨论、小组活动等]步骤三:学习任务2•[填写学习任务2的步骤,如观察、实验、讨论等]步骤四:学习任务3•[填写学习任务3的步骤,如练习、归纳总结、展示成果等]6. 总结与拓展•[填写总结与拓展的内容,如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拓展学习的内容等]三、总结以上就是一个导学案设计的模板,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
希望本文的模板能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学科导学案NO.课题:使用人:班级:小组:组内编号:使用日期:帮扶对子:学习目标1、2、3、4、学习内容学习感悟一、课前自学1、阅读教材P —p 的内容,对明天所学内容做一个了解2、阅读学习目标,对照目标在教材上做简单标记3、思考课堂探究内容,能自主完成的在题号前用红笔标上A,不太确定的在题号前标上B,不知道动笔的标上C. 并标记自己的疑问二、课堂学习(一)练习回顾(每组6人上板分单双号完成)1、2、3、(二)课堂探究思考下列问题,每组选一个问题重点研究,准备展示一区:知识点一(任务一)基础知识:探究提升:(有展示拓展要求提示)二区:知识点二(任务二)基础知识:探究提升:(有展示拓展要求提示)三区:知识点三(任务三)基础知识:探究提升:(有展示拓展要求提示)四区:知识点四(任务四)基础知识:探究提升:(有展示拓展要求提示)三、自主检测1、2、3、4、学习整理学科导学案NO.课题:使用人:班级:小组:组内编号:使用日期:帮扶对子学习目标1、能快速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并能说出这些仪器的用途。
2、记住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与注意事项。
3、学会取用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正确操作,能说出取用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4、知道怎样使用量筒与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学习内容一、课前自学1、阅读、整理上一节课的导学案,重点看看自己的补充部分(5分钟)2、阅读教材P18—P20及 P151 ---P152的内容,对明天所学内容做一个了解(6分钟)3、阅读教学目标,对照目标在教材上做标记(4分钟)4、尝试完成导学案,能自主完成的在题号前用红笔标上A,不太确定的在题号前标上B,不知道动笔的标上C.(10分钟)二、课堂学习学习感悟(一)练习回顾:说出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说出判别的标准(1)冰雪融化(2)钢铁生锈(3)蜡烛燃烧(4)玻璃破碎(二)课堂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常用仪器基础预习:1、根据P151 ---P152的仪器图形,说出仪器的名称,说出他们的主要用途(漏斗、玻璃棒只要求认识仪器)。
新课标新教材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可直接打印)小学数学导学案课题克、千克、吨(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班级三年级单位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称量。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前臵作业1、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2.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我的发现:我想说:积极动手掂一掂,可以通过天平实际称一下!自主探究请你独立思考:1、1克有多重?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2、1千克有多重?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1、1克有多重?2、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积极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克”、“千克”。
2、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可以用家中常见的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
准备好物品以备上课时交流用天平测量重量。
合作交流1、请你与小组成员依次交流自主探究,可以采用天平测量的办法进行验证。
如果有疑问请用红笔标出;如果需要修改补充,请在相应栏上填写修改补充的内容。
2、千克与克有怎样的关系呢?。
1、可采用天平称一称进行验证。
2、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克”、“千克”的认识。
3、小组成员依次进行交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不再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意识。
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22、在○里填上“<”、“>”或“=”900克○1千克4500克○5千克3千克○3000克3、一袋大米重50千克,4袋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克?1、2、3、1、先自主完成,如果遇到不会的,可以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办法来思考问题。
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巩固提升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大中国》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祖国的风光美景: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
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1>全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2,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3、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列第几位?4.我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相连的四海依次是?5.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6、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指哪五个?7、我国最北端的省份是哪里?8.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哪里?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赖坊中小罗水珠2014年2月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2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认清图形的特点找一找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环节三、动手操作。
34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环节三、1、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数学
下册
赖坊中小罗水珠2014年2月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师生互动,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
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
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
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
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第五课时: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
第七课时: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第八课时:复习课(一)
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
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
第五、六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师生互动,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
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
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
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
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第五课时: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
第七课时: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第八课时:复习课(一)
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
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作者:————————————————————————————————日期:一年级数学下册赖坊中小罗水珠2014年2月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下册赖坊中小罗水珠2018年2月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环节一、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环节三、1、第6页练习一第4题。
第(2)题:用几张正方形纸剪一剪,贴一贴,在图上色,你能做出漂亮的图案吗?2、第7页练习一第8题。
环节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第四课时:练习课(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第五课时:练习课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第七课时: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八课时:复习课(一)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第十课时: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成P25:8―P26:11及思考题案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第五、六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第七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第八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第九课时:摆一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