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31.00 KB
- 文档页数:9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与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应用及养护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修养,具有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3.具备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4.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5.掌握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园林植物应用方向:1.具有扎实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土壤肥料与植物栽培、植物病虫害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管理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基础与表现能力。
3.能依据园林艺术原理,对植物材料进行艺术设计与植物造景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景观设计方向:1.具有扎实的规划设计与艺术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风景园林手绘表现技法水平。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绘图表现能力。
4.富有创新性的设计思维与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主要课程:观赏植物学、生态学、素描、色彩、测量学、园林史、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花卉学、现代景观规划。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园艺专业是培养具备园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人才,为满足园林绿化、蔬菜果树种植、花卉草坪管理等行业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园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园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园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园林设计、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绿化景观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提出和解决园艺领域的问题,推动园艺学科的发展。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5.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园艺学科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园艺学、园林植物学、园林设计原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为学生掌握园艺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实践课程:包括造园实习、园艺技术实训、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植物繁育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如花卉栽培技术、果树种植、草坪管理、景观工程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实习实践:在专业实训基地、园林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规划。
5.科研与创新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园艺学科的前沿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6.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科素养、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培养模式1.学分制培养:采用学分制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的学分设置学习计划,按照学分要求完成学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导师制指导:建立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园林专业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以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备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而言,园林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公园、居住区、街道等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
2、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栽培和养护知识,能够进行植物配置和绿化工程设计。
3、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园林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4、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研探索。
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业界同仁交流合作。
二、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必修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生态学、园林美学等。
2、选修课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开设城市规划、环境艺术、旅游管理等与园林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方式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应采用多种教育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教育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严谨的课堂教学,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网络教育:利用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机制为了确保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行业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园林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且相对不足。
为了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园林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园林人才;2.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园林人才;3.培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园林人才;4.培养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园林人才。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植物学、园艺学、景观设计、园林规划等基础课程;(2)环境保护、生态学、土壤学、水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3)艺术美学、文化人文、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管理等实践课程。
2.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通过植物培育、景观构建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实地考察:组织园林规划、景观设计等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实际施工和运营过程;(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接触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3.创新培养(1)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提升科研能力;(2)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园林设计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团队合作与交流(1)团队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园林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2)学术交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拓宽学术视野。
5.师资队伍建设(1)提升师资水平: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提升园林教育教学水平;(2)优化师资结构: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提升团队学术实力。
四、培养成果评价1.学术成果(1)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2)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数量。
2.实践能力(1)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成绩;(2)学生参与园林项目的实施情况。
3.创新能力(1)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2)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园林建设的人才,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他们将成为园林建设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1.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具备园林工程技术设计和绿化管理的能力;3.具备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监督的能力;4.具备园林植物种植、育苗和养护的能力;5.具备园林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工程实施能力;6.熟悉园林工程管理规范和相关法规。
三、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园林学-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学-园林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专业技术课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繁育与养护-园林水污染治理-园林材料与构筑物-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景观照明技术-园林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3.实践教学-实习:安排学生到园林工程公司、园林设计院、园林绿化管理单位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开设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园艺造景等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园林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方向的毕业设计,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过程1.课程设置-以立足国内园林工程建设实际为基础,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的灵活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修。
2.实践教学-制定实习计划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帮助学生熟悉园林工程施工和管理;-创设实验场地和实例,进行实验教学;-强化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园林工程设计、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等实践活动;-建立校园园林建设项目,供学生参与施工和管理。
五、评价与保障1.评价方式-考试评价:通过设立笔试和实际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实习评价: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园林建设、园林设计、园林保护和园林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内容1. 理论基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行园林建设和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
2. 专业知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土壤的性质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等。
3. 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园林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园林设计方案,包括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
4. 技术能力: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园林建设和园林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并能够解决园林工程中的技术问题。
5. 创新精神: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能够研究和应用新的园林工程技术和方法,为园林建设和园林管理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课、实习和实训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 项目实训: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学生应参与园林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环节,锻炼各项能力。
四、培养要求1. 知识能力要求:学生应掌握园林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践中。
2. 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园林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园林工程项目。
3. 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园林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能够研究和应用新的园林工程技术和方法。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培养主要培养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园林工程等方面均可以发展。
根据本院的办学实际,开设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设置系列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
1.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2.知识结构专业上应掌握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初步训练,获得从事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1)具备扎实的数学、绘画和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素质结构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401)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动手能力强,能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园林植物培育的应用型、复 合型人才。
二、 基本规格(业务要求及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 具备熟练应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开展工作的能力;2、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园 林植物良种选育、园林苗木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实习训练;3、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施 工与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4、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5、熟悉我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建设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 取知识、信息处理和科技创新能力;8、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具有读、听、写能力。
三、学 制四年(基本修业年限38年)四、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艺术学六、主要课程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城市环 境与城市生态学、插花艺术、中外园林史、美术、园林设计艺术原理、设计初步、园 林设计、风景区规划、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等。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表Ⅰ 园林 专业全学程时间分配(周)实 践 教 学理论实验教学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其 他 考 试 假 期 机 动201周110.59.5+(3)182+(4)14416八、主要专业实验园林植物综合实验、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实验、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园林设计实 验。
九、毕业基本要求表Ⅱ园林 专业课 内 教 学课 程 分 类学时比例% 学分 实践教学 学分体育 学分毕 业 要 求(须修读的最 低学分)公共课51220.832学科基础课 816 33.1 51 必修专业课520 21.1 32.5 专业选修课 456 18.5 28.5 选修公共选修课1606.51031.54189.5十、教学计划进程一览表表Ⅲ园林 专业学 时 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理论 实验 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开课单位B010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48 48 0 48 人文学院 B01000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 32 32 0 32人文学院 B050000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3.048 48 0 48人文学院 B0100004 中国近代史纲要 2.0 32 32 0 32 人文学院 B1200008 大学英语Ⅰ 3.5 56 56 0 56外语学院 公共课B1200010大学英语Ⅱ4.064640 64 外语学院B1200011 大学英语Ⅲ 4.0 64 64 0 64外语学院 B1200015 大学英语Ⅳ 4.0 64 64 0 64外语学院 B2700001 计算机基础 1.5 24 24 0 24 理信学院 B2700002 计算机基础实验 1.5 24 0 24 24理信学院 B2700003 计算机应用 2.0 32 32 0 32 理信学院 B2700004计算机应用实验1.5242424 理信学院小 计 32 512 464 4818 416896 64B1500002 高等数学Ⅰ 4.5 72 72 0 72 理信学院 B1700041 无机及分析化学4.0 64 64 0 64化药学院 B1700009 有机化学 3.0 48 48 0 48 化药学院 B1700027 基础化学实验Ⅰ 2.5 40 0 40 40化药学院 B1700028 基础化学实验Ⅱ2.0 32 0 32 32化药学院 B2100004 植物学 4.0 64 40 24 64生科学院B2100034 植物生理附生化 3.0 48 48 0 48 生科学院 B2100035 植物生理附生化实验 1.5 24 0 24 24生科学院 B4300139 园林植物遗传学 3.0 48 36 12 48 生科学院 B4000007 土壤肥料学 3.0 48 48 0 48资环学院 B1500047 画法几何Ⅱ 4.0 64 58 6 64 机电学院 B1300079 美术Ⅰ 3.0 48 48 0 48艺传学院 B1300080 美术Ⅱ 3.0 48 48 0 48 艺传学院B1300081 美术Ⅲ 2.0 32 32 0 32 艺传学院 B1300082 设计初步 4.5 72 20 52 72园林园艺 B1300177 园林设计艺术原理Ⅰ2.0 32 24 8 32 园林园艺 B3400007测量学 2.0 32 26 6 32 建工学院学科基础课小计 51 816 612 204 184264 208 11248B4800001 园林树木学 4.5 72 64 8 72园林园艺 B4300034 园林花卉学Ⅰ 3.5 56 48 8 56园林园艺 B4300140 园林植物育种学 2.0 32 24 8 32 园林园艺 专业课B4500079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3.048408 48 农学院B4300141 园林植物综合实验 1.5 24 0 24 24 园林园艺 B1300349 花卉应用设计 2.0 32 24 8 32 园林园艺 B4300142 园林设计A 3.5 56 20 36 56 园林园艺 B4300143 园林设计B 3.5 56 20 36 56 园林园艺 B4300144 园林工程A 2.5 40 28 12 40 园林园艺 B4300145 园林工程B 2.5 40 28 12 40 园林园艺 B3100097 园林建筑 4.0 64 36 28 64 建工学院小 计 32.5 520 332 188 72 56224 12840必 修 课 合 计 115.51848140844036843237623227212840专业选修课 28.5 456 48 96 80 13696选修课合计公共选修课 10 160 40 40 40 40课内学时、学分总合计 154 24641408440368432424368392304176学分 31.5 2 1.5 0.5 3 3 3 12. 5实践教学合计周数 33.5 2.5 2.5 3 3 18各学期平均周学时 23.72423.623.721.826.111.7十一、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表Ⅳ 园林 专业学 时 分 配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总学时 理论 实验开设学期最低选修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B1300032 中国画 2.0 32 32 0 3 艺传学院 B1300015 书法 2.0 32 32 0 3 艺传学院 B2200009 工程力学Ⅲ 3.0 48 42 6 3 建工学院 B1300083 摄影Ⅰ 1.5 24 24 0 3学时:48学分:3艺传学院 B3100036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学 3.0 48 48 0 4 建工学院 B1400006 中外园林史 3.0 48 48 0 4 园林园艺 B4300035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 2.0 32 24 8 4 园林园艺 B4300030 草坪学 1.5 24 20 4 4学时:96学分:6园林园艺 B4300146 盆景学 1.5 24 18 6 5 园林园艺 B4300147 盆花栽培技术 2.0 32 26 6 5 园林园艺 B4300148 园林苗圃学 1.5 24 24 0 5 园林园艺 B4300120 插花艺术 2.0 32 22 10 5学时:80学分:5园林园艺 B4300038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 2.5 40 28 12 6 园林园艺 B4300149 城市绿地规划 2.0 32 20 12 6 园林园艺 B4300150 鲜切花栽培技术 1.5 24 24 0 6 园林园艺 B4300151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5.0 80 80 0 6 园林园艺 B1500024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3.5 56 56 0 6学时:136学分:8.5农学院 B4300119 风景区规划 1.5 24 24 0 7 园林园艺 B4300113 园林工程预算与管理 2.5 40 28 12 6 园林园艺 B1200270 专业英语 2.0 32 32 0 7 园林园艺 B4300158 花卉无土栽培 1.5 24 18 6 7 园林园艺 B4300152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 2.0 32 22 10 7 园林园艺 B4300153 鲜切花保鲜技术 2.0 32 24 8 7 园林园艺专业选修课B4300051 园艺设施设计 2.0 32 28 4 7 学时:96学分:6园林园艺公共 选修 课 学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计 学时 40 40 40 40 160学分 2.5 2.5 2.5 2.5 10注:必须选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类课程4学分十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表Ⅴ 园林 专业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设学期时间〔周〕开课单位B5800001 专业与公益劳动Ⅰ 0.5 1 (1) 绿卫办B5800002 专业与公益劳动Ⅱ 0.5 2 (1) 绿卫办B5800003 专业与公益劳动Ⅲ 0.5 3 (1) 绿卫办 劳 动B5800004 专业与公益劳动Ⅳ 0.5 4 (1) 绿卫办 入学教育、军训 B5800005 入学教育、军训 0.5 1 1.5 园林园艺 毕业教育 B0800005 毕业教育 0.5 8 0.5 园林园艺社会实践 B0100010 两课及专业社会实践 4.0 假期 4 团委、人文学 院、园林园艺B05000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1.0 2 (1) 人文学院B3100022 测量实习 1.0 4 1 建工学院B4000008 土壤肥料学实习 0.5 4 0.5 资环学院B4300127 北方园林综合实习 3.0 6 3 园林园艺B4300012 园林美术实习 1.0 3 1 园林园艺B4300036 园林植物实习 1.0 4 1 园林园艺B4300128 南方园林综合实习 3.0 7 3 园林园艺 教学实习B5800011 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 2.0 5、6、7(3) 园林园艺B1700093 毕业实习(设计) 8.0 8 16 园林园艺 毕业实习B4300057 毕业论文(设计) 4.0 8 2 园林园艺 合 计 31.5 33.5+(8) 十三、创新教育创新项目的设置与创新活动的开展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
. .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名胜保护等面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房地产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城镇园林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等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植物应用与养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设计能力,熟悉我国风景园林及相关的针、政策和法规;具有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与项目管理、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等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修养;
2.掌握林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园林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具有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
4.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法;
5.掌握园林植物应用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技术,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厚基础、重技能,重实践,模块与3+1培养。
加强学科基础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在专业通修平台的技术上,通过设置园林规划设计、工程管理、休闲园艺三个向选课模块,配合3+1(三年课程+一年实践)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应用等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园林、风景园林、林学
五、核心课程
园林制图、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花卉学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结构表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制定人:小冬
审核人:黄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