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填埋工艺和作业
图2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典型工艺流程
整个填埋区一共划分成三个填埋区, 由南向北依次为第一、二、三填埋区 (附图2:填埋场总平面图)。从三 区开始填埋,填埋到地面以上49m 以后,进行中间覆土,然后开始第二 区的填埋。三个区填埋都结束后进行 最终封场。
在填埋过程中,各区的填埋采用从上 到下的填埋方法,因为从上到下的填 埋方法既可以减少浸出液的产生量, 又不会积蓄地表水。选择填埋作业面 积2000/(3×0.9) =740.74m2。如何进行填埋,采 用后退式卸料,地毯式布料推平碾压 方式。
5.填埋场气体收集处理
采用Φ=500㎜圆形钢模具敷设竖向盲沟,在填 埋作业过程中,随垃圾作业平面上升逐渐向模具 内填废碴石并提升模具,逐渐增加竖向盲沟的高 度。
排气管道敷设:当竖向盲沟的高度接近于封场高 度时,在盲沟中心竖向埋设Dg100铸铁管道, 管道插入盲沟深度为2m,伸出地面1m。填埋后 产生的气体,通过竖向盲沟排入大气。
2.填埋坑建设运用库容的计算
该法采用平均高差水平截面法计算原始库容和清场挖方量 ,两者之和即为填埋场的理论容量。计算时把填埋区划分成 若干个计算单元(每个单元可确定为50×50m或25×25m ),把每一计算单元内的地面高差(最终填埋标高与填埋场 的原始基底标高之差)平均值作为单元计算高差,则两者的 乘积为该单元的填埋容量。基底整理时的挖方量则等于基底 整理前后基底标高的差值与单元面积的乘积:
2.延长使用寿命
中转站进行垃圾压实,可以使垃圾的密度由375㎏/m3增 加到700-800㎏/m3,从而相同质量的垃圾的体积大大减 少,使得垃圾填埋场的寿命增加。
全文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设计得出以下结论:
(1)处理年限:填埋场使用年限13年。 (2)填埋场的日处理量:设计日处理量2000t (3)填埋场的选址:D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