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简答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24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六淫、七情、饮食、劳逸B. 六淫、七情、饮食、外伤C. 六淫、七情、劳逸、外伤D. 六淫、七情、饮食、先天因素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原则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预防疾病B. 早期治疗C. 治疗已病D. 治疗疾病后期答案:A4. 中医外科中,"消"法主要适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疾病?A. 急性炎症C. 肿瘤D. 外伤答案:B5. 以下哪项是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基本原则?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温阳散寒D. 补虚扶正答案:A6. 中医外科中,"托"法主要是指:A. 托起病变部位B. 托出脓液C. 托起正气D. 托起邪气答案:B7. 中医外科治疗中,"补"法主要用于:A. 增强机体抵抗力B. 促进血液循环C. 清热解毒D. 活血化瘀答案:A8. 中医外科疾病中,"疡"是指:B. 内脏病变C. 骨关节病变D. 神经病变答案:A9. 中医外科中,"温"法主要用于治疗:A. 寒性疾病B. 热性疾病C. 湿性疾病D. 燥性疾病答案:A10. 中医外科治疗中,"泻"法主要用于: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温阳散寒D. 补虚扶正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疾病具有局部性和全身性的特点,局部性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等,全身性则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此外,中医外科疾病还强调病因与病机的辨证论治。
2. 阐述中医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治未病、因时制宜等。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对于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中医药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的学科。
B.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外科手术在中医疾病中的应用的学科。
C.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外科手术的一门独立学科。
D.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中医理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学科。
答案:A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个?A. 小手术理论B. 经络学说C. 火针理论D. 针灸学说答案:B3. 中医外科学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哪个?A. 叩诊B. 触诊D. 看诊答案:D4.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A. 针灸疗法B. 推拿疗法C. 拔罐疗法D. 中药疗法答案:A5. 中医外科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术技术包括以下哪个?A. 经络切开术B. 拔罐术C. 刮痧术D. 按摩术答案:A6.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常见的外科疾病?A. 乳腺增生C. 痔疮D. 脑卒中答案:A7.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常见的中医疗法?A. 手术治疗B. 西药治疗C. 推拿治疗D. 放疗治疗答案:C8. 中医外科学重视以下哪个方面的研究?A. 中医药的化学成分分析B. 外科手术的器械研发C. 疾病的病因病机D. 西医诊断技术答案:C9.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中医外科学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A. 掌握现代医学知识B. 熟悉外科手术操作C. 精通中药制剂D. 具备针灸技术答案:A10.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限制?A. 医疗资源B. 技术条件C. 法律政策D. 病人需求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中医外科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中医外科学注重整体观察,强调个体的病因病机分析和治疗方法的个体化。
它突出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结合了中医药和外科手术的优势,致力于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 请简要描述中医外科学的历史发展。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外科学的特点?A. 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手段B. 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药物C. 重视辨证施治D. 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中医整体调理答案:A2.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瘀血阻络致疼痛”,那么下列哪种病症符合这一理论?A. 阑尾炎B. 膝关节骨折C. 高血压D. 肺气肿答案:B3.中医外科学中的“托毒法”是指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清除体内毒素?A. 饮食调理B. 排毒药物C. 手术D. 按摩推拿答案:B二、判断题1.中医外科学重视创伤及手术后的中医整体调理。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中医外科学没有特别强调术前的中医辨证施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中医外科学的治疗重点是药物治疗。
A. 正确B. 错误答案:B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答: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大理论,即辨证论治、瘀血阻络致疼痛、托毒法和中医整体调理。
辨证论治是中医外科学的核心理论,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瘀血阻络致疼痛理论认为疼痛的产生与瘀血阻塞有关,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托毒法是指通过清除体内毒素来改善病情,可以通过中草药清热解毒或者医疗器械进行治疗。
中医整体调理是指在手术或创伤之前、之中和之后,通过中医调理方法来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促进康复。
2.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灸疗法、中草药外用治疗、按摩推拿和中医调理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外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草药制剂的内服或者外用来改善病情。
手术治疗则是对一些严重疾病或病变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中医整体调理来促进术后康复。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经络来调整阴阳平衡,促进自体的痊愈能力。
中草药外用治疗主要通过外用药膏或者水疗来达到治疗目的。
按摩推拿则是通过对特定穴位和经络进行按摩刺激,以改善病情和疼痛。
最后,中医调理是指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中医外科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黄帝内经”是哪一部典籍的内容?A. 《针灸甲乙经》B. 《古方集解》C. 《黄帝内经》D. 《伤寒杂病论》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什么?A. 五行学说B. 阴阳学说C. 脉象学说D. 整体观念3. 中医外科学在古代是如何称呼的?A. 内科学B. 外科学C. 外伤科D. 医学4. 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针灸、推拿B. 中药治疗、手术C. 食疗、理疗D. 气功、调养5. 中医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腹痛、呕吐等内科病症B. 外傷、破伤、创伤等外科疾病C. 咳嗽、发热等传染病D. 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内科病症二、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动态变化,认为人体内外的疾病是由阴阳失调引起的。
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五个元素,即木、火、土、金、水,并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中医外科学通过研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探讨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2. 中医外科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中医外科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各种外伤、创伤、脱位、骨折等外科疾病,以及涉及皮肤、组织、器官的手术治疗。
例如,中医外科科学研究如何运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创伤,如何应对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中医技术来协助手术恢复等。
3. 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方法主要有哪些?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以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推拿则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加速康复过程。
中药治疗则是通过使用中草药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手段。
4. 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是什么?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补性。
虽然现代医学在外科技术、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中医外科学仍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法。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外科中“痈”的特点是:A. 红肿热痛B. 皮肤干燥C. 皮肤瘙痒D. 皮肤麻木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方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3.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药物剂型?A. 丸剂B. 散剂C. 汤剂D. 膏剂4. 以下哪种情况适宜使用中医外科的外治法?A. 急性阑尾炎B. 慢性胃炎C. 急性扁桃体炎D. 慢性肾炎5. 中医外科中“疔”的特点不包括:A. 发病迅速B. 病程短C. 疼痛剧烈D. 无红肿热痛6.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法?A. 按摩B. 推拿C. 针灸D. 牵引7.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外用药?A. 黄连素B. 冰硼散C. 红花油D. 麻黄素8.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内治法?A. 清热解毒B. 补气养血C. 活血化瘀D. 温阳散寒9.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A. 切开排脓B. 缝合C. 刮痧D. 拔罐10.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治疗中,常用的外治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内治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手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手术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中的“清热解毒”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应症。
2.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中的“活血化瘀”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应症。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医外科治疗中常用的外治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内科疾病B. 外科疾病C. 妇科疾病D. 儿科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A. 针灸B. 草药外敷C. 推拿按摩D. 内服汤药答案:D3. 中医外科理论中,“疮疡”指的是什么?A. 外伤B. 感染性疾病C. 肿瘤D. 皮肤病答案:B4. 中医外科中,“外感风寒”导致的疾病,通常采用哪种治疗方法?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补益气血答案:A5. 下列哪种药材常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疮疡?A. 黄连B. 当归C. 人参D. 薄荷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医外科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注重整体观念和__________相结合。
答案:辨证施治,内治外治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外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针灸,草药外敷,拔罐3. 中医外科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外邪,内伤,情绪4. 在中医外科中,对于急性炎症的处理,应首先考虑使用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清热解毒5. 中医外科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采用__________,以达到软坚散结的效果。
答案:活血化瘀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外科的治疗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二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不仅使用内服药物,还会采用针灸、草药外敷等外治方法;三是重视预防,通过调整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阐述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
初期多采用清热解毒法,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中期则注重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补益气血、调整阴阳来增强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外科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笞. 扶正祛邪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B. 熏洗C. 针灸D. 拔罐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膏C. 手术切开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医外科治疗疾病时,常用的内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5. 外科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________、________。
答案: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三、简答题6. 请简述中医外科治疗痈肿的基本步骤。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痈肿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进行局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其次根据病情发展进行内服中药调理,必要时进行手术切开排脓,最后进行局部护理和整体调护,以促进愈合。
7. 中医外科如何理解“外治法”?答案:中医外科的“外治法”是指通过直接作用于体表或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外治法包括敷贴、熏洗、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病理产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论述题8. 论述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基本原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
首先,根据烧伤的深度和面积,选择合适的外敷药膏,如清凉油、烧伤膏等,以减轻疼痛、消炎、促进愈合。
其次,内服中药调理,如清热解毒汤、活血化瘀汤等,以调节体内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最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如冷敷、湿敷等,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中医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中医外科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外科学简答题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中医在外科领
域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关于中医外科学的几个简答题:
1.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中医在外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旨在用中医的理论和疗法治疗外科疾病。
2. 中医外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中医外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原则
和方法,中医外科手术技术,中医外科病理学等。
3. 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外科学有何区别?
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外科学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上
存在差异。
中医外科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调理阴阳平衡,追求治
病的根本原因。
现代外科学则注重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并运用现
代医疗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4. 中医外科学在治疗哪些疾病上有突出的作用?
中医外科学在治疗以下疾病上有突出的作用:创伤性损伤、骨折、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腹腔器官疾病等。
5.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趋势是将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推进中医
外科学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通过研究更多的临床案例和开
展科学实验,中医外科学将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医外科的理论和技术。
以上是关于中医外科学的简答题。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
要分支,为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
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外感六淫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扶正祛邪D. 通里攻下答案:C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药物?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5. 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常用方剂是?A. 五味消毒饮B. 清瘟败毒饮C. 四妙勇安汤D. 银翘散答案:C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A. 地榆B. 黄芩C. 黄连D. 石膏答案:D7. 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金黄散B. 紫草膏C. 冰硼散D. 红霉素软膏答案:A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D9.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是?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10.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答案:ABC2. 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地榆B. 黄芩C. 石膏D. 冰硼散答案:ABD3. 下列哪些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ABC4.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包括以下哪些?A. 逍遥散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D5.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笞. 扶正祛邪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方法?A. 外敷药膏B. 内服汤药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C3. 中医外科中“痈”与“疽”的区别是什么?A. 痈是急性炎症,疽是慢性炎症B. 痈是慢性炎症,疽是急性炎症C. 痈和疽都是炎症,但痈更常见于皮肤D. 痈和疽都是炎症,但疽更常见于深层组织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敷药膏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金黄散、红霉素软膏5. 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是________。
答案:烧伤膏三、简答题6.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一般步骤包括:首先进行局部清洁消毒,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外敷药膏或内服汤药,必要时配合针灸、拔罐等方法,以促进疮疡的愈合。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医外科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中的优势。
答案:中医外科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内服汤药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二是局部治疗手段多样,如外敷药膏、艾灸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愈合;三是治疗方法温和,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
结束语:以上是中医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医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中医外科学
简答题(20道
1.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如何处理?
答: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并发症。
多发生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未能很好控制。
临床表现为:术后12-36小时内高热(>39℃)、脉搏快而弱(>120次/分)、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泄。
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常很快死亡。
处理:①补用碘剂;②激素治疗;③使用肾上腺素;④镇静剂;⑤降温;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⑦吸氧;⑧有心衰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2、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②喉返神经损伤;③喉上神经损伤;④手足抽搐;⑤甲状腺危象;⑥甲状旁腺损伤;⑦甲状腺功能低下。
3、如何进行乳腺癌术后的患肢功能锻炼?
答:为减少或避免术后残疾,鼓励和协助患者早期开始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避免外展上臂;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术后2-3天开始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3-5天活动肘部;术后一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肩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逐渐递增幅度),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4、胃大部切除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术后出血;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③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④术后呕吐:术后梗阻、残胃蠕动无力;⑤倾倒综合征;⑥碱性反流性胃炎;⑦吻合口溃疡;⑧残胃癌;⑨营养性并发症。
5、胃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①上腹不适: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最常见的初发症状是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类似十二指肠或慢性胃炎等症状。
②上腹隐痛:半数以上患者早期就有上腹隐痛,无明显规律性,一般服药后可暂时缓解。
③恶心、呕吐、进食哽噎感:可表现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
卉门部胃癌和高位小弯癌可有进食哽噎感。
④呕血和黑便:癌肿破溃或侵犯血管时,可有出血,一般仅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多时可有黑便,少数患者出现呕血。
⑤贫血、消瘦。
6、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②腹膜炎体征;③皮下出血;④水、电解质紊乱;⑤休克;⑥发热;⑦黄疸;⑧血糖升高。
7、如何鼓励造口患者自我护理?
答:帮助患者正式并参与造口的护理。
①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否认、哀伤或生气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对造口的感觉和接受程度。
②促使患者以正向且接受的态度处理造口,避免出现厌恶情绪。
③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
④鼓励家属参与患者造口的护理。
⑤协助患者逐步获得独立护理造口的能力;先让患者正视造口,讨论自我照顾的注意事项,教导处理的步骤;当患者达到预定目标时,给予适当的鼓励。
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逐渐适应造口并恢复正常生活,参加适量的运
动和社交活动。
8、下肢静脉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答:下肢静脉手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借助肌肉的收缩挤压,促进血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9、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由于长时间制动、卧床等,致使血流缓慢;或因手术的打击,使血液粘稠度升高;或因解剖因素、服用避孕药或肿瘤压迫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和肿胀,活动受限。
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疼痛及腓肠肌压痛。
10、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应如何处置?
答: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
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症状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可能。
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11、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有哪些?
答:①患者平卧,抬高患肢30°,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患肢肿胀。
②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应下床活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也可在床上做曲踝和曲膝活动,避免静坐或静立不动。
③做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活动,若同时做双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术后6小时可下地入厕,第二天晨起可下地活动。
④行走时双下肢交替持重。
⑤术后2周伤口拆线。
⑥拆线后穿弹性袜3-6个月。
12、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部位及方法是什么?
答:⑴注射部位:以脐为中心上下5cm,左右10cm的皮肤范围。
⑵注射方法:①低分子肝素钙由于剂量很小,注射前不用排出气体,避免浪费药液。
②注射时,一手提拉、捏紧注射部位的皮肤,另一手垂直进针,直至药液注射完毕、针管内保留残余的空气时迅速拔出针头,捏紧皮肤的手才可放松。
③注射完毕指压5-10分钟,力度为皮肤下陷2-3cm为宜。
13、患肢抬高的原则和作用是什么?
答:患肢抬高的原则是使患处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
将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不适。
14、肿瘤的三级预防?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可致癌的因素,降低癌症发病率。
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属于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
三级预防的主要手段是对症治疗。
15、乳腺癌的分期?
答:一期:癌瘤完全位于乳房组织内,其直径不超过2cm,与皮肤无粘连。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二期:癌瘤直径不超过5cm,尚能推动,与覆盖的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动的淋巴结。
三期:癌瘤直径超过5cm,与覆盖的皮肤有广泛的粘连,且形成溃疡;或癌瘤底部与筋膜、胸肌有粘连。
四期:癌瘤广泛地扩散至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
同侧腋窝的淋巴结块已经固定,或呈广泛的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或对侧腋窝)。
有远处转移者亦属此期。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提示乳腺癌已进入第四期。
16、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措施?
答:①禁饮食、胃肠减压;②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③使用胰酶抑制药;④使用抑制胰腺外分泌的药物;⑤早期使用抗生素;⑥给予糖皮质激素,以抗炎、抗休克、降低病死率。
17、内痔的分期?
答:一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块不脱出肛门外。
二期:便后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排便时痔块突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
三期: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
四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肛门镜检查可见暗红色、质软的半球状肿物。
18、营养疗法的适应证?
答: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血清白蛋白<30g/L、连续7天不能进食、明确营养不良诊断者和可能发生营养不良者均是营养疗法的适应证。
但当病人处于体液失调、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休克时,应优先处理,暂不宜营养疗法。
19、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
答: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为CVP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由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不全和病变。
20、全身麻醉引起低血压的原因?
答:全身麻醉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麻醉药引起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致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