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硬件设计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557.50 KB
- 文档页数:27
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概述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直流电机输出转矩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硬件设计方面的要点和细节。
1.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用于提供电源电压。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源模块并进行合适的连接。
2. 控制器控制器是直流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接收输入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对电机转矩的控制。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并将其与电机进行连接。
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输出转矩。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转矩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并将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4. 信号调节模块信号调节模块用于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调节为合适的电平,以便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信号调节模块,并将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5.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用于保护直流电机和控制系统免受过电流、过压等可能的损坏。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设计合适的保护电路,并将其与电源模块、控制器等其他组件进行连接。
6. 连接线路连接线路用于连接各个组件,传递信号和电源。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设计合适的连接线路,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涉及多个组件的选择和连接。
通过合适的电源模块、控制器、传感器以及保护电路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直流电机输出转矩的控制。
合理设计连接线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的要点和细节。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BLDC)因其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在电动工具、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要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先进且可靠的控制系统。
本文旨在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控制策略、硬件构成和软件编程,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与优化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无刷直流电机基本原理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M)是一种采用电子换向器代替传统机械换向器的直流电机。
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直流电机相似,即利用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从而实现电机的旋转。
但与传统直流电机不同的是,无刷直流电机在结构上取消了碳刷和换向器,采用电子换向技术,通过电子控制器对电机内部的绕组进行通电控制,从而实现电机的旋转。
无刷直流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电子控制器和位置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定子由铁芯和绕组组成,负责产生磁场;转子则是由永磁体或电磁铁构成,负责在磁场中受力旋转。
电子控制器是无刷直流电机的核心部分,它根据位置传感器提供的转子位置信息,控制电机绕组的通电顺序和通电时间,从而实现电机的连续旋转。
位置传感器则负责检测转子的位置,为电子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
在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过程中,当电机绕组通电时,会在定子中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由于转子上的永磁体或电磁铁与定子磁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转子会在定子磁场的作用下开始旋转。
当转子旋转到一定位置时,位置传感器会向电子控制器发送信号,电子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电机绕组的通电顺序和通电时间,使定子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驱动转子继续旋转。
一种四通道组合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引言无刷直流电机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控制、机载、雷达、机器人等领域,其具有效率高,控制平滑,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对应的驱动器集成控制电路、逆变电路、检测元件于一体,具有高可靠、高效率、寿命长、调速方便等优点,在电动调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四通道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组合。
1.四通道无刷电机驱动电路设计本驱动器为单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21V~130V,用于驱动四通道无刷直流电机,实现了四通道电机驱动电路的集成,具有电机控制信号的隔离放大、逻辑换相、电源变换、限流保护、电机驱动及电机解锁等功能。
1.1总体方案设计相较于单通道功率驱动器产品,产品主要面临体积大、结构复杂、壳体隔热工艺处理、对外接口多、系统集成度高等难点。
为此,在整体方案设计中采用微电路模块工艺,金属外壳封装,集成六个对外接插件,内部PCB板采用三防灌封处理。
在驱动组合中,分为四个通道,每个通道功能参数指标一致。
产品总体方案以子模块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1所示:产品内部由两个子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内包含两路独立的驱动器用于分配给功率驱动器组合的两个通道。
图1-1 总体构架框图1.2电路设计本电路分为两部分,驱动电路和三相桥逆变电路。
1.2.1控制板设计在功率驱动组合产品研制方案实施中,控制板做为承载输入功率电源、输入控制信号、驱动输出的连接通道,在组合模块的6个对外接插中起到了电气互通的目的。
控制板原理设计如图1-2所示。
图1-2 控制板设计原理图1.2.2子模块设计在功率驱动组合整体方案中,因四个通道所采用的原理一样,因此在原理方案设计中,以子模块单通道原理设计进行论证。
该项目采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PWM调制控制方式,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由电源变换电路、光电隔离电路、逻辑转换电路、驱动电路、功率输出电路、限流保护电路等构成,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和换向等功能。
图1-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原理框图(1)电源变换设计电源变换电路主要为内部器件和外部霍尔提供约12V电压,输出电流能力≥40mA。
《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刷直流电机因其高效、稳定、长寿命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伺服驱动器作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机的运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包括其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优势。
二、dsPIC30F4011概述dsPIC30F4011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灵活的配置选项。
其内置的PWM(脉宽调制)功能,使得该控制器在电机控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利用dsPIC30F4011设计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1. 硬件设计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dsPIC30F4011控制器电路、PWM驱动电路和电机本体。
其中,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dsPIC30F4011控制器电路负责接收控制指令,并输出PWM信号;PWM驱动电路将PWM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驱动信号;电机本体则是执行机构,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运动。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伺服驱动器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控制算法和通信协议等。
初始化程序负责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控制算法是实现电机精确控制的关键,包括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和转矩控制等;通信协议则负责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四、设计优势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dsPIC30F4011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处理和运算,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2. 稳定性: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和PWM驱动技术,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运行精度。
3. 灵活性:dsPIC30F4011具有灵活的配置选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研发出一套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系统设计需求1.1 电机控制需求电机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工业生产环境下的需求。
1.2 控制精度要求控制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1.3 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减少故障率。
1.4 节能环保控制系统需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系统设计方案2.1 选用STM32微控制器选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STM32系列微控制器具有性能强大、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优点,能够满足对控制系统的各项要求。
2.2 传感器选型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对电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驱动电路设计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控制,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2.4 控制算法设计设计优化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3. 系统实现与测试3.1 硬件设计按照系统设计方案,完成硬件设计,并且进行相应的电路仿真和验证。
3.2 软件设计编写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包括控制算法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驱动电路控制等方面。
3.3 系统测试对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包括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控制功能的测试,以及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设计提纲:一、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基础原理及设计要点分析二、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探讨三、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功率因素控制技术研究四、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五、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未来发展方向预测一、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基础原理及设计要点分析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主要原理基于于磁场相互作用的电动力学基本规律,即当电流经过线圈时,可激发磁场,从而推动马达的转动。
基本的驱动电路由电源、电机控制器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组成。
在电机控制器中,通常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MOSFET等)作为开关元件,通过PWM、SPWM 等调制方式将电机的速度、扭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实现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速调控。
在电路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选择、功率因素的控制、电流保护等方面。
二、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探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特点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四种:1. 电压调制(V/F)控制方法:调节电机控制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2. 电流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器中的感应电流、换向电流等来控制电机转速和扭矩。
3. 磁场定向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器中所激励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控制磁场的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4. 磁场反转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器中的电流,将电机磁场相反转,从而达到正反转换和调速的目的。
不同的控制方法各具优缺点,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控制策略。
三、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功率因素控制技术研究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实际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较大的滞后现象,导致功率因素较低,从而降低了电路效率、增加了电能消耗。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计算机数值控制技术、电容电感等附加校正芯片、电流同步控制器等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电路功率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路效率和稳定性。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直流无刷电机(BLDC)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电动机驱动方案的电机。
它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长寿命和低噪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控制器选择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对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传感器基本反馈控制器和无位置传感器矢量反馈控制器。
1.传感器基本反馈控制器:传感器基本反馈控制器通过对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测量反馈来控制电机。
它具有简单的硬件结构和易于实现的特点,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和成本要求较低的应用。
2.无位置传感器矢量反馈控制器:无位置传感器矢量反馈控制器通过使用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来估计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从而进行闭环控制。
它能够提供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二、传感器选择1.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通过检测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磁场变化来确定电机的位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于低成本和低精度的应用。
2.编码器:编码器通过检测电机转子的机械运动,如转子的转速和位置来确定电机的位置。
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3.霍尔传感器与编码器混合使用:为了兼顾成本和精度要求,可以采用霍尔传感器与编码器混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控制。
霍尔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粗位置信息,编码器用于提供更精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三、控制策略选择1.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是直接控制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电机的转矩。
它具有快速响应和较高的控制精度等优点,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2.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通过控制电机输入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它具有稳定性好、抗负载扰动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需要稳定转速的应用。
3.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电机输入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位置。
它具有控制精度高、抗负载扰动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需要精确定位的应用。
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设计摘要:在现代动力系统中,电机作为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本文将以有限元仿真为基础,探讨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电机类型选择、有限元建模、电机结构设计、电机材料选择、电磁场分析、热分析、电机测试与验证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电机的高效设计和可靠性提升。
本文的研究对性能仿真、电机优化设计、电机制造工艺和电机的实验验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设计;结构引言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用方波驱动的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响应速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进行无刷直流电机的高效设计和可靠性提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实现电机的高效设计和可靠性提升。
1 电机类型选择在电机类型选择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应用场景、功率需求、效率、调速性能以及可靠性等多个因素。
我们选择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高效率、高转矩密度、易于控制等、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中。
特别是对于需要高精度控制和大功率输出的场景,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此外,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无刷直流电机相比有刷电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维护成本,因此更适合于需要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场合。
能够满足各种严格的要求。
2 电机建模设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可以方便地建立电机的电磁模型。
具体包括定子、转子、绕组等部件,并需准确约束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其中,定子通常由硅钢片叠压而成,转子由永磁体粘贴在机壳上组成。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模型,如添加绕组、激励、剖分等部分[1]。
3 电机结构设计3.1 外转子结构外转子电机是转子通过单悬臂结构置于定子外侧,其结构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和散热。
无感无刷直流电机之电调设计全攻略前 言 (1)1. 无刷直流电机基础知识 (2)1.1 三个基本定则 (2)1. 左手定则 (2)2. 右手定则(安培定则一) (3)3. 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二) (3)1.2 内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3)1. 磁回路分析法 (4)2. 三相二极内转子电机结构 (5)3. 三相多绕组多极内转子电机的结构 (7)1.3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8)1. 一般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8)2. 新西达2212外转子电机的结构 (8)1.4 无刷直流电机转矩的理论分析 (14)1. 传统的无刷电机绕组结构 (14)2. 转子磁场的分布情况 (15)3. 转子的受力分析 (16)4. 一种近似分析模型 (18)1.5 换相与调速 (19)1. 换相基本原理 (19)2. 新西达2212电机的换相分析 (24)3. 调速 (28)2. 无感无刷电调的驱动电路设计 (30)2.1 电池电压监测电路 (30)2.2 换相控制电路 (30)1. 六臂全桥驱动电路原理 (31)2. 功率场效应管的选择 (33)2.3 电流检测电路 (45)2.4 反电势过零检测电路 (49)2.5 制作你自己的电调线路板 (50)3. 无感无刷电调的软件设计 (52)3.1 电流检测 (52)3.2 定时器延时与PWM信号 (53)1. 定时器初始化 (54)2. 定时器T0的溢出中断服务程序 (54)3. 利用T0延时(毫秒极) (54)4. 利用T0延时(微秒极) (55)5. PWM信号的产生 (55)3.3 过零事件检测与电机换相 (56)1. BLMC.h中定义的宏 (56)2. 过零检测与换相代码分析 (59)3.4 启动算法 (63)1. 函数Anwerfen启动流程分析 (63)2. 启动算法机理探究 (65)3.5 上电时的MOSFET自检 (68)1. 函数Delay和DelayM (68)2. 函数MotorTon自检流程分析 (68)3.6 让你的电机演奏音乐 (70)3.7 通信模块 (72)1. PPM解码 (72)2. TWI总线通信 (74)3. 串口通信 (74)4. 指令的收入函数SollwertErmittlung (75)4. 德国MicroKopter项目BL-Ctrl电调程序主程序代码流程分析(V0.41版本) (77)5.1 全局变量列表 (78)5.2 main主函数流程分析 (80)1. 进入while(1)前的准备工作 (80)2. while(1)主循环内容分析 (81)5. 高级话题 (86)5.1 电机的控制模型 (86)5.2 四轴上的校正策略 (87)附录一 (88)附录二 (89)附录三 (93)附录四 (94)前 言关注开源四轴项目也有近一年了,前期都以潜水为主,业余时间主要是在啃那些控制和导航的理论书籍。
前言人类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大量使用地球上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急剧增加,造成了酸雨蔓延和温室效应,特别在二十世纪后期,酸雨大面积扩展,几乎蔓延至所有国家,“厄尔尼诺现象”、“主尼拉现象”频繁出现。
酸雨造成农作物减产,大片森林死亡;温室效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空气还在进一步恶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重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家用轿车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摩托车和燃油助动车得以广泛使用,这给我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带来很大压力,例如在上海市,1995年中心城区内机动车的一氧化碳、非甲烷有机物和氧化氮排污负荷分别占该区域内相应的排放总量的76%、93%和44%;一些城市如上海、广州、合肥、济南等,己相继出台政策法规,停止有限量核发摩托车和燃油助动车的牌照。
因此,研制生产出一种无污染、低噪声的交通工具来替代摩托车和燃油助动车,已是时代的需要。
电动自行车正是在这样的呼唤下,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燃油助动车相比较,它具有突出的优点:为了解决燃油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替代燃油机车的交通工具。
相继开发了以天然气、甲醇为燃料的交通工具,相比之下,电动车以零污染、高效率、低噪音的特点被认为是真正的“绿色”交通工具,而电动汽车受到机电、电池的限制,批量进入市场还有一定的难度,电动自行车却得到迅速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据报道全国自行车拥有量为4.5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用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燃油助动车和自行车,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中大气污染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因此电动自行车的社会需求市场巨大,据专家预测,本世纪初,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需求量将达到100万辆以上。
目前,我国市场上国产电动自行车的品种规格较多,驱动多数用有刷或无刷的轮式直流电机,工作电压为24V、36V或48V,功率在150W--400W之间;蓄电池一般用的是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容量为12Ah,充电时间在3--8小时左右,充电一次行驶里程约50Km 左右;车速低于20Km/h,爬坡能力在4度上下;车型有普通型和豪华型,车重约35Kg,载重量约75Kg,一百公里耗电量在1kwh.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诸多优点,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电动自行车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比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较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永磁直流微电动机控制技术Permanent magnet DC micro-motorcontrol technology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拓明方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级别:学士论文提交日期: 2015年月日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摘要传统直流电机中电刷和换向器的存在使得其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换相时发生的械接触严重影响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极大的影响了电机的应用范围。
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着力于研究能有效替代电刷和换向器的装置或控制方法。
伴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永磁材料的出现,PMBDCM 正在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步取代传统电机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无位置传感器的PMBDCM更是克服了位置传感器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拥有可靠的工作性能和简单的电机结构等优势。
因此,针对无位置传感器的PMBDCM,本次毕业设计详细介绍PMBDC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TMS320F2812芯片为核心设计了 PMBDC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给出了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路;并选择硬件起动法和“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法来控制电机运行。
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对无位置传感器的PMBDCM进行建模;并采用经典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对电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PMBDCM;无位置传感器; TMS320F2812;“反电势”过零检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ABSTRACTTraditional DC motor has a complicated structure because of brush and commutator existence, and mechanical contact occurs when the commutation of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otor operation, as well as, it will shorten motor’s life, a great impact on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motor. scientists have long been focused on the study can effectively replace devices or control method brushes and commutato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processor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advent, PMBDCM is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to gradually replace Traditional motor used in various fields. Which PMBDCM position sensor-less is overcome complex and costly defects in position sensor mounted, possess reliable performance, simple motor structure and other advantages.Therefore, for the position sensor-less PMBDCM, this graduation design 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n PMBDCM ,use TMS320F2812 chip as the core designed sensor-less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circuit and a modular software design ideas for PMBDCM, then, select hardware starting method and the "back-EMF" zero-crossing detection method to control the motor running.Finally, under the MATLAB / SIMULINK environment, build a position sensor-less PMBDCM model by modular design concept; and simulate motor model adopt the classic double-loop control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feasibility of the "back-EMF " zero-crossing detection method.Keywords: PMBDCM; Position sensor-less control; TMS320F2812;"back-EMF " zero-crossing detection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目录1 绪论 (1)1.1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概况 (1)1.2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趋势 (2)1.3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及应用 (3)1.3.1 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3)1.3.2 在汽车中的应用 (3)1.3.3 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4)1.3.4 在精密电子设备和器械中的应用 (4)1.4论文需要做的工作 (5)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6)2.1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6)2.1.1 电动机本体 (7)2.1.2 位置传感器 (7)2.1.3 逆变器(电子开关线路) (8)2.2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9)2.2.1 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9)2.2.2.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10)2.3无刷和有刷直流电机的比较 (12)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13)3.1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3)3.1.1 驱动电路及驱动保护模块 (14)3.1.2 PIC16F877A 芯片及控制系统原理图 (15)3.2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7)3.2.1 软件设计 (17)3.2.2 处理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18)3.3本章小结 (18)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4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19)4.1无位置传感器PMBDCM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9)4.1.1 控制系统框图 (19)4.1.2 逆变器电路的设计 (20)4.1.3 逆变器驱动电路设计 (20)4.1.4 核心控制电路及外围电路 (21)4.2转子位置的检测及无位置传感器时电机的起动 (23)4.2.1 反电势过零检测法原理和实现 (23)4.2.2 无位置传感器PMBDCM的硬件起动 (25)4.3无位置传感器PMBDCM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6)4.3.1 转子零初始位置起动程序 (26)4.3.2 “反电势”法运行程序 (28)4.3.3 功率模块保护中断(PDPINT)服务程序 (29)4.4本章小结 (29)5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仿真 (31)5.1PMBDCM的数学模型 (31)5.2无位置传感器PMBDCM的建模和仿真 (32)5.2.1 总体结构设计 (32)5.2.2 双闭环调速系仿真结果 (33)6 总结与展望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1 绪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 以下简称 PMBDCM ) 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秀的新型电动机。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 概述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是指设计一套能够控制直流电机运行的硬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控制器、传感器等组件。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功能要求和设计考虑。
2. 组成部分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电机驱动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通常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如MOSFET、IGBT等控制电机的电流。
•控制器:负责执行控制算法,接收传感器反馈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器。
•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的转速、位置等状态信息,通常包括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
3. 功能要求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实现电机的准确转速控制;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实现电机的位置闭环控制;
•提供多种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4. 设计考虑
在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电机驱动器的功率匹配: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要求选择适合的
驱动器。
•控制器的性能要求:控制器需要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接口以实
现控制算法。
•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传感器需要具备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以
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路的布局和散热设计:确保电路布局合理,散热效果良好,以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总结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是实际工程中的重要一部分,设计合
理的硬件系统能够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机的功能要求、硬件组成部分、设计考虑等方面,以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基于硬件 FOC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设计分析摘要:由于现阶段所应用到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难以形成较好的控制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会造成不稳定的现象,基于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其应用效果,基于此硬件矢量(FOC)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应运而生,其主要是以TMC4671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电流对电路当中的相电流进行实施跟踪采集,能够保障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矢量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引言:相较于有刷直流电机而言,全新的无刷直流电机改变了以往的机械换向器应用效果,应用到更加智能化的电子换向器,不仅能够形成直流电机其所具有的有效调速功能,同时也能够相应的形成交流电机结构下的简单运维方式,在现阶段的社会当中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等数码设备当中,并且应用到矢量控制效果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智能化控制效果,促使电机形成高效运行效果。
1 FOC工作原理基于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运行过程当中会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促使电施加拉力,同时也会相应的产生在空间作机的转子在空间作用下形成平行电流ID形成的扭矩效果。
其中,电机的转动需要借助于扭矩效果,但用下的垂直电流IQ是相对的,拉力则阻碍了电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于矢量控制效果下的闭环电流进行控制,促使拉力为0,控制力矩始终为实际所需数值状态。
在FOC的核心理念下,对于电流的坐标进行调节,进而对扭矩与拉力进行控制,具体过程首先需要FOC确定电流矢量为三项定子电流,并计算出对应的矢量电压,结合差异性的坐标,在磁动势参数处于相一致的状态时,同时保障变换过程当中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状态,对Clark进行变换,进而将三坐标系转换成为两坐标系。
在此基础上对矢量电流进行控制,并将其确定为两项定子电流,同样计算对应矢量电压。
结合电机转子的实际运动方向,在变换Park的基础上,改变两坐标系的静置状态,形成旋转效果下的两坐标系。
FOC的变换就是借助于Clark以及Park的共同变换作用,将三相电流转换为电流ID 与IQ,基于这样的控制方式,能够对BLDC电机实施平滑控制效果,对电机其中的正弦波驱动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避免电机驱动下由于速度过快造成的失控问题,形成更加高效的运行效果。
硬件电路设计说明书V1 文档版本 1.0
编写人:***
编写时间:2015-06-10 部门:研发部
审核人:
审核时间: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无刷直流电机风机盘管电源电路及控制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说明文档,它详细描述了整个硬件模块的设计原理,其主要目的是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驱动电路的原理图设计提供依据,并作为 PCB 设计、软件驱动设计和上层应用软件设计的参考和设计指导。
1.2产品背景
1.3参考资料
Datasheet:Kinetis KE02
Datasheet:MKE02Z16VLC2
Datasheet:MKE02Z64M20SF0RM
Datasheet:FSB50760SFT
Datasheet:TNY266
Datasheet:FAN7527
2.硬件电路概述
2.1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主要功能是提供400V直流电供给电机,另外提供15V直流电给电机驱动芯片供电。
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
2.1.1总体方案
设计一款 100W驱动开关电源。
给定电源具体参数如下:
(1)输入电压:AC 85V~265V
(2)输入频率:50Hz
(3)工作温度:-20℃~+70℃
(4)输出电压/电流:400V/0.25A
(5)转换效率:≧85%
(6)功率因数:≧90%
(7)输出电压精度:±5%
系统整体框架如下
如图所示为电源的整体架构框图,主要目的是在输入的85~265V、50Hz交流电下,输出稳定的恒压电机驱动直流电。
由图可知,电源电路主要包括了前级保护电路模块、差模共模滤波模块、整流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DC/DC模块。
其中EMI滤波电路能够抑制自身和电源线产生的电磁污染,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采用Boost有源功率因数
校正,用电压环、电流环双环闭环进行控制。
DC/DC模块采用光电耦合将原边和副边进行反馈,控制了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保持电压稳定在15V。
2.1.2系统接口
2.2控制驱动电路
控制驱动电路主要用于控制电机转速,使直流无刷电机按照设定速度平稳安静运行。
控制方案采用开环控制,驱动方式采用方波驱动。
2.2.1控制系统整体框架如下:
控制电路模块控制芯片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32位微控制
器MKE02Z16VLC2,该芯片基于 ARM 结构体系的 Cortex™-M0+内核,其中的FlexTimer/PWM (FTM)模块为电机控制提供了很方便的接口,方便控制输出pwm控制电机转速。
控制方案采用有传感器开环控制,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
驱动电路芯片采用FSB50760SFT,该芯片将MOSFET集成在芯片内,减少了控制电路的大小,同时,芯片内部还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过高时,控制芯片将停止输出PWM信号,电机将自动停机。
控制驱动板上留有5个接口,分别是VM,GND,VCC,VSP,FG,其中VM是310V输入接口,VCC为15V 输入接口,VSP为调速接口,根据VSP输入电压大小来调节电机转速,FG为电机转速输出接口。
2.2.2系统接口电路
3.硬件系统详细设计
3.1电源部分PFC电路详细设计
电源电路总体电路图见附件1。
分析各电路模块,进行具体设计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具体电路包括输入端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AC/DC 整流桥、Boost PFC 电路、高频变压器的设计、反馈控制电路模块、恒压输出电路等,并设计元器件参数和型号选择。
3.1.1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设计输入保护模块如图 4.1 所示,主要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
图中 F1 为熔丝管,熔丝管熔点低,电阻率高,熔断速度快,成本低廉,当开关电源产生短路,电流要是超过了熔断电流,熔丝管将会熔断。
起到过电流保护的作用,选用 3A/250V。
图中 VTR 为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值随端电压而变化,对过电压脉冲响应快,耐冲击电流能力强,漏电小,温度系数低,吸收浪涌电压,防雷击保护,起到过电压保护的作用,选用 14D471K。
图中 NTC 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1-6)%/℃,采用热敏电阻,瞬间限流效果好,由于电源的启动并运行,电阻发热量较大,热敏电阻器的阻值能够迅速减小,功耗能够降低。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通电瞬间出现过流现象,选用 T5D-11。
3.1.2 EMI 滤波器设计
一般抑制电磁干扰主要为差模和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产生于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