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山陵有感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5.09 KB
- 文档页数:5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游历中山陵的感受在一个闷热的夏日,我跟我的家人一起游览了南京市的中山陵,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极为重要和著名的遗址之一。
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终生的梦想之一。
以下是我的游历体验和一些心得体会。
1. 初见中山陵我们早晨出发,在途中一路欣赏着沿途景致。
当我们抵达中山陵的时候,烈日当空,天空湛蓝,景色十分宜人。
我们进入了游客接待区,获得了参观的时间和小地图,然后我们开始了我的中山陵之旅。
2. 参观中山陵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被许多东西深深地打动了。
首先,几乎每一个摆在路边的雕塑或者花坛,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会提醒我记得去思考这位伟人和他的功勋。
其次,我眼前的建筑物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十分出色。
我真的非常感谢那些匠人,他们建造了这样一座美丽的陵墓,它被留传和珍惜了几代人的心中。
最后,中山陵内有许多博物馆和珍贵的藏品,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我们在博物馆里学习了很多崇高的历史和许多珍贵的文物。
3. 中山陵的独特之处中山陵真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方。
在我的游览中,我发现中山陵是如此独特,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公园。
首先,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座陵墓深深地扎根于南京美丽的地理环境中,由此产生出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除了组成中山陵庭园的传统禅房和设施,陵墓后方的山峦和湖泊也给游客更多的休闲和放松感,将彩色缤纷和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已经经历和见证了许多遗址,但是中山陵的典雅和古老的程度真的非同一般。
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描述了在南京游歷中山陵的感受。
我相信这个旅程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通过全面的参观和体验,我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有机会欣赏到中山陵的古典美学和园林设计,这个悠久而庄重的陵墓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1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他生前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中山陵的建筑宏伟壮观,从陵园的大门开始,依次是大孙山广场、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意和历史背景。
中山陵的氛围庄严肃穆,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伟人的威严。
参观中山陵,我深深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文化人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此外,他还倡导了“五权宪法”,即考试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监察权,这些理念都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教育才能的人。
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在此刻更加深刻和真挚。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安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总之,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2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景点,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陵墓也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生,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中⼭陵游记作⽂中⼭陵游记作⽂(精选36篇) 中⼭陵是中国近代伟⼤的民主⾰命先⾏者孙中⼭先⽣的陵寝。
下⾯我们来看看中⼭陵游记作⽂(精选36篇),欢迎阅读借鉴。
中⼭陵游记作⽂1 我们⼀家去郊游,天⽓特别热,⽕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草热的低下了头。
来到中⼭陵门⼝,⼀下⼦映⼊我眼帘的就是⾼耸⼊云的台阶。
它⽤⽩⾊⼤理⽯砌成的。
台阶上的⼈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个⼤背包,有的戴着⼀顶太阳帽,有的⼿⾥拿着⼀瓶矿泉⽔。
看了这⼀切,我也迫不及待了,⽴刻快步⾛上了台阶。
我⼀边快⾛⼀边默数“1,2,3,4,5,6,……23”我⼀个⼀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青⾊的疏离⽡塔建成的,青⾊代表:“苍天”。
在这道门上还有⽤⾦灿⾦灿的亮漆刻上去的:“公为天下”。
意思是:要对别⼈像亲⼈⼀样,要站在国家⼀⽅想事。
啊!看到第三道门的台阶,我们由不得吸了⼀⼝凉⽓,真的好长!⼤约有600多级呢!等我好不容易上去时,才明⽩了第三道门上的字,它们是:“民族,民⽣,民权”这是孙中⼭的三门主义。
在最⾥⾯还有⼀个⼤厅,⼤厅中间是孙中⼭的⽯像,他⼿⾥拿着⼀本书,戴着副眼镜,坐在⼀张⽯椅上,好像有很多知识的样⼦。
他⾯朝南,因为他⽣前最想收回台湾,⽽南,就是台湾的所在地…… 今天,不仅去了中⼭陵,还去了游乐场,但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中⼭陵和孙中⼭的知识! 中⼭陵游记作⽂2 今天,学校进⾏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去了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中⼭陵,它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的紫⾦⼭上,是我国伟⼤的民主⾰命先⾏者孙中⼭先⽣的陵墓。
当我们沿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道来到⼴场时,⾸先看到的是⾼⼤的三门⽯牌坊,上⾯刻有孙中⼭先⽣⼿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先⽣博⼤的胸怀和崇⾼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来歌功颂德的。
⽯坊前⼴场上孙中⼭先⽣的⽴像英姿勃勃,摆动的⼿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5篇【汇总】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5篇【汇总】“致力中华摧帝制,名传后世颂英贤。
”——孙中山,一个永垂不朽的人物,打破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时代。
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后人会永远赞颂他,敬佩他。
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1中山陵游后感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化名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_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19_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坐落于紫金山脚下。
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从这儿到陵门,我们攀爬了三百多余级台阶,感到很累。
然而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心中回想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山陵游感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九转曲幽上高台,森森柳柏欲诉哀。
拾梯三百无平塶,穿杨一千有阴霾。
檀香躬行图正义,惠海直游思和谐。
杂然天地有正气,长存浩气传千载。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国父本名孙文,字逸仙。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
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国父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
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国父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因此,尽管国父在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但南京对于国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我想国父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吧!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来到南京,第一站当然是中山陵了。
中山陵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的。
为了更了解孙中山,在来之前我买了本关于孙中山的书,读了后知道,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为了民族的兴盛,他奉献了一生。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1“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
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
哦,原来如此呀!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
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
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
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
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
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2在今天我们去看望了孙中山先生。
关于中山陵的作文4篇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
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
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篇描写中山陵的优秀作文吧!关于中山陵的作文1今年夏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南京游玩那里的景点,我十分高兴。
一天,我们满怀着兴致,游中山陵。
出中山门,是一条林阴大道。
道路两旁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把道路上的天空遮掩的严严实实。
啊!中山陵到了,导游说:“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
”我们先来到了陵门,陵门全部是用花岗岩建成的,屋顶上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陵门有三道拱门,中门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的大字。
从陵门出来,就到了碑亭,石碑正面写着“国民党葬孙中山先生与此。
”导游对我们说:“石碑很特殊,它的后面没有碑文,本来,是让汪精卫、胡汉民这两个人来写碑文的,可是,他们讨论后,说:‘此人一身功过,自由后人评价。
’所以没有写碑文。
”出了碑亭,我看见了海拔158米的祭堂,我们就开始爬楼梯,过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祭堂的平台,前面在底下看上面是许多级石梯,现在从上面向下看却只能看到是个平台。
祭堂门楣上方绣刻着“民族”、“民权”、“民生”这六个大字,这就是三民主义,大厅正中有法国大雕刻家塑孙中山汉白玉一尊。
东西两旁有《建国大纲》全文,我从里面知道了国民党的一些知识。
我喜欢中山陵。
关于中山陵的作文2我们一家去郊游,天气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小草热的低下了头。
来到中山陵门口,一下子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
它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
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一个大背包,有的戴着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
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了台阶。
我一边快走一边默数“1,2,3,4,5,6,……23”我一个一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用青色的疏离瓦塔建成的,青色代表:“苍天”。
游中山陵的感想
游中山陵的感想
南京力学小学三(1)陆凤太
上个星期六,我们一家来到中山陵游玩。
中山陵位于南京城的东边,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一进入中山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鼎,鼎的后面有一个牌坊,上面刻着“博爱”。
这两个字的意义是是:希望天下所有的人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和博大的胸襟。
再向里走就来到了陵门。
陵门上有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意义是说天下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君王的,孙中山就怀着这个目标而领导辛亥革命。
哇噻!好多台阶啊!我沿着台阶一个一个往上爬。
爬到一半时我爬不动了。
这时爸爸说:“这些台阶就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革命的道路,它是多么艰难,它是多么曲折蜿蜒,你爬这么一点远就觉得累,跟起孙先生简直无法比。
”我想了想:是啊,我这点算得了什么呀!我鼓起精神,要细心品味走完余下台阶的劳累。
进入祭堂,看到了孙中山的坐像,他是多么的慈祥,多么的可亲。
面对这位伟人我满怀敬仰之情离开了墓室。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三大政策。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国家才变得强大,不受欺侮。
现在我们生活如此强大的国家里,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我更应该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尽一份力!。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游中山陵游记作文(通用4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中山陵游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篇1今天是十月一日,我们来到了南京。
我们先来到了中山陵,在中山陵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条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绿荫大道。
那是一条不宽也不窄的柏油路,两边有沟。
沟不宽,里面没有水,可以走一个人,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我喜欢走在沟里。
沟的右边也是与它差不多宽的石板地。
旁边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松树、梧桐……路两旁树的枝条一直延伸到路中间的上方。
仰天一望,绿叶遮天蔽日,阳光被一片片绿叶筛选过后,落下一点点细碎的日影,走在树下,阴凉极了!那树杆又粗又大,又分成许多小枝,小枝上长满了绿叶。
其中的一根树枝直上云宵。
那主干,真粗哇!我一个人抱也抱不过来呢!一阵风吹过,枯了的手掌形的落叶慢悠悠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地上,沟里,有时也落在我的头上。
我从头上取下落叶,拿在手中玩转,觉得它的形状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脚踩在铺满落叶的大地上,发出脆脆的“哧哧”声,真好听。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篇2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南京,这里是我们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是我们最后的一个景点,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
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
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
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参观中山陵园个人观后感中山陵,位于江苏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参观中山陵园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参观中山陵园个人观后感1“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
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
哦,原来如此呀!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
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
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
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
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
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参观中山陵园个人观后感2在今天我们去看望了孙中山先生。
游南京中山陵作文(精选5篇)游南京中山陵篇1今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准备去爬中山陵。
导游介绍说中山陵十分雄伟,它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0xx年竣工。
中山陵有329级台阶,代表着三亿二千九百万的群众。
车子缓缓的驶进了停车场,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口。
中山陵依山而建,占地两千亩。
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向远方,两排香樟树像士兵挺立在路边。
三百多级台阶气势宏伟地展现在眼前。
我心里暗想: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爬上去。
我用劲全身力气,一口气就跑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放眼远望,群山青翠地环绕四周,真是心旷神怡啊!灵堂前竖立着一块牌子“中国国民党葬,孙中山先生于此”几个大字。
我来到了孙先生的墓室,孙中山先生的半身雕像庄严地屹立着。
我们又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在那里有一副用汉白玉做的孙先生的遗体雕像静静的安息在这里。
我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天花板忍不住叫了一叫“哇,好漂亮!”可是马上被妈妈禁止了,要我保持安静。
中山陵真是雄伟、壮观、气魄不凡啊!游南京中山陵作文篇25月2日,我游览了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市郊,紫金山麓,是一处雄伟而又美丽的旅游胜地。
走进中山陵,立刻让你感到清爽,眼中一片翠绿,让人觉得气魄而又庄重。
刚刚走进博爱坊,就发现了一座石碑,石碑上的字是凹进去的,听导游说,起初建造中山陵时字是凸出来的,因为日军侵华时这座碑遭到了破坏、而那些字,却变得凹进去了。
从博爱坊拾级而上到中山纪念馆,会发现那台阶不多不少,正好三百级,这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登上纪念馆前的平台,回头往下看,你会发现刚才所走的台阶不见了。
下面出现了八个大大的平台。
这种设计蕴含深刻的道理:当你走上一条路时,你会觉得它很艰难,但是,当你走到这条路的尽头时,回首相望,你会发现后面全是平坦的大道。
走到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你会发现有一座无字的石碑,上面画着高山和大海,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谋幸福的心比天高,比海深。
为什么上面没有碑文呢?因为孙中山先生的功劳是无法用文字来说明的,就等待后人的评说吧。
中山陵参观感悟
参观中山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让我对孙中山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以下是我对参观中山陵的一些感悟:
首先,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见证地之一。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贡献。
他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等先进的思想理念,还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让我印象深刻。
整个陵墓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山坡上,显得庄严肃穆,而陵墓内部的陈列和文物也十分丰富,让我对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中山陵周围的环境也十分优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参观中山陵也让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也认识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总之,参观中山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让我对孙中山先生和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和传承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南京中山陵观后感范文8篇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游览南京中山陵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南京中山陵观后感】今天上午,连续几天暴雨后的周日清晨,空气清新怡人,人们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我们全家一起到南京东郊的中山陵风景区享受夏日的清凉。
行走在两边苍翠掩映的大道上,中山陵风景区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花草树木葱翠碧绿,生机盎然。
深深的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怡人。
只要来到这里,哪怕是心情跌落到谷底的人们都会瞬间从谷底飞回到山顶上。
进了中山陵风景区,我们比赛着爬上392级石阶到达了孙中山爷爷的塑像前,欣赏紫金山的雄伟壮观和秀丽风景!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音乐台,这里又是另一番别致的景象。
环形的音乐台广场上,成千上万的“和平使者”――白鸽纷飞在绿色的草坪上,它们像可爱的天使,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小宝石”,一身雪白的“大衣”,两只火红的爪子,这群鸽子呀,不怕人,只要有好吃的,人到哪,它们就跟到哪,有时还飞到人身上来找吃的,太可爱了。
中山陵真是个美丽、壮观的旅游圣地,它是南京的“绿肺”。
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城市的名片,我们的绿色家园!【篇二:南京中山陵观后感】7月25日,我们来到了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可美了,远远望去,一大面山,郁郁葱葱。
我们来到了博爱坊,那是由4根柱子挺着,每根12米高,上面的横牌上写着“博爱”两个大字,听说孙先生活着的时候,是个博爱的人,他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博爱的心。
离开博爱坊,我们向前走去。
来到一个亭子,里面有一个碑,碑上写着:“民党葬孙先先于此。
”我问:“孙先生是谁?”爸爸说:“孙先生就是孙中山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走出碑亭,我们又往前走,这里全是台阶,有三百九十多层,那天,太阳非常大,。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 万余平方米。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游览南京中山陵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南京中山陵】今天上午,连续几天暴雨后的周日清晨,空气清新怡人,人们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我们全家一起到南京东郊的中山陵风景区享受夏日的清凉。
行走在两边苍翠掩映的大道上,中山陵风景区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花草树木葱翠碧绿,生机盎然。
深深的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怡人。
只要来到这里,哪怕是心情跌落到谷底的人们都会瞬间从谷底飞回到山顶上。
进了中山陵风景区,我们比赛着爬上392 级石阶到达了孙中山爷爷的塑像前,欣赏紫金山的雄伟壮观和秀丽风景!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音乐台,这里又是另一番别致的景象。
环形的音乐台广场上,成千上万的“和平使者”——白鸽纷飞在绿色的草坪上,它们像可爱的天使,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小宝石” ,一身雪白的“大衣” ,两只火红的爪子,这群鸽子呀,不怕人,只要有好吃的,人到哪,它们就跟到哪,有时还飞到人身上来找吃的,太可爱了。
中山陵真是个美丽、壮观的旅游圣地,它是南京的“绿肺”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城市的名片,我们的绿色家园!【篇二南京中山陵观后感】7 月25 日,我们来到了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可美了,远远望去,一大面山,郁郁葱葱。
我们来到了博爱坊,那是由 4 根柱子挺着,每根12 米高,上面的横牌上写着“博爱”两个大字,听说孙先生活着的时候,是个博爱的人,他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博爱的心。
离开博爱坊,我们向前走去。
来到一个亭子,里面有一个碑,碑上写着“民党葬孙先先于此。
”我问“孙先生是谁?”说“孙先生就是孙中山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走出碑亭,我们又往前走,这里全是台阶,有三百九十多层,那天,太阳非常大,汙水直往下流,我们爬了很久,才爬到葬孙先生的地方,那里可美了,白白的墙,绿绿的门,还有警察把守着,屋子正中坐着孙先生的塑像,很大,很高。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山陵观后感篇一:中山陵观后感中山陵观后感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整个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
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中山陵区的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
所以,中山陵的设计和建筑,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通过一段短短的林荫道,就来到了中山陵陵园广场,在陵园的北方墓道处矗立着“博爱坊”,博爱坊在此建立给陵园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范文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仅供参考。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篇一8月4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
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重30多吨的大鼎,在大鼎的后面是一个大牌坊,牌坊上面刻着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两个大字,所以又称作博爱坊。
走过博爱坊,就是长达800米,宽30米的墓道,墓道两旁植满了高大挺拔的松树。
我们走了好半天,花了好多力气才走完了墓道,来到了后面的山门。
穿过山门到达碑亭,中间是中国国民党给总理孙中山先生立的一块碑,碑亭的顶上是国民党的党旗“青天白日旗”。
我在这休息了一下,看到了长达800米的墓道十分平坦,而到了山门这里变得非常陡直,以及中山陵后面的山峰,终于知道了中山陵为修建在这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如同一把椅子,中山陵就修在椅子之上,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国民党要稳坐江山。
碑亭的后方就是陡直的台阶了,妈妈叫我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于是我一边上台阶一边数,由于我上得太快,数掉了许多级台阶,所以直到后来才知道一共有392级台阶。
爬完了392级台阶,我们又来到了灵堂。
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用汉白玉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此时的孙中山先生手中正拿着民国政府的建国大纲,目视着前方,好像正在想着什么。
这尊雕像,雕的栩栩如生,甚至衣服上的花纹的清晰可变真像电视里看的孙中山先生。
灵堂两边是总理孙中山先生与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题写民国政府建国大纲,抬头向上望去,灵堂顶上也是“青天白日旗”。
接着我们有走进了灵堂后面的圆球形的墓室。
墓室的顶上贴着蓝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上面照样映着“青天白日旗”。
墓室正中间的地下是一副铜棺,里面躺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铜棺上面有一个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卧像,雕的也十分精制,丝毫不亚于灵堂里摆放的那尊坐像。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游中山陵游记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中山陵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1今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去爬了国父孙中山爷爷的陵墓————中山陵。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陵前的陵坊。
上面是有孙中山爷爷亲手书写的“博爱”两字。
这两字之间还有一段渊源呢!当年倡导革命的于右任被慈禧太后给通缉了,他化名刘学裕逃到了日本。
在日本,是遇到了孙中山,他们立刻就成为了革命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战友。
这“博爱”两字就是孙中山送给于右任的礼物。
接着,我们爬上了墓道,1929年6月1日,我们“国父”孙中山爷爷被安葬在了南京的中山陵,他的心也被埋进了这片热土之中。
上中山陵的路十分漫长,就好像孙中山爷爷的人生一样。
从赴香港去接受近代教育,让他知道要接受新的知识;从在香港密谋革命,事迹败露,亡命天涯;从这里我们知道如果不赌一把,势必不可能从大业;从赴英学习,赴日学习,回国当上大总统;这些都是学习积累的知识。
再从组织起北伐军,惩罚袁世凯,都是用勇气和信心。
到了中山陵的顶上,你就可以俯瞰南京城。
如果你从空中看鸟瞰中山陵,你就会发现中山陵被鲜花和绿书包包围,周围的建筑如众星拱月一般美丽、宏伟。
不愧为中国第一陵!游中山陵游记作文2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
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
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
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
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
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中国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平静下来。
宽阔的花岗岩石阶,紧凑完整,堪称壮观,给人一种无以言语的压力。
去中山陵作文350字4篇大全作文一:我去了中山陵,感觉非常震撼。
一进去,就看到了开满鲜花的广场,非常漂亮。
然后我又看到了那个大门,门前还有两个很高的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
进了门,就到了中山陵的里面,里面有一些展示中山先生的东西,比如他的书法、画像等等。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钟,据说是中山先生的遗物之一。
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中山先生的陵墓。
这个陵墓非常大,墓前还有很多升旗队员在守卫。
我非常喜欢这些升旗队员,他们肃穆的表情,让我很感动。
在中山陵里面,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山先生的知识。
我知道他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他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化工作。
而且他也非常爱国,曾经说过“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谦让如让,感恩报德,而不怕牺牲,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总之,去中山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也让我更加自豪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作文二:今天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去了中山陵,这是我的第一次。
我看到了中山先生的陵墓,非常壮观。
墓前有许多鲜花,许多人都在这里献上自己的敬意。
我们还参观了中山陵的内部,里面除了中山先生的遗物外,还有许多展示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东西。
我看到了中山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有他的印章、手稿等等。
我们围成一圈,听解说员给我们介绍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我听到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故事,比如中山先生年轻时候在日本学习的经历、辛亥革命、讨袁护国等等。
参观完中山陵之后,我非常感慨。
中山先生虽已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存。
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先行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重点分析:1.作文要点两篇作文都以“我”的视角来叙述自己去中山陵的感受和看到的景象。
文章通过对场景、景物、人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像自己去中山陵一样,在心中画面里“看到”中山陵的样子,并产生所感所悟。
同时,两篇作文还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中山先生的思想、言行和贡献,来让读者对他的卓越贡献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参观中山陵有感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游中山陵有感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
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
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钟”应长鸣———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
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
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感觉。
其实它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树的健在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深沉持久的爱情故事,启示后代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珍惜爱情;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年青一代不要忘掉历史,不要忘掉曾为中华民国之崛起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先辈们。
揭开了法国梧桐的神秘面纱,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们走进了中山陵园。
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
园内游客众多,老老少少,白皮肤黑皮肤的,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当我们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
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
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
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中山先生
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
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
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66
09经济1班——陈兆巍
3
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