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模板(含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2
现金流量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现金流量表模板:
公司名称
现金流量表
(日期范围)
项目金额(单位:货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其他现金流入
购买原材料和商品支付的现金
销售费用支付的现金
管理费用支付的现金
研发费用支付的现金
广告费用支付的现金
薪酬支付的现金
税收支付的现金
其他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购买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支付的投资款项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取得的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红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净增加额
期初现金余额
期末现金余额
注意:
- 每个项目的金额应以对应的日期范围内的金额为准。
- 金额应该是正数表示现金流入,负数表示现金流出。
- 上述项目仅为参考,具体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帮助。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表1)项 目年度1年度2年度3年年度4年年度5年一、现金流入500020000 (一)产品销售收入2(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三)回收流动资金50000二、现金流出20000 (一)固定资产投资1(二)流动资金(三)经营成本(四)销售税金及附加(五)所得税1三、全部投资现金净流量500000000四、现金净流量累积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计算表(表2)项 目年度1年年度2年年度3年年度4年年度5年全部投资现金净流量500000000 ic=基准收益率时折现系数0.9090909090.8264460.7513150.6830130.620921净流量现值45454.545450000净流量现值累积NPV45454.5454545454.55ic=内部收益率时折现系数 1.98014E-08 3.92E-167.76E-24 1.54E-31 3.04E-39净流量现值0.0009900710000净流量现值累积NPV0.0009900710.000990.000990.000990.00099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50501441.68B25项求解方法:选该单元格,鼠标点击“工具”菜单,选“单变量求和”对话框,在“目标单元格”输入$Z$24 ,“目标值”输入0 ,在“可变单元格”输入$B$25.年度6年年度7年年度8年年度9年年度10年年度11年年度12年年度13年年度14年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 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年度6年年度7年年度8年年度9年年度10年年度11年年度12年年度13年年度14年000000000 0.5644740.5131580.4665070.4240980.3855430.3504940.3186310.2896640.263331000000000 6.03E-47 1.19E-54 2.36E-624.68E-709.27E-78 1.84E-85 3.63E-937.2E-101 1.4E-108000000000 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年度15年年度16年年度17年年度18年年度19年年度20年年度21年年度22年年度23年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 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年度15年年度16年年度17年年度18年年度19年年度20年年度21年年度22年年度23年000000000 0.2393920.2176290.1978450.1798590.1635080.1486440.1351310.1228460.111678000000000 2.8E-116 5.6E-124 1.1E-1312.2E-139 4.3E-1478.6E-155 1.7E-162 3.4E-170 6.7E-178000000000 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0.00099年度24年年度25年000000 5000050000年度24年年度25年00 0.1015260.09229600 1.3E-185 2.6E-19300 0.000990.00099。
现金流量表模板(含公式)简介现金流量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来展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现金流量表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以及如何使用模板来生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模板现金流量表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同时,现金流量表中包含现金流量的开始余额和期末余额,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账户信息来获得。
现金流量表模板示例项目期初余额综合收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期末余额现金100,000 50,000 30,000 -20,000 -10,000 150,000 现金等价物50,000 20,000 5,000 -10,000 5,000 70,000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综合收益 + 非现金项目调整 - 资产减值准备 - 弥补亏损 + 涉及现金的收入 - 涉及现金的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购买资产支付的现金 - 资产处置收到的现金 + 投资收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现金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的现金结语现金流量表模板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填写相应数据并应用上述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清晰的现金流量情况。
同时,及时更新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和风险管理。
希望本文提供的现金流量表模板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以上是现金流量表模板(含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术对您有所启发与帮助。
现金流量表公式详细说明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账款 - 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 说明:- 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这是企业在本期直接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客户那里收到的现金。
例如,一家服装店在本月销售服装,顾客直接支付现金购买,这部分现金就属于当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在以前期间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但当时是赊销,客户没有立即付款。
在本期收到了这笔款项,就需要计入。
A公司去年10月向B 公司销售了一批货物,B公司未付款形成应收账款,今年3月B公司支付了这笔款项,这笔款项就应计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
- 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类似,只是结算方式是采用应收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如果企业在本期收到了以前期间的应收票据款项,也要计入。
例如,企业去年收到客户的一张商业承兑汇票,今年到期兑付收到现金,这部分现金计入此项目。
- 当期的预收账款:企业在本期收到了客户预先支付的货款,但商品还未提供或者劳务还未提供。
一家建筑公司在年初收到客户的预付款,这笔款项在本期收到,就计入当期的预收账款部分。
- 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如果企业有销售退回的情况,并且退回时向客户支付了现金,这部分现金需要从总的收款中扣除。
例如,某电器公司销售出去的一台冰箱因质量问题被退回,并且向顾客退还了购买冰箱时支付的现金,这部分现金就要减去。
- 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企业以前认为某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核销了坏账,但本期又收回了这笔款项,这部分现金也要计入。
例如,C企业之前认为一笔1000元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核销,本期客户又偿还了这笔款项,这1000元就计入此项目。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一10栏:现金流出小计:6栏+7+8+9栏一11栏:5栏--10栏四33栏:财务费用累计数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栏--33栏37栏:净利润41栏: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折旧期未--期初44栏: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期未48栏: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累计51栏: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期未52栏: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预付帐款/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期初--期未53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负债合计期未—期初(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期初—期未>>55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栏64栏:现金的期未余额:货币期未数65栏:现金的期初余额:货币期初数68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4栏—65栏参照财务报表:2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期初—期末)+预收帐款(期末—期初)+应收票据(期初—期末)+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栏:现金流入小计:1栏+2+3+4栏6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差额—工资(销售累计额某10%)--分支出来的税金(如有货款,一定需还利息)+存货(期末—期初)+应付帐款(期初—期末)+预付帐款(期未—期初)+应付票据(期初—期末) 7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工资(销售累计额某10%)+应付工资(期初—期末)+应付福利(期初-期未)8栏:支付的各项税金:=所得税+应付税金期初—期末+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支出来的税金9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待摊费用(期未—期初)+其他应付款(期初—期末)+长期应付款(期初—期末)+(-)其他应收款(期初—期末)。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3、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它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它支出支出)+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6、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消费费+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7、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罚款支出+保险费等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短期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ﻫﻩ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ﻫ=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ﻫ、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ﻫ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ﻫ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ﻫ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ﻫ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ﻫ=〔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ﻫ.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ﻫ.支付的各项税费ﻫ=“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ﻫ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与计算公式大全一、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