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清朝末年,中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传统的封建经济体制无法应对外来压力和市场竞争。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探索民族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前,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开放了自由贸易港口,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同时,中国也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家,推动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如宋庆龄、宋子文等。
然而,第二阶段的发展却受到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的严重干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政策转型,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压制。
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使得私营企业被逐渐淘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然而,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开始逐步恢复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支持。
第三阶段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外资和技术引进,同时鼓励了国内私营企业的发展。
中国开始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融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培育了一批本土企业家,如马化腾、马云等,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中国也推动了私有产权的保护和法治建设,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经营环境。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私营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产业链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逐渐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曲折和较长的时间。
1.何谓中国近代以来三次历史性巨变?意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各自的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
“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已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已产产生,但其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其中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在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上。
事实上,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事件还很多,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当中。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末和民国的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资本主义而奋斗,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而在共产党、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划时代地成功。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使中国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截断了中国也慢慢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主权受到了侵犯。
到了1901年中国大地上还是由大清帝国名义统治着,但是大清此时已经是帝国主义的傀儡,而且外国帝国主义不可能任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必定打着清朝名义阻碍其发展,因此清政府时期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
洋务运动通过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嫁接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前后进行了3O多年的试验,并未成功,说明了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政治制度,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能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的,也无法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l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提出了比较进步的政治主张,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等,变法进行了103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采取了改良的办法,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了广大群众,在顽固派的破坏下,维新变法运动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归于失败。
它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资产阶级名义上夺得了中国政权,有了政策的保障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加快。
2024年毕节市七星关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成功投用。
工信部等部门部署加快“宽带边疆”建设,提出到()年底,边疆地区县城、乡镇驻地实现5G和千兆光网通达。
A.2025B.2026C.2028D.2027【答案】:A2.2024年3月8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是我国在深水领域自主发现的最大油田。
A.南海西部油田B.克拉玛依油田C.开平南油田D.塔里木油田【答案】:C3.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
中亚在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中亚五国中率先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A.哈萨克斯坦B.塔吉克斯坦C.乌兹别克斯坦D.吉尔吉斯斯坦【答案】:C1/ 154.国家邮政局发布报告,2024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82.2,同比()。
A.提升24.2%B.提升18.2%C.提升21.6%D.提升20%【答案】:A5.交通运输部消息,3月4日至10日,全国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1.27亿件,环比()。
A.增长8.08%B.增长8.25%C.增长8.92%D.增长8.42%【答案】:C6.1914—1921年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是指()。
A.中国的重工业开始起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C.相对外国资本,民族资本的发展空前迅速D.中国轻工业发展显著【答案】:C7.有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会损坏电器。
下列家用电器中要防止电热产生危害的是()。
A.电热水器B.电视机C.电饭煲D.电熨斗【答案】:B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
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
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发展3.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中过状元”“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4.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地点:东南沿海3、产生原因:(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4)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4、代表企业:(1)上海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5、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比较集中;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展比较艰难。
(“先天不足”)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后,19世纪末2、原因:(1)外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
3、表现:(1)民族资本总额增加;(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兴办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随着民族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并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展开斗争。
如: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短暂的春天”1、时间:1912—19192、原因:(1)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内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封建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表现:(1)新建扩建厂矿企业增多,新增资本增多;(2)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荣氏兄弟等。
4、特点:(1)工业结构不平衡:偏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2)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3)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本国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6.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下图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2.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清政府的推动②辛亥革命的鼓舞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B.总体发展比较落后C.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D.地区之间发展均衡5.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封闭。
19世纪90年代,武举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经都察院批准,饬令撤去。
材料反映了()A.近代封建地主纷纷从事工商业B.实业救国思想在我国影响较大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D.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6.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北洋军阀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7.阅读下面的“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8.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1912——1918年发展示意图,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D.西方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民族工业总体比较落后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10.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截至2024年2月底,“丝路海运”航线已累计开行超()艘次,通达3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06座港口。
A.1.6万B.1.5万C.1.4万D.1.3万【答案】:C2.2024年()起,我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
A.5月18日B.6月1日C.5月15日D.5月20日【答案】:C3.2024年,载人航天、探月四期等一批重大航天工程将陆续实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再创新高。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有()A.2024年1月5日,命名为"快舟·湖北交广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B.2024年1月18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C.2024年1月11日,全球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成功首飞D.2024年1月20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展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答案】:D4.2024年1月28日,中国与泰国在泰国曼谷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该协定将从()起生效。
A.2024年5月1日B.2024年3月1日C.2024年4月1日D.2024年2月1日1/ 15【答案】:B5.我国研究团队利用微创脑机接口技术,首次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光标移动,意味着我国在()领域取得新突破。
A.医疗技术B.医疗器械C.脑机接口D.人工智能【答案】:C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B7.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垄断组织形式的是()。
A.欧佩克B.康采恩C.卡特尔D.托拉斯【答案】:A8.1914—1921年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是指()。
正确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作者:陈康衡来源:《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关键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中图分类]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19—03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中有一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看下图后,说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线索。
这幅图主要是培养学生依据图示,提取有效信息、读图思考的能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在20世纪前30年的发展趋势是,由上升、快速发展到发展减缓(或表述为进人“黄金时代”到走下坡路);图中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的增减变化是判断的依据。
该题没有用类似教科书上的发展变化的坐标图,那种图看不到数据;用柱状呈现数据,暗含着起伏的曲线,由此让学生来判断、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考查了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更主要的是,该图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
有些教师看到此图后很不理解,说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时间搞错了,教科书上不是说一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吗?怎么图中1914--1918年的数据还不及一战后呢?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怎么图中将民族工业发展的时间向后延至20年代?出现这样的反应说明部分教师的教材观尚未转变。
在过去集中管理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对教科书的表述是不容置疑的。
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所以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沦为‘教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再把教科书作为“圣经”顶礼膜拜,而应该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学需要对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筛选。
”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的生产力,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端于洋务运动,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从而产生了近代民族工业。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一)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二)现象:“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三)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本主义市场,瓦解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二、洋务运动(一)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入侵)(二)含义:19世纪60s~90s,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三)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代表哪个阶级就是为了维护那个阶级的利益)(四)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前期口号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五)创办民用工业(后期口号自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六)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七)4、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八)破产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九)影响:1.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2.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
4.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二)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
地域:东南沿海(三)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极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四)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五)影响:1、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一)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近代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董明军邹道旭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此外,火柴、毛纺织、榨油、造纸、玻璃等轻工业,都有一定的发展。
艰难发展的重工业,在这个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号称近世商人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新式企业的发展与洋务运动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
后者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而前者则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轻工业的发展以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成功。
究其原因:1、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就发布《内务部通饬保护人民财产令》:"(1)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内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
(2)前为清政府官产,现入民国势力范围者,应归民国政府享有。
(3)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明文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这些法令,对于保护私有财产,打破封建主义的限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是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2、北洋政府的鼓励袁世凯窃踞临时大总统位之后,经济上执行的也是比较宽松的政策,他还表示:"营业自由","宜以实业为先务"。
据统计,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很多方面。
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劝导人们创办实业;筹办国货展览会和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等。
对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的认识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是指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的经济繁荣期。
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稳定,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市场化程度加深,资本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的繁荣背后离不开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推广。
全球化加快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速度,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自由市场经济则为企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生产环境和更好的市场化机制,鼓励创新和创业,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中,高科技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活动,也带来了新的服务行业和商业模式。
同时,高科技产业也为其他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加快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然而,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的繁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使得部分受到贫困和剥削的人们开始反对资本主义体制。
此外,金融投机和危机频发,也对经济稳定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风险。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体制,资本主义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化、以人为本、可持续性的原则,避免人们因经济利益而被迫服从于资本主义的漩涡。
无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黄金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理念,逐步走向人类利益、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依赖单一资本主义体制的局限,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实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学术观点: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企业黄金时代的时限大多研究者认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但白吉尔在《黄金时代》的序言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实际仅指1910年代中期到1920年代中期约十年的时间。
这既是因为这时中国的资产阶级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奇迹”或“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第一次指洋务运动),也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国家的作用严重衰弱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人格得以较纯净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政治上表现得最为积极与活跃。
1/ 1。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瓦解,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由于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使人们思想和行为上走向开放,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第二阶段,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但欧洲封建势力仍比较强大,资本主义制度在建立和复辟中反复。
第三阶段,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蒸汽时代)。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英法美俄日等国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开始了对外扩张。
第四阶段,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不平衡,该阶段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地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第五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更为迅速,自动化、信息化、产业化时代到来。
在此期间先是建立了美苏两级格局,东西阵营不断冷战,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
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民族资本家在中国短暂的“黄金时代”1950年的上海刚刚宣布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那么点家当:纺车、榔头、车床、发电机、铅字印刷机,解放区数得着的几个破工厂,外加祖先留下来的这片贫瘠的工地。
恢复国民经济,谈何容易!怎么办?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已然成竹在胸。
没收官僚资本。
几个月前还趾高气扬、作威作福的买办、官僚一下傻了眼:2400 多家银行、2850 家工矿企业、2 万多公里铁路,10 多家垄断性贸易公司,以及官僚资本经营的仓库、船舶、码头、邮政、电报、电话、电灯、自来水、顺理成章地由共产党做了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国营企业。
速度和效益都是惊人的,1949 年,没收官僚资本的当年,国营工业就产生了 36.8 亿元的工业产值,到 1952 年时,国营工业产值猛增到 142.6 亿元,在全部工业总值中的比例由 1949 年的 26.2%上升到41.5%。
然而,这个庞大的天文数字,对于偌大的一个国家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下一步该轮到民族工商业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多灾多难的阶级,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疯狂打击和压迫,终于在 20 世纪 50 年代,步履蹒跚地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理论上已经说得很明白,民族资产阶级同样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它虽有消极反动的一面,但更有主要的革命的一面,因而他们只能而且也必然会成为工人阶级的朋友。
尤其是在满目凄凉、百废待业的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它不可忽视和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1949 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已有12.3 万余家,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总值的63.2%,职工 164 万人,占全国工业职工总数的 54.6%。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对民族资本主义只有鼓励和支持,新中国的国库里才能增加黄澄澄的金子和白灿灿的银子,中国工人阶级也才能从庞大的失业大军中走出来。
反过来说,一味地去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强调工农联盟的纯洁性,因而凭着一时的义愤去打击资本家,这就等于把别人贡献给我们的黄金和白银硬当做子虚乌有的炸弹往外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