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胞外漆酶酶活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210.69 KB
- 文档页数:6
漆酶简介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Laccase, P-diphenol oxidase, EC.1.10.3.2),广泛分布于高等动植物、昆虫、真菌分泌物和少量细菌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子菌亚门的白腐真菌。
漆酶为含铜的糖蛋白,约由500 个氨基酸组成,多为单一多肽,个别为四聚体。
糖配基占整个分子的10%~45%,糖组成包括氨基己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等。
由于分子中糖基的差异,漆酶的分子量随来源不同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来源相同的漆酶分子量也会不同。
通过对漆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漆酶具有3个铜离子结合位点,共结合4个铜离子,且这4个铜离子处于漆酶的活性部位,在催化氧化反应中起决定作用,如果除去铜离子,漆酶将失去催化作用。
漆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催化多酚、多氨基苯等物质的氧化,使分子氧直接还原成水,将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还原成醌类物质,没有副产物的生成。
由于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和广泛的作用底物,使得漆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漆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浆造纸,特别是纸浆的生物漂白,环境保护,木质纤维素降解等方面。
造纸工业方面,由于漆酶能高效的降解木质素及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避免造纸工序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影响环境。
环境保护方面,漆酶能有效的除去工业废水、化学农药当中的毒物酚、芳胺、单宁和酚醛化合物,生物消除有毒化合物,使得漆酶在废水处理等环保事业有广阔的前景。
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最常用的底物是2,2’-连氮一双(3-乙基苯并唆毗咯琳-6-磺酸)(ABTS)。
实验一 高产漆酶菌株酶活测定1 主要试剂的配制(1) 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A 液:0.2 mmol/L 柠檬酸溶液:称取柠檬酸21.014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B 液:0.2 mmol/L 柠檬酸钠溶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2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1422009No .9Serial No .210Chi n a Bre w i n gAna l y sis and Exa m i n ation收稿日期:2009-04-30作者简介:金红星(196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米曲霉发酵液中总黄酮金红星,胡炎华,成文玉(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摘 要:米曲霉可发酵生产黄酮类物质,为确定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A510)进行测定,并优化了测定条件。
确定乙醇浓度为95%(体积分数),亚硝酸钠浓度为4%(质量分数),硝酸铝浓度为10%(质量分数)以及氢氧化钠浓度为4%(质量分数)时最适用于米曲霉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最后分别用芦丁和槲皮素物质的量为标准确定总黄酮含量。
关 键 词: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米曲霉;发酵液;总黄酮中图分类号:O 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 5071(2009)09 0142 03D eter m ination of t otal flavonoi d s i n Asperg illus oryzae fer m entation by visible spectrophot om etryJIN H ongxi ng ,HU Yanhua ,CHENG W enyu(S chool of Che m ical Engineeri ng an d T echnology,H eb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 na)Ab stract :T he concen tration of flavono i ds i n A spergill us oryzae f er m en t a tion was deter m i ned by v isi ble s pectrophoto m etry (A510).The optm i a l deter m i nati on cond 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 ll ow s :ethano l concentrati on 95%,sodi u m n itrite concentrati on ,4%,a l u m i nu m n itra te concentrati on 10%and sodi u m hydrox i de concentrati on 4%.The tota l fl avono i ds content we re assayed usi ng ruti n and querceti n as standard .K ey word s :v i si b l e spectropho t om etry ;A spergill us oryzae ;fer m entati on ;tota l fl avono i ds黄酮类化合物(F lavono i d)也叫生物类黄酮或维生素P ,常与维生素C 伴存,广泛存在于植物(如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
土壤漆酶测定方法土壤漆酶的测定可没那么神秘,就像探索一个小秘密一样呢。
咱先来说说比较常用的比色法。
这就像是给漆酶的活动拍个照,通过颜色变化来知道它的情况。
你得先采集土壤样本哦,把土壤从地里取出来的时候,就像从大地妈妈那里拿个小礼物一样。
采集好后,要对土壤进行预处理,把杂质什么的去掉,让漆酶能“清清白白”地接受检测。
然后准备一些特定的试剂,这些试剂就像是漆酶的小伙伴,它们碰到一起就会发生有趣的反应。
把处理好的土壤样本和试剂混合在一起,就等着看颜色的魔法啦。
如果漆酶在土壤里含量比较高,那颜色变化就会很明显,就像一个活泼的小孩在大声说“我在这儿呢”。
通过专门的仪器测量颜色变化的程度,就能算出漆酶的活性啦。
还有一种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也很有趣。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漆酶做个标记,让它无处遁形。
同样要先把土壤样本准备好,然后利用漆酶和特定抗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抗体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专门找漆酶这个小目标。
当它们结合的时候,又会产生一些信号,我们通过检测这些信号的强弱,就可以知道土壤里漆酶的多少啦。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追逐游戏,抗体追着漆酶,然后我们就知道漆酶的情况了。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在测定的时候都要特别小心哦。
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环境的温度、湿度都可能影响结果。
如果温度不合适,漆酶可能就会“闹小脾气”,不好好表现,测出来的结果就不准啦。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来,不能马虎。
这就像搭积木,一块搭错了,可能整个城堡就不稳固了。
土壤漆酶的测定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宠物一样细心,就能准确地知道土壤里漆酶的情况啦。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就像给土壤做个全面的体检一样呢。
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及胞外酶活性测定杨梅;桂阳;黄万兵;杨静;朱国胜;刘朝贵【摘要】为筛选出最适蜜环菌栽培生产种的培养基,通过生产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测量第20天和第40天时菌丝或菌索的生长速度及其胞外酶活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在配方1(70%阔叶木屑,0%棉籽壳,17%麦麸,10%玉米面,1%蔗糖,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5%石灰,1%石膏,m水分∶m配料=1∶1.3)中生长速度最大且最先长满管,且菌丝洁白,与其余不同培养料配方之间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栽培种培养基含木屑越多,菌株活力越好,越不易形成老化的红褐色菌索;在不同培养料和不同生长阶段其木聚糖酶活性大于CMC 酶和漆酶,漆酶活性最小,为十位级,其他2个酶为百位级;不同培养基中蜜环菌菌丝分泌的胞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同种酶在不同培养料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配方1 可作为蜜环菌适宜的栽培种培养基;不同培养料对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影响小,但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In order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culture medium of A.mellea,the production of medium component was screened by measuring the A.hypha or bacteria growth speed and the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the authors compared between 20 and 40 days of hypha or rhizomorph of growth speed and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Results:Growth rate of the hyphae was the biggest and was the first full of tube and white in the formula(broadleaf sawdust70% ,cotton seed shell 0,wheat bran 17%,corn flour 10%,sugar1%,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0.3%,magnesium sulfate 0.2%,lime 0.5%,gypsum 1%,mwater∶mmaterial=1∶1.3).The growth rate h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nutrient formula,and in culture medium,the morewood hyphae vitality the better,the more difficult to form a red brown rhizomorph;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and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he activity of xylanase and laccase enzyme is greater than CMC and laccase,the laccase activity is minimum for ten level,others for hundreds of level.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of A.mellea mycelia secretion of different medium has obvious difference,but the change trend 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in the same enzyme activity is consistent. Suggests that this formula can be used as armillaria suitable culture medium;different culture material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enzyme activity changes in trend,but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ctivity of the extracellular enzyme.【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蜜环菌;培养料;胞外酶;生长速度【作者】杨梅;桂阳;黄万兵;杨静;朱国胜;刘朝贵【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11蜜环菌[Armillaria(vaiil:Fr.)Kunllner]又名榛蘑,系伞菌目膨瑚菌科蜜环菌属的一种兼性寄生性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林区[1]。
固态发酵生产蜜环菌饮料肖嫩群;刘洪娜;张华玲;曾奥;郭抗萧;陈海强;谭周进【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2(038)007【摘要】以蜜环菌固态发酵物为原料制得一种蜜环菌饮料。
以蜜环菌固态发酵物为原料,提取其中的多糖等营养和药效成分,进行风味调配,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的方法确定蜜环菌饮料的配方。
该发酵饮料的培养基配方为:白砂糖1.5%,大米80%,黄豆1%,麸皮10%,红薯7.5%;饮料配方为:蜜环菌发酵液添加比例为30%、白砂糖为20g/L、柠檬酸0.6g/L、黄原胶0.2g/L,测得成品饮料中各成分的含量为:多糖0.049mg/mL,还原糖0.042mg/mL,蛋白质53.0mg/mL,氨基酸1.226mg/mL。
饮料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国家标准。
【总页数】4页(P212-215)【作者】肖嫩群;刘洪娜;张华玲;曾奥;郭抗萧;陈海强;谭周进【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3;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75【相关文献】1.蜜环菌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 [J], 范贵增;马柯;熊大维;任新明2.蜜环菌发酵生产胞外漆酶的工艺优化 [J], 刘太林;吴胜迪;张妍3.蜜环菌保健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J], 李凤林4.蜜环菌健脑饮料的生产工艺 [J], 高晗5.天麻蜜环菌深层发酵生产工艺研究 [J], 李进进;邓愍民;杨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蜜环菌培养基组分探讨12、蜜环菌子实体的液体培养13、蜜环菌子实体的液体培养14、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l5、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研究16、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17、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1用漆树培养蜜环菌种植天麻初探018、蜜环菌固体培养特性19、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110、蜜环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111、蜜环菌液体发酵条件研究及其饮料开发 112、蜜环菌优良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 013、蜜环菌发光条件的研究 114、不同树种树枝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 115、蜜环菌培养基组分探讨 116、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117、蜜环菌液对天麻试管快繁的影响 118、蜜环菌和天麻共生营养关系的放射性自显影研究 119、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120、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蜜环菌的调查与鉴定 121、野生和人工培养的蜜环菌菌索营养成分比较 122、蜜环菌与第二营养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 023、贵州蜜环菌资源及其生态研究 124、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125、蜜环菌抑制天麻种子发芽的研究 126、天麻营繁茎被蜜环菌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27、天麻栽培一种蜜环菌复壮的简易方法 128、蜜环菌深层发酵产多糖的研究 129、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蜜环菌生物种的研究 130、中国蜜环菌生物种E与其它种的相互关系 131、天麻消化蜜环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定位 132、蜜环菌的化学成分 133、乙型蜜环菌对不同品种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134、天麻、蜜环菌化感现象及天麻连作障碍原因探讨 035、蜜环菌半固体培养基培育方法 136、胡萝卜有利于蜜环菌生长 137、珍稀食药用菌——蜜环菌的开发与应用 138、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139、蜜环菌Am-1菌株的选育 040、蜜环菌的提纯复壮与诱变育种 141、蜜环菌菌索多糖对小鼠血糖及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142、蜜环菌菌种的复壮研究 143、银耳蜜环菌醇提取物的心血管药理研究 144、蜜环菌侵染猪苓菌核的细胞学研究 145、板栗苞培养蜜环菌栽培种研究 146、蜜环菌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047、蜜环菌代天麻的研究概况 148、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匹配过程149、西藏蜜环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150、天麻与蜜环菌 151、用木屑加淀粉快速制蜜环菌菌种 152、丙型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153、优质蜜环菌的标志及鉴别方法154、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55、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56、蜜环菌荧光条件及机理再研究 157、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158、培养蜜环菌的经济途径 159、培育天麻蜜环菌的新原料及方法1 ******60、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分离培养 161、天麻球茎不同部位的细胞对蜜环菌侵染的反应 162、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163、蜜环菌胞外漆酶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研究 164、天麻依存蜜环菌寄生木霉的研究 165、蜜环菌深层发酵液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 166、蜜环菌子实体发生条件的初探 167、蜜环菌和猪苓的发育学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 068、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育方法 169、蜜环菌成熟菌索的超微结构 070、中国蜜环菌生物种与北美种的交配关系 171、天麻病虫害防治方法 172、我国猪苓研究的进展 173、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74、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选 175、速栽天麻培菌的新技术 176、天麻引种要点 177、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产生活性氧及其相关酶的变化 178、蜜环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1*****79、蜜环菌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180、天麻生活史的研究 081、蜜环菌侵染后猪苓菌核防御结构的发生及功能 082、用蜜环菌发酵物代替天麻 1****83、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1****84、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85、蜜环菌提取物对血清蛋白质合成及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186、蜜环菌高效分离技术 1****87、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88、优质蜜环菌种的鉴别方法 1***89、中国蜜环菌生物种新记录1 ****90、天麻矿物质吸收及其营养机理探讨 191、蜜环菌固体发酵的研究1 ****92、不同蜜环菌菌株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1 ***93、天麻与紫萁小菇蜜环菌的营养关系及其在栽培中的应用1 ***94、天麻原球茎生长发育与紫萁小菇及蜜环菌的关系0 ****95、培育天麻要注意的问题 196、蜜环菌饮料的研制 1****97、天麻生长发育的营养研究进展 198、蜜环菌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1 ***99、天麻消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1100、蜜环菌菌种的分离与复壮0 ****101、芥黄蜜环菌交配型复等位基因的研究 0102、蜜环片的临床及生产工艺 0103、天麻新法栽培技术 1104、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共生机理的研究1 ***105、蜜环菌生物种及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106、蜜环菌多糖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1107、蜜环菌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1108、蜜环菌根病 1109、蜜环菌培养及浸膏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1110、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第二节蜜环菌菌棒和菌床的培育 1**** 111、蜜环菌保健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1112、5株蜜环菌产几种胞外酶活性比较 1113、天麻产量与蜜环菌材和种源的关系1 ****114、人防地洞栽培天麻技术 1115、蜜环菌菌种保藏技术要点 1****116、天麻大型细胞消化蜜环菌过程中溶酶体小泡的作用 0117、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简报) 1***118、蜜环菌多糖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1119、蜜环菌的采集与培养1 ****120、蜜环菌抗杂分离及快速培养技术 1***121、蜜环菌对硒的耐受能力及硒对其多糖产率的影响 1****122、蜜环菌菌种分离新法——天麻组织分离法 1***123、蜜环菌菌种培养初报1 ****124、蜜环菌固体发酵的研究 1125、天麻的寄主——蜜环菌菌种培养基质的研究 1****126、猪苓菌丝生长的伴栽菌种选择 1***127、蜜环菌A_9培养基的筛选1 ***128、天麻菌材培育方法1 ****129、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0 *** 130、菌索接种蜜环菌的简易技术 1*****131、蜜环菌菌索培养特性的研究 1*****132、怎样防止天麻品种的退化 1**133、天麻室内菌床培植法1 ******134、快速培养蜜环菌种促进天麻速生高产新技术的研究 1**** 135、天麻代用品蜜环菌制剂及疗效观察 1***136、蜜环菌菌株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1137、长白山地区蜜环菌菌种的分离与筛选1 **138、蜜环菌栽培种培养料含水量试验1 ******139、引培法分离蜜环菌菌种技术1 ***140、蜜环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1141、天麻生产的夏秋管理1 ****142、蜜环菌和天麻、猪苓的关系及尚未大量人工驯化原因 1*** 143、蜜环菌枝条原种生产技术 1***********144、天麻菌材原料的开发 1**145、蜜环菌配方和培养方法的改进 1******146、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147、天麻高产栽培新技术 1*****148、蜜环菌的研究进展 1***149、天麻吸收蜜环菌营养机制的细胞学研究0 ***150、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 ********151、天麻蜜环菌同步栽培法 1******152、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1 ****153、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154、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分离培养1 **********155、天麻蜜环菌棒排放新方法 1156、培育天麻蜜环菌的新原料及方法 1157、天麻蜜环菌棒排放新方法 1158、天麻蜜环菌沙箱同步栽培法1 ****159、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160、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161、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2、袋装天麻蜜环菌菌种制作技术 1***163、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4、天麻蜜环菌的特征与特性 1***165、怎样培育天麻蜜环菌材 1****166、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167、天麻蜜环菌的培育 1**168、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9、天麻蜜环菌母种培养基0 **170、蜜环菌根病 0**171、菌索接种蜜环菌的简易技术1 ****172、怎样防止天麻品种的退化1 **173、天麻室内菌床培植法 1174、天麻室内塑料袋栽培 1***175、蜜环菌栽培种培养料含水量试验1 *****176、引培法分离蜜环菌菌种技术1 ***177、蜜环菌枝条原种生产技术 1***178、蜜环菌配方和培养方法的改进1 ***179、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1 **180、新法快速繁殖蜜环菌1 **181、天麻与蜜环菌 1182、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养及其在福建的最适菌材与最适生态变种的探讨1 ***183、有关栽种天麻的几个问题 1**184、天麻低产原因何在 1185、液体培养蜜环菌对碳氮源的利用试验 1***186、密环菌液体种子培养法 1**187、天麻节料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1188、棉籽壳压块栽培蜜环菌 1****189、峡渝01蜜环菌的发现与培育 1190对建立小草坝林场天麻替代菌材配料基地请示的批复0191“鄂天麻一号”栽培技术要点1地洞栽培天麻试验报告 1192天麻室内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1陆凤英栽培天麻致富1193天麻栽培的几项关键措施1天麻(上) 1194雷公山人工培植天麻获得成功 1 谈谈人工栽天麻 1 毛竹林中种天麻 1195低山区野外冬栽天麻技术1196剪下的果枝烧掉可惜 1 天麻产量与蜜环菌材和种源的关系 1197箱栽天麻配套技术 1优质菌材胡枝子的栽培1 利用圆叶杨菌材栽培羊肚菌初报 1 198繁殖天麻大有可为 1 林内天麻栽培技术 1天麻箱栽法 1天麻箱栽图说 1199天麻双扣膜栽培1林间栽天麻技术1天麻生物学特性研究1200天麻的高产栽培1 杨树种植天麻试验研究初报1 北方天麻的箱栽技术1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Ⅱ)1 天麻的室内栽培技术 1201天麻高产栽培模式1 天麻长虫如何杀灭1202秋栽天麻技术1 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育方法 1 栽培天麻究竟能不能赚钱? 1203天麻双层箱固定菌材高优栽培技术要点1 天麻的台板式覆砂栽培技术1 天麻箱栽 1 204人工林杨树代栎种植天麻试验1 天麻仿野生栽培新技术 1 天麻的收获与加工1205坑棚栽培天麻 1 用菌枝培养优质蜜环菌材(上)0 天麻原种室内袋式河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206天麻原种室内袋式河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 室内怎样栽天麻 1 绿天麻栽培技术 1207天麻种子林园繁殖高产新模式1 天麻(下) 1 天麻的地道栽培 1 桑柞树下种天麻 1208防空洞内栽培天麻的高产措施 1 天麻箱栽图解 1 天麻猪苓混栽模式 1 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研究 1209适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0 天麻一代和多代栽培对比及添加配料试验 1210张自强的箱栽天麻一步法 1 天麻栽培管理技术要领 1 有趣的天麻栽培 1211科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0 箱养天麻1 天麻的几种常用栽培方法 1212大个体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1 天麻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1213天麻状元谈麻经1 秋栽天麻如何引种1 蜜环菌伴栽天麻的几种方法1 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二) 1。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的方法研究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的总称,它可分为内切型和外切型两大类。
果胶酶广泛应用于果品的加工工业中,主要作用是果品榨汁时降低果浆泥的粘稠度,提高榨汁效率、出汁率、果汁澄清度和稳定性等。
果胶酶的活力对果品的加工品质影响很大,因此测定果胶酶的活力显得尤为重要。
测定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还原法、色原底物法、粘度法等,其中还原法中的3,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简称DNS法)具有操作简便,对试剂、仪器等条件要求不高等优点。
该方法是利用果胶酶在一定温度、时间和条件下水解果胶,释放出还原性D一半乳糖醛酸,与3,5一二硝基水杨酸共热产生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即发生显色反应。
在一定范围内,水解生成D一半乳糖醛酸的量与吸光度成正比,与果胶酶活力成正比,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果胶酶的活力。
该方法(又称分光光度计法)简单易行,但操作中影响因素较多,往往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就测定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试图提出果胶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技术参数。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乙酸钠(CH3 C00Na·3H2O)、冰乙酸(CH3C00H)、氢氧化钠、无水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C 4H4KNaO6.4H2O)、苯酚以上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3,5一二硝基水杨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一半乳糖醛酸97%,沃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果胶、果胶酶天津利华酶制剂厂生产;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TU一1810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宝磊。
1.2 实验方法1.2.1 试剂配制1.2.1.1 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pH4.8) 首先制备0.2mol/L 的乙酸溶液和0.2mol /L 的乙酸钠溶液,然后将0.2mol/L 乙酸溶液410.0mL 与0.2mol/L 乙酸钠溶液59 0.0mL混合均匀,用酸度计测定。
1.2.1.2 DNS试剂(3g/L) 称取3.00g 3,5一二硝基水杨酸,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再逐步加入10.4gNaOH、9l、0g C4H4KNaO6.4H2O、2.5g苯酚和2.5g无水亚硫酸钠,温水浴(不超过4 8oC)中不断搅拌,直至溶液清澈透明。
收稿日期:2008-03-13作者简介:袁媛(1978-),女,吉林人,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及食品加工。
E-mail:yuan1362@163.com。
*为通讯作者:刘景圣,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
第5期(总第136期)农产品加工・学刊No.52008年5月AcademicPeriodicalofFarmProductsProcessingMay.文章编号:1671-9646(2008)05-0046-040引言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exFr.)Quel]又名蜜环蕈、榛蘑,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著名的药食兼用真菌。
子实体为一年生,其肉质和菌盖上有细鳞片和菌环,菌髓两侧型,菌褶直生或延生,菌丝白色有横隔,能形成菌索,孢子印白色、无色光滑,呈椭圆形。
蜜环菌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青海、云南、内蒙古、西藏及台湾等省(区)。
野生的蜜环菌多数生长在夏、秋两季(6月份-9月份)的雨后,多丛生于老树或死树的基部,也能寄生于活树上,在灌木丛和草地上也可大量生长。
蜜环菌是一种著名的兼性寄生菌,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生活。
由于它有腐生的特性,经常腐生在林间倒木、死树根、枯枝及落叶上,同时它又是积木场的害菌,可使倒木腐烂[1],给森林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内外学者对蜜环菌及其菌属的菌种进行了大量的根腐性研究,发现了蜜环菌的根腐特性。
SicoliG和AnneseV等人在意大利南部橡树上进行了4种蜜环菌属的致病性试验,接种后,获得感染程度和植物衰变的数据。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表明,蜜环菌对橡树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特别是A.mellea和A.gallica[2]。
GaoJin-Ming和YangXue等人研究了由蜜环菌引起的草木植物根部腐烂的特性,发现一些非草木植物不易受到蜜环菌这种病原体的感染,这一点可能对研究蜜环菌的致病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3]。
蜜环菌胞外漆酶酶活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吴涓;肖亚中;王怡平;李清彪
【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40)004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胞外漆酶(Laccase)的活力,分别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丁香醛连氮、愈创木酚和邻联甲苯胺为底物,比较了这4种底物对漆酸的敏感性,探讨了酶反应时间、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和底物与酶的用量等条件对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测酶条件可以确保漆酶活力的测定快速而准确.
【总页数】6页(P893-898)
【作者】吴涓;肖亚中;王怡平;李清彪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化学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3
【相关文献】
1.三色革裥菌胞外漆酶纯化及部分动力学性质测定 [J], 林丽萍;赵敏
2.蜜环菌发酵生产胞外漆酶的工艺优化 [J], 刘太林;吴胜迪;张妍
3.温度对大黄鱼源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酶活力的影响 [J], 周琳;覃映雪;黄力行;马英;徐晓津;林茂;鄢庆枇
4.蜜环菌胞外漆酶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研究 [J], 肖亚中;王军;王怡平;蒲春雷;施蕴
渝
5.蜜环菌发酵生产胞外漆酶的工艺优化 [J], 刘太林;吴胜迪;张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的方案实验参与人员:实验进行的时间:一实验目的建立灵芝孢子粉多糖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无水葡萄糖约10mg,精密称定,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摇匀,加甲醇定容,制得对照品贮备溶液。
药材取样量(mg)稀释的体积(mL)浓度(mg/mL)无水葡萄糖10.000110 1.00002 测定波长的选择:加显色剂的空白溶液:精密称取苯酚约0.5g,用100ml蒸馏水定容。
对照品溶液: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1.0ml的5%苯酚溶液,迅速加入7.0ml浓硫酸,加蒸馏水至刻度,振摇5min,置沸水浴中30min,再冷水浴10min即的。
测定:在可见光区200—700nm内对三份溶液进行扫描,确定显色剂是否影响吸光度,确定对照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版药典附录V A )测定,待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光谱中显示,无水葡萄糖在与苯酚、浓硫酸显色后,在480-510nm处有明显紫外吸收,λmax=492nm,故确定测定紫外吸收的测定波长为492nm。
全波长扫描结果见图1。
图1:空白、显色剂、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显色后的全波长扫描光谱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考察取灵芝孢子粉粉末(过四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水90ml,加入回流3h,放冷,摇匀,精密量取50ml,加入乙醇150ml,摇匀,4℃放置12h,取出,离心,倾去上清液,沉淀加水溶解并转移至1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供试品溶液。
4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10ml,0.15ml,0.20ml,0.25ml,0.3ml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5%苯酚溶液,迅速加入7.0ml浓硫酸,加蒸馏水至刻度,振摇5min,置沸水浴中30min,再冷水浴1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各溶液吸光度。
漆酶提纯分离漆酶的提取纯化及其脱色研究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选取一株突变的高产漆酶的粗毛栓菌发酵液(培养11天产生漆酶酶活最高),经过离心沉淀过滤,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柱层析,分离纯化漆酶以及测定其纯化相关参数,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各步分离后的成分变化。
最后研究其脱色的效果,为漆酶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利用过滤,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柱层析,的方法提取纯化漆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鉴定分离成分,并用光密度测漆酶的脱色率。
【实验材料】发酵液,相关试剂【预计结果】选用凝胶浓度为12%,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经过纯化的漆酶的条带是单一的,相关参数(蛋白含量,活力回收,比活力,纯化倍数)比较高,另外,脱色效果比较显著。
【结论】关键词漆酶纯化脱色应用1 前言1.1 实验的研究意义木质素是植物中产生的一类难于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主要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键等多种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杂聚物,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限速环节之一。
其降解主要由微生物完成,这类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放线菌和细菌。
其中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被认为是生物圈中植物天然高分子物质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重要降解者,能使这些物质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白腐真菌通常通过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和漆酶(Laccase,Ec1.10.3.2)三种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类来降解木质素。
其中漆酶,能够将木质素降解为CO2和H2O,反应过程不需要H2O2的参与,在木质素降解中起主要作用。
其中漆酶(Laccase)是一种多酚氧化酶(p-diphenol oxidaseEC.1.10.3.2),属于蓝色氧化酶家族。
漆酶能催化降解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酚类,是一种天然环保型酵素。
漆酶活性测定方法一、测 O法2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它所催化的反应过程中有O z 的介入。
测量反应的耗氧量既可间接地推知漆酶的活性。
较早建立的瓦氏呼吸器检测法便是基于这一原理。
这一方法后来改进为利用氧电极来测量耗氧量,如弗罗纳等以愈创木酚为底物,利用氧电极测定了漆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耗氧量,并将 1个漆酶活性单位定义为PH6 . o 及2 5 ℃条件下以愈刨木酚作为电子供体时消耗1. 0 μmo lO2所需要的酶量。
亦可取醌醇作底物.利用氧电极测定漆酶的活性。
郭明高提出了测定生漆漆酶活性的吸氧法。
即将生漆溶于甲苯,测定酶促吸氧速度和累计酶促吸氧量,同时利用碱促吸氧法测定反应前后漆酚浓度的变化,从而可以求得漆酚浓度衰减的规律及漆酶促吸氧的克分子比。
此法的特点是反应时漆酶处于其天然存l 在的状态而反应底物又恰为漆酶的天然底物漆酚,这在漆酶测活研究中尚属首倒 [ 2 1 。
漆树酶活力检测用0..1m ol·L-1磷酸盐缓冲液与有机溶剂配成一定体积的底物,其浓度为1.35×10 m ol·L-1。
分别移取3mL于1cm测量池和参比池中,恒温水浴中预热10min.注入20μL漆树酶溶液(含酶2~3 μg)于测量池中,立即搅匀,测定350nm 处吸光度A随时间的变化值.漆酶比活力定义为一定温度下,单位酶量催化反应的初速度,单位记为△A (mg·min-1).将漆树酶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比活力350mm与漆树酶在纯水体系中的比活力相比,其比值称活力比()212 漆酶活性的定量测定方法21211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漆酶活性对苯二胺(λmax495) 、愈创木酚(λmax 485) 、邻苯二酚(λmax 400)和漆酚(λmax 420)都可用做漆酶活力测定的底物。
不同来源(植物、细菌、昆虫、真菌)的漆酶与底物反应的亲和力不同,酶活性测定方法中所用的反应底物、反应条件以及酶活性单位定义对漆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