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沉积岩分类一、陆源沉积岩1、碎屑岩碎屑岩或称陆源碎屑岩,是由母岩机械破碎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及压实胶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①砾岩:砾岩、角砾岩砾岩属粗碎屑岩类。
粗碎屑岩是具有粗粒碎屑结构的碎屑沉积岩。
它们都是其他岩石遭受破碎的最初产物,在原地或后来的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
这些产物除了少数例外,大都形成一系列具有一定成因的过渡类型的岩石,即从原地的或搬运较近的、由棱角状的碎屑组成的角砾岩到搬运较远的、磨圆较好的碎屑组成的砾岩。
粗粒碎屑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性质,而且一般搬运距离不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有助于追溯物源。
碎屑的粒度和大小是碎屑岩各种不同分类的基础,因此,对砾岩的进一步分类,可以根据砾石的大小进行划分,并分为如下四类: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10mm中砾岩:砾石直径为1~10cm粗砾岩:砾石直径为1~10dm巨砾岩:砾石直径>1m砾岩一般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而角砾岩除了沉积成因的以外,还可以由构造作用(如断层角砾岩)、火山作用(如火山角砾岩)或化学作用(如洞穴角砾岩和盐溶角砾岩)生成。
在地质分布上,砾岩比角砾岩常见,而且可以呈巨厚层出现;角砾岩厚度不大,但具有更明显的成因意义。
②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岩的分布远比砾岩广泛,在沉积岩中仅次于粘土岩而居第二位,约占沉积岩的1/3左右,它是最主要的储集油气的岩石之一。
砂岩是由碎屑沉积形成的,和生物沉积形成的如煤,以及化学沉积形成的如石膏、碧玉不同,碎屑可以是其他岩石的或某些矿物晶体的,胶结这些碎屑的物质可以是方解石、黏土或硅土,关于碎屑的粒度分级,目前有着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案,常用的碎屑颗粒粒度分级为2的几何级数制和十进制。
2的几何级数制:极粗砂:2~1mm 粗砂:1~0.5mm 中砂:0.5~0.25mm细砂:0.25~0.125mm 极细砂:0.125~0.0625mm粗粉砂:0.0625~0.0312mm 中粉砂:0.0312~0.0156mm细粉砂:0.0156~00078mm 极细粉砂:0.0078~0.0039mm十进制:极粗砂:1~0.5mm 粗砂:0.5~0.25mm 中砂:0.25~0.1mm 粗粉砂:0.1~0.05mm 细粉砂:0.05~0.01mm我们石油矿区多采用十进制,但砾与砂的界限习惯上定在2mm,把2到1mm的碎屑可称为巨砂,石油行业碎屑颗粒粒度分级标准如下:砾石:>2mm 粗砂:0.5~2mm 中砂:0.25~0.5mm细砂:0.1~0.25mm 粉砂:0.03~0.1mm 杂基:<0.03mm粉砂岩是主要由粒级0.1~0.01mm(含量>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
1、大理岩(ML) 岩性描述隶属变质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Hm=3,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主要矿物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滑石、透闪石、斜长石、石英等。
通常以白色或灰色大理岩居多,其中,质地均匀、细粒、白色者,又称汉白玉。
在Ⅱ矿区F17以东40-52行,大理岩主要为含镍超基性岩体的下盘围岩,在接触界线附近往往有蚀变现象,主要为透闪石化、透辉石化、蛇纹石化,蚀变范围和程度极不相同。
2、混合岩(Mi)隶属变质岩,粒状结构,块状构造,肉红-红黑色,由于混合岩化作用(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形成。
由浅色花岗质(脉体)和暗色镁铁质岩(基体)两部分组成,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在Ⅱ矿区F17以东40-52行,混合岩主要产出于含镍超基性岩体的上盘及F17断层附近。
3、斜长角闪岩(Am-P)隶属变质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绿黑色-黑色。
主要由角闪石及斜长石组成,含少量石英、黑云母、辉石等。
部分斜长角闪岩伴有局部绿泥石化,常穿插在大理岩中。
4、花岗闪长斑岩(γδπ)隶属岩浆岩,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角闪石,与矿体呈突变过渡关系,该套岩体作为夹石带在Ⅱ矿区F17以东48-50行间侵入穿透整个超基性岩体。
5、特富矿(S-A)黄-黄绿色,致密块状构造,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为主。
矿体呈块状、半块状产出。
常发育于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和内接触带的边缘裂隙中。
6、超基性岩型硫化镍富矿石(SN-A1)黑色,金属硫化物呈2-4mm的集合体,紧密充填于橄榄石颗粒中间构成了海绵晶铁状构造,约占总量的15-30%,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为主。
脉石矿物以橄榄石为主,次有辉石。
含矿母岩为二辉橄榄岩,暗绿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橄榄石含量>60%。
7、超基性岩型硫化镍贫矿石(SN-A2)黑色,金属硫化物为他形粒状呈0.5-2mm的集合体,以星点状稀疏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颗粒之间构成了星点状和局部半海绵状构造。
岩石分类各种名称一、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的岩石,它分为玄武岩和安山岩两种。
玄武岩的颗粒细腻,呈黑色或暗绿色,常见于海洋地壳和火山岛;安山岩的颗粒较粗,呈灰色或灰绿色,常见于大陆地壳。
二、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岩石,具有均匀的颗粒结构。
它的颜色丰富多样,有红色、灰色、粉红色等。
花岗岩常见于大陆地壳,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三、片麻岩片麻岩是一种由长石和云母交替排列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状结构。
它的颜色通常呈灰色或绿色,质地坚硬。
片麻岩常见于大陆地壳,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四、石灰岩石灰岩是一种由碳酸钙矿物组成的岩石,呈白色或浅灰色。
它常见于海洋地壳,是珊瑚礁和贝壳等生物遗骸经长时间堆积压实形成的。
石灰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可塑性,常被用于建筑和雕刻。
五、页岩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组成的岩石,呈黑色或深灰色。
它常见于湖泊和海洋沉积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层。
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页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六、砂岩砂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质地粗糙。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黄色和灰色等。
砂岩常见于河流和沙漠地带,是建筑和砂砾石的重要来源。
七、页岩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组成的岩石,呈黑色或深灰色。
它常见于湖泊和海洋沉积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层。
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页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八、石英岩石英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呈白色或灰色。
它常见于大陆地壳,是地壳中含石英的岩石之一。
石英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火性,常被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九、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由碳酸钙矿物晶体形成的岩石,呈白色或多彩色。
它常见于大陆地壳,是一种高档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大理石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装饰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
十、片岩片岩是一种由粘土和云母等矿物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状结构。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灰色、黑色和绿色等。
岩石的分类1 (岩浆岩)花岗岩:般为淡红色、肉红火红色。
常用于中级和高等级公路面料和铁路道 渣,抗磨性高玄武岩:岩浆喷发形成,颜色深,优势为深绿甚至全是绿色,是高速 公路面层的最好用料。
垃宦岩蛙9-jpi& 花呂岩03O.jpg 花 jpg花岗sSOSA.花炭岩C33 jf g 花贡訝OtO.:Fg花樹神"UR 海 花州岩H~ jp^ 斗挣|吉MF Jr? 蒂啊青(1餌jp2 (沉积岩)石灰岩:是道路基层、烧制石灰和水泥、电厂和钢厂脱硫、混凝土的重要用料.3(变质岩)片麻岩:可作为高速公路面料,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3,工程石料用品(1)片石:是由爆破得到的不规则的石块,一个方向的尺寸一般为30~40cm厚度不小于15cm,体积不小于0.001立方,质量在30公斤以上。
用于砌筑路基边坡、挡土墙和桥梁护坡等工程。
(2)碎石料:岩石经破碎和筛分加工而成的具有菱角、多面、表面粗超的石料碎块,是道路、建筑等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粗料集(骨料)。
按粒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骨料。
尺寸范围通常为5〜100mm (3)砂:砂的来源有天然(山砂、河、海砂)和人工(岩石破碎形成)两种。
是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原料(细集料),砂的粒径在2mm~75u之间。
4,石料的技术分级:按照公路工程对各种不同组成结构的岩石的不同技术要求,可将+自然界的岩石划分为四大类:岩浆岩类:花岗岩,正常岩,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橄榄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石灰岩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凝石岩;砂岩和片岩类:石英岩,砂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砾石类:鹅卵石;5,按照我国路用石料标准,各类岩石可按其主要的物理一一力学性质(饱水状态的抗压强度金额磨耗率)划分为四个等级:1级〜最硬的岩石(玄武岩,辉绿岩)2级〜坚硬的岩石(花岗岩,片麻岩)3级〜中等坚硬的岩石(石英岩,鹅卵石)4级〜较软的岩石(石灰岩)6,按物料的粗细程度分为破碎和粉磨两个过程。
岩石分类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岩石分类标准,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特征。
岩石分类体系岩石可根据其形成、组成和物理特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岩石分类体系包括以下几种:1. 岩性分类:按照岩石的颗粒大小、岩石成因和岩石结构来进行分类。
岩性分类:按照岩石的颗粒大小、岩石成因和岩石结构来进行分类。
2. 矿物学分类:根据岩石中主要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来进行分类。
矿物学分类:根据岩石中主要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来进行分类。
3. 地球化学分类:根据岩石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来进行分类。
地球化学分类:根据岩石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来进行分类。
4. 岩石学分类: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和岩石的起源进行分类。
岩石学分类: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和岩石的起源进行分类。
5. 工程分类:根据岩石的物理性质和适用性来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工程用途的需求。
工程分类:根据岩石的物理性质和适用性来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工程用途的需求。
岩性分类岩性分类是根据岩石的颗粒大小、岩石成因和岩石结构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岩性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和基性火成岩。
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和基性火成岩。
2. 沉积岩:由沉积物在地表和水体中沉积、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由沉积物在地表和水体中沉积、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始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如片岩、麻粒岩、云母片岩等。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始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如片岩、麻粒岩、云母片岩等。
4. 母岩变质岩:由火成岩或沉积岩在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变质岩,如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
母岩变质岩:由火成岩或沉积岩在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变质岩,如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
矿物学分类矿物学分类是根据岩石中主要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来进行分类。
○1花岗岩:深层侵入岩,表观肉红、灰至浅灰色;驻澳矿物为石Array;块状构造。
性质均匀坚固是良好的建材。
○2花岗斑岩:浅层侵入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具有斑状结构,○3流纹岩:是喷出岩,系岩流产物;呈灰白、紫灰、浅黄褐色;斑状结构,细小的斑晶常由石英长石组成。
、,○1正长岩:深成侵入岩,肉红色或浅灰色;全晶质结构,块状构2正长斑岩:为浅成侵入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一般呈由长石、角闪石等组成的细晶质石基比较致密。
3粗面岩:为喷出岩,呈浅灰、浅褐或浅红等色;斑状结构,斑4闪长岩:深成侵入岩,呈灰色、灰绿色;组成矿物为斜长石和5闪长玢岩:浅成侵入岩,呈灰色、灰绿色,成分与闪长岩相似,6安山岩:为喷出岩,呈灰色、紫色及紫灰色,斑状结构,斑晶1辉长石:为深成侵入岩,呈灰黑色至黑色,全晶质等粒结构,2辉绿岩:为浅成侵入岩,呈灰绿灰黑绿色;具有特殊的辉绿岩;矿物与辉岩相似,3玄武岩:为喷出岩,成分与辉长岩相似,呈灰色至灰黑色;具有气孔状或杏仁状构造;致密坚硬,脆性,胶结物为火山灰等;孔隙度高、重量轻、易风化。
砾岩及角砾岩:砾状结构,由粒径>2mm,含量>50%的岩石碎屑胶砂岩:砂质结构,由50%以上的砂粒(粒径在2~0.05mm以内)胶成分一般为石英砂、长石砂及其他岩屑砂等;粒径可分为中0.5—0.25mm)、粗(2—0.5mm)、细(<0.25mm);胶结物分别为硅、易软化,强度及稳定性差;铁质砂岩呈紫红或棕强度和稳定性中等。
砂岩分布广,层粉砂岩:粒径0.05~0.005mm;粉砂质结构,水平层理清晰;由石强泥岩:泥质结构,主要由高岭土、微晶高岭石及水云母等粘土矿物页岩:由粘土脱水胶质而成,以粘土矿物为主要成分,胶结物为钙石灰岩:矿石以方解石(碳酸钙晶体)为主,含量大于90%,粘土10%;另含少量的白云石和粘土矿物;纯质灰岩为白色,常浅灰色。
由纯化学作用生成的灰岩具有良好的结晶结构;有一般含有一些白云石和粘土矿当粘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灰岩,含白云石达25~50%白云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岩(白云岩大于90%,方解石小于10%),结晶结构;纯白云岩为白色;灰质白50~75%,方解石50~25%。
常见的岩石种类有哪些?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
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岩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强调,这是变质岩区别于沉①火成岩也称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岩石的分类与描述岩石的种类①火成岩也称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当熔岩上升未达地表而在地壳一定深度凝结而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是典型的深成岩。
花岗斑岩、辉长玢岩和闪长玢岩是常见的浅成岩。
根据化学组分又可将火成岩分为超基性岩(SiO2 ,小于45%)、基性岩(SiO2 ,45%~52%)、中性岩(SiO2 ,52%~65%)、酸性岩(SiO 2 ,大于65%)和碱性岩(含有特殊碱性矿物,SiO 2 ,52%~66%)。
火成岩占地壳体积的64.7%。
②沉积岩。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包括生物化学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凝灰质砂岩、砾岩、粘土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等。
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7.9%,但在地壳表层分布则甚广,约占陆地面积的75%,而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次,称为层理构造。
层与层的界面叫层面,通常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年龄古老。
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石质化”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生存、活动的痕迹-----化石,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
③ 变质岩。
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5类: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交代变质岩。
常见的变质岩有糜棱岩、碎裂岩、角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片粒岩、榴辉岩、混合岩等。
变质岩占地壳体积的27.4%。
变质岩岩的转化: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片岩、板岩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常见岩石的描述:(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常见的岩石种类有哪些岩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材料,它们是由矿物质和其他岩石碎屑形成的。
地球上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以下是这三类岩石的一些常见种类。
1.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熔岩或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
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
-火山岩:火山岩是在地表喷发的火山口或裂缝中形成的。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深成岩:深成岩是在地壳深处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深成岩有花岗岩、二长岩和辉石岩。
2.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和溶解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
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沉积岩。
-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和沉积物颗粒通过压实而形成的。
常见的碎屑岩有砂岩、泥岩和砾岩。
-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从水中溶解出来的矿物质沉积而成的。
常见的化学沉积岩有石膏岩、盐岩和磷灰石。
-有机沉积岩:有机沉积岩是由有机物质如植物残骸和动物骨骼的堆积而形成的。
常见的有机沉积岩有煤和石油。
3.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由原始岩石经历了化学和物理变化所形成的。
它们可以分为构造岩和代谢岩。
-构造岩:构造岩是由岩浆、火山岩或沉积岩在地壳挤压和变形过程中形成的。
常见的构造岩有片麻岩、角闪岩和石英岩。
-代谢岩:代谢岩是由地壳中的石灰石经过热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代谢岩有大理石和云母片岩。
除了这些主要类型的岩石,还有一些特殊的岩石种类:-玻璃岩:火山活动期间由热熔岩快速冷却形成的块状岩石。
-鸟粪石:由鸟类的粪便沉积而成的特殊的化学沉积岩。
-凝灰岩:火山喷发期间喷出的细小火山灰沉积而成的沉积岩。
-火山玻璃:由火山岩浆快速冷却而成的非晶质岩石。
这些岩石种类分布在地壳的各个地方,它们的形成和性质代表了地球历史上不同地质事件的结果。
无论是在建筑、矿产资源开发还是科学研究中,对于岩石种类的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上都有哪些岩⽯,是如何分类的?感谢邀请!
地球上的岩⽯按照成因分类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类。
1、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固结⽽成的岩⽯。
包括砂岩、砂岩、泥岩、页岩、⽯灰岩、⽩云岩。
2、变质岩
经变质作⽤(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形成的岩⽯,就是变质岩。
包括板岩、千枚岩、⽚岩、⽚⿇岩、长英质粒岩、⽯英岩、斜长⾓闪岩、⿇粒岩
等。
3、岩浆岩
岩浆岩⼜名⽕成岩,是地壳岩浆冷凝形成的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叫做喷出岩,岩浆沿着地壳裂隙侵⼊没有喷出地表,叫做侵⼊岩。
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武岩等。
三⼤岩⽯之间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简单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
知识归纳整理岩石级别 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Ⅰ 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非常坚固的岩石。
(f=20)Ⅱ 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
(f=8)Ⅳ比较坚固普通的砂岩、铁矿石(f=6)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f=5)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
(f=4)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
(f=1.5)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f=1)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
(f=0.8)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
(f=0.6)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A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
难于破碎的岩石普通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算是比较坚固。
所以,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①极坚固岩石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②坚硬岩石f=8~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③中等坚固岩石f=4~6(如普通砂岩,铁矿等)④不坚固岩石f=0.8~3(如黄土、仅为0.3)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反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岩石的分类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应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岩石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喷出岩)2.沉积岩3.变质岩1岩浆岩只要由: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流纹岩、玄武岩、辉长岩等等2沉积岩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砾岩、白云岩、泥岩、石膏等3 变质岩只要由:片麻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虽然岩石的面貌千变万化,但是从他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
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一沉积岩沉积岩市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他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不论哪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淀下来,经过漫长的眼里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沉积岩依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有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沉积岩的形成:1 风化侵蚀在河流上的大石头,经年累月北侵蚀风化,逐渐崩解成小的沙泥、碎屑。
2 搬运这些碎屑被水流从上游搬运到下游。
3 堆积下游流速减缓,搬运力减小,岩石碎屑便沉积下来。
4 压密新的沉积物压在旧的沉积物上,时间久了,底下的沉积物被压得较紧实。
岩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岩石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岩石的成因分类法: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成因,可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由岩屑经过风化、冲刷和沉积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
2.岩石的矿物组成分类法:根据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可将岩石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碱性岩三大类。
酸性岩富含含硅酸盐矿物,如花岗岩、长英岩等;中性岩和碱性岩则含有少量的硅酸盐矿物,如安山岩、辉绿岩等。
3.岩石的岩性分类法:根据岩石的颗粒大小和结构特征,可将岩石分为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积岩三大类。
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或喷溢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侵入岩是岩浆从地下深处上升而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辉长岩等;沉积岩则是经过风化、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砂岩、泥岩等。
4.岩石的用途分类法:根据岩石在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岩石分为矿石、建筑用石和装饰石三大类。
矿石类岩石包括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如铁矿石、火山灰等;建筑用石包括用于建筑结构和道路基础的岩石,如石灰石、砂岩等;装饰石则用于室内外装饰和景观建设,如大理石、花岗岩等。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和背景进行综合运用,以更好地描述和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
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2021-03-06
岩石分类,是指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岩浆岩根据成因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根据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等,变质岩根据作用类型可分为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以及交代变质岩。
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1、岩浆岩
岩浆岩是一种火山爆发之后形成的岩石,这种岩石属于地球内部的,属于熔融物质。
岩浆岩是经过岩浆溶解冷却之后形成的岩石,在有火山的地方比较多见。
岩浆岩的形成不需要时间,只需要有火山。
2、沉积岩
沉积岩也叫作水成岩,这种岩石一般是在地表的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形成的。
沉积岩是经过风化和沉积而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火山的碎屑和一些有机物。
沉积岩也可以细分为很多的种类的,沉积岩是地球上最多的岩石,一般是有层次和构造的。
比较知名的沉积岩就是我们
平时所说的化石。
1、碎屑岩类(1)砾岩----成分多为坚硬而稳定的岩石、矿物组成,一般为石英、燧石、长石、石灰石砾等,颗粒直径大于1mm,含量大于50%,分选差,一般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及圆状或近似圆状,具表面性质(粗糙、光滑、光泽、层理、擦痕等),砾石排列(定向或杂乱),胶结类型(接触式、孔隙式、基底式或混合式),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泥质。
(2)角砾岩----成分复杂,颗粒磨圆差,呈棱角状,其它同砾岩。
(3)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还有少量云母,暗色矿物和岩屑等;颗粒直径大于0.1mm,小于1mm,颜色以灰、浅灰、灰白、深灰、灰绿、棕红、紫红色最为常见,颗粒为圆状或次圆状,分选以中、好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泥质胶结,另有钙质、铁质及硅质胶结,胶结程度以松散、疏松,致密为主,一般具层理特征,包括层理类型、构造类型(如虫孔构造、网状构造)、冲刷面等,砂岩中含有物较普遍特殊矿物(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团状斑块、泥砾等,化石一般有介形虫、腹足类、植物根、茎、叶、动物化石碎片。
遇酸一般起泡反应,分强、中、弱三个等级。
(4)粉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有少量的暗色矿物及白云母,颗粒直径在0.01~0.1mm之间,含量大于50%,颜色以灰、浅灰、灰白、绿灰色最为常见,颗粒为圆状、近圆状,分选好,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另有硅质,铁质胶结,胶结程度以疏松、致密为主,具层理特征,包括层理类型、构造类型、冲刷等,具特殊矿物(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团状斑块等,化石主要为介形虫、植物根、茎、叶,动物化石碎片等,遇酸反应较强烈,分中、强两级。
2、泥质岩类(1)泥岩----成分以各种粘土矿物为主,可掺入多种碎屑和化学沉积物,颗粒直径小于0.01mm,含量大于50%,颜色以灰、深灰、褐灰、棕红、紫红色、灰绿色为主,纯度以含砂、含钙的多少而定,坚硬程度分软、硬、坚硬、脆四级表示,固结程度为松软、致密。
物理性质包括断口、滑腻程度、可塑性、膨胀性、裂缝性。
岩石的分类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岩浆岩的形成:地壳下部,由于放射性元素的集中,不断地蜕变而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物质处于高温(1000"C 以上)、高压(上部岩石的重量产生的巨大压力)的过热可塑状态。
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
当地壳变动时,上部岩层压力一旦减低,过热可塑性状态的物质就立即转变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
岩浆内部压力很大,不断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压力都要减低。
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岩浆的成分: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MgO、 MnO、CaO、K2O、Na2O等。
依其含SiO2量的多少,分为:基性岩浆:特点是富含钙、镁和铁,而贫钾和钠,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大。
酸性岩浆:富含钾、钠和硅,而贫镁、铁、钙,粘度大,流动性较小。
岩浆岩的分类:(成岩的地质环境)(1)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约距地表3km)冷凝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
(2)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3)喷出岩:岩浆沿地表裂缝一直上升喷出地表,这种活动叫火山喷发,对地表产生的一切影响叫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
肉眼不易看清楚。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由于岩浆本身成分的不同,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浆岩的产状大致有下列几种:岩基:深成巨大的侵入岩体,范围很大,常与硅铝层连在一起。
形状不规则,表面起伏不平。
与围岩成不谐和接触,露出地面大小决定当地的剥蚀深度。
岩株:与围岩接触较陡,面积达几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里,其下部与岩基相连,比岩基小。
山地的中的岩石极为多样,差别很大,进行工程分类十分必要。
《94规范》首先按岩石强度分类,再进行风化分类。
按岩石强度分为极硬、次硬、次软和极软,列举了代表性岩石名称。
又以新鲜岩块的饱和抗压强度30MPa为分界标准。
问题在于,新鲜的末风化的岩块在现场有时很难取得,难以执行。
岩石的分类可以分为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
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地质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可以用地质名称(即岩石学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
这对于工程的勘察设计确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使工程师建立起明确的工程特性概念。
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工程分类应在地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概括其工程性质,便于进行工程评价。
为此,本次修订除了规定应确定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外,增加了岩块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并分别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可操作性较强。
岩石的坚硬程度直接与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有关,其重要性是无疑的。
岩体的完整程度反映了它的裂隙性,而裂隙性是岩体十分重要的特性,破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完整岩石大大削弱,尤其对边坡和基坑工程更为突出。
本次修订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各分五级,二者综合又分五个基本质量等级。
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协调一致。
划分出极软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岩石不仅极软,而且常有特殊的工程性质,例如某些泥岩具有很高的膨胀性;泥质砂岩、全风化花岗岩等有很强的软化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可等于零);有的第三纪砂岩遇水崩解,有流砂性质。
划分出极破碎岩体也很重要,有时开挖时很硬,暴露后逐渐崩解。
片岩各向异性特别显著,作为边坡极易失稳。
事实上,对于岩石地基,特别注意的主要是软岩、极软岩、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以及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的岩石,对可取原状试样的,可用土工试验方法测定其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
举例:
1 花岗岩,微风化:为较硬岩,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Ⅱ级;
2 片麻岩,中等风化:为较软岩,较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3 泥岩,微风化:为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4 砂岩(第三纪),微风化:为极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5 糜棱岩(断层带):极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岩石风化程度分为五级,与国际通用标准和习惯一致。
为了便于比较,将残积土也列在表A.0.3中。
国际标准ISO/TC182/SCl也将风化程度分为五级,并列
入残积土。
风化带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确的界线,有些情况不一定能划分出五个完全的等级。
一般花岗岩的风化分带比较完全,而石灰岩、泥岩等常常不存在完全的风化分带。
这时可采用类似“中等风化-强风化’“强风化-全风化”等语句表述。
同样,岩体的完整性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表述。
第三系的砂岩、泥岩等半成岩,处于岩石与土之间,划分风化带意义不大,不一定都要描述风化。
3. 2. 4 关于软化岩石和特殊性岩石的规定,与《94规范》相同,软化岩石浸水后,其承载力会显著降低,应引起重视。
以软化系数0.75为界限,是借鉴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数十年工程经验规定的。
石膏、岩盐等易溶性岩石,膨胀性泥岩,湿陷性砂岩等,性质特殊,对工程有较大危害,应专门研究,故本规范将其专门列出。
3. 2. 5、3. 2. 6 岩石和岩体的野外描述十分重要,规定应当描述的内容是必要的。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岩石工程性质好坏的方法,国内也有较多经验,《94规范》中已有反映,本次修订作了更为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