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路由重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51
重点一数字地形模型1.数字地形模型的定义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的向量序列(矩阵) ,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
DTM,简单地说,就是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
2.DTM 在形式上分为:规则格网(Grid)不规则三角网(TIN)数字等高线、等深线、地形特征线(山脊线、谷底线等)3.规则网格法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
每个格网单元或数组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
规则网格,通常是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规则网格。
对于每个网格的数值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其中所有点的高程,即格网单元对应的地面面积内高程是均一的高度。
这种数字地形模型是一个不连续的函数,一般用来表示离散空间。
第二种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网格中心点的高程或该网格单元的平均高程值,这样则需要用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每个点的高程。
4.等高线模型等高线是一条带有高程值属性的简单多边形或多边形弧段。
需要用插值方法来计算落在等高线以外的其他点的高程。
如:美国USGS DEM 数据;我国 1 :1 万、1 :5 万、1 :25 万、1 :50 万、1 :100 万DEM 数据5.TIN 模型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利用所有采样点取得的离散数据,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把这些离散点连接成相互连续的三角面。
连接原则:尽可能地确保每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或是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Delaunay 。
不规则三角网是另外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它既减少规则格网方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如坡度)效率方面又优于纯粹基于等高线的方法。
TIN 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Route-mapCCNP学习笔记关于route-map的配置讨论,1.Passive-interface被动接口RIP中的被动接口是只收不发,EIGRP中的被动接口是不收不发。
配置,路由进程中,Passive-interface default 关闭所有接口No passive-interface s1/1 打开s1/1接口2.Distribute-list分发列表配置,利用ACL来抓取路由条目,Access-list 1 permit 4.4.4.0 0.0.0.255(路由条目)在路由进程中应用分发列表,Router eigrp 100Distribute-list 1 in/out 接口这个就代表只允许4.4.4.0的路由条目通过,其他路由条目不允许通过。
In后面不能跟协议,只有out后面可以跟。
Out后面不可以跟接口。
3.Prefix-list前缀列表,设计用于专抓路由,不仅可以抓网络号,还可以抓掩码。
配置,利用prefix-list来抓取路由条目,Ip prefix-list 1 permit 2.2.2.0/24(代表必须严格匹配网络号必须是2.2.2.0,掩码必须是24位的。
)在路由进程中应用prefix-list,Router eigrp 100Distribute-list prefix 1 out 接口Prefix-list的其他写法:Ip prefix-list 1 permit 2.2.2.0/24 (匹配前24位:2.2.2.*,掩码必须为24位)Ip prefix-list 1 permit 2.2.2.0/24 le 32 (匹配前24位:2.2.2.*,掩码必须为24—32位)Ip prefix-list 1 permit 2.2.2.0/24 ge 26 (匹配前24位:2.2.2.*,掩码必须为26---32位)Ip prefix-list 1 permit 2.2.2.0/24 ge 25 le 30 (匹配前24位:2.2.2.*,掩码必须为25---32位)Ip prefix-list 1 permit 0.0.0.0/0 le 32 (匹配所有,不可以写any)Show ip prefix-list可以用查看。
多点双向重分布后次优路径的解决方法多点双向重分布后次优路径的解决方法概念预习:什么是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不同路由协议相互之间通过重发布相互传递各自的路由信息,承担重发布工作ASBR路由器数量多于一台.ASBR在每个路由协议内都能够收到相互间重发布通告的路由信息。
一:实验拓扑:二:实验目的:双点:为了路由条目的冗余,Down掉任何一台ASBR路由器都不影响两个AS的通信;双向:不同AS的路由能够相互学习。
三:实验描述:R1,R2,R3运行OSPF,并将1.1.1.1重分布进OSPF[redistribute connected subnet] R2,R3,R4运行EIGRP,并将4.4.4.4重分布进EIGRP[redistribute connected subnet] 四:实验要求:R1能够学到EIGRP的路由,并且到4.4.4.4是负载均衡R4能够学到OSPF的路由,并且到1.1.1.1是负载均衡五:实验过程:1:基本接口的配置:R1(config)#int s0/1R1(config-if)#ip add 12.0.0.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R1(config-if)#int s0/2R1(config-if)#ip add 13.0.0.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R1(config-if)#int lo 0R1(config-if)#ip add 1.1.1.1 255.255.255.0R2(config)#int s0/1R2(config-if)#ip add 12.0.0.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int e1/0R2(config-if)#ip add 10.0.234.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int lo 0R2(config-if)#ip add 2.2.2.2 255.255.255.0R2(config-if)#^ZR3(config)#int s0/2R3(config-if)#ip add 13.0.0.3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R3(config-if)#int e1/0R3(config-if)#ip add 10.0.234.3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R3(config-if)#int lo 0R3(config-if)#ip add 3.3.3.3 255.255.255.0R4(config)#int e0/0R4(config-if)#ip add 10.0.234.4 255.255.255.0 R4(config-if)#no shR4(config-if)#int lo 0R4(config-if)#ip add 4.4.4.4 255.255.255.0R4(config-if)#no sh2:路由的配置:R1(config)#router os 1R1(config-router)#net 12.0.0.0 0.0.0.255 a 0R1(config-router)#net 13.0.0.0 0.0.0.255 a 0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subnets R2(config)#router os 1R2(config-router)#net 12.0.0.0 0.0.0.255 a 0R2(config-router)#net 2.2.2.0 0.0.0.255 a 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router eigrp 1R2(config-router)#net 10.0.234.0 0.0.0.255R2(config-router)#no auR3(config)#router os 1R3(config-router)#net 13.0.0.0 0.0.0.255 a 0R3(config-router)#net 3.3.3.0 0.0.0.255 a 0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router eigrp 1R3(config-router)#net 10.0.234.0 0.0.0.255R3(config-router)#no auR4(config)#router eigrp 1R4(config-router)#net 10.0.234.0 0.0.0.255R4(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R1#sho ip route1.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2.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2.2.2.2 [110/65] via 12.0.0.2, 00:01:58, Serial0/13.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3.3.3.3 [110/65] via 13.0.0.3, 00:01:58, Serial0/2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2.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1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3.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2R4#sho ip route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4.4.4.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1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0.0.234.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发现R1和R4不能相互学习路由,下来我们在E2和R3上实现双向重分布。
实验目的:直连路由的重分布; IS-IS 和OSPF 的重分布; 重分布路由的查看和调试;实验拓扑:实验步骤:配置R1、R2R1R2router isisnet 49.0001.1111.1111.1111.00is-type level-2-onlyinterface Loopback0router isisnet 49.0002.2222.2222.2222.00is-type level-2-only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 ip router isisinterface Serial2/1ip address 12.0.0.1 255.255.255.0 ip router isis 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0 ip router isisinterface Serial2/2ip address 12.0.0.2 255.255.255.0 ip router isisinterface Serial2/1ip address 23.0.0.2 255.255.255.0 router ospf 100log-adjacency-changesnetwork 23.0.0.0 0.0.0.255 area 1配置R3、R4R3 R4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0 interface Serial2/2ip address 23.0.0.3 255.255.255.0 interface Serial2/1ip address 34.0.0.3 255.255.255.0 router ospf 100router-id 3.3.3.3network 3.3.3.0 0.0.0.255 area 1 network 23.0.0.0 0.0.0.255 area 1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4.4.0.4 255.255.255.0 interface Loopback1ip address 4.4.1.4 255.255.255.0 interface Loopback4ip address 4.4.4.4 255.255.255.0 interface Serial2/2ip address 34.0.0.4 255.255.255.0 router ospf 100router-id 4.4.4.4network 34.0.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4.4.4.0 0.0.0.255 area 0network 34.0.0.0 0.0.0.255 area 03、我们现在先查看一下各台路由器的路由表R1(config)#do 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2.2.2.0 [115/20] via 12.0.0.2, Serial2/1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2.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1R1(config)#//只显示了IS-IS的level-2的一条路由条目R2#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3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IA 34.0.0.0 [110/128] via 23.0.0.3, 00:03:31, Serial2/11.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1.1.1.0 [115/20] via 12.0.0.1, Serial2/2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2.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3.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3.3.3.3 [110/65] via 23.0.0.3, 00:05:49, Serial2/1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IA 4.4.4.4 [110/129] via 23.0.0.3, 00:02:44, Serial2/1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3.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1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2.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2R2#//在R2上显示一条level-2的路由和两条LSA Type=3的OSPF路由条目R3#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3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34.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1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3.3.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4.4.4.4 [110/65] via 34.0.0.4, 00:05:44, Serial2/1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3.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2R3#//而在R3上则显示了一条OSPF的内部路由条目R4#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3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34.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23.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IA 3.3.3.3 [110/65] via 34.0.0.3, 00:06:03, Serial2/2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4.4.4.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IA 23.0.0.0 [110/128] via 34.0.0.3, 00:06:03, Serial2/2R4#//R4上学到了OSPF域间路由条目,即LSA Type=34、为了能够学到其他协议(ospf),我们将其宣告进ISIS中R2(config)#router isis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00 metric 20R1#show ip route isis34.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34.0.0.0 [115/30] via 12.0.0.2, Serial2/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2.2.2.0 [115/20] via 12.0.0.2, Serial2/13.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3.3.3.3 [115/30] via 12.0.0.2, Serial2/1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4.4.4.4 [115/30] via 12.0.0.2, Serial2/1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i L2 23.0.0.0 [115/30] via 12.0.0.2, Serial2/1R1#//显示R1已经学到了R2、R3和R4的OSPF的路由条目,但是我们发出包以后,并没有回报给我们,所以我们还需要将其IS-IS重分布进OSPF中!5、将IS-IS重分布进OSPF中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isis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isis level-2 subnetsR3#show ip route ospf1.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E2 1.1.1.0 [110/20] via 23.0.0.2, 00:03:50, Serial2/2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4.4.4.4 [110/65] via 34.0.0.4, 00:36:28, Serial2/1R3#//我们发现将其IS-IS的回环接口1.1.1.1重分布进来,被OSPF学到了,但是并没有学到R1和R2之间直连的路由条目,我们还需要将其直连重分布进去。
目录1 前言 (1)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1)1.2 用户具体需求 (2)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2)1.3.1 先进性 (2)1.3.2 标准性 (3)1.3.3 兼容性 (3)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3)1.3.5 安全性 (4)1.3.6 可靠性 (4)1.3.7 易操作性 (4)1.3.8 可管理性 (5)2 综合布线方案 (5)2.1 需求分析 (5)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6)3系统总体设计 (7)3.1 系统总体设计图 (7)3.2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7)4 网络设计方案 (8)4.1 网络设计需求 (8)4.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9)4.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9)4.4 网络设备选型 (10)4.4.1 选型原则 (10)4.4.2 核心层交换机 (10)4.4.3 接入层交换机 (11)4.5 网络安全 (11)5 网络测试 (12)5.1网络布线的测试 (12)5.2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3)6 技术支持服务 (14)6.1售后服务内容 (14)6.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14)参考文献 (15)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08计算机网络技术 085303014 张建潭摘要: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网络系统集成的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了公司高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网络系统集成是网络工程实施的重要部分,网络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了解用户需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总体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综合布线方案、网络设备管理等方面。
本文对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进行具体分析,从建设目标、用户需求、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说明整个方案。
关键字: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集成;需求分析1 前言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公司主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连接生产、销售、维护,是一个面向集团的日常业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实验十五OSPF与RIP路由重发布实验题目:OSPF与RIP路由重发布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你将重分布RIPv2到OSPF协议,并且在RIPv2路由器提供缺省路由。
在完成本次实验之后,你需要完成下列任务:在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重分布路由信息。
实验学时: 2实验设备及环境:路由器RSR10、路由器以太网接口、 PC机实验基本配置:1.RIP 协议⑴全局设置指定使用RIP协议 router rip(2)路由设置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network2.OSPF 协议⑴全局设置指定使用OSPF协议 router ospf process-id (2)路由设置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启用路由重发布命令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实验拓扑图图19 OSPF与RIP路由重发布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1.在路由器上配置IP路由选择和IP地址。
RA#config t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接口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5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A(config)# interface Loopback 0 //进入回环接口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 //进入回环接口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接口R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6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以太网接口R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C(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接口RC(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C(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以太网接口RC(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9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C(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 //进入回环接口RC(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D(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接口RD(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0 255.255.255.252 //配置ip地址RD(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 //进入回环接口RD(config-if)#i 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D(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 //进入回环接口RD(config-if)#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D(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2 //进入回环接口RD(config-if)#ip address 200.1.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2.配置RIP和OSPF。
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08电商3班姓名:***指导老师:***目录1、建设目标2、需求分析2.1教学需求2.2实验需求3、方案设计4、建设进度计划5、经费预算一、建设目标网络实验室总体的建设目标是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网络设计、安装、调试,以综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建设一流的网络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并拓宽其就业渠道,从而树立学校在学术界和社会的良好品牌形象。
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网络实验室突出强调的是“专业务实”和“学以致用”的特色,并出了多方面的举措保证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和高质量。
比如,网络实验室强调保证充足的实践机会,不但教会学生网络技术,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的网络技术,而且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去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企业网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战高手”。
实验室覆盖了各个层次教学和实验,提供了高速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设计和开发、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等多层次的、全面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型、测试型和自创型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需求分析2.1教学需求1)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网络实验室需提供目前主流的交换设备、路由设备、安全设备、无线设备、服务器等,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网络实验,实验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的典型应用,模拟真实环境。
(2)培养不同类型的网络人才:网络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并拓宽其就业渠道,从而树立学校在学术界和社会的良好品牌形象。
(3)成为有特色的培训基地:建成的网络实验室既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实际动手能力的环境,也要有能力为社会提供培训环境,开办各种网络培训班,面向社会上从业人员。
通过这种特色的教学、丰富的有针对性实验内容,实现培养人才和以网养网的目标。
zebra重分布原理摘要:一、引言二、zebra重分布原理概述1.zebra的定义2.重分布的定义3.zebra重分布的作用三、zebra重分布的实现1.重分布过程2.重分布算法3.重分布的优化四、zebra重分布的应用1.负载均衡2.网络优化3.其他应用场景五、zebra重分布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1.局限性2.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网络设备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解决网络中的诸多问题,如路由选择、负载均衡等,一种名为zebra的重分布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zebra重分布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二、zebra重分布原理概述1.zebra的定义zebra是一种网络设备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通过动态地更新路由表,实现网络中的负载均衡和优化。
2.重分布的定义重分布是指在网络中,当某个网络设备发现到达目的网络的路径发生变化时,将这一信息传播给其他相关设备,从而使整个网络的路由表得到更新。
3.zebra重分布的作用zebra重分布技术主要作用于网络设备之间,实现以下目的:(1)负载均衡:通过重分布,使网络中的流量在各个路径之间合理分配,避免某些路径过载,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2)网络优化:当网络中出现故障或者拓扑发生变化时,zebra重分布可以协助网络设备快速适应新的网络环境,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三、zebra重分布的实现1.重分布过程zebra重分布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网络设备之间的邻居关系建立:通过发送Hello报文,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邻居关系的建立。
(2)路由信息交换:邻居设备之间通过交换路由信息(如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各自更新路由表。
(3)路由表更新: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设备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从而实现重分布。
2.重分布算法zebra重分布采用距离矢量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 Algorithm),该算法通过计算设备到目的网络的距离(如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08 级 网络技术 , 06 级 网络应用 专业《 交换机与路由器技术 》考核方案(命题教师: 李仕专 考试方式:上机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系部 班别 姓名 学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评卷教师考核地点:网络实验室 考试时间:第19周考核验收方式:现场测试打分、学生提交电子报告(问题答案) 考核设备清单:1台PC 机,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 网络拓扑结构:装订线说明:其中模拟器中路由器采用Router-pt,交换机型号2960-24TT。
配置时请注意:IP地址中有xx部分替换为你学号的最后两个数字,如你的学号为20080601 04,因此xx为04,其他类同。
设备的连接情况:PC1与switch0的fa0/1相连;PC2与switch0的fa0/6相连;PC3与switch1的fa0/6相连;Switch0 的fa0/24与switch2的fa0/1相连;Switch1 的fa0/24与switch2的fa0/2相连;R1的fa0/0与switch2的fa0/24相连;R1的Se2/0与R2的Se2/0相连,router1 Se2/0接口为DCT,需要设置时钟为19200;R2的fa0/0与PC4相连。
R1的Se3/0与R3的Se3/0相连,router1 Se3/0接口为DCT,需要设置时钟为64000;R3的fa0/0与PC5相连。
IP设置规划:PC1 ip add:192.168.10.11/24PC2 ip add:192.168.20.22/24PC3 ip add:192.168.30.33/24PC4 ip add:192.168.50.55/28PC5 ip add:172.16.xx.66/24R1:fa0/0.10 ip add:192.168.10.1/24R1:fa0/0.20 ip add:192.168.20.1/24R1:fa0/0.30 ip add:192.168.30.1/24R1:Se2/0 ip add:222.168.xx.1/24R1:Se3/0 ip add:211.168.xx.1/24R2:fa0/0 ip add:192.168.50.50/28R2:Se2/0 ip add:222.168.xx.2/24R3:fa0/0 ip add:172.16.xx.1/24R3:Se3/0 ip add:211.168.xx.2/24R1:loopback 0 ip add:1.1.1.1/32R2:loopback 0 ip add:2.2.2.2/32R3:loopback 0 ip add:3.3.3.3/32考核项目一:组建模拟网络(共10分,回答问题6分)1、按拓扑图在模拟器中连接网络设备。
牡丹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发布时间:2022-08-21T05:28:09.733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1期作者:于文龙[导读] 精准实施地下管线探测并实施信息化管理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管线职能的发挥。
本文在阐述地下于文龙牡丹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精准实施地下管线探测并实施信息化管理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管线职能的发挥。
本文在阐述地下管线探测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其基本的探测方式和信息化管理要点展开分析,期望能为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应用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质量。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管理;信息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地下管线对于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
现阶段,城市地下管线类型多样,整体布局较为复杂,这对于城市发展服务造成了较大影响;有必要做好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实施地下管线的信息化、高效化管理。
一、地下管线探测管理的重要性地下管线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中,应系统化的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并实施相关管线的信息化管理。
从市城市发展服务过程来看,实施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表现为:一方面,城市地下管线的类型多样,除供排水、电力电信管线外,燃气管线、工业管道等都是地下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线在城市能量输送、信息传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城市发展服务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城市地下管线布局复杂,管道类型多样,这使得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较大难度。
规范开展地下管线他侧,并实施信息化管理,能为地下管线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降低地下管线管理的盲目性。
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地下管线的探测和信息化管理,能在保证城市地下管线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经济效益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1、电磁感应法作为地下管线探的常用方式,电磁感应法需要在电磁发射机的支持下,向探测目标发射谐变电磁场,这样才能实现地下目标物及周围介质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差异的有效检测,进而为地下管线类型和分布状况确定奠定良好基础(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