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交待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23
简述发药交代的基本内容
发药交代是指医疗机构在发放药品前,将药物的种类、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具体信息向患者或患者的家属详细说明清楚的过程。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种类和名称:告知患者他所需要的具体药物的种类和名称,明确药物的用途和作用。
2. 剂量和用法:解释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包括每次服用的数量、服用频率、服用时间等,并提醒患者按要求正确服用药物。
3. 药物的用量:告知患者每次服药的具体用量,如片剂的片数、口服液的毫升数等。
4.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向患者说明各种药物可能存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包括对某些药物过敏的情况、禁止同时服用的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5. 连续用药和药物疗程:如果药物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要向患者说明具体的疗程和持续时间。
6. 储存要求:告知患者如何储存药物,包括存放的环境条件、避免阳光直射等。
7. 作用和预期效果: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预期效果和疗效。
8. 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起居、避免饮酒或吸烟等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事项。
发药交代的目的是确保患者明确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药物,并能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这有助于患者避免错误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用药交代制度
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待,使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制定药物交待制度如下:
1、发药交待,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地告诉病人或其家属。
2、药剂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相关医学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的咨询和交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3、药剂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正确对待病人,详细交待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4、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待问题简单易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书写内容规范清楚。
5、用药交待时,提倡采用激励宽慰性语言,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6、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代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7、对特殊人群重点交待。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待清楚;对老年人进行发药交待时,既要说明白,又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发药交待时,要特别交待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待;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待药品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限。
8、对特殊药品重点交待。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应重点交待清楚。
“发药交代”是指药师在调剂工作中综合应用药学知识,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或文字将所调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准确、详细地告知患者。
通过发药交代实现患者的知道与做到,是避免患者用药错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要通过发药交代实现患者的知道与做到,药师必须注意与患者间的语言沟通技巧,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为此,药师发药交代时应遵循“六原则”:明了与合理化原则药品发到患者手上之前,药师应对用法做出通俗解释,即将术语口语化,这是发药交代是否成功的关键,关乎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或恰当性。
要求药师必须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使用不同形式的语言和用词进行交代,既要符合药学科学,又能让患者听明白并接受。
例如,药师解释药品的不良反应时,使用恰当的语言,既能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又可避免对其造成心理负担。
愉悦与个性化原则语言的愉悦性与个性化是药师交代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求药师必须具有包容心,摒弃施恩观念,通过措辞、语气、表情等使患者在精神、心理上能感到愉悦和放松。
药师如能掌握一定个性化的语言技巧,会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用药交代的注意力。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纠正患者可能出现的用药错误,如发放降压药时,药师可以问患者是否知道服用时间,不少患者会用“早、中、晚”或“饭前、饭后”回答。
其实,根据血压波动的节律,1日1次的降压药应早上7点左右服用;1日2次的,应该下午3点服用第二次;1日3次的,应该晚上7点左右再服一次。
通过药师提问后再讲解,可明显加深患者的印象。
尊重与守信原则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患者对医务人员往往易感到敬畏。
因此,药师更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对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的患者都少用否定、命令、训诫的语句,使用尊称,不用贬称,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氛围。
例如,当药师因对患者不满而回敬一句“你这个人真怪”,这句话看似没有不文明用语,但其中的“你”和“怪”是对患者不尊重的语言,“你这个人”则含有贬义。
同时,药师对患者发药交代必须说到做到、诚实守信,不能为讨好患者而随意许愿或承诺。
最全面的用药交代事项(吃药注意事项)—收藏用药交代是患者实现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的重要一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患者所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明确交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切记:贴签不能替代用药交代!!抗组胺药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
在配发药时需向患者交代,另外西米替丁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更佳,一般提倡睡前服用H2受体阻断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磺胺类药(复方磺胺甲啞唑)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
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要交待患者多喝水并碱化尿液,较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抗痛风药(别嘌醇、苯溴马隆)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尿道形成结石。
降糖药物格列美脲: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瑞格列奈:主餐前0-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二甲双胍: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吡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消化科药物奥美拉唑镁: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应避免与口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同时服用。
可与睡前服用。
磷酸铝凝胶:胃炎、胃溃疡饭前半小时服用,十二指肠溃疡应该于饭后3小时或疼痛时服用。
铝碳酸镁咀嚼片: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且需要交待嚼碎服用。
碳酸氢钠:应于餐后l-2小时及睡前服用,口服本品后l-2小时内不宜服用任何药物。
蒙脱石散: 食管炎患者饭后服用;其他患者宜于两餐间服用,急性腹泻时立即服用。
消旋卡多曲: 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
复方消化酶:饭后用药。
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与阿卡波糖合用,后者疗效降低。
用药交代考核
1. 患者的知情权: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所服用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让患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2. 药物的用法和剂量:详细说明药物的服用方法,包括何时服用、如何服用(口服、外用等)以及服用的剂量。
强调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以确保药物的最佳疗效。
3. 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以及如何应对。
对于一些特殊注意事项,如饮食限制、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等,要特别强调。
4. 药物相互作用:询问患者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并告知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如有必要,建议患者在服用其他药物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5. 药物的储存和有效期:指导患者正确储存药物,以保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告知患者药物的有效期,提醒他们及时丢弃过期药物。
6. 咨询途径:提供患者咨询医生或药师的途径,以便在用药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通过全面而详细的用药交代,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同时,也可以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师发药用药交代1、宜在饭前(空腹、半小时)服用的药物。
(1)硫糖铝、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因要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也需在饭前服用。
(2)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等,宜饭前30分钟服用。
因为是胃肠动力药,所以不能与解痉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3)止泻药药用碳片或思密达(蒙脱石散),饭前服用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
又如鞣酸蛋白于饭前服用,可较快地通过胃部进入小肠,发挥止泻作用。
(4)罗红霉素(饭后服用吸收减少)、阿奇霉素、阿仑磷酸钠、鱼肝油、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氨苄、雷尼替丁、地尔硫卓、碳酸氢钠、阿司米唑、左旋米唑(驱虫药)、格列吡嗪、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头孢克洛(新达罗)、氨苄西林、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汀等。
卡托普利、四环素类饭后服比空腹吸收减少30%~50%。
(5)氢氧化铝片,餐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要嚼碎服用。
助消化药多酶片(不能嚼碎)总结1) 降血糖药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血糖药需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1 日服用1次的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则宜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2) 消化系统药物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普胺、西沙比利大多在餐前服用;胃肠解痉药如颠茄合剂,溴丙胺太林;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
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胶体次枸橼酸铋等。
另外还有大黄、苏打、丙谷胺、奥美拉唑等均需餐前服用。
3) 抗菌药物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应餐前服。
4) 另外需空腹服用的药物泛昔洛韦,卡托普利,阿斯咪唑,异烟肼,利福平等。
肠溶片均需空腹服用。
2、宜在餐后服用的药物。
(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口服,一日3 次,一次3 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
用药交代制度及程序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代,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制定药物用药交代制度如下:一、发药交代,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地告诉病人或其家属。
二、药剂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临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及防疫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的咨询和交代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三、药剂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正确对待病人,详细交代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四、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代问题简单易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书写内容规范清楚。
五、用药交代时,提倡采用激励宽慰性语言,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六、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代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七、对特殊人群重点交代。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代清楚;对老年人进行发药交代时,即要说明白,又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发药交代时,要特别交代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代;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代药品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限。
八、对特殊药品重点交代。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应重点交代清楚。
用药交代程序收方→审方→调配→核对(药名、品名、剂量、病人姓名、门诊号)→发药→指导用药(将病人姓名、用法及注意事项写在药袋和瓶签上,并耐心向取药人员交代清楚有关注意事项)。
用药交代是患者实现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的重要一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患者所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明确交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切记:贴签不能替代用药交代!!抗组胺药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
在配发药时需向患者交代,另外西米替丁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更佳,一般提倡睡前服用H2受体阻断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磺胺类药(复方磺胺甲啞唑)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
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要交待患者多喝水并碱化尿液,较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抗痛风药(别嘌醇、苯溴马隆)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尿道形成结石。
降糖药物格列美脲: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瑞格列奈:主餐前0-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二甲双胍: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吡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消化科药物奥美拉唑镁: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应避免与口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同时服用。
可与睡前服用。
磷酸铝凝胶:胃炎、胃溃疡饭前半小时服用,十二指肠溃疡应该于饭后3小时或疼痛时服用。
铝碳酸镁咀嚼片: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且需要交待嚼碎服用。
碳酸氢钠:应于餐后l-2小时及睡前服用,口服本品后l-2小时内不宜服用任何药物。
蒙脱石散: 食管炎患者饭后服用;其他患者宜于两餐间服用,急性腹泻时立即服用。
消旋卡多曲: 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
复方消化酶:饭后用药。
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与阿卡波糖合用,后者疗效降低。
双歧三联活菌:饭后半小时用温水送服,婴儿服用可剥开胶囊倒出药粉,温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