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考核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科室,手术资格准入评价再授权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医院手术管理,把好科室和各级临床医师的各级各手级术审批授权资格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按三级医院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对医院各级手术已准入临床医师进行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确定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标准;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
医务科负责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 2 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考核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
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 (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三、评价程序(一)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提交医务科审核。
沭阳县人民医院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分级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
依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考核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的质量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医院每年对手术医师资质认定一次,定期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调整,对手术医师资质变动情况进行再授权。
(二)评价标准1.能够主持本级别手术,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拟申请高一级别手术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资格;(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手术进行质量评价后,认定其质量水平达不到相应要求的;(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违反操作规程的;(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医疗过错或1次医疗事故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者,手术级别降低一级,3次以上开展未经资质授权的手术者取消手术资质。
(7)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现非客观原因叫停手术每年度3次以上者,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三、评价程序(一)各科室由科主任担任第一责任人,组织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手术权限申请表》(附件1),提交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
手术医师能力定期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一、评价周期: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评价一次。
二、评价指标: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手术例数、手术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围手术前死亡等。
三、评价程序:(一)个人自评:由各手术医师根据评价周期内手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填写《手术及有创操作医师定期能力评价表》交科室讨论。
(二)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考核:科室主任组织科室全体医师讨论,对科室每位手术医师进行考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提交医务科。
(三)医务科审核:医务科对全院手术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医师定期能力评价表》进行备案,审核。
(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医务科审核后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批。
(五)反馈:医务科将医师授权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及个人。
四、评价标准:1、对同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医疗事故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的手术,手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的准入资格者;(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3)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发生医源性非计划再次手术者,延迟半年授权;发生技术事故,则对手术资格降级处理。
(4)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五、监督与管理(一)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二)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三)在审核与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的应给予取消手术权限 1 年的处理:1.在手术与有创技术操作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违反《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2.超出其专业能力开展手术与有创技术操作,给患者造成损害的;3.临床使用卫生健康委禁止类医疗技术的;4.违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擅自使用新的医疗技术的;5.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不具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6.违反医院其他相关规定的。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手术任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持续提高,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定期进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制度的意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制度旨在全面评估手术医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胜任工作。
通过定期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手术医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提升。
这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的内容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的内容应该全面而细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技术能力:评估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手术风险判定和准确性等指标。
可以通过模拟手术、考试、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价。
2. 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评估手术医师的医学知识水平、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3.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评估手术医师与团队成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协调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 伦理道德素养:评估手术医师的职业操守、尊重患者的权益和保密工作等方面的表现。
三、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的意义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是对定期能力评价的结果的一种延伸。
通过再授权制度,可以将评价结果与手术医师的职权授予相连接,合格的手术医师将继续获得手术权,而存在问题的手术医师则需要再次经过评价和培训,直到达到要求的标准。
四、手术医师再授权的程序手术医师再授权的程序应该严谨而规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初步评估:根据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再授权。
2. 个别指导和培训:对于存在问题的手术医师,制定个别指导和培训计划,帮助其提升能力。
3. 再次评估:对经过培训的手术医师进行再次能力评价,确保其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4. 再授权决策:根据再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对手术医师进行再授权,将其能力和权限与职权授予相连接。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科室,手术资格准入评价再授权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矢键环节,为加强医院手术管理,把好科室和各级临床医师的各级各手级术审批授权资格矢,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按三级医院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目的: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对医院各级手术已准入临床医师进行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 确定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标准;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
医务科负责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2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科室~手术资格准入评价再授权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医院手术管理~把好科室和各级临床医师的各级各类手术审批授权资格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河北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和《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一,本制度旨在进一步加强本院手术管理~防范手术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
,二,在做好手术资格准入管理的同时~动态评价已准入手术医师的执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和提高手术科室医疗技术水平。
,三,医院将根据医疗技术发展情况~适时淘汰不再适用的手术技术~限制已明显落后的以及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与保障病人健康不相适应的手术准入。
二、手术医师准入标准、条件、权限、申报流程及管理按照医院【2009】2号《手术准入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三、评价指标及权重,见附件1,1、伦理性 10%2、医疗技术水平 25%3、社会认可程度 15%4、实用性 25%5、医患关系 15%6、三基培训考核 10%四、再授权管理,一,评估委员会职责建立院长领导下的由各专业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见附件2,。
职责为:对医院甲乙丙丁类手术已准入临床医师进行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确定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标准,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
医务部负责评估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二,程序1、已准入手术医师在“定期能力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填写《医疗技术能力评价考核与再授权审定表》报医务部,评估委员会,见附件2,根据手术权限审批条件~结合本人围手术期水平、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医务部根据申请情况~适时召集评估会议~一般在每年10月对全院从事手术治疗活动的科室和个人的手术资质和手术权限进行年度审查。
xxx中医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及再授权表
姓名科室外一科职称副主任
医师
手术
级别
级
能力评价项目能力评价结果
手术安全有无医疗事故与差错
有无非计划再次手术
有无违反手术制度
医疗文书书写是否规范
无医疗事故与差错
无非计划再次手术
无违反手术制度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人文素养团队协作与沟通
医患沟通与交流
团队协作与沟通良好
医患沟通与交流良好
医德医风有无医德医风投诉
有无收受红包
有无推诿病人
有无参与药品、检查提成
无医德医风投诉
无收受红包
无推诿病人
无参与药品、检查提成
手术技能四个基本技能(CASE)
概念Concept
解剖Anatomy
技巧Skills
应急Emergency
概念清晰、解剖熟练,具有良好
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应急能力
数量和质量年手术例数
手术死亡例数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与手术相关医院感染发生
率
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
例
例
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合格
手术体会:
医师签名: 年 月 日科室意见:
科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学术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考核组织
医务科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
(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
(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三、评价程序
(一)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提交医务科审核。
(二)医务科复核认定后,再次授予相应手术级别。
(三)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需书写述职报告,并填写《手术医师级别晋升审核表》,经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讨论通过后报医务科审核。
(四)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评估,授予高一级别手术权限。
(五)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经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讨论后,形成书面意见,报医务科讨论通过,授予相应级别的手术权限。
(六)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七)医务科备案。
四、监督管理
(一)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二)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
科室: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