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 格式:docx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指对生物有机体在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操作,为达到目的和需要,以改良物种质量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生产特殊用途的生命大分子物质等。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媒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
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
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制药被投资者认为是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
世界各大医药企业瞄准目标,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生物药品,展开了面向21世纪的空前激烈竞争。
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
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
本文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在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近一、二十年来发展极为神速。
它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医药卫生、食品轻工、农牧渔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
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领域。
农业方面: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高抗病性,抗倒伏,抗盐,抗寒农作物。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工程菌农药,可以实现高效,低毒,低残留杀灭病害虫。
利用同位素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筛选高产,抗病抗逆境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
工业方面: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大大提高衣物洗涤效率。
提高啤酒原料大麦芽的纤维素转化效率,使啤酒品质更好;提高橄榄油榨出率和纯度;提高家畜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家畜生长更快,并且避免一些由于饲料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利用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对服装行业生产的衣物布料实现生物打磨和生物抛光,去除布料微小的纤维碎屑。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中应用的一系列先进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医学和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现代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的基因和生物化学特性进行科学实验和应用的技术领域。
它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DNA技术的出现。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对DNA进行重组、修饰和合成,可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物体。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它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遗传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新型药物。
在农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以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此外,生物技术还可以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它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使一些原本无法治愈的疾病有了希望。
通过基因检测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医疗,提高医疗效果。
其次,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缓解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还为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然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引发了大量讨论和争议。
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遗传资源的私有化,进而加剧贫富差距和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此外,基因工程作物的种植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进而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引人关注的科技领域,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挑战。
基因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引入工程学的概念,通过周密的设计,进行精确的实验操作,高效率地达到目的。
本课程主要为本科生讲述基因工程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以及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对基因工程的系统学习,使本科生对这门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已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的新兴起的学科有所了解,清楚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思路,适应社会对高新技术的要求,为毕业生走向社会参加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科研或报考研究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基因工程是建立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应用性科学。
所以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上述课程基础。
在听课的过程中随时复习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对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及时提问,以免影响对后面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在课程结束前要求每位学生在课余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写一篇专题报告。
对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师要求有比较丰富的基因工程研究实践经验和阅读大量的相关参考书和科研文献,认真备课,根据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讲稿或课件。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introduction to genetic engineering )(2 学时)本章要点:掌握基因工程的含义和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突破。
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基因工程的诞生一、基因工程的定义二、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三、基因工程诞生的技术突破四、基因工程的诞生五、基因工程的特征六、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内容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安全性一、基因工程的安全隐患二、重组DNA 研究的安全准则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一、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基因工程在工业中的应用三、基因工程在医药上的应用四、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四节基因工程技术的商业化发展一、商业投资支持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二、基因工程商业化特点第一章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4 学时)本章要点:掌握DNA 提取、DNA 电泳、分子杂交、PCR 扩增和DNA 序列测定的技术原理。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核心)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的遗传技术。
基因工程的作用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特点:跨物种性;外源基因到另一种不同的生物细胞内进行繁殖。
无性扩增;外源DNA在宿主细胞内可大量扩增和高水平表达。
基因工程最突出的优点是打破了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使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甚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重组和转移。
人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大肠杆菌中表达,细菌的基因可以转移到植物中表达。
人类的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其中多基因遗传病中的任一个基因变异都可能会得遗传病,因此同一遗传病的基因变异可能是不同的。
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基因探针是一段带有标记的,与待测基因有关的核酸序列,而各种病毒的核酸序列各不相同。
因此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病毒。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基因工程,这一充满神秘与创新的领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也为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首先,咱们来聊聊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头、水泥和工具一样,基因工程也有它不可或缺的“工具”。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这名字听起来挺复杂,咱们可以叫它“限制酶”。
它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这就好比一把精准的剪刀,能够在长长的 DNA 链上准确地剪出我们想要的片段。
DNA 连接酶呢,就是负责把切开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
如果说限制酶是“剪刀”,那 DNA 连接酶就是“胶水”,把断开的 DNA 片段重新粘好,形成一个完整的 DNA 分子。
运载体也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常见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运载体的作用就像是一辆“小货车”,能够把我们需要的基因片段运输到受体细胞中去。
接下来,了解一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是获取目的基因。
这就像是在茫茫的基因海洋中找到我们需要的那一颗“珍珠”。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比如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或者通过 PCR 技术进行扩增。
第二步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这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就像盖房子要先搭好框架一样。
要把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基因表达载体。
第三步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这一步就像是把货物送到指定的地点。
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比如,导入植物细胞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等;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则一般用感受态细胞法。
第四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这就像是检查我们送出去的“货物”是否到达了正确的地方,并且是否能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标记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和转录,还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出蛋白质。
基因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课程: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时间:摘要: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从本质上改变生物及食品性能的特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食品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它涵盖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学工程,其中基因工程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生物科学领域最有生命力、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学。
关键词:基因工程、食品、应用、发展一、基因工程的定义狭义:指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去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广义: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大肠杆菌能够生产人所需要的产品;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构建具有新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动物;用基因敲除手段,获得有遗传缺陷的动物等。
二、基因工程的发展史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三、概述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迅速发展。
食品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蛋白质工程( protein engineering)、酶工程( enzymeengineering)、发酵技术( fermentation technology)、组织与细胞培养( tissue and cell culture)、反义RNA ( antisense RNA)技术等G 生物技术可用以改良食品的营养价值、风味、去除食品的不良特性、延长食品储存期限、节省能源、降低食品加工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物技术知识点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利用生物体的自然功能和生物体的特殊性质,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和代谢过程,来实现对生物体的改良、利用和控制。
下面将介绍几个生物技术的重要知识点。
1.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来自不同生物体的DNA片段进行切割、连接和复制,实现对DNA的重组。
这样可以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其表达出所需的特性。
DNA重组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基因治疗和生物制药等。
2. 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DNA复制技术。
它通过反复进行DNA的变性、引物结合和DNA合成,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DNA指纹鉴定和病原体检测等。
3.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对生物体遗传物质(DNA或RNA)进行测序的技术。
它通过对DNA或RNA的序列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功能。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推动了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4.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将细胞从体内或体外分离出来,在含有营养物质和适宜环境条件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研究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还可以用于生产重组蛋白和病毒疫苗等生物制品。
5. 蛋白质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来改变其功能和性质的技术。
蛋白质工程技术在药物研发、酶工程和生物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用于治疗疾病、生产工业化合物和改良农作物等。
6.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精确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
一、单选题1. 下列设想,通过现有的生物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是A.让从委内瑞拉进口的几株名贵兰花快速繁育B.培育出吃起来带有浓浓牛肉味的土豆C.仅依赖三只生育期的雌性藏羚羊就能繁育出雄性藏羚羊D.让一对良种雌、雄奶牛呆在英国,就能在中国生出它们的后代2. 克隆羊“多利”、“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转基因抗虫棉和“海水稻”都是当今生物界的“明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克隆技术和试管婴儿技术都属于无性生殖B.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都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C.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D.“海水稻”耐盐碱的性状是由盐碱环境决定的3. 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使大肠杆菌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叫A.仿生B.发酵C.克隆D.转基因技术4. 下列生物技术中,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是()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扦插技术5. 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或参与的微生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B.生产沼气——甲烷细菌C.酿米酒——酵母菌D.制酸奶——醋酸菌6. 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体细胞、组织,人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心脏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B.人造心脏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心脏移植手术中出现的排斥反应C.构成人造心脏的肌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该病人自身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D.该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7. 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织培养属于克隆技术B.有目的地改变了生物性状C.可以应用于拯救濒危物种D.给人类带来社会伦理问题8.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A.胚胎移植B.细胞融合C.转基因技术D.克隆9. 科学家曾将能控制分解石油性状的基因集中转移到一种细菌里,创造了能分解石油成分的“超级菌”。
这种技术叫()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技术D.转基因技术10. 人们在腌制酸菜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链球菌二、填空题11. 人类应用生物的___________原理培育新品种.12. 克隆技术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大事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技术创新、品种培育、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大事记,展示农业科技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里程碑杂交水稻的研发与推广杂交水稻是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等人成功研发出杂交水稻,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这一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争议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之一,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系列转基因作物,如抗虫棉、抗病番木瓜等。
然而,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直存在广泛争议。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先进的农机装备的应用,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化收割机等,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农业机械化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智慧农业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在中国逐渐兴起。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智慧农业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率。
二、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现状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研发资金有限,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此外,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制约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未来趋势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农业科技创新将继续得到重视,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生物技术定义及研究内容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原理与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生物质及其体内成分的管理、研究、开发和应用而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产物,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生物体、生物控制、生物经济、生物制造等多个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研究内容:一、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插入、删除或修改生物体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使生物体具备特定的遗传特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基因治疗等。
二、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是通过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分裂等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控制和调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工程技术已经应用于组织工程、干细胞研究、再生医学等领域,为解决生物医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蛋白质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是研究和开发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通过合成、改造和修饰蛋白质分子,可以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和应用价值。
蛋白质工程技术已在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抗体药物的开发、酶的改良等。
四、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是通过对生物体内外信息的感知、传递和处理,实现对生物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的技术手段。
生物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例如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基因芯片的应用等。
五、生物能源技术:生物能源技术是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生物转化和相关工程技术,生产可再生的能源。
生物能源技术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气体等多个方面,已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生物技术还涉及到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学、生物药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应用。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法律、安全等问题,需要与社会、政策、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密切合作,以推动生物技术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讲义基因工程,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为我们打开了改造生物遗传特性的神奇之门。
它就像是一把精密的钥匙,能够解锁生命的密码,赋予我们塑造和优化生物的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一、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我们期望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特定基因。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多种多样。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是一种常见的途径。
基因文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基因仓库,里面存放着各种生物的基因。
我们可以根据目的基因的相关信息,在这个仓库中进行筛选和查找。
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也是常用手段。
PCR 技术能以少量的DNA 为模板,通过多次循环的变性、退火和延伸过程,快速大量地扩增出特定的基因片段。
此外,人工合成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时,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直接合成。
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获取了目的基因后,接下来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这就像是给目的基因打造一个“专车”,确保它能准确无误地进入受体细胞并发挥作用。
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组成。
启动子是基因转录的起点,就像发动机的点火开关,决定着基因何时开始表达。
终止子则是基因转录的终点,如同刹车装置,让基因表达在合适的位置停止。
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它就像是一个“标签”,让我们能够快速识别成功转化的细胞。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切割,再用 DNA 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重组 DNA 分子。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有了基因表达载体,接下来要将其导入受体细胞,让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安家落户”。
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农杆菌转化法利用了农杆菌能将其 Ti 质粒上的 TDNA 转移到植物细胞中的特点,实现目的基因的导入。
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直接将基因表达载体注射到细胞中。
生物技术领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以基因(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臻完善,已成为人类解决农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诸多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国发展生物技术旨在研究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药物,及蛋白质工程研究,在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前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是利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按照人们的意愿,研究创造可供人类需求的各种产品,包括医药、动植物新品种。
我国发展生物技术,是为了在下世纪初更好地满足人民营养需求和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生物领域目标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使用和发展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高产、优质农作物和抗逆动植物;研究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究防治危害性大的疾病如癌症、肝炎等的基因治疗方法;跟踪世界生物技术的进展,研究开发蛋白质工程、植物基因组,促进最新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转化,建立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1 生物领域研究内容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1、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培育2、高产、优质、稳定组合的选配3、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试种示范4、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转基因技术1、抗病转基因棉花2、抗病小麦生物技术育种3、抗病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1、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2、基因工程霍乱菌苗的研究3、基因工程痢疾菌苗的研究4、基因工程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抗体工程的研究1、肝癌导向药物的研究2、白血病的导向治疗4、其它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培育重组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1、水稻、玉米联合固氮2、大豆、花生共生固氮3、重组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动物胚胎工程、转基因动物技术1、动物胚胎工程2、转基因鱼3、动物生物反应器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研究1、抗病毒的干扰素系列2、增强免疫力的白介素系列3、肿瘤坏死因子4、造血因子系列5、心血管病治疗系列3、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基因治疗技术1、血友病的基因治疗2、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技术的研究1、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制的应用2、蛋白质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和药物设计4、蛋白质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水稻基因组研究1、物理图谱2、DNA指纹分析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真伪3、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21的克隆2 实施概况十年来,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1、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现代生物技术以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按照所研究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五大类,核心是基因工程。
2、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哪些问题1.食品源头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一是农药、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二是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三是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
2、食品加工、生产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一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如用病死加工食品;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三是非法使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如二氧化硫等;四是人为造假,牟取暴利。
3、食品储存、运输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食品的储存、运输环节没有有效控制污染的措施和规定。
4 、食品卫生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我国的集体性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转基因食品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综合症或产生毒性,对人类和人体存在着未知的危害。
3、如何预防流感病毒1、打流感疫苗。
2、抗病毒药物预防。
3、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最佳方法。
4、保证充分休息。
不要熬夜。
5、不吸烟、不酗酒。
降低呼吸道疾病得病几率。
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人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4、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什么生物武器的特点主要有致命性、传染性强、生物专一性、面积效应大、危害时间长、难以发现等示例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这门技术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到:对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或重组,并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人类需要的新物质的基因技术(如“克隆技术”);从简单普通的原料出发,设计最佳路线,选择适当的酶,合成所需功能产品的生物分子工程技术:利用生物细胞大量加工、制造产品的生物生产技术(如发酵);将生物分子与电子、光学或机械系统连接起来,并把生物分子捕获的信息放大、传递。
三次科技革命总结: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765---1850年。
第二次:1850---1940.第三次:1945---至今工业革命重要发明的时间:1765年珍妮机发明;1783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14年火车;1885年汽油内燃机车;1903年飞机;1945年电子计算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飞跃性意义:人类开始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开始于英国。
2、珍妮机由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发明。
3、珍妮机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也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第一台机器,被称为解放“手”的发明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标志是蒸汽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开创了“蒸汽时代”;5、蒸汽机代表了“原动机”的出现,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
6、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开创了“火车时代”;史蒂芬孙命名的火车:“布拉策号”(在1814年,最早的火车),“旅行者号”(1825年)7、火车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火车是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重大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出行范围。
8、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为工业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扩大了人类的出行与活动范围,开创了“蒸汽时代”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主要对立的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业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珍妮机、蒸汽机、火车;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2、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是将“电”传到人间的天使3、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4、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使用了流水线生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