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2《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价格变动的影响★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
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策略:以情景引入,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启发、引导,深化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一、供求影响价格二、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了解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我们一起来看看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价格变动的影响(讲授新课)现在,我们先来开场商品的销售会,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商品。
(展示商品,并统计学生的购买人数,估计学生会对对世博金碗和小轿车愿意购买的人数最少)。
询问学生为什么对金碗和小轿车的需求最少?--------“太贵了!”(设置情景)现在3000元的MP4降价打五折!有人购买吗?---------估计有人举手但可能不多。
打一折!有人购买吗?-------------可能举手的人会增加。
根据之前的情景引导学生总结:结论一: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一般情况)(设置问题)如果市场上一袋大米的价格涨到150元,人们会不会就不吃米了?如果小轿车的价格上涨,人们又会作何反应?(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看来同时涨价,但人们对这两种商品的反应不同。
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种商品的不同。
轿车属于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大米属于生活必需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设置问题)如果大米的价格持续上涨,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学生思考,发言)“可以吃面”。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作者:王梅一、【教学分析设计】1、【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
在第一框分析了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后,教材介绍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也就是在分析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后,反过来探究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价格现象的认识,进而体会经济学理论在生活中的魅力。
本框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也是近年来新课改高考的常考点,故具有较大的研讨价值。
2、【学情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所增强,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促进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观察并发现问题、学着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课本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他们好奇、关注、很想进一步了解,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足够的实践体验,因此,他们还无法明确、清晰地表达和解释,也无法很好的透过现象剖析本质。
3、【设计思想】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学生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已有一定的认识,如“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等。
那么,价值规律又是如何在平时的经济生活中得以贯彻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反过来探究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即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需求)、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能够根据价格的涨跌来购买商品的,也能意识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何?价格变动还会怎样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价格变化对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哪些影响?诸如此类,学生的体验其实并不深刻,他们已有的认识也是较肤浅和模糊的。
鉴于此,教师应设计和搭建恰当的平台,营造良好的问题环境,以之引领学生积极体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缄默知识并使之显性化,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修正、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缄默认知。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知道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2)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4)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教学难点(1)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2)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三、教学方式1、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比较分析法2、学法指导: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让学生回顾上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的主要知识点,略。
)教师: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商品价格的波动,那么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本课要探究的内容,现在让我们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入新课】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教师:多媒体放映“请评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的合理性。
”学生讨论。
(有学生明确指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反季节消费现象,这样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师生共同总结: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的数量会下降);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的数量会增加)。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分析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情感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价格变动学习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学习难点:替代品、互补品的相关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材料一、2017年9月12日,山东一超市促销引万人抢购,特警出动保安全材料二、大米涨价了,我们也得买,金涨价了,今后再买金项链材料三、面对岳阳市区日益高涨的房价,家庭收入不高的某中学李老师今年年初选择了在老城区购买一套相对便宜的二手商品房,但其住处离学校有十多公里,致使其上下班很不方便,他有意购买一种交通工具——摩托车或电动车。
为此,他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汽油价格由原来的2.8元/升,涨到了现在6.27元/升,且还有上涨的趋势;电的价格0.56元/度,估计每一百公里摩托车耗油约2.2升;电动车耗电约6度。
(1)材料一中出现万人抢购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大米与金两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各自需求量的影响有何不同?(3)材料中的哪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哪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你能预测一下摩托车和电动车将会哪个销售量更好?为什么?探究2:透视生活2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是全国葡萄基地,全几年葡萄销售好,价格高,亩产收入可达1万左右,巨大的利润促使许多农户一哄而上,纷纷种植葡萄,可是好景不长,近两年葡萄价格大幅下跌,每市斤葡萄只卖4元左右,致使种植户急剧缩减种植面积.甚至有的农户转种其农作物。
种植葡萄的过程中,每年遇上干旱,农户都是用原始方法用水管直接冲灌,近几年以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这种灌溉的方法,既成本高,又大量浪费水利资源,近两年,所有的葡萄种植都用上了滴管,既经济效果又好。
(1)葡萄价格的变动对葡萄生产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如何影响的?(2)农户改变灌溉方法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三、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A.牛肉与猪肉B.货车与飞机C.汽车与汽油D.自行车与电动车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商品。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价格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运用有关知识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产品的供应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探究,使学生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本框共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价格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带来哪些的影响呢?(二)探究新课【创设情境】展示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以及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上涨的现实情况.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发言,展示。
11 【问题探究】教师活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价格变动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点评: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教师活动:展示漫画,提出问题: 价格变动对大米和黄金的影响程度一样吗?学生活动: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出理论观点。
总结: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题名称: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教材分析:教材第二课是接着第一课货币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
用货币购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毫无疑问会涉及到价格这一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
经济生活中价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价格变化还对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本节知识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也要讲得生动有趣。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
我班学生对本地生活生产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
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是根据什么来考虑的。
通过探究、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2.2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的第二框,是上一框题的延续。
通过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生活中进一步认识需求量变化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现象有一定了解,只是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的能力相对较弱。
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学生的阅历,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认识人们的消费选择,明白企业生产中的价格因素,从而增强应对经济生活的能力与信心。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国家在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刺激措施。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基本理论,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公共参与: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学难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2020年CPI与PPI相关数据及文字材料;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1.2018 - 2019年非洲猪瘟蔓延极大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主要讲述了价格变动后对生活消费和企业生产经营两个方面的影响。
该课知识对上承影响价格的因素下启多彩的消费的关键环节,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而且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但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分析,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生产者生产调整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能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理论,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指导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供求和价值,在市场上,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始终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价格波动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者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探究内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价格对需求和企业生产的影响,对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初步了解;培养和训练高中升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必须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的价值观,提高和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时数]1-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导入)复习旧课: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设问:价格的变动会反过来影响需求,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吗?新课教学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板书)【展示图片】:市民抢购商品。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告诉我们经济生活当中一个怎样的现象?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吗?根据学生探究结论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量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一般是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
学生根据图片和自身生活经验,得出相关结论。
【展示材料】小李家离单位十余公里,上下班很不方便,因此想买一种交通工具——摩托车或电动车。
请同学们帮助李老师出主意,看买哪种更经济?背景:2010年4月,90号汽油的价格由原来的5.89元/升更新成了6.12元/升,据有关部门预测,还有上涨的趋势;电的价格在0.5元/度左右。
问题:(1)上述案例中,哪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哪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为什么?(2)你给小李出的主意是什么?说出理由。
(3)你能说说什么是替代品、互补商品吗?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板书)(1)调节生产规模(板书)价格是一种信号,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起调节作用。
【展示材料】荔枝的故事:2008年,由于市场上荔枝严重供不应求,荔枝价格一升再升。
荔农马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2.2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依据】[教材分析]本框题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本框题主要有两目,其中包括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这是近年来高考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之一。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价格变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
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多数学生对价格涨或跌有自己的认识。
但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学生了解还不系统。
引导学生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对其中的知识能熟练解决函数图表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学会运用价格变动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的,培养国民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自主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更正和点评。
[教学构思]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2010年"涨声"一片打响"餐桌保卫战"》蒜你狠、棉价带动蘑菇价、棉花掌(棉里藏针)、油你涨、糖高宗、豆你玩、玉米疯、辣翻天、姜你军。
食品接力涨价,新词也层出不穷。
为了应对,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
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导入进入本课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2、学会运用价格变动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三、自主学习(约7分钟)(一)、请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并用下划线划出来。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二)、完成以下选择题:1、(2009·浙江高考)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2《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
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
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对你的购物需求是否构成影响?你是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
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类似消费?为什么这样消费?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这样能节约资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
请看教材15页材料,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5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6页三个自然段,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以及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
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
请看看本17页的示意图: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
↓
↑ ↑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
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谈谈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总结:说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因为,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
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课余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价格变动为什么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学体会本节学习内容,教学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