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_国内汽油与国际原油价格比较
- 格式:xls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4
一、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2022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来自金投网:2022年7月18日湖南92汽油8.75元、95汽油9.27元、98汽油10.07元、0号柴油8.55元、布伦特原油05.69美元/桶、美国WTI原油98.86美元/桶 国内汽油10965元/吨、柴油9905元/吨)截止2022年7月18日截止2022年7月12日:汽油累计每吨上调2710元、柴油累计每吨上调2630元,十涨三跌。
2021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来自金投网:2022年1月1日湖南92汽油7.1元、95汽油7.54元、98汽油8.34元、0号柴油6.85元、布伦特原油78.83美元/桶、美国WTI原油76.20美元/桶 国内汽油8925元/吨、柴油7940元/吨)汽油累计每吨上调1485元、柴油累计每吨上调1430元,十五涨六跌四搁浅。
2020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来自金投网:2021年1月1日湖南92汽油5.92元、95汽油6.29元、98汽油7.09元、0号柴油5.62元、布伦特原油51.72美元/桶、美国WTI原油48.42美元/桶 国内汽油7440元/吨、柴油6510元/吨)汽油累计每吨下调1305元、柴油累计每吨下调1240元,八涨五跌十二搁浅。
2019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2019年12月31日湖南92汽油6.95元、95汽油7.38元、98汽油8.18元、0号柴油6.7元、布伦特原油66.81美元/桶、美国WTI原油61.72美元/桶 国内汽油8735元/吨、柴油7760元/吨)汽油累计每吨上调905元、柴油累计每吨上调870元,十五涨六跌四搁浅。
2018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2018年12月29日湖南92汽油6.7元、95汽油7.12元、98汽油7.92元、0号柴油6.42元)布伦特原油52.8美元/桶、美国WTI原油45.12美元/桶汽油累计每吨下调420元、柴油累计每吨下调395元,十三涨十一跌二搁浅。
2017年国内油价历次调整情况汽油累计每吨上调435元、柴油累计每吨上调420元,十一涨六跌八搁浅。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中国的油价历史最低是多少钱一升呢?中国的油价历史最低是多少钱一升?我国油价历史最低3.06元一升。
以下为中国历史油价。
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
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
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
2012年11月左右。
油价一度达到8.06元(中石油)。
以下所有的价格均以中石油为例。
紧接着开始往下降,11月底就降到了7.8元。
13年有跌有涨,平均7.5元左右。
这两年都是比较油价高的,和现在差不多。
到14年的时候,前半年涨,涨到了7.8元左右,后半年降,一抄直降到了7.11元,紧接着,在10月底,直接降到了6元线,6.9元左右。
15年的油价一直比较低,绝大多数时间在6.5元以下。
在一月份,二月份,以及后来的8月到12月,都是维持在5元线。
最低时,甚至不到5.5元。
16年还是以不到6元的价值为多。
但是从17年开始,油价又开始新的一轮猛涨,前半年是6.5元左右,后半年就涨到了7元左右。
18年开始,又是一直在涨,你现在也看到了,接近7.5元了。
2019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24次油价调整,出现了14次上涨,7次下跌,3次搁浅调整的情况,其中还有一次油价下跌,还是因为成品油增值税的下调。
2020年,油价将在3月31日24时进行,虽然目前油价跌幅继续超过1000元/吨,可是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低于30美元/桶,根据油价调整的规则,油价将不涨不跌,将依旧还是现在的价格。
而截止目前,油价已经发生6次调整。
国内油价下调时间国内油价下调时间确定,成品油价格将迎来第九次下调。
此次调价为五月份以来的第四次降价,也是今年首次下调汽油和柴油全国零售价格。
这一消息对于民众来说是个好消息,同时也代表着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国内油价将在2023年12月13日下午24时起迎来降价。
历年油价变化曲线引言概述:油价是全球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各行业和消费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年油价变化曲线,探讨油价的波动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并总结出对未来油价走势的一些预测。
正文内容:1. 油价波动的原因1.1 全球供需关系:油价受全球石油供需关系的影响,当供应过剩时,油价下跌;当供应不足时,油价上涨。
1.2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战争、恐怖袭击等事件都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1.3 天气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洪水等会破坏石油生产和运输设施,导致供应中断,进而推高油价。
1.4 货币政策和通胀:货币政策和通胀对油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货币贬值或通胀上升时,油价通常会上涨。
2. 油价对经济的影响2.1 消费者购买力:油价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上升,进而提高运输和生产成本,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2 产业结构调整:高油价会促使企业加大能源节约和替代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
2.3 通货膨胀压力:油价上涨会推高生产成本,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可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
2.4 能源行业利润:油价上涨对石油和相关行业利润有正面影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2.5 能源安全:油价波动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问题,国家需要加强能源储备和多元化能源供应,以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3. 历年油价变化趋势3.1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油价出现大幅上涨。
3.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由于供应过剩和经济衰退,油价下跌。
3.3 2000年至2008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油价再次上涨。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下降,油价再度下跌。
3.5 2010年至今:油价受到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较为波动的走势。
总结:综上所述,油价的波动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天气和自然灾害、货币政策和通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来源百度文库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十年,已经是值得回顾的一段时光。
十年后,国际原油(40.24, 0.04, 0.10%)价格徘徊在55-65美元/桶的区间。
那么十年前,国际原油的价格表现如何?十年之间,国际原油走势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隆众带您全景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的十年。
百年油价历史数据国际油价运行有其自身规律。
本报告将1861年至2018年150余年的国际油价通过数据处理(以2018年美元计价)和分析,总结出历史上国际油价的价位密集区域、以及油价极端高位和极端低位的产生原因和运行规律,以其作为判断当前国际油价价格水平和未来走向的重要参考之一。
下方曲线以当时货币计价、上方曲线以2018年美元计价。
其中,原始油价数据:1861-1944年依据美国平均原油价格;1945-1983年依据沙特拉斯坦努拉公布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1984-2018年依据布伦特原油价格。
在1861年至2018年的150余年时间中,如果以2018年美元计价,国际油价绝大部分时期均在每桶40美元以下的价位运行(在1861年至2018年的157个年份中,共有119个年份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超过总年份的四分之三)。
自1878年开始,至1973年的将近100年时间内,国际油价一直在每桶40美元以下运行。
此外,自1986年至2003年的18年时间内,国际油价也基本一直处在每桶40美元以下价位(1990年例外,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1990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2美元左右)。
由此可见,每桶低于40美元是150余年来国际油价的常态。
此外,1861年至2018年的157年期间,国际油价均价仅为每桶33美元左右。
其中,每桶15到35美元之间是150余年来国际油价的密集集中区域。
如果将目前每桶低于30美元的油价放在过去150余年的长时间周期进行比较,目前国际油价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从历史数据看,超过每桶100美元的极端高油价多由战争、疫病流行(1894年阿塞拜疆巴库霍乱爆发,石油生产减少,推动1895年国际油价大涨68%)等意外、短期事件推动,因此极端高油价持续时间较为有限,当推动因素消失,油价下跌迅速、下跌幅度巨大。
而低于每桶15美元的极端低油价多由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减少、新增油田导致原油供给增加等供需基本面推动,因此低油价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由于供需基本面改善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油价回升速度较慢、回升幅度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