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新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1 猜猜看【要点】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目标】(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怎样进行】(1)头脑风暴活动引入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正确的答案。
本文的开始,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头脑风暴活动(头脑风暴活动在三年级第一单元已用过),让学生放飞想象,大胆猜想,无拘无束。
也可以先进行猜谜语活动,引发兴趣,然后再引入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淋漓尽致地猜想。
例如开场白: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家猜猜看“此花没人栽,年年冬天开,朵朵白如玉,好看不能摘”谜底是什么?为什么猜是它?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过渡“大家猜得很好,理由比较充分。
现在老师这里又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还想猜猜看吗?”此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画面与问题的展示,供学生自由选择与猜想;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直接叙述或学生看课本后大胆猜想。
教学时注意,教师只需提供自由猜想的空间和问题,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些进行大胆猜想,无需过多地辅导和控制;文中提供的只是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中的各两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准备大量的可供学生猜想的问题,有必要也可以在猜想过程中穿插学生的提问,且由学生来猜想。
《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书中有许多问题可用来猜想。
(2)谈论猜想的依据,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
同样小学生对问题的猜想也是如此,尽管有时的猜想属于子虚乌有,但毕竟有了思维加工的过程。
《小小建筑师1.3 选择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小小建筑师》系列课程中,《选择材料》这一课是继《从设计开始》之后的关键环节,旨在深化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培养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本课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材料选择的重要性,为后续的模型制作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的建筑材料,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如强度、重量、耐久性、环保性等)。
- 学会根据设计需求和环境因素,合理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 掌握几种基本材料测试方法,如硬度测试、承重实验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材料的实物样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材料选择任务,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 通过动手实验,实践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环保意识,理解选择环保材料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材料选择对于建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学会根据设计需求选择材料。
- 教学难点:理解材料特性和设计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做出最优选择。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建筑材料样本(如木材、塑料、金属、石材、竹子、纸板等)、放大镜、硬度测试器、承重支架。
2. 多媒体资源:包含不同材料特性和应用实例的PPT、视频资料。
3. 实验材料:供学生进行材料测试的简易装置、记录表。
4. 小组任务卡:设计不同的建筑模型任务,明确材料选择的挑战和要求。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故事引子:讲述一个关于建筑师因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建筑项目失败的虚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材料选择对建筑成功与否的影响。
(二)新知讲授1. 材料家族大揭秘:- 多媒体展示:通过PPT介绍各类建筑材料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如轻质但强度高的塑料、天然且可再生的木材等。
三年级下册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咱三年级的就像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探险家。
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他们知道下雨后地面会湿,但是可能不太清楚这背后的科学道理。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新知识,就像搭积木一样,在玩耍中学习。
不过呢,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咱们的课得有趣又生动,才能让他们一直保持兴趣。
二、教材分析。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就像是一本装满宝藏的探险手册。
里面有好多有趣的主题,像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命周期、土壤的秘密等等。
每个主题都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植物的生长,咱们家里种的小花、小菜,它们是怎么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变成美丽的花朵和新鲜的蔬菜的呢?教材通过各种实验、观察活动,引导小朋友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奥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小朋友们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像观察蚂蚁搬家一样仔细。
要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等条件,了解动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像蝴蝶从卵到幼虫再到蛹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
还要认识土壤的种类和特点,能区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咱们要让小朋友们学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像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叶子上的小纹路;通过饲养小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还要学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分享自己的发现,就像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觉得科学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要让他们有探索精神,遇到问题不害怕,像科学家一样去寻找答案。
还要让他们懂得爱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因为它们都是咱们的好朋友。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
比如说,让小朋友们亲自种一颗绿豆,观察它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阳光、水对它的影响。
2. 动物的生命周期。
像养蚕宝宝,从蚕卵开始,一直到蚕蛾产卵,让小朋友们亲眼看到蚕的一生变化。
大象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三年级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科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列举大象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为教师提供科学教学的参考。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三年级科学学习目标的划分,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了解科学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围绕三个主题展开:花草植物、动物世界、健康饮食。
1. 花草植物(1)学习内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人们与植物的关系和互动(2)教学资源•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花草植物篇)•彩色照片和幻灯片•小组讨论•电子课件2. 动物世界(1)学习内容•动物特征及分类•动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2)教学资源•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动物世界篇)•彩色照片和幻灯片•视频资源•互动游戏3. 健康饮食(1)学习内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与食品有关的健康卫生知识(2)教学资源•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健康饮食篇)•彩色照片和幻灯片•互动游戏•烹饪体验四、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设计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小组合作与研究,共同探究科学问题•利用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定期进行以下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衡量教学成效:•课堂观察和记录•课中小组和个人学习情况的记录•完成作业或练习的成绩•课后学生参与度、兴趣等问卷调查六、以上是大象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注重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实践多感官刺激,为教师在科学教学方面提供了可实施的方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为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水平提供积极的帮助。
希望教师在课程中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
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第四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了解磁铁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简介本文档为三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旨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以便他们了解研究目标和课程内容。
本纲要涵盖了三年级学生在科学课程中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探索和发现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 培养观察、实验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课程内容单元1:观察世界- 季节变化的观察和认识- 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花果实的观察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的观察和描述单元2:物质的性质- 常见物质的观察和分类- 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体的重量和浮力- 物质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单元3:能量转化- 能量和能源的概念- 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光的传播和能量转化- 声音的传播和能量转化单元4:生命和健康- 人体的组成和器官功能- 营养和食物链- 生命活动和健康惯-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教学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本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小组合作来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
同时,将使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
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日常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探究性实验和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 课堂讨论和问答活动;- 各单元的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通过以上评估方式,教师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结语本纲要旨在为三年级科学下册课程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全册设计及知识点总结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命”“地球与宇宙”“我们的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二、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对生命世界的探究热情,对人类社会的探究热情,对科学本质的探究热情。
2、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对周围现象及事物进行观察和实验,积极进行猜想和推测。
3、能运用日常生活经验,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和推理。
4、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质疑、探究和归纳。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和思考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
4、通过提示、摘要、列表等形式,表现各单元主要内容和实验现象等。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5、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受到兴趣、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活动中还需要学生与教师充分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以获得正确的认识。
6、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
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并能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共同完成任务。
对一些根本性的错误进行集体纠正。
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或大问题中的小细节。
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
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与质量。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学生与教师不断丰富和扩展知识面与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从而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学习。
7、关注和引导学生的交流。
2023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三年级)- 2000字第一章:认识大象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习性和生活习惯。
1.2 教学内容:1.2.1 大象的外貌和体型- 介绍大象的身体结构,包括体型、皮肤、鼻子、耳朵等特征-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大象的体重和身高1.2.2 大象的食物和饮水习惯- 简要介绍大象的食物来源,如树叶、树皮、草地等- 分析大象为什么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 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象进食的场景1.2.3 大象的生活习性- 介绍大象是群居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分析大象组织结构中的角色分工,如母象的照顾、领导者等- 利用卡片游戏让学生理解大象家族的组成和关系1.3 教学方法:- 图片和视频展示- 讨论和问答- 卡片游戏1.4 教学评估:- 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大象的基本认识- 利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分享给全班第二章:大象的环境和生存条件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象所生活的环境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2.2.1 大象的生活地域- 简要介绍大象分布的地理区域- 讨论大象适应不同环境的特点2.2.2 大象的生存条件- 介绍大象对栖息地的要求,如水源、食物、避暑和避寒等- 分析大象与其他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大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栖息地破坏和气候变化等2.2.3 大象的保护- 介绍大象的保护现状和相关组织-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大象做出贡献,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减少对大象生活地的破坏等2.3 教学方法:- 图片和地图展示- 讨论和问答2.4 教学评估:- 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大象的生存条件的理解- 利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环保行动计划第三章:大象的奇妙之处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象的奇妙之处和对人类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3.2.1 大象的智慧和记忆力- 分析大象的智力和记忆力,如识别人类、模仿人类的动作等- 介绍大象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对人类的影响3.2.2 大象的艺术才能- 分析大象在绘画和舞蹈方面的天赋-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象的艺术作品3.2.3 大象与人类的合作关系- 介绍大象在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大象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如大象表演、旅游等3.3 教学方法:- 图片和视频展示- 讨论和问答3.4 教学评估:- 通过问答考察学生对大象与人类的合作关系的理解- 利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大象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总结:通过本科学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全面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习性和生活习惯,认识大象所生活的环境和适应环境的特点,并且领会大象的奇妙之处和对人类的影响。
2023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个可能的2023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包括活动和教学目标。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内容将简要概述。
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大象版学期: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3. 能够观察、记录和分析科学现象。
4. 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Unit 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 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的生物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征。
- 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1.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学习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 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和绘制观察结果。
- 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生长需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3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学习动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 观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记录和绘制观察结果。
- 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Unit 2: 地球的基本概念和构造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与其他天体的比较。
- 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2 地球的构造- 学习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概念。
- 制作简易火山模型,观察熔岩的喷发过程。
- 进行小组活动,制作地球剖面模型。
2.3 地球的自然现象- 学习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地球的自然现象。
-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这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 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措施。
教学评估和活动:- 课堂讨论和互动- 学生小组活动和合作-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绘制观察记录和学习总结- 小测验和课后作业以上是一个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的简要概述。
请注意,具体的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大象的科学知识。
This semester,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elephants.2.第一次课上,我们将学习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In the first lesson,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appearance and habits of elephants.3.我们将了解大象生活的地理分布和栖息地。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of elephants.4.学生将观察大象在栖息地中的行为举止。
Students will observe the behavior of elephants in their habitat.5.通过观察大象的动作和姿态,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By observing the movements and postures of elephants,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habits.6.我们将学习大象对身体的保护和适应能力。
We will learn about elephants' physical protection and adaptability.7.探讨大象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它们。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phants and humans, and why we need to protect them.8.学生将制作有关大象的知识手抄报。
Students will make a knowledge poster about elephants.9.通过现实故事和视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大象。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大象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赵书臣
课程目标: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对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的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
3、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感受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电力,了解它们常见的性质、用途、变化。
了解地球概况、运动规律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内容:
1、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在上学期“观察与提问”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分布在三种训练类型的七个单元中,构成一个“扶——放——反思与总结”的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
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知识,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很自然地就会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
这些经历零散、不系统,甚至难以区分假设与事实。
这就需要从儿童的认知特征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培养“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
(2)、认识到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知道风力、电力、磁力的用途和变化,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4、教学难点:
(1)、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认识到沉在水底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摔断的磁铁同样有两个磁极,电器工作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课程实施:
1、教的方法: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便于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2、学的方法:
(1)、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
(2)、参与实验活动,验证自己猜想,并做好记录。
3、教学条件:
实验室及其实验器材、计算机多媒体
4、教学资源:
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科普读物;家长、网络、图书资源等场地。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发言、实验活动的表现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专题实验活动的有形成果。
考试采用等第制的评价方式。
2、评价方式:
口头、书面,实验活动等。
口头、课堂实验用于形成性评价。
书面、专题实验活动主要用于终结性评价。
3、评价内容:
本学期一级目标“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能对研究问题做出有依据的猜想和假设。
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纪律、预习资料的整理、课堂提问、课堂笔记等)、实验活动等情况。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