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314.22 KB
- 文档页数:10
电容与电感的充放电过程知识点总结在电子电路中,电容和电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件,它们的充放电过程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容的充放电过程电容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极板中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组成。
当电容两端加上电压时,就会开始充电过程。
在充电开始的瞬间,电容两端的电压为零,电流最大。
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极板上的电荷逐渐积累,电压逐渐升高,而电流则逐渐减小。
当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外加电压时,充电过程结束,电流变为零,此时电容储存了一定的电荷量。
电容的充电过程可以用公式 I = C×(dV/dt) 来描述,其中 I 是充电电流,C 是电容的容量,dV/dt 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率。
电容的放电过程则是充电过程的逆过程。
当电容与一个负载连接时,电容开始放电。
在放电开始的瞬间,电流最大,电压等于充电结束时的电压。
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容极板上的电荷逐渐减少,电压逐渐降低,电流也逐渐减小。
当电容两端的电压降为零时,放电过程结束。
电容放电过程的电流可以用公式 I = C×(dV/dt) 来描述。
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容量和电路中的电阻。
时间常数τ= RC,其中 R 是电路中的电阻。
时间常数越大,充放电过程就越缓慢。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常用于滤波、耦合、定时等电路中。
例如,在电源滤波电路中,电容可以平滑电源电压的波动,去除其中的交流成分,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在耦合电路中,电容可以传递交流信号,而阻止直流信号通过。
二、电感的充放电过程电感是一种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它由绕在铁芯或空心骨架上的线圈组成。
当电感中通过电流时,就会产生磁场,从而储存能量。
电感的充电过程是指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
在充电开始的瞬间,电感中的电流为零,电感两端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外加电压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加。
随着电流的逐渐增大,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直到电流达到稳定值,感应电动势变为零。
电感元件知识点总结电感元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电感元件是利用磁场储存能量的元件。
在电磁感应的原理基础上制成的一种元件,是传感器与基本电子器件之一。
一、电感元件的基本概念电感元件是传感器与基本电子器件之一。
电感现象是电流变化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或电压成为自感现象,也叫电感电动势(一般简称电动势);而在另外一根相距甚远的导线上发生(因此在学校通常用螺线管或铁芯线圈来示意)的电动势,则称为互感电动势(或称彼此感应电动势)。
这两种电动势是彼此复合在一起且叠加在一起的。
电感分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线性电感的特性曲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线度L和直流电阻R是线性增长(图4-45),根据构成电感的原理线圈即使是悬空的,串接在上面的R,就相当于是用一只线性的饱和电感来代替了磁性线圈。
非线性的线圈,指的是假如在其上通有ym一实际电流的话,就变成是偏磁了。
在常温下电感的值为::L0=1(M0.269L1)对数型(归⑼型亦称对数线性型∶y=1n(x+1)x+1例∶公式∶Pn(I)=(2−I)2n2Pn0(I)归圈○的特性是如果其对应于毫侄线圈的直流电阻的两倍得到了直流电感线圈,并不令其振荡,然后去验证这样的电感公式。
表达出其优劣来的式、特性曲线为:y=a+bx(折线)|y=ax2+bx+c(曲线)二、电感元件的种类和特性1. 电感元件的种类电感元件分为线圈和电感线圈两种。
线圈的特点是由导线绕成,不需磁耦合,自感不涉及其他的电感。
而电感线圈的特性是有正负片并支有磁通,是两个导线卷绕磁性线圈。
其所谓磁场是伴随着通有电流瞬变的延伸而传播的,由每一个面元都产生绕着方向图3-39曲线图4-43。
只是将它显示为一组线束以便于在心理上给予它以环状逆向通电动力变与用于记述许多电磁感应定理总是使我们把它转换为为抽象的数理符号。
纸片象一个可以打开的圈。
2. 电感元件的特性电感元件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阻抗特性:电感元件的阻抗是与频率有关的,当输入信号频率增加时,电感元件的阻抗也会增大。
开关电源电感计算总结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开关电源电感选择
1.开关电源选择主要控制两个参数:
一个是电感peak current,即电感的峰值电流不能超过电感的饱和电流。
峰值电流可通过调节电感量等来控制,可以通过电感平均电流加上(电感纹波电流/2)来衡量。
一个是inductor peak to peak ripple 即电感纹波电流,即△I,根据公式:
△I=VS*D/(FS*L) **(此公式为近似公式,如手册有公式可按手册上计算)
可以根据纹波电流要求计算出电感量。
一般△I按电感DC current即电感平均电流来计算,具体取的百分比手册会给出一般10%-40%。
电感的DC current计算公式:
I DC =VOUT*IOUT/(VIN*η),η为转换效率
电感的纹波电流越大,电感上耗散的功率就越大,增加EMI同时也会造成输出的纹波越大,又由于△I与电感成反比,从这个角度看,电感越大越好。
但是,电感越大,会造成开关电源反馈回路增益降低,降低系统的工作带宽,可能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而且还存在电感越大,尺寸越大的问题。
电感过小会降低输出电流,效率,产生较大的输入纹波。
因此,在选择电感式,要从功耗和电感尺寸、电感量上折中选择。
2.电感计算流程
先列出已知参数VOUT ,VIN, IOUT,FS, η
计算I DC ,根据需要定△I
计算电感量L
3.其他
电感的选择还存在一个参数的选择:电感的直流阻抗,这个参数影响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电感的直流阻抗与封装形式有关,与尺寸成反比。
电感小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感的概念电感是指导体中由于自感现象所产生的电感电动势。
通俗地说,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变化又会引起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就是电感现象,电感即是储存磁能的元件。
二、电感的工作原理电感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的。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感的大小有关,电感的单位是亨利,它表示当电流的变化率为1安培每秒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1伏特,即1H=1V/A。
三、电感的类型电感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线圈式电感、铁芯电感、空心电感、变压器等。
线圈式电感是由绕制成卷绕线圈的绝缘铁芯组成的元件,主要用于滤波和抑制干扰。
铁芯电感是在线圈中加入磁性材质制成的元件,可以增大电感的大小。
空心电感是指线圈中没有铁芯的电感元件,用于高频电路中。
变压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来改变电压的电感元件。
四、电感的特性电感具有多种特性,包括电感大小、频率特性、饱和电感、损耗和温升等。
电感大小和匝数、磁性材料的种类和尺寸、空气磁路的长度及其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电感的频率特性是指在不同频率下,电感的大小是否变化。
饱和电感是指在磁通量达到一定数值时,电感值几乎不再增加。
电感还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和温升,这与导体的电阻和磁性材料的损耗有关。
五、电感的参数电感的参数包括电感值、电感容抗、损耗、品质因数等。
电感值是电感的大小,通常用亨利(H)作为单位。
电感容抗是指电感对交流电流的阻抗,它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损耗是指电感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这主要是由于导体的电阻和磁性材料的损耗所引起的。
品质因数是电感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电感对于能量的存储和损耗的比值,品质因数越大,电感的性能越好。
六、电感的应用电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滤波、抑制干扰、存储能量、变压器和谐振等。
在电子电路中,电感常用于滤波电路中,可以滤除某些频率的信号,使电路获得干净的直流信号。
对电阻电感电容的归纳总结电阻、电感和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元件,它们分别对应着电流、磁场和电荷的关系。
在电路中,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对电阻、电感和电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一、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其作用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来表示。
电阻的阻值与其材料、尺寸和结构有关,一般在电阻体两端施加电压,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阻的特点:1. 阻碍电流流动,产生电压降。
2. 与电流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3. 不会储存和释放能量。
4. 会产生热量,称为焦耳热。
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1. 限流:通过串联电阻限制电流大小,保护电路和元件。
2. 调节电流和电压:通过调整电阻的阻值来改变电流和电压大小。
3. 产生热量:电阻丝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常用于加热器、电炉等。
二、电感电感是指导线绕制成的线圈,当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对电流的变化具有阻碍作用,称为自感,对于变化的电流,电感会产生自感电动势从而影响电感两端的电压。
电感的特点:1. 阻碍电流变化,对变化电流具有阻抗作用。
2. 自感电动势与电流变化率成正比。
3. 可以储存和释放磁场能量。
4. 不产生热量。
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1. 滤波器:通过电感的阻抗特性,对电流进行调节和整流。
2. 变压器:利用互感现象,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3. 谐振回路:通过自感和电容共同作用,实现对特定频率的放大或抑制。
三、电容电容是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的装置,当给电容施加电压时,会在其两极板之间储存电荷。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可以储存电能,并会对电流的变化产生阻抗作用。
电容的特点:1. 储存和释放电荷。
2. 阻碍电流变化,对变化电流具有阻抗作用。
3. 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的电压与电荷量成正比。
4. 不产生热量。
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1. 滤波器:通过电容的阻抗特性,对电流进行调节和整流。
电容电感知识点总结**一、电容的基本概念**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
当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电位差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场,而这时如果在这两个导体之间放置一个绝缘材料,它就会存储电荷。
这种存储电荷的能力被称为电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法拉(F)。
**二、电容的特性**1. 容量大小:电容的容量取决于其几何形状、材料和介质的性质。
常见的电容量单位有法拉(F)、毫法拉(mF)、微法拉(uF)和皮法拉(pF)等。
2. 充放电特性:电容可以存储电荷,并且能够在电流通过时充电,当断开电源时放电。
这种充放电特性使得电容在电子元件中有很多应用。
3. 阻直流通交流:电容对直流电有阻抗,但对交流电则通。
**三、电容的公式**1. 电容的公式为 C = Q/V,其中C为电容,Q为电荷,V为电压。
2.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的大小可以由公式C = ε*A/d计算得出,其中ε是介电常数,A 是平行板面积,d 是板间距。
**四、电容的应用**1. 电子滤波器: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可以设计电子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和去噪。
2. 时序电路:电容可以用于设计时序电路,如脉冲发生器、多谐振荡器等。
3. 耦合和解耦:电容可以用来进行信号的耦合和解耦,保护电路中的元件。
**五、电感的基本概念**电感是指导体中产生磁场时存储电能的能力。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而在螺旋线圈、磁铁等元件中产生的磁场能量就被称为电感,用符号L表示,单位为亨利(H)。
**六、电感的特性**1. 自感和互感:电感分为自感和互感,自感是指导体本身产生的磁场,而互感则是两个导体之间产生的磁场。
2. 阻交流通直流:电感对交流电有阻抗,但对直流电通。
**七、电感的公式**1. 电感的公式为L = φ/I,其中L为电感,φ为磁通量,I为电流。
2. 对于螺旋线圈,其电感的大小可以由公式L = (μ*N^2*A)/l 计算得出,其中μ是导体的磁导率,N是匝数,A是横截面积,l是长度。
电感知识点总结1. 电感的基本概念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元件,它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电压的器件。
电感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变化,通过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通常用L来表示。
电感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线圈的截面积、线圈的长度、线圈中的磁性材料有关。
2. 电感的特性电感具有一些特性,包括自感和互感。
自感是指电流在电感中自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由电流本身的变化引起的电压。
互感是指两个电感相互感应产生的电动势,是由两个电感的磁耦合引起的电压。
另外,电感的等效电路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来表示,即电感的等效电路是一个串联电阻和电动势源。
3. 电感的应用电感在电路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用来构成LC振荡电路、滤波电路、变压器等。
在LC振荡电路中,电感和电容构成一个振荡回路,产生正弦波输出。
在滤波电路中,电感可以作为滤波器的一部分,用来滤除特定频率的信号。
在变压器中,电感用来将电压变换到需要的大小。
另外,电感还可以用来储存能量,比如电感储能器。
4. 电感的计算电感的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法拉第定律,即电感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线圈的截面积、线圈的长度有关。
另外,还可以通过电感的等效电路进行计算,找到电感的等效电阻和电动势源,从而计算出电感的大小。
5. 电感的制造电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造,包括绕制、铁心、空心和铁氧体电感。
绕制电感是最基本的一种制造方式,即将导线绕制成螺旋线圈。
铁心电感是在线圈中加入铁芯,以增强磁耦合。
空心电感是将线圈绕制在空心的介质材料上,以减少磁耦合。
铁氧体电感是利用铁氧体材料的特性来制造电感,以增强磁耦合。
6. 电感的性能指标电感的性能指标包括电感值、电感公差、最大电流、质量因数等。
其中,电感值是电感的大小,单位是亨利;电感公差是电感值的允许偏差范围;最大电流是可以通过电感的最大电流值;质量因数是描述电感性能的一个指标,是电感的能量储存能力和能量损失能力的比值。
电磁感应中的电感计算方法总结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动势。
而电感则是电磁感应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衡量了电路中导体对电流变化的阻碍程度。
本文将总结电磁感应中电感计算的常用方法,并进行详细讨论。
一、理论基础电感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亨利·福斯特引入,他定义电感为导线中的磁场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会产生一个方向与变化磁场相反的磁场,进而阻碍电流变化。
电感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亨利·福斯特的定义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直线导线的电感计算方法对于直线导线,根据比奥-萨伐尔定律,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正比于电流和导线长度的乘积。
因此,直线导线的电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μ₀μᵣN²A) / l其中,L表示电感,μ₀是真空中的磁导率,μᵣ是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N是导线的匝数,A是导线的截面积,l是导线的长度。
三、螺线管的电感计算方法螺线管是电磁感应中应用广泛的元件之一,它由多匝的导线绕成。
根据上述直线导线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螺线管的电感计算公式为:L = (μ₀μᵣN²πr²) / l其中,L表示电感,μ₀是真空中的磁导率,μᵣ是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N是导线的匝数,πr²是螺线管截面积,l是导线的长度。
四、多匝线圈的电感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多匝线圈,可以通过电感的自感和互感进行计算。
自感是指线圈内部电流变化产生的电感,互感是指线圈之间电流变化相互影响产生的电感。
多匝线圈的电感计算需要考虑线圈的各匝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精确计算。
此外,根据电感的叠加原理,多匝线圈的总电感可以由单个匝的电感值叠加而得到。
五、环形线圈的电感计算方法环形线圈是一种特殊的线圈结构,它具有均匀的磁场分布和对称性特点。
环形线圈的电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μ₀N²πr²) / d其中,L表示电感,μ₀是真空中的磁导率,N是导线的匝数,πr²是环形线圈的截面积,d是环形线圈的直径。
磁路和电感计算不管是一个空心螺管线圈,还是带气隙的磁芯线圈,通电流后磁力线分布在它周围的整个空间。
对于静止或低频电磁场问题,可以根据电磁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求解,获得精确的结果,但是不能提供简单的、指导性的和直观的物理概念。
在开关电源中,为了用较小的磁化电流产生足够大的磁通(或磁通密度),或在较小的体积中存储较多的能量,经常采用一定形状规格的软磁材料磁芯作为磁通的通路。
因磁芯的磁导率比周围空气或其他非磁性物质磁导率大得多,把磁场限制在结构磁系统之内,即磁结构内磁场很强,外面很弱,磁通的绝大部分经过磁芯而形成一个固定的通路。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上常常忽略次要因素,只考虑导磁体内磁场或同时考虑较强的外部磁场,使得分析计算简化。
通常引入磁路的概念,就可以将复杂的场的分析简化为我们熟知的路的计算。
3.1 磁路的概念从磁场基本原理知道,磁力线或磁通总是闭合的。
磁通和电路中电流一样,总是在低磁阻的通路流通,高磁阻通路磁通较少。
所谓磁路指但凡磁通(或磁力线)经过的闭合路径称为磁路。
3.2 磁路的欧姆定律以图3.1(a)为例,在一环形磁芯磁导率为μ的磁芯上,环的截面积A ,平均磁路长度为l ,绕有N 匝线圈。
在线圈中通入电流I ,在磁芯建立磁通,同时假定环的内径与外径相差很小,环的截面上磁通是均匀的。
根据式(1.7),考虑到式(1.1)和(1.3)有F NI Hl Bl A l R m =====μφμφ (3.1) 或φ=F /R m (3.2) 式中F =NI 是磁动势;而R m =lA μ (3.3)R m —称为磁路的磁阻,与电阻的表达式相似,正比于路的长度l ,反比于截面积A 和材料的磁导率μ;其倒数称为磁导G m m R A l ==1μ (3.3a) 式(3.1)即为磁路的欧姆定律。
在形式上与电路欧姆定律相似,两者对应关系如表3.1所示。
磁阻的单位在SI 制中为安/韦,或1/亨;在CGS 制中为安/麦。
电路中的电感是什么电感(Inductor)是电路中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它在电路中起到存储和释放电能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感的定义、特性、应用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等内容。
一、电感的定义电感是一种储存电能的元件,它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和储存磁场能量。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产生磁场,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当电感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也会随之变化并产生感应电压。
二、电感的特性1. 阻碍电流变化:电感的主要作用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当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压,阻碍电流的变化,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趋向缓慢。
2. 存储磁能:电感通过储存电流产生和储存磁场能量。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磁场存储在电感和周围空间中,当电流发生变化时,储存在磁场中的能量会释放出来。
3. 与频率相关:电感的阻碍作用与电流变化的频率有关。
在低频电路中,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为显著;而在高频电路中,电感则会产生较大的阻抗,形成低通滤波器的效果。
三、电感的应用1. 磁场发生器:电感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变化来产生磁场,并用于各种磁场发生器,如电磁继电器、电磁铁等。
2. 滤波器:电感可用于频率选择性的电路中,如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值,可以滤除或增强特定频率的信号。
3. 变压器:电感的特性可以用于制作变压器。
通过改变线圈的匝数比例,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降变换。
四、电感的数学模型电感可以使用理想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在稳态条件下,理想电感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V = L * di/dt其中,V表示电感的电压,L为电感的感值,di/dt表示电流的变化率。
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随时间变化,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压,其数学模型可以用复数表示:V = jωL * I其中,j表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L为感值,I为电流。
总结:在电路中,电感是一种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元件。
它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并阻碍电流的变化。
电感在磁场发生器、滤波器以及变压器等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感知识点总结归纳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是利用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的磁场来存储能量的器件。
在电路中,电感可以起到隔直通交的作用,也可以用来调节频率,滤波等功能。
下面对电感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电感的基本概念1. 电感的定义电感是指当通过一个线圈的电流变化时,线圈周围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导致线圈内产生电动势,从而存储电能的元件。
2. 电感的单位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符号是L。
1H等于1秒内通过1安培的电流,产生1伏的电动势。
3. 电感的符号在电路图中,电感通常用一个卷绕线圈的图形表示,符号如下:4. 电感的公式电感的大小与线圈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一般的电感公式为:L = N^2 * μ0 * A / l其中,L为电感的大小,N为线圈的匝数,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A是线圈的截面积,l 是线圈的长度。
二、电感的特性1. 自感和互感当电流在一个线圈中流过时,线圈内部就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导致线圈内部产生电动势,称之为自感。
而当两个线圈靠近时,一个线圈的电流变化也会引起另一个线圈内部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之为互感。
2. 电感的能量存储电感存储的能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W = 1/2 * L * I^2其中,W为存储的能量,L为电感的大小,I为通过电感的电流。
3. 电感的频率特性电感在电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对于交流电的特性。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会通过对交流电的阻抗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三、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1. 隔直通交电感在电路中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起到隔直通交的作用。
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阻止电流急剧变化,起到平滑电流的作用;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可以通过对交流电的阻抗影响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2. 电感的滤波作用电感在电路中还可以用来进行滤波,通过对交流电的阻抗影响,可以滤除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起到滤波的作用。
3. 电感的频率调节和谐振电感在电路中还可以用来进行频率调节和谐振。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电感一、电感的基本概念1. 电感的定义电感是指导体内感应出电动势的能力,是一种电学性质。
通俗地说,电感就是物体在电磁场中感应电流的能力。
2. 电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记作H。
一亨利等于一秒钟内、通过产生一伏特电动势的电流为一安培的导体匝数。
3. 电感的符号电感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一个S形的线圈,两端分别连接电路的两点。
二、电感的计算1. 电感的计算公式电感的计算公式为:L = N^2 * μ * A / l其中,L代表电感,单位为亨利(H);N代表线圈匝数;μ代表磁导率;A代表线圈面积;l代表线圈长度。
2. 电感的计算方法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例如,当已知匝数N、磁导率μ、线圈面积A和长度l时,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当已知线圈内的磁场强度B和匝数N时,也可以利用公式L = NΦ/I进行计算。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形状、材质和匝数来调整电感的大小。
三、电感的特性1. 电感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关系电感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当磁通量增加时,电感也会增加;反之,当磁通量减小时,电感也会减小。
2. 电感的大小与线圈参数的关系电感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线圈面积和线圈长度有关,通常来说,线圈的匝数越多、面积越大、长度越长,电感的大小也会越大。
3. 电感的大小与交流电频率的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对电流的影响与频率有关。
通常情况下,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感对电流的影响会减弱。
四、电感的应用1. 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电感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了滤波、隔直、稳压等作用。
例如,交流电源通过电感时,可以实现对直流成分的滤波,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2. 电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电感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感可用于电感加热炉、电感投屏等设备中,实现能量的转换和调节。
3. 电感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在通信设备中,电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电感可用于电路隔直、滤波等功能,保证通信信号的质量。
电感式传感器知识点总结一、工作原理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感的变化。
当一个金属线圈(或线圈系列)受到外部磁场作用时,其自感系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线圈中感应出感应电动势。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即可实现对外部磁场的检测。
当测量目标物体靠近线圈时,会影响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从而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个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距离等信息。
二、结构和类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结构一般由金属线圈、信号处理电路和外壳组成。
根据用途和传感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接近开关、接近传感器、非接触位移传感器、金属检测传感器等。
其中,接近开关主要用于检测金属物体的接近与开关动作;接近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金属物体的接近与开关量输出;非接触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移、距离、速度等信息;金属检测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金属物体的存在。
三、应用领域电感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生产线上对零部件的检测、位置的控制等;汽车电子领域,如车辆的空调压力传感、发动机转速测量等;航空航天领域,如飞机的起落架位置控制、发动机工作状态监测等;医疗器械领域,如心脏起搏器的位置监测、血压计的测量等。
四、优缺点电感式传感器具有许多优点,如结构简单、耐高温、寿命长、不受污染等,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受外部磁场影响、线圈寿命受限、精度受限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
电感式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类型,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电感式传感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性能和精度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电容器与电感器的工作原理知识点总结在电子电路的世界里,电容器和电感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件。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工作原理,并且在电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它们的工作原理。
首先,咱们来聊聊电容器。
电容器简单来说,就像是一个可以储存电荷的“容器”。
它由两个彼此靠近但不接触的导体极板,中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构成。
当电容器两端加上电压时,一个极板上就会积累正电荷,另一个极板上则积累负电荷。
这个过程就像是往一个容器里注水,电荷不断地“涌入”电容器,直到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外加电压相等。
而当外加电压消失或者降低时,电容器就会开始“放水”,也就是释放储存的电荷,形成电流。
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我们用电容来表示。
电容的大小取决于极板的面积、极板之间的距离以及中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极板面积越大、极板间距越小、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就越大,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也就越多。
在实际的电路应用中,电容器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
比如说,在滤波电路中,电容器可以把交流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滤掉,留下相对平滑的直流信号。
在耦合电路中,电容器可以让交流信号顺利通过,同时阻挡直流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和隔离。
接下来,再讲讲电感器。
电感器实际上是一个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的元件,通常是由一个线圈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感器时,在线圈中会产生磁场。
而且这个磁场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当电流增大时,磁场增强;电流减小时,磁场减弱。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电流增大,感应电动势就会阻碍电流增大;如果电流减小,感应电动势就会阻碍电流减小。
这使得电感器中的电流不能瞬间变化,而是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电感器的电感量是衡量其电磁感应能力的重要参数。
电感量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线圈内部的磁芯材料等因素有关。
匝数越多、线圈的截面积越大、磁芯的磁导率越高,电感量就越大。
电感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一、电感的基本原理电感是利用线圈内的磁场储存能量的一种组件,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楞安定的法则,当一个电流通过一根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相关,这也就是说电流激励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对电流激励也产生反作用。
根据这个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内产生一个磁场,而当外部磁场变化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抵消外部磁场的变化。
电感的单位为亨利(H)。
二、电感的分类1. 固定电感:固定电感是一种固定参数的电感,它的电感值是不变的。
2. 可变电感:可变电感是一种可以调整电感值的电感,通过改变线圈的结构或者磁芯的位置,可以改变电感的大小。
三、电感的应用1.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感原理来调节电压的设备。
它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线圈绕制而成,通过电感感应的原理来改变输入输出的电压。
2. 滤波器:电感在滤波器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电感和电容的组合,在电路中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调谐电路:电感也可以用于调谐电路,它能够根据变化的频率来改变电路的电感值,从而实现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调谐。
四、电感的特性1. 阻碍电流变化:电感可以阻碍电流的变化,当电流通过电感时,电感会产生磁场,进而储存电能,当电流变化时,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2. 对直流电流阻抗很大:电感对直流电流的阻抗很大,即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视为开路。
3. 对交流电流阻抗很小:电感对交流电流的阻抗很小,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感的阻抗也随之增加。
五、电感的制作和材料1. 线圈:电感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线圈,线圈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绕制方式包括螺绕式、层式、环式等。
2. 磁芯:磁芯是电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电感的效果,通常的磁芯材料有氧化铁、铁氧体、铁氧体陶瓷等。
六、电感的维护与保养1. 防止振动:电感在使用时需要防止振动,因为振动可能会导致线圈之间的短路或者开路,从而影响电感的正常工作。
电感小知识点总结电感的基本定律是法拉第定律,描述了通过一个导体中的变化的磁通量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该变化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电感的单位为亨利(H),它的符号是L,1H = 1V·s/A。
电感器件通常表示为线圈或者螺线管,利用导线绕绕在磁性材料的芯上制成。
通常电感是用来产生磁场的,也可以用来阻碍电流的变化。
电感器件有许多种类,包括固定电感、可变电感、互感、自感、差动电感等。
它们在不同的电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电路中,电感器件可以用来产生滤波、稳压、震荡、共振,还可以用来存储能量和调节电流。
由于它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掌握电感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电感的基本原理、特性、应用和计算等方面对电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电感的基本原理1、电感的定义电感是指当电流通过一根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一个磁场,而当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性质就是电感。
2、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描述了一个导体中的变化磁通量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该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即:ε = -N dΦ/dt式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N表示匝数,Φ表示磁通量,t表示时间。
3、电感的作用电感在电路中可以产生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存储能量,调节电流等作用。
二、电感的特性1、电感的单位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符号是L,1H = 1V·s/A。
2、电感的大小电感的大小与匝数、导线的长度、导线的截面积、导线的磁性材料和磁芯的特性有关。
3、电感的计算对于理想的螺线管,我们可以利用公式L = μ₀μrN²A/l来计算电感的大小,其中μ₀为真空磁导率,μr为相对磁导率,N为匝数,A为横截面积,l为长度。
4、电感的能量电感器件可以存储电能,其储能量的大小由电感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决定,即E = 1/2LI²。
电容与电感的性质知识点总结在电学领域中,电容和电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件,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于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电容与电感的性质。
一、电容的性质1、电容的定义电容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 C ,国际单位是法拉(F)。
它的表达式为 C = Q / U ,其中 Q 表示电荷量,U 表示电压。
2、电容的分类电容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不同类型的电容在性能、容量、工作电压等方面有所差异。
3、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当电容连接到电源时,会进行充电,此时电流逐渐减小,电压逐渐增大,直到电容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当电容与电源断开,并连接到负载时,会进行放电,电压逐渐减小,电流也逐渐减小。
4、电容的容抗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用 Xc 表示,其大小与电源频率和电容值有关,计算公式为 Xc = 1 /(2πfC) ,其中f 是电源频率。
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容值越大,容抗越小。
5、电容的储能特性电容能够储存电能,其储存的能量为 E = 1/2 CU²。
6、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容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滤波电路中,电容可以滤除电源中的杂波,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在耦合电路中,电容可以传递交流信号,同时阻隔直流信号;在定时电路中,电容和电阻配合可以实现定时功能。
二、电感的性质1、电感的定义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是衡量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是亨利(H)。
2、电感的自感现象当通过电感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感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
这就是电感的自感现象。
3、电感的感抗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用 XL 表示,计算公式为 XL =2πfL ,其中 f 是电源频率,L 是电感量。
频率越高,感抗越大,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感量越大,感抗越大。
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汇总在一块电路板上,你能见到的电感数量和众星捧月的芯片数量应该不相上下(基本元器件都为了芯片能正常运转而工作)。
一根导线,随便缠绕几圈就构成了一个电感,这是一种和磁有关的器件。
电感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单位是H(亨利),当然还有更小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H = 1000mH = 1000000uH ,1uH = 1000nH电感符号常见电感空心电感--一类缠绕在空气中的电感,电感值非常小,一般使用在高频电路中,比如收音机的谐振选频电路中空心电感色环电感--由元器件生产厂家制成的固定电感,优点是感量固定,一般应用在小电流滤波中,电感使用不可以超出其额定电流,色环读取参见电阻色环读取方法,单位为uH色环电感磁芯电感--高频化,小型化的产物,你很难相信一个拇指大的环形电感可以存储10多瓦的功率(开关频率越高其所能存储的能量越多,但导磁材料的工作频率是有限度的),一般应用在大电流滤波、电压变换以及续流中。
常见于电源电路中(基本上80%的电感都用于电源电路中),环形电感比工字电感漏感低,但其绕制困难,所以更贵一些环形功率电感工字功率电感贴片电感铁芯电感--体积巨大,重量大,使用在低频电路中,常见于荧光灯中。
为获得更多的电感量(电感量的大小和绕制的匝数和芯的磁导率成正比)绕制中使用大量铜线,所以成本很高,电感镇流器已经很少使用,现逐步被电子镇流器取代荧光灯中的铁芯电感共模电感--滤除电路中的共模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同的信号),和安规电容一同应用在EMI(电磁干扰)电路中共模电感电感的特点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
总结起来就是电流不能突变。
电感的定义式电感中电流的变化率取决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故有其定义式V= L*(dI/dt),而根据定义式我们可看出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电感量的大小成正比,和电流变化率成反比,如果电流变化率很高,其产生的电压就会很大,这也是我们在关闭一个感性负载时会出现电弧的原因。
电感研究报告
电感研究报告
1. 引言
电感是一种用来存储电能和产生电磁感应的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和电力系统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电感进行研究,包括工作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 工作原理
电感是由一定数量的线圈或绕组组成的,当电流通过绕组时,会产生磁场。
磁场的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当绕组中的电流变化时,磁场也会随之变化,并产生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大小与电流变化速度成正比。
3. 设计
电感的设计需要考虑绕组的材料、线圈的数量和大小,以及电流大小等因素。
绕组的材料一般选择导电性较好的铜线,以减小电阻损耗。
线圈的数量和大小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电流大小则根据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来确定。
4. 应用
电感在电子设备中常用于滤波器、重启动电路和谐振电路等方面。
滤波器可以对电流进行平滑处理,减小噪声和电磁干扰。
重启动电路可以提供起动电流,使设备能够正常启动。
谐振电路则用于频率选择和振荡。
总结
电感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对电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感。
电感总结电感: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
我们把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其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
也可利用此性质制成电感元件。
总结起来就是:电感的电流不能瞬间改变,可以平稳电流;电感是以磁场形式储存能量。
【电感器的种类】按结构分类电感器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线绕式电感器和非线绕式电感器(多层片状、印刷电感等),还可分为固定式电感器和可调式电感器。
按贴装方式分:有贴片式电感器,插件式电感器。
同时对电感器有外部屏蔽的成为屏蔽电感器,线圈裸立式、卧式电感露的一般称为非屏蔽电感器。
固定式电感器又分为空心电子表感器、磁贴片电感心电感器、铁心电感器等,根据其结构外形和引脚方式还可分为立式同向引脚电感器、卧式轴向引脚电感器、大中型电感器、小巧玲珑型电感器和片状电感器等。
可调式电感器又分为磁心可调电感器、铜心可调电感器、滑动接点可调电感器、串联互感可调电感器和多抽头可调电感器。
按工作频率分类电感按工作频率可分为高频电感器、中频电感器和低频电感器。
空心电感器、磁心电感器和铜心电感器一般为中频或高频电感器,而铁心电感器多数为低频电感器。
按用途分类电子工程师使用电感时有三个地方:处理有用信号;电源管理;排除噪声。
其中处理信号就是要让有用信号通过,尽可能的建设损耗;排除噪声就是阻止无用信号通过,尽可能地挡住或消耗掉。
功率电感:功率电感是分带磁罩和不带磁罩两种,主要由磁芯和铜线组成。
在电路中主要起滤波和振荡作用。
大功率片状绕线型电感。
大功率片状绕线型电感器主要用于DC/DC变换器中,用作储能元件或大电流LC滤波元件(降低噪声电压输出)。
1:工字型电感;它的前身是挠线式贴片电感,工字型电感是它们的改良,挡板有效加强储能能力,改变EMI方向和大小,亦可降低RDC.它亦可说是讯号通讯电感跟POWER电感的一种妥协.贴片式的工字型电感主要用于几百kHz至一两MHz的较小型电源切换,如数字相机的LED升压,ADSL…等等的较低频部份的讯号处理或POWER用途.它的Q值有20,30,做为讯号处理颇为适合. RDC比挠线式贴片电感低,作为POWER也是十分好用.当然,很大颗的工字型电感,那肯定是POWER用途了.工字型电感最大的缺点,仍是开磁路,有EMI的问题,另外,噪音的问题比挠线式贴片电感大.2:色环电感;色环电感是最简单的棒形电感的加工,主要是用作讯号处理.本身跟棒形电感的特性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多了一些固的物,和加上一些颜色方便分辨感值,因单价算是十分便宜,现时比较不注重体积,以及仍可用插件的电子产品,使用色环电感仍多.因为是插件式,而且太传统了,被时代淘汰是时间的早晚.3:空芯电感:空心电感主要是讯号处理用途,用作共振,接收,发射….等等.空气可应用在甚高频的产品,故此很多变异要求不太高的产品仍在使用.因为空气不是固定线圈的最佳材料,故此,在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产品趋势上,发展有限!4:环形线圈电感;环形线圈电感,是电感理论中很理想的形状,闭磁路,很少EMI的问题,充分利用磁路,容易计算,几乎理论上的好处,全归环形线圈电感,环形线圈电感虽然是电感中很理想的形状,但因为主要是人工挠线,作为讯号处理,因为要求较高,所以比较少用.主要是用在高频,高感的通讯产品上.环形线圈电感最大量的,是用铁粉芯作材料,跟树脂等混在一起.使得Air gap均匀分布在铁粉芯内部,做电感的,有一定的敏感度,当我们看到Air gap二字,就知道是用在power上.故此,铁粉芯环形线圈电感,是power电感最常用的一种. IDC可以达到20多安培.我前便曾说,使用者最喜欢的形状是方形,故此,在妥协下,环形线圈电感并不是最具优势.5:贴片迭层高频电感;贴片迭层高频电感,其实就是空心电感.特性完全相同,不过因为容易固定,可以小型化.贴片迭层高频电感跟空心电感比较,因为空气不是好的固定物,但空气的相对导磁率是一,在高频很好用,故此,找一些相对导磁率是一,又是很好的固定物,那不是很好.事实,世间绝大部份的物质,对导磁率都是一,贴片迭层高频电感的材质就是硅啦!三氧化二铝等等的材质,也是一样的用意啦.总之,贴片迭层高频电感材质的目的,是可以做成积层贴片,方便印刷线路.我们不单不希望贴片迭层高频电感的材质有特性,我们希望它完全没有特性更佳.使得贴片迭层高频电感特性完全像空心线圈,而且因为能固定,所以变异很小很小, 在制程上,因为迭层制程,更可以尽量小型化.现时通讯产品的频率就是越来越高, 这代表,感值需求越来越小. 感值越小,代表我们可以做得更小颗,更不用高导磁率的磁性材料,用空气,用石头就可以了. 所以,贴片迭层高频电感的使用量一定会越来越多,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贴片迭层高频电感跟贴片挠线式高频电感的比较,贴片迭层高频电感的Q值不够高,是最大的缺点,但我可以确定,现在市面上的贴片迭层高频电感Q值,肯定不是这产品的极限,故此,改善的空间仍是十分宽广.另外,因为高频产品的变异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材质对温度的变化,也是台湾和中国贴片迭层高频电感,尚无法跟日系强烈对抗的重要原因!最后,因为感值会越来越小,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贴片迭层高频电感会取代贴片挠线式高频电感,6:磁棒电感;磁棒电感是空心电感的加强.电感值跟导磁率成正比,塞磁性材料进空心线圈,电感值,Q值…等等都会大为增加.磁棒电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电感,7:SMD贴片功率电感;SMD贴片功率电感最主要是强调储能能力,以及LOSS要少.这一部份,我会在以后的讲古佬讲电感的POWER电感部份,应该会有详细说明,请期待.2)电感的作用(1)扼流:在低频电路用来阻止低频交流电;脉动直流电到纯直流电路;它常用在整流电路输出端两个滤波电容的中间,扼流圈与电容组成Π式滤波电路。
在高频电路:是防止高频电流流向低频端,在老式再生式收音机中的高频扼流圈。
得到应用。
(2)滤波:和上述理论相同;也是阻止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流流向纯直流电路由扼流圈(为简化电路,降低成本,用纯电阻替带扼流圈)两个电容(电解电容)组成派式滤波电路。
利用电容充放电作用和扼流圈通直流电,阻挡交流电特性来完成平滑直流电而得到纯正的直流电。
(3)震荡:我们说整流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那么震荡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反过程。
我们把完成这一过程的电路叫作“震荡器”震荡器的波形:有正旋波,锯齿波,梯形波,方波,矩形波,尖峰波。
频率由几HZ-几十GHZ.在有线电,无线电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3)品质因数Q值;是衡量电感器件的主要参数。
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
电感器的Q值越高,其损耗越小,效率越高。
电感器品质因数的高低与线圈导线的直流电阻、线圈骨架的介质损耗及铁心、屏蔽罩等引起的损耗等有关。
也有人把电感的Q值特意降低的,目的是避免高频谐振/增益过大。
降低Q值的办法可以是增加绕组的电阻或使用功耗比较大的磁芯. Q值过大,引起电感烧毁,电容击穿,电路振荡。
Q很大时,将有VL=VC>>V的现象出现。
这种现象在电力系统中,往往导致电感器的绝缘和电容器中的电介质被击穿,造成损失。
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应该避免出现谐振现象。
而在一些无线电设备中,却常利用谐振的特性,提高微弱信号的幅值。
品质因数又可写成Q=2pi*电路中存储的能量/电路一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通频带BW与谐振频率w0和品质因数Q的关系为:BW=wo/Q,表明,Q大则通频带窄,Q小则通频带宽。
Q=wL/R=1/wRC其中:Q是品质因素w是电路谐振时的电源频率L是电感R是串的电阻C是电容高压谐振变压器的研究摘要:论述了谐振变压器的原理,设计方法及研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的方法证明了文中计算公式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谐振变压器电感电容品质因数为了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Q,可以采用镀银铜线,以减小高频电阻;用多股的绝缘线代替具有同样总裁面的单股线,以减少集肤效应;采用介质损耗小的高频瓷为骨架,以减小介质损耗。
采用磁芯虽增加了磁芯损耗,但可以大大减小线圈匝数,从而减小导线直流电阻,对提高线圈Q值有利。
4)电感的主要特性参数(1)电感量L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
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
(2)感抗XL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
它与电感量L 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3)品质因素Q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
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
采用磁芯线圈,多股粗线圈均可提高线圈的Q值。
(4)分布电容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
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采用分段绕法可减少分布电容。
(5)允许误差:电感量实际值与标称之差除以标称值所得的百分数。
(6)标称电流:指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小,通常用字母A、B、C、D、E分别表示,标称电流值为50mA 、150mA 、300mA 、700mA 、1600mA 。
5)电感的型号、规格及命名国内外有众多的电感生产厂家,其中名牌厂家有SAMUNG、PHI、TDK、AVX、VISHAY、NEC、KEMET、ROHM等。
(1)片状电感电感量:10NH~1MH材料:铁氧体绕线型陶瓷叠层精度:J=±5% K=±10% M=±20%尺寸:0402 0603 0805 1008 1206 1210 1812 1008=2.5mm*2.0mm1210=3.2mm*2.5mm个别示意图:贴片绕线电感贴片叠层电感(2)功率电感电感量:1NH~20MH带屏蔽、不带屏蔽尺寸:SMD43、SMD54、SMD73、SMD75、SMD104、SMD105;RH73/RH74/RH104R/RH105R/RH124;CD43/54/73/75/104/105;个别示意图:贴片功率电感屏蔽式功率电感(3)片状磁珠种类:CBG(普通型)阻抗:5Ω~3KΩCBH(大电流)阻抗:30Ω~120ΩCBY(尖峰型)阻抗:5Ω~2KΩ个别示意图:贴片磁珠贴片大电流磁珠规格:0402/0603/0805/1206/1210/1806(贴片磁珠)规格:SMB302520/SMB403025/SMB853025(贴片大电流磁珠)(4)插件磁珠规格:RH3.5(5)色环电感电感量:0.1uH~22MH尺寸:0204、0307、0410、0512豆形电感:0.1uH~22MH尺寸:0405、0606、0607、0909、0910精度:J=±5% K=±10% M=±20%精度:J=±5% K=±10% M=±20%插件的色环电感读法:同色环电阻的标示(6)立式电感电感量:0.1uH~3MH规格:PK0455/PK0608/PK0810/PK0912(7)轴向滤波电感规格:LGC0410/LGC0513/LGC0616/LGC1019电感量:0.1uH-10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