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塑料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聚氯乙烯(PVC)基础知识PVC的生产工艺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
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 总产量的80%左右。
单体的来源:乙烯法、石油法和电石法。
我国的方法:主要还是电石法。
树脂的质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观密度、孔隙度、鱼眼、热稳定性、色泽、杂质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动性等性能来表征。
(1)悬浮聚合法使单体呈微滴状悬浮分散于水相中,选用的油溶性引发剂则溶于单体中,聚合反应就在这些微滴中进行,聚合反应热及时被水吸收,为了保证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状分散,需要加入悬浮稳定剂,如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
引发剂多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等。
聚合是在带有搅拌器的聚合釜中进行的。
聚合后,物料流入单体回收罐或汽提塔内回收单体。
然后流入混合釜,水洗再离心脱水、干燥即得树脂成品。
(2)乳液聚合法最早的工业生产 PVC的一种方法。
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单体外,还要加入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使单体分散于水相中而成乳液状,以水溶性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还可以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历程和悬浮法不同。
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醇作调节剂,碳酸氢钠作缓冲剂的。
聚合方法有间歇法、半连续法和连续法三种。
聚合产物为乳胶状,乳液粒径0.05~2μm,可以直接应用或经喷雾干燥成粉状树脂。
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较易控制,得到的树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较均匀,适用于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渍制品。
(3)本体聚合法聚合装置比较特殊,主要由立式预聚合釜和带框式搅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构成。
聚合分两段进行。
单体和引发剂先在预聚合釜中预聚1h,生成种子粒子,这时转化率达8%~10%,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
第六章:聚合物产品典型生产工艺聚氯乙烯聚合工艺、工艺流程、应用与改性定义: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含微晶的无定形热塑性塑料,相对分子质量约:4万~15万。
用途:绝缘材料、防腐蚀材料、日用品材料,建筑材料、农用材料氯乙烯聚合一般按自由基机理进行,PVC树脂的产生方法:悬浮聚合法。
常用的塑料有聚乙烯(PE) 、聚丙烯(PP) 和聚氯乙烯(PVC) 。
根据介质不同,聚合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一:聚合工艺1、单体:氯乙烯(纯度要求:≥99.98)单体,由乙烯氧氯化法或乙炔法生产。
2、分散剂:a、主分散剂:纤维素醚、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eg: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用:控制颗粒大小的作用b、助分散系: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低水解度的聚乙烯醇作用:提高颗粒中的孔隙率3、引发剂:主要用复合型的引发剂。
选择在反应温度下引发剂的半衰期为2h,以达到匀速聚合的要求eg: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环已酯4、其他助剂5、工艺条件:温度:氯乙烯悬浮聚合温度:45~65℃,要求严格控制误差±0.2℃由于氯乙烯易发生单体链转移反应,因此在生产中主要由温度控制相对分子质量,聚合时间:4~8h二、工艺流程采用间歇操作注意:氯乙烯是致癌物三、应用与改性应用方面:PVC耐酸、耐碱良好,可作防腐材料PVC电气性能优良,广泛用作绝缘材料PVC具有很好的隔水性和阻燃性,广泛用于制造水管、浴帘、电线。
PVC分子间结合力较强,受热后容易放出HCI,纯粹的PVC 树脂不能直接加工使用,必须加入各种添加剂配料后制成各种塑料制品。
PVC塑料性能具有多样化,可制成硬质、半硬质品和软质制品。
PVC加工成型容易,可以方便地用挤出、吹塑、压延、注射等方法加工成各种管材、棒材、薄膜等。
改性方面:原因: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差,使其加工性能恶化,制品性能下降PVC的抗冲击性、耐老化性、耐寒性能等均较差改性方法:改变聚氯乙烯大分子链结构,氯乙烯与其他单体共聚合,聚氯乙烯与增强材料及其它配合剂的复合,聚氯乙烯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等方法。
聚氯乙烯材料概述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抗老化、受潮、耐热和耐酸碱的弹性聚合物,
又名硬质聚氯乙烯,是具有优异性能的热塑性材料,也是国际最广泛使用
的塑料。
聚氯乙烯(PVC)是有机合成材料,是以乙烯为主原料发展而来的现
代工业材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元素且天然可降解,是一种抗老化、受潮、耐热和耐酸碱的弹性聚合物。
聚氯乙烯(PVC)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
和断裂伸长率,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能优良,适应环境温
度范围宽,热应变小,耐老化性能好等优点。
聚氯乙烯(PVC)耐老化性能
更好,可以长期放置在阳光下,不会因为阳光直射而变色和老化,这一性
质使其成为外墙装修中的理想物料。
而且聚氯乙烯(PVC)本身外形上美观,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各种颜色、形状和尺寸。
pvc材质是什么材质PVC材质是什么材质PVC,全称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
它是由氯气(Cl2)和乙烯(C2H4)通过聚合制得的聚合物。
PVC材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电子、医疗、汽车、包装等。
PVC材质的特性1. 耐化学腐蚀性:PVC是一种化学稳定的材料,能够在酸、碱、盐等严酷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
2. 耐温性:PVC材料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性,通常可在-15°C到60°C的温度下使用。
通过添加稳定剂、抗氧剂和增塑剂等,PVC材料的耐温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3. 电气绝缘性:PVC是一种优良的电绝缘材料,可以阻止电流通过,有效地保护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
4. 火焰阻燃性:PVC材料本身属于不燃性材料,可以自动熄灭火焰,并且不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它在建筑、电子等领域的安全性得到广泛应用。
5. 高强度和刚度:PVC材料的刚度较高,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和耐大型载荷的制品。
6. 耐候性:PVC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可以在户外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而不会受到紫外线、雨水等因素的影响。
7. 易加工性:PVC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等多种加工方式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PVC材质的应用领域1. 建筑行业:PVC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例如制造窗框、门框、地板、墙板等内外装饰材料。
PVC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室内外使用的理想材料。
2. 电子行业:PVC材料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电子元件的包装。
3. 医疗行业:PVC材料在医疗行业中被广泛用于制造输液管、输血管、引流管等医疗器械。
PVC的可塑性使其易于制造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医疗器械。
4. 汽车工业:PVC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制造汽车内饰、座椅材料、车身膜等。
5. 包装行业:PVC材料作为包装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瓶等。
pvc是什么材料PV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它的全称是聚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
PVC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电子、包装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PVC是什么材料,以及它的特性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VC的基本性质。
PV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的耐候性非常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而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此外,PVC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通过热塑性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管材、板材、薄膜等。
由于这些优良的性能,PVC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制作建筑材料如管道、窗框、地板等。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PVC的特性。
作为一种塑料材料,PVC具有较低的成本,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非常好,可以耐受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化工行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PVC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来改变其硬度、韧性等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医疗行业,PVC被用于制作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器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PVC的应用领域。
除了建筑和医疗行业,PVC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包装、交通等领域。
在电子行业,PVC被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绝缘套管等电气设备,其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保障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包装行业,PVC被用于制作各种包装材料,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其优良的透明性和耐用性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在交通领域,PVC被用于制作汽车内饰、汽车外部装饰件等,其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使得汽车零部件更加耐用。
综上所述,PVC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使得它在建筑、医疗、电子、包装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VC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pvc材料标准摘要:1.PVC 材料的定义和特点2.PVC 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PVC 材料的国家标准4.PVC 材料的国际标准5.PVC 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正文: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耐腐蚀、耐磨损、不易燃、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
PVC 材料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分为硬质PVC、软质PVC、PVC 泡沫等。
其中,硬质PVC 主要用于制作管材、板材、门窗等建筑材料;软质PVC 主要用于制作电缆绝缘层、人造皮革等;PVC 泡沫则常用于制作保温材料。
在我国,PVC 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
其中,GB/T 5761-2006《聚氯乙烯(PVC)树脂》是我国PVC 材料的国家标准,规定了PVC 树脂的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运输、储存等。
此外,我国还有一系列关于PVC 材料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在国际上,PVC 材料的标准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如,ISO 4894-2《聚氯乙烯(PVC)——第一部分:命名和分类》和ISO 4894-3《聚氯乙烯(PVC)——第二部分:物理和机械性能》等,对PVC 材料的命名、分类、性能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为了保证PVC 材料的质量,我国采用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方法。
其中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如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化学性能检测,如氯含量、酸度等;以及环保性能检测,如重金属、有害物质含量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PVC 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总的来说,PVC 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其生产和应用不仅需要遵循国家标准,还需要符合国际标准。
聚氯乙烯简介1聚氯乙烯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其中一种产品价格便宜,用途广泛。
PVC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
高氯乙烯。
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
PVC为白色粉末,无定形结构,支化度小。
工业PVC的分子量一般在50000~120000之间,具有很强的多分散性。
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没有固定熔点的情况下,80~8PVC在5℃开始软化,在130℃时变为粘弹性状态,在160~180℃时变为粘性流动状态;力学性能良好,抗拉强度约60MPa,冲击强度5~10kj/m2;它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
然而,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差。
当温度高于100℃或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时,会分解生成氯化氢,进一步的自催化分解会导致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会迅速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添加稳定剂,以提高其耐热性和耐光性。
PVC非常硬,溶解性差。
它只能溶解在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几种溶剂中。
它对有机和无机酸、碱和盐稳定。
其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纺或湿纺。
它被称为氯丁二烯。
阻燃、耐酸碱、抗菌、耐磨、保暖、弹性好。
行业发展模式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
PVC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如阻燃、绝缘和耐磨性。
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农业等领域。
就其具体应用而言,根据PVC制品的主要性能,可分为硬制品和软制品。
硬制品主要用于管材、型材等建筑材料,软制品主要用于薄膜、电缆、人造革等。
pvc产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房地产建筑中,pvc材料用途广泛,其中以型材、门窗、塑料管等硬制品最为常见。
以北美市场为例,建筑房屋方面的pvc用量占总量的75%以上,而国内应用于管材、型材、门窗等领域的pvc约占总体需求的65%左右。
聚氯乙烯是什么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
它由乙烯(ethylene)与氯气(chlorine)反应得来,属于热塑性塑料。
聚氯乙烯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建筑、医疗、汽车、电子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氯乙烯的性质、制造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聚氯乙烯的基本性质。
聚氯乙烯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它是一种无味无臭的塑料,在室温下是不溶于水的。
聚氯乙烯可以通过添加剂的调整来改变其性质,例如增塑剂可以使其更柔软,而稳定剂可以提高其耐热性。
聚氯乙烯的密度通常在1.38至1.58 g/cm³之间,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制造不同硬度和强度的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的制造过程相对简单,它可以通过聚合反应获得。
聚合反应是将乙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
首先,乙烯分子中的双键被氯气中的氯原子取代,形成单体单元。
然后,这些单体单元在聚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连续连接在一起,形成高分子量的聚氯乙烯。
这种聚合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例如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等。
由于聚氯乙烯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得它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聚氯乙烯在建筑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建筑材料,如窗框、地板、壁板等。
聚氯乙烯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可以很好地抵抗污染物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
此外,在医疗领域,聚氯乙烯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输液管等。
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耐高温性,非常适合医疗器械的使用。
在电子领域,聚氯乙烯也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绝缘材料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领域,聚氯乙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水槽、家具、玩具、衣物等。
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加工方法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聚氯乙烯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量的日常用品的制造。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
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 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
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
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
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
不同型号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
那具体怎样进行{TodayHot}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
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
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
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
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
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
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型号级别主要用途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一级B、二级全塑凉鞋SG4 一级A 工业和民用薄膜一级B、二级软管、人造革、高强度管材SG5 一级A 透明制品一级B、二级硬管、硬片、单丝、导管、型材SG6 一级A 唱片、透明片{HotTag}一级B、二级硬板、焊条、纤维SGG7 一级A 瓶子、透明片一级B、二级硬质注塑管件、过氯乙烯树脂二、增塑剂体系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pvc的组成成分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其组成成分主要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填料、润滑剂和着色剂等。
1. 聚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是PVC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PVC的大部分比重。
它是由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化学性。
2. 增塑剂:增塑剂是为了提高PVC的可塑性和柔软性而添加的物质。
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化物类和磺酸盐类等。
增塑剂能让PVC树脂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其更容易变形,从而增加PVC的柔软性。
3. 稳定剂:稳定剂是为了防止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分解而添加的物质。
PVC在高温、紫外线照射和机械应力等条件下容易分解,稳定剂的添加可以延缓或抑制这种分解反应的发生,以保证PVC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
4. 填料:填料是为了改变PVC的物理性能、降低成本和改善加工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填料有钙碳酸盐、滑石粉、石英粉和石蜡等。
填料的添加可以增加PVC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同时也能减少PVC材料的收缩率和变形。
5. 润滑剂:润滑剂是为了减少PVC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和粘结而添加的物质。
常用的润滑剂有脂肪酸酯类、聚乙烯蜡和硬脂酸钙等。
润滑剂的添加可以降低PVC材料的熔融粘度,提高其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6. 着色剂:着色剂是为了赋予PVC材料特定的颜色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着色剂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等。
着色剂的添加可以使PVC 材料具有丰富的颜色选择,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PVC的组成成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填料、润滑剂和着色剂等。
这些成分的添加和调整可以使PVC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
通过合理控制和选择这些成分,可以生产出适用于建筑、电子、包装等多个领域的高性能PVC材料。
PVC塑料的有关知识什么是PVC塑料?英文名字: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简称 PVC,化工领域指化合物聚氯乙烯。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
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PVC塑料,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PVC塑料的分类PVC塑料可分为软PVC和硬PVC。
其中硬PVC塑料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
软PVC塑料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
硬PVC不含柔软剂,因此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下文均简称PVC。
PVC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
其中建材行业占的比重最大,为60%,其次是包装行业,还有其他若干小范围应用的行业。
PVC性能及识别PVC塑料的燃烧特性为,难燃、离火即灭、火焰呈黄色,白烟,燃烧时塑料变软发出氯的刺激性味。
PVC塑料是一种多组分的塑料,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因此随着组成的不同,其制品可呈现不同物理机械性能,如加入或不加入增塑剂就能使它有软硬制品之分。
总的来说PVC制品有耐化学稳定性、耐焰自熄、耐磨、消声消震、强度较高、电绝缘性较好、价廉及材料来源广、气密性能好等优点。
其缺点是热稳定性能差,受光、热、氧的作用容易老化。
PVC 塑料树脂本身是无毒的,如果采用无毒的增塑剂、稳定剂等辅助材料制成的制品,对人畜无害。
然而一般在市场上所见的PVC塑料制品所用的增塑剂、稳定剂大多数是有毒的,因此除注明无毒配方的产品外,均不能用来盛装食品。
⒈物理性能PVC塑料系无定型结构的热塑性塑料。
在紫外光下,硬PVC产生浅蓝或紫白色的荧光,软PVC则发出蓝色或蓝白色的荧光。
聚氯乙烯_
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也被称为塑料中的“金属”。
它是由聚氯乙烯单体的多聚物而成,主要由高碳芳烃(烷烃)、消光剂和
助剂混合而成。
聚氯乙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能,可用于电子、
电气、石油、化学和建筑产品的生产。
聚氯乙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可以抗腐蚀,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可以用于电子、电气、石油、化学和建筑产品的生产。
具有均匀的结构和结构紧密性,可用于制造各种
各样形状复杂的零件和产品,入模快,零件制造周期短。
同时,具有良好
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和耐磨性。
聚氯乙烯最常用于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如建筑装饰板、塑料窗、塑料
管道和聚氯乙烯管道,灯具和绝缘管。
它还被广泛用于制作电子元件,电
子组件和电子材料。
同样,聚氯乙烯也常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冶炼、食
品和制药行业,做出大量容器、管道、板材和其他工业用品。
聚氯乙烯不仅应用广泛,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老化性和
耐磨性,具有良好的结构紧密性和多功能性,灵活性和可制造特性,因此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
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
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
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
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
不同型号的PVC 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
那具体怎样进行{TodayHot}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
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
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
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
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
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
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级别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一级B、二级全塑凉鞋
SG4 一级A 工业和民用薄膜
一级B、二级软管、人造革、高强度管材
SG5 一级A 透明制品
一级B、二级硬管、硬片、单丝、导管、型材
SG6 一级A 唱片、透明片{HotTag}
一级B、二级硬板、焊条、纤维
SGG7 一级A 瓶子、透明片
一级B、二级硬质注塑管件、过氯乙烯树脂
二、增塑剂体系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增塑剂在10份以下时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当加5份左右的增塑剂时,机械强度反而最高,是所谓反增塑现象。
一般认为,反增塑现象是加入少量增塑剂后,大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大,使分子有序化产生微晶的效应。
加少量的增塑剂的硬制品,其冲击强度反而比没有加时小,但加大到一定剂量后,其冲击强度就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满足普适规律了。
此外,增加增塑剂,制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均有下降,每增加一份增塑剂,马丁耐热下降2~3。
因此,一般硬制品不加增塑剂或少加增塑剂。
有时为了提高加工流动性才加入几份增塑剂。
而软制品则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量越大,制品就越柔软。
增塑剂的种类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直链酯类、环氧类、磷酸酯类等,就其综合性能看,DOP 是一个较好的品种,可用于各种PVC制品配方中,直链酯类如DOS属耐寒增塑剂,长用于农膜中,它与PVC相容性不好,一般以不超过8份为宜,环氧类增塑剂除耐寒性好以外,还具有耐热、耐光性,尤其与金属皂类稳定剂并用时有协同效应,环氧增塑剂一般用量为3~5份。
电线、电缆制品需具有阻燃性,且应选用电性能相对优良的增塑剂。
PVC本身具有阻燃性,但经增塑后的软制品大多易燃,为使软PVC制品具有阻燃性,应加入阻燃增塑剂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蜡,这两类增塑剂的电性能也较其他增塑剂优良,但随增塑剂用量增加,电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
对用于无毒用途的PVC制品,应采用无毒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等。
至于增塑剂总量,应根据对制品的柔软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艺及使用环境不同{TodayHot}而不同。
一般压延工艺生产PVC薄膜,增塑剂总用量在50份左右。
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近年来还出现了稀土类稳定剂和水滑石系稳定剂,稀土类稳定剂主要特点是加工性能优良,而水滑石则是无毒稳定剂。
(二)抗氧剂PVC制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因受热、紫外线的作用发生氧化,其氧化降解与产生游离基有关。
主抗氧剂是链断裂终止剂或称游离基消除剂。
其主要作用是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连锁反应终止,PVC用主抗氧剂一般是双酚A。
还有辅助抗氧剂或过氧化氢分解剂,PVC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
主辅抗氧剂并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三)紫外线吸收剂在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PVC分子成激发态,或其化学键被破坏,引起游离基链式反应,促使PVC降解与老化。
为了提高抗紫外线的能力,常加入紫外线吸收剂。
PVC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BS。
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黄色使薄膜略带黄色,加入少量酞菁蓝可以改善。
在PVC农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
属水杨酸类的TBS、BAD与OBS 作用温和,与抗氧剂配合使用,会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
对于非透明制品,一般通过添加遮光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来改善耐候性,这时如果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则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四)螯合剂在PVC塑料稳定体系中,常加入的亚磷酸酯类不仅是辅助抗氧剂,而且也起螯合剂的作用。
它能与促使PVC脱HCL的有害金属离子生成金属络和物。
常用的亚磷酸酯类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与亚磷酸二苯辛酯。
在PVC农膜中,一般用量为0.5~1份,单独用时初期易着色,热稳定性也不好,一般与金属皂类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