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我是小音乐家》评课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评课稿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习惯和能力。
音乐素养:我们的理解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
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爱心。
这与李莹老师的生态民主课堂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感受音乐,启迪心灵,提高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李莹老师能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音乐体验,尽力
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充分揭示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力度、速度等在音
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
是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二、歌唱教学促进音乐素养的养成
1、听赏入手,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在教学中,李莹老师注重学生聆听的培养,让学生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歌
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2、用心引领学生
李老师语言精练,表情大方,教态自然,笑容灿烂。
无时无刻都在感染着学生,因为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共同体验来自心灵深处的最真挚的情感。
3、借助歌词,体验歌曲意境
众所周知,无情不唱歌,唱歌为抒情。
李莹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因为它比气息、发声技巧等训练更为重要。
李老师还有机地把听、动、演、创自然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蕴涵于情感审美教育之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
实验小学张萌萌。
我是小小音乐家评课稿1整堂课,颜老师都抓住歌曲的情绪来开展教学。
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节奏训练体验歌曲情绪、歌曲演唱和歌曲创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有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学习兴趣浓厚。
颜老师优点很多,说我印象深的几点:歌曲处理很细腻;颜老师注重习惯的培养。
而且处处尊重孩子,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思维,寻找教育的途径。
比如鼓励孩子思考,颜老师就说“你可以不回答,或者回答得很慢,但你不可以不思考。
”对孩子音乐课上的表现,颜老师的评价多元,细致不笼统;难点突破多遍重复,彻底到位。
节奏练习体验歌曲情绪时,对如何体验敲筷子和小勺,处理的不是很好。
既想让孩子体验一下打击小乐器的感觉,又害怕孩子敲时不规范或者敲坏。
最后做了一次就草草收场。
听了颜老师的课我也有一点对自己的反思: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
在我以后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要提供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探索音的长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碰铃发出短音,让双响筒发出长音。
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
“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我是小小音乐家评课稿23月23日,我们xx学区社群组织音乐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城北小学开展,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感受到现在的新教师了不得,后生可畏,真是音乐教育界的大喜事。
下面是我对吴宁宁老师的一堂《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课进行的点评及对自己今后教学的一点探讨。
整堂课中,吴老师运用手中小巧的尤克里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演唱加以伴奏,抓住学生的情绪来开展教学。
有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学习兴趣浓厚。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是小音乐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欣赏和创作音乐。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有经典的儿歌,也有生动的音乐故事,还有有趣的音乐游戏。
这些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各有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音乐教育,对乐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有的学生可能刚刚接触音乐,对乐理知识几乎一无所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欣赏和创作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欣赏和创作音乐。
2.教学难点: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节奏和旋律的感知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聆听、演唱、演奏、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展示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乐理知识。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基本信息课题三年级音乐《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蔡凌柳荫小学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
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
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
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多的音乐学习,已初步积累了浅显的基础乐理知识,能认识简单的简谱和节奏。
对音乐也有了较好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学生的音乐表现欲和创作力正处于高峰时期,是表演唱歌曲教学的最佳时期。
但我们毕竟是农村学校,学生流动性强,接触的音乐有限,音乐素质也参差不齐。
这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更能考验音乐教师应变能力,对课堂的调控能力。
教学目标1、能在学唱歌去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并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能简单地了解弱起小节和歌曲中“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3、培养对各种乐器的喜爱之情,感受艺术的魅力,能够通过对其它乐器的了解创编歌词和表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欢快地,活泼地情绪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歌曲中的弱气节奏,并能正确演唱2.歌曲中的“跳哟”一字多音和“法国号”一音多字的解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的状况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聆听歌曲《想唱就唱》[设计意图: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开始新课二、聆听模仿,导入新课猜谜(5分钟)1、聆听《我是小音乐家》伴奏音乐,老师做三样乐器的演奏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演奏的什么乐器,间奏的时候手放在腰间做律动师:同学们看了老师的表演都猜出了老师在演奏什么乐器呢?吹管乐器:法国号弹拨乐器:吉他拉弦乐器:小提琴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演奏一下这些乐器吧师:同学们真是有音乐家的天赋,我感觉你们演奏的太棒了生:小提琴,笛子,吉他葫芦丝,喇叭。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我是小音乐家》教案一、教材简介《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是一本主要面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音乐教材。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有趣的音乐元素,如歌曲、唱游、舞蹈、打击乐、合唱等等。
其中,《我是小音乐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工作和音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小音乐家的工作,了解音乐的重要性。
2.能够体验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3.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所代表的情感,如愉悦、悲伤等等。
4.能够与同伴进行合作,完成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小音乐家的工作和音乐的重要性。
2.体验节奏和旋律,完成小合唱创作及表演。
3.2 教学流程3.2.1 上课前准备1.确保教室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2.确保教室内有音响设备,并作好测试。
3.2.2 课堂活动1.上课前播放莫扎特的音乐《小夜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
2.向学生介绍小音乐家的工作,让学生了解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通过唱游、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体验节奏和旋律,为后面的小合唱创作做准备。
4.分组让学生进行小合唱的创作和排练,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完成最终的表演。
5.最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表演,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欢乐。
3.3 教学工具1.音响设备2.打击乐器(如小型鼓和木棍)3.教学PPT四、课后作业1.回家后,再次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小夜曲》,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及音乐所代表的情感。
2.尝试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受,创作自己的小合唱,并和家人、老师或朋友一起分享。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够了解小音乐家的工作和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创作,更能够深刻地理解音乐所代表的情感,提升自己的音乐与合作能力。
希望本节课能够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欣赏和创作音乐。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体验当一名小音乐家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认识吉他、小提琴、圆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通过多变聆听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表现歌曲的强与弱。
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弱起小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聆听模仿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种乐器,听听他们是谁?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回答模仿演奏师:再来听?是谁?怎样演奏?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神秘的乐器?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师:它又叫做圆号,起源于古代打猎时的圆形号角,它吹奏时右手伸进喇叭里托起号身,左手按键的乐器,我们一起来当个小号手。
学生回答模仿演奏二、关注音乐、完整聆听1. 第一遍聆听有三位小音乐家演奏这三种乐器,成为一首好听的歌曲,现在我们来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第二遍聆听师:三位小音乐家住在哪个城市,在歌曲里听一听,找一找。
3、第三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分段聆听师:让我们也来当一名小吉他手吧!(随音乐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小提琴手法国号手三、巧解难点、完整学唱(一)学习歌曲1)学习衬词部分①师;歌曲第一段中吉他演奏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师示演示引导)学生回答(有弹性的、轻巧)②你能用轻巧的声音来唱唱谱子吗?有哪些音符?要求:弹跳轻巧用好听的声音唱歌一样唱谱学生小声跟唱音符(声音轻快有弹性)③加歌词演唱后半段衬词部分找旋律线结尾不同唱唱最后一句歌谱加词演唱2)学习前两乐句师:师生接唱老师其他部分学生衬词部分一起来合作演唱师:能来唱唱前两句吗?要求:咬字清楚3)“跳哟唱哟”部分划旋律线师:有一个字唱了两个音是哪个字?老师慢唱,学生听后回答唱歌谱画旋律线加词画旋律线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情绪,自豪的感觉,师:慢一点最清楚的咬字准备开始自学演唱第二段注意:地隆学习第三段师:听有一句的节奏与前两段不同?注意:法国号嘟隆有哪位同学会唱?5)完整演唱歌曲分组分组演唱唱前提示:什么情绪演唱?加伴奏演唱表演让我们跟着音乐做个小演奏家。
评课《我是小音乐家》上课内容:三年级《我是小音乐家》今天观看了经五路小学吴文露老师微课程三年级《我是小音乐家》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吴老师在为课程教学中准确提现了《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的能力,老师利用多彩的动画和巧妙地运用谜语使学生在在互动趣味中辨别乐器的音色和特点达到了网络学习的目的。
这节微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吴老师从听-猜-模-仿-唱-演来表现歌曲中三种乐器模拟。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逐步由浅入深的学习中由接受乐器-音色-模拟声音-掌握歌曲中的难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通过小小音家的演奏演唱,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鼓励培养学生的创编新歌词能力。
学生在下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音乐知识,了解并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的演奏姿势,特别是动画图形的运用,很直观,形象,学生很快能够掌握难点。
通过分角色扮演音乐家表演小提琴“勃隆砰砰砰”吉他“地隆砰砰砰“法国号”嘟隆砰砰砰歌词。
学生很快对歌曲有了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听力节奏训练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更好地完整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这节微课程我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情状态,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体现了教育技术的多种功能优化了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达到色彩逼真、形声并茂,这种音画结合既可以再现场景,也可以创设情景,使音乐教学富有情趣,在音乐与感情、形象融为一体的情景中,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是小音乐家》【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聆听法等。
学法:听唱法、模唱法、体验法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以及吉他、提琴、和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3、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听、唱、演等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教学难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出上刮音,下刮音。
(下刮音表示滑梯、下楼······上刮音表示上楼梯、爬山·······)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地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领我们越过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段,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起伏的变化。
(出示课件)(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唱歌曲1、师:音乐中的旋律能带领我们越过山坡,能爬上楼梯,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也有着非常明显起伏的旋律特点,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我是小音乐家》。
第一遍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六册我是小音乐家一、教材位置《我是小音乐家》出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四课《音乐会》。
二、教材分析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
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
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
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三、学习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3、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四、学习重难点1、通过听、唱、演等形式感受歌曲情绪,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六、学习过程:(一)课始五分钟训练1、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
(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上行和下行)(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二)学唱歌曲1、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一招一式都带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你们当中肯定会产生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一首美国歌曲《我是小音乐家》送给所有心中有音乐梦想的孩子。
李希老师的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用了重庆大剧院作为导入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再点出歌曲中的三样乐器和小音乐家的家乡,学生们对此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学环节非常清晰,再通过老师生动的教学,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圆满的达成,这堂课的优点很多,尤其是教学中引入了葫芦丝这种乐器,并用这种实物带领孩子们对歌曲做了创编。
我先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老师在课堂中缺少了一点亲和自然的态度,让学生不容易亲近,学生有种畏首畏尾的感觉。
对于教学时一些细小的环节老师注意的不够,比如在出示乐器的时候,对乐器的演奏方式以及音色没有做突出的说明,其实学生内心是非常想了解这些乐器的。
在对一些音乐知识的解决处,使用了太多的单独练习和示范,其实也许只要老师通过自身形象的演示,学生便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课堂上,老师的主导性太强,几乎没有脱离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发展不够,老师的态度较为严厉。
课堂的结尾,留有一些缺憾美,老师出示的乐器仅仅是用来创编歌词,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总之本堂课也不失为一堂成熟的唱歌课,如果老师能更具有亲和力会更好。
刘云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是一节好课,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情绪饱满生动,年轻老师充满激情的教学展现出良好的音乐素质,细腻、准确的乐感,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如的教态,强大的亲和力,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全面的教学技能,都显示出刘老师是一位具有优秀潜质的好老师。
首先这堂课的导入并不花哨,直抒胸臆,直接引入三位音乐家,其中的亮点在于PPT显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代表乐器时恰到好处的使用了各种乐器所演奏的乐曲以及乐器的演奏方法。
在此环节中,老师的语速有一些快,其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了一点点。
在教学环节中,看得出老师煞费苦心,环节进行十分流畅,每个环节中都突出了重点进行教学,解决了歌曲每个部分的难点,还配合了生动的视频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十分扎实。
在教完整首歌曲后,老师展示了些我国的民族乐器,还融入学生当中一起创编,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要是在其中在加入一些乐曲的音色及具体演奏方法或许会更好。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我是小音乐家》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我是小音乐家》教案及教学反思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生:这是小提琴!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二、寓教于乐1、第一遍聆听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2、第二遍聆听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3、第三遍聆听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4、第四遍聆听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三、创造表现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
“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
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我是小音乐家》听课评课记录[导读]在这堂课上,我认为有几点不足的就是:第一,教师的钢琴伴奏比较马虎,只用了即兴伴奏,没有用正式的伴奏谱来伴奏,而且左手的伴奏声音太大,出来的效果不和谐。
在今后我的课堂上,我也要尽量的避免此类情况出现;第二,在教唱歌曲时有的乐句反复机械教唱的太调动起学生欣赏舞曲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使学生能很认真投入的跟着做律动。
但作为副课内容,这里占用的时间太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去讲述分析《匈牙利舞曲》,导致主次部分。
在学唱《我是小音乐家》时,通过过关游戏,将本课的难点解决,但是在忘记提醒学生弱起小节如何衔接,导致学生在演唱这个乐句时衔接不够自然。
教授歌曲时没有用教唱的方式,而采用了听唱法,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歌曲,在每次听赏歌曲的时候,我都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的去听歌曲,不让学生盲目的去听,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难点解决上我用过关游戏来吸引学生,将难点解决,并及时进行表扬。
但在上课是由于前欣赏部分用时太多,导致后面主要内容时间不够,在随琴演唱的时候,钢琴伴奏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很难唱好歌曲,应该开始时把速度稍微放慢些,等学生对歌曲唱熟悉后再回到原来稍快的速度演唱。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2《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的歌曲。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在教授本课时我比较注重将音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节课是在榄边小学上课由于有教师看课以及师生新接触的影响,学生在刚开课时很紧张,动作、声音都放不开,但通过游戏和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结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
虽然这首歌曲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运用了图谱教学法进行了教学,从欣赏《匈牙利舞曲》入手,让学生了解旋律线,然后将旋律线运用到歌曲教学当中使学生直观的对音乐有了认识,从中对情绪的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并能根据图谱进行创造与表演。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材说明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炼、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夸姣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通全曲。
第一乐句从弱句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愉,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
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xx xxx”节奏的连续浮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
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纵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
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由低到高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这是为今后的高年级音乐学习做准备。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摹仿性强、活泼爱动,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理解接受抽象的乐理知识比较艰难。
因此,在对他们的教学原则上,我比较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抓住学生摹仿性强、好动的特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个性差别大,开始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型,但又不能很好的操纵情绪,自控力比较差。
因此,我在授课时注意提高小组合作的比例,让学生们通过分工摹拟演奏不同的乐器等形式,互相磨合,消除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抵触、自私、冷漠等负面因素,增进融合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们顺利渡过三年级这道重要的分水岭。
教学目标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味当小音乐家的乐趣。
2、通过聆听,对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摹仿其演奏姿式。
3小组合作创编歌曲,通过当一位小音乐家,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听唱教学法、合作创编教学法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富有感情地表演。
2、能够对歌曲进行合理的再创作。
教学难点1、能够掌握弱起节拍。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并进行歌词创编。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简单了解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趣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唱好弱起小节教学环境与准备:教学环境:电子白板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营造氛围1.师生问好:2.律动: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课堂,首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吧!二、聆听模仿,导入新课(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精彩的表现吸引了三位小音乐家,让我们欢迎他们和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帮助我们也成为小音乐家好不好?(课题)(二)认识小音乐家1.师:在学习“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瞧!第一位小音乐家来了。
(出示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你认为吉他属于吹、拉、弹中的哪一种乐器?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演奏姿势(出示图片)师小结:吉他是左手按键,右手弹拨琴弦,让我们一起边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边感受吉他的音色。
(播放音乐)师:吉他的音色是独特的,表现力极强。
2.师:第二位小音乐家有点调皮,想让我们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
(播放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你们听出他是谁了吗?师:对,是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非常优美、明亮,所以有“乐器皇后”的美称,他呢属于拉弦乐器,和老师一起模仿一下拉小提琴的动做吧。
3.师:第三位小音乐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展示自己了,你们看,他是谁?(出示法国号图片)你们认不认识他?师:他是法国号,由于形状是圆的,所以又叫圆号,你知道他怎么演奏吗?(是吹、拉还是弹)师: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他的音色吧!(播放音乐)生:认真聆听师小结:法国号的声音富有诗意,表现力非常的丰富。
三、初听歌曲,感受情绪1.第一次聆听师:看同学们这么聪明,三位小音乐家急着要为我们表演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他们演唱的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出示歌谱,播放歌曲)生:初步聆听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听后告诉我,三位小音乐家分别在哪个城市表演。
评《我是小音乐家》艺术组倪老师进行一次教研开放日活动。
倪老师本次所执教的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中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因此,本次音乐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的节奏、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倪老师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兀走入学生生活。
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歌唱教学的音乐性和课堂设讣的有效性,给人以轻松、自然、扎实,很具有仿效性和实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乂不失课改的创新意识,是新旧教学理念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现针对这一节课略谈自己一点看法。
课的开始倪老师是用唱音阶作导入,提问学生上下行的音阶与生活中什么情景有关。
一方面让学生开开嗓子,另一方也融音乐与生活为一体,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从生活中感受到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阶练习时,倪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音阶具体形状,并加以恰当比喻更形象地描述上行和下行的音阶练习,使音阶演唱把握地更加准确而细腻,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奠定了一定音准基础,同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演唱的习惯(坐姿、口型)以致声音明亮、连贯而圆润。
体现出练习地有效性。
其次,在新课教学中,倪老师从上下行旋律过渡到“三位小音乐家创作的歌曲旋律就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的起伏特点”,让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情绪,既让学生感受了歌曲,乂培养学生辨别歌曲情绪的能力。
第二次聆听歌曲范唱时,倪老师让学生聆听歌曲中出现了这三位小音乐所演奏的乐器和来自哪个城市。
第三次聆听时,倪老师让学生完成一个连线题,让他们选选每样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评课《我是小音乐家》
上课内容:三年级《我是小音乐家》
今天观看了经五路小学吴文露老师微课程三年级《我是小音乐家》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吴老师在为课程教学中准确提现了《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的能力,老师利用多彩的动画和巧妙地运用谜语使学生在在互动趣味中辨别乐器的音色和特点达到了网络学习的目的。
这节微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吴老师从听-猜-模-仿-唱-演来表现歌曲中三种乐器模拟。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逐步由浅入深的学习中由接受乐器-音色-模拟声音-掌握歌曲中的难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通过小小音家的演奏演唱,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鼓励培养学生的创编新歌词能力。
学生在下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音乐知识,了解并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的演奏姿势,特别是动画图形的运用,很直观,形象,学生很快能够掌握难点。
通过分角色扮演音乐家表演小提琴“勃隆砰砰砰”吉他“地隆砰砰砰“法国号”嘟隆砰砰砰歌词。
学生很快对歌曲有了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听力节奏训练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更好地完整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这节微课程我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的空间,
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情状态,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体现了教育技术的多种功能优化了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达到色彩逼真、形声并茂,这种音画结合既可以再现场景,也可以创设情景,使音乐教学富有情趣,在音乐与感情、形象融为一体的情景中,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