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基本性质复习(一)
- 格式:docx
- 大小:20.67 KB
- 文档页数:1
设计说明
一、教学地位:
垂径定理既是前面圆的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为进行圆的计算、作图、证明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对新课的延伸和补充。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变式--证明”的活动,最后得出一般方法,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
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和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直观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三、设计思路: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而又富有诗意的课堂,我以新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起点和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通过变式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我注意前后知识的链接,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题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1.如果圆中一条弦长与半径相等,那么此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2.在Rt ΔABC 中,AB =6,BC =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3.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有一点D ,满足AD=AC ,则∠BDC= 。
4.在四边形ABCD 中,AB=BC=AC=AD ,AH ⊥CD 于H ,CP ⊥BC 交AH 于P ,若AP=l ,则BD=5.如图,点A 、B 、Q 、D 、C 在圆上,BQ 与QD 分别是42°和38°, 则∠P+∠Q= . 6.(1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 cm ,外直径为b cm ,将5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一个环套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为 cm 。
7.如图,扇形MON 中,∠MON=90°,过线段MN 的中点A 作AB ∥ON ,交MN 于B ,∠BON= 8.(2008年蚌埠二中自主招生考试数学素质测试题)已知⊙O 的半径1=OA ,弦AB 、AC 的长分别是2、3,则BAC ∠的度数是 。
9.(2006年“TRULY 信利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初赛试题)半径为2的⊙O 中,弦AB 与弦CD 垂直相交于点P ,连结OP ,若OP =1,则AB ²+CD ²的值为 。
10.如图,在△ABC 中,∠A= 70°,⊙O 截△ABC 的三边所截得的弦长都相等,则∠BOC= .11.如图,△ABC 内接于直径为d 的圆.设BC=a ,AC=b ,那么△ABC 的高 CD= .12.(北京市竞赛题)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1989 cm ²,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45°,PA :PB=5:14,则PB 的长为 。
13.如图,在直径为20cm 的半圆0上P 、Q 两点,PC ⊥ AB 于C,QD ⊥AB 于D,QE ⊥ PO 于 E,AC=4cm ,则DE= cm.14.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AP⊥BP ,OP=,PA=6,则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 。
6 4第六单元圆第21讲圆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理解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和推论、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2、灵活运用圆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圆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归纳、概括、实践等数学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灵活运用圆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圆的计算和证明。
2、圆中常见题型的归纳总结,特别是多解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PP、三角板、彩色粉笔四、学情分析:通过概念辨析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深化学生对圆的性质定理的理解运用。
五、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材、复习练习册七、教学过程:(一)圆的有关概念1、(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 ,都等于(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上.2、填空(1)到定点O的距离为2cm的点组成了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
(3)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弦是直径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中,正确的命题有()个。
A、1 B、2 C、3 D、4(思政元素:感受圆的轴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体会数学和生活中圆的魅力。
)(二)垂径定理和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例1、如图,OE⊥AB于E,若⊙O的半径为10cm,OE=6cm,则AB= cm.例2、如图,⊙ O的弦AB=8cm ,直径CE⊥AB于D,DC=2cm,求半径OC的长.练习1、如图a、b,一弓形弦长cm,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7cm,则弓形的高为________.练习2、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MN∥EF,且MN=12cm,EF=16cm,则弦MN和EF之间的距离为 .练习3、⊙O的直径为10,弦AB=8,P为A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P长的取值范围 .(三)弧、弦、圆心角关系例1、如图,在⊙O中, AB=AC ,∠ACB=60°,求证:∠AOB=∠BOC=∠AOC.例2、在同圆中,圆心角∠AOB=2∠COD,则AB与CD的关系是()练习、如图,AB 是⊙O 的直径, BC = CD = DE ,∠COD=35°,∠AOE = .(四)圆周角定理及推论例1 如图,AC是☉O的直径(1)若∠A=80°.求∠ACB的大小.(2)若AC为10cm,弦AD为6cm.求DC的长;(3)若∠ADC的平分线交⊙O于B, 求AB、BC的长.例2、如图,BD是⊙O的直径,∠CBD=30°,则∠A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方法总结:在圆中如果有直径,一般要找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例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P,∠ACD=60°,∠ADC=70°.求∠APC的度数.例4、(1)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且∠A=110°,∠B=80°,则∠C= ,∠D= .(2)⊙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1∶2∶3 ,则∠D=例5、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圆交BC于D,交AC于E,(1)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求证:弧BD=弧DE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知识点和常规解法指导。
专题23 圆的基本性质核心知识点精讲1.理解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弦之间的关系;2.理解并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3.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会应用垂径定理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4.理解并运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考点1:圆的定义及性质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圆。
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圆的表示方法: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圆的特点: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
圆的对称性:1)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2)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考点2:圆的有关概念弦的概念: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例如:右图中的AB)。
直径的概念: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例如:右图中的CD)。
备注:1)直径是同一圆中最长的弦。
2)直径长度等于半径长度的2倍。
⏜,读作圆弧弧的概念: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AB或弧AB。
等弧的概念: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半圆的概念: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优弧的概念:在一个圆中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
劣弧的概念: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考点3: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常见辅助线做法(考点):1)过圆心,作垂线,连半径,造Rt △,用勾股,求长度;2)有弧中点,连中点和圆心,得垂直平分考点4:垂径定理的应用经常为未知数,结合方程于勾股定理解答考点5:圆心角的概念 圆心角概念: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圆的基本性质一、单选题1.如图,AB是⊙O的弦,圆心O到弦AB的距离,点C是弧AB中点,点D是优弧AB上的一点,,则弦AB的长为()A.6B.9C.10D.122.如图,△ABC内接于⊙O,∠B=65°,∠C=70°,若BC=2 ,则的长为()A.πB.πC.2πD.π3.如图,菱形中,,.以A为圆心,长为半径画,点P为菱形内一点,连,,.若,且,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4.如图,中,,,,,为,边上的两个动点,且,为中点,则的最小值为()A.B.C.D.5.如图,上有A、B两点,点C为弧AB上一点,点P是外一点,且,,则的度数为()A.B.C.D.6.如图,点A,B,C,D为⊙O上的四个点,AC平分∠BAD,AC交BD于点E,CE=2,CD=3,则AE的长为()A.2B.2.5C.3D.3.57.如图,点是以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于点,连接,设,则下列函数图象能反映与之间关系的是()A.B.C.D.8.以为中心点的量角器与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斜边重合.点为斜边上一点,作射线交弧于点,如果点所对应的读数为,那么的大小为()A.B.C.D.9.如图,A,B,C,D是⊙O上的点,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是()A.∠B B.∠C C.∠DEB D.∠D10.如图,点C,D是劣弧上两点,CD∥AB,∠CAB=45°,若AB=6,CD=2,则所在圆的半径长为()A.B.C.2 D.二、填空题11.如图,点A、B、C在⊙O上,∠ACB+∠AOB=90°,则∠ACB的大小为1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油桶的截面半径是,油面高为,截面上有油的弓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3.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8,P是弦AB所对的优弧上的动点,连接AP,过点A作AP的垂线交射线PB于点C,当△PAB是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C的长为.14.如图5,AB是半圆O 的直径,E是BC的中点,OE交弦BC于点D,已知BC=8cm,DE=2cm,则AD的长为cm.15.如图,AB是的直径,点C,D,E都在上,∠1=55°,则∠2=°16.在中,若,,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17.已知:如同,△ABC内接于⊙O,且半径OC⊥AB,点D在半径OB的延长线上,且∠A=∠BCD=30°,AC=2,则由,线段CD和线段BD所围成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如图,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一段圆弧经过格点,点O为坐标原点.(1)该图中弧所在圆的圆心D的坐标为;.(2)根据(1)中的条件填空:①圆D的半径=(结果保留根号);②点(7,0)在圆D(填“上”、“内”或“外”);③∠ADC的度数为.三、作图题19.如图,破残的圆形轮片上,弦AB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于点C,交弦AB于点D.已知:AB=24cm, CD=8cm(1)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四、解答题20.如图,在⊙O中,半径OC垂直弦AB于D,点E在⊙O上,∠E=22.5°,AB=2.求半径OB 的长.21.小王在学习浙教版九上课本第72页例2后,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将一个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矩形AB′C′D′,连结BD.[探究1]如图1,当α=90°时,点C′恰好在DB延长线上.若AB=1,求BC的长.[探究2]如图2,连结AC′,过点D′作D′M∥AC′交BD于点M.线段D′M与DM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探究3]在探究2的条件下,射线DB分别交AD′,AC′于点P,N(如图3),发现线段DN,MN,PN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写出这个关系式,并加以证明.五、综合题22.如图,在△ABC中,∠BAC=90°,点E在BC边上,且CA=CE,过A,C,E三点的⊙O交AB于另一点F,作直径AD,连结DE并延长交AB于点G,连结CD,CF.(1)求证:四边形DCFG是平行四边形;(2)当BE=4,CD=AB时,求⊙O的直径长.23.以的一条边AC为直径的⊙O与BC相交于点D,点D是BC的中点,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于点E.(1)求证:AB=AC;(2)若BE=1,,求⊙O的半径.2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以AC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垂足为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DE= ,∠C=30°,求的长。
专题30 圆的基本性质【知识要点】知识点一圆的基础概念圆的概念: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特点:圆是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确定圆的条件:⑴圆心;⑵半径,⑶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长确定圆的大小.补充知识:1)圆心相同且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圆;2)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3)半径相等的圆叫做等圆.弦的概念: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并且直径是同一圆中最长的弦.⏜,读作弧AB.在同圆或弧的概念: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等圆中,能够重合的弧叫做等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在一个圆中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弦心距概念: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弦心距、半径、弦长的关系:(考点)知识点二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常见辅助线做法(考点):1)过圆心,作垂线,连半径,造RT△,用勾股,求长度;2)有弧中点,连中点和圆心,得垂直平分.知识点一圆的基础概念圆的概念: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特点:圆是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确定圆的条件:⑷圆心;⑸半径,⑹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长确定圆的大小.补充知识:1)圆心相同且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圆;2)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3)半径相等的圆叫做等圆.弦的概念: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1 / 1
设计说明
一、教学地位:
垂径定理既是前面圆的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
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为进行
圆的计算、作图、证明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
置。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对新课的延伸和补充。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
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变式--证明”的活动,最后得出一般方法,这符
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
点,也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在教学
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和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
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
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直观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三、设计思路: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而又富有诗意的课堂,我以新数学课程标
准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依
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起点和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变式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
所得,我注意前后知识的链接,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利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