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24
本章内容第六章财政支出增长 (公共支出概论 )Public Expenditure1、公共支出分类 2、公共支出的增长及其解释2.1 2.2 2.3 2.4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宏观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微观分析3、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4、购买性支出简介1、公共支出分类公共支出定义:公共支出,即财政支出,政府支出, 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 和。
财政支出是政府活动的成本。
1、公共支出分类1.1按财政功能分类1.经济建设费 基本建设拨款、国企挖潜改造、科技,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支援农村生产,城市维护费、国家物质储 备,城镇青年就业,抚恤和社会福利等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1、公共支出分类国家侧重于 哪些职能? 这些职能发 生了怎样的 演变?2.社会文教费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
3.国防费武器与军事设备、人员给养、军事科研、民兵、公 安、武警、警察部队和消防队伍的经费、防空等4.行政管理费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安、司法、检察机关。
5.其他支出陈共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7419551965197519801985 国防费1990199520002005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各国行政管理费(公务支出) 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德国(1998年) 埃及(1997年) 英国(1999年) 韩国(1997年) 泰国(2000年) 印度(2000年) 2.7% 3.1% 4.2% 5.1% 5.2% 6.3%1、公共支出分类1.2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静态上可分为: 1.补偿性支出 2.积累性支出挖潜改造 基本建设、流动资金、国家物质储备以及新 产品试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 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 的部分 科教文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行政管 理、国防战备等。
财政支出的种类与影响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进行各项开支的行为。
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财政支出的种类和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财政支出的种类财政支出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类支出经济类支出包括投资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和工业转移支付等。
投资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技术开发、农业农村建设等,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发展重点产业、扶持中小企业等,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
工业转移支付用于支持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 社会类支出社会类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等。
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用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可以提升民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社会公平与稳定性。
教育支出主要用于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设施等,为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保障。
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疾病防治等,可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3. 文化类支出文化类支出包括文化事业支出和体育事业支出等。
文化事业支出主要用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体育事业支出用于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竞赛组织等,可以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4. 生态环境类支出生态环境类支出包括环保支出、资源保护支出等。
环保支出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品质,维护生态平衡。
资源保护支出用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等,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支出的影响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财政支出通过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类支出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增加,进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2. 社会公共服务提升财政支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可以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增加人民的福利水平。
财政支出科目一、引言财政支出科目是衡量国家财政政策方向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支出科目日益丰富,涵盖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财政支出科目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财政支出科目的分类1.公共服务支出: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支出。
3.经济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4.行政事业支出:包括政府部门运转经费、事业单位支出、公务员待遇支出等。
5.国防支出:用于国防建设、军事装备、军事科研等方面的支出。
6.科学技术支出:涵盖科技创新、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出。
7.文化教育支出:包括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等领域的支出。
8.环境保护支出: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三、我国财政支出科目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但在支出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管理不规范、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四、优化财政支出科目的策略1.调整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项目评审和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3.强化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
4.推进财政支出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政策体系。
五、结论财政支出科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特定时期内用于满足一定目标和需求的支出。
这些支出可以包括政府支付给个人或企业的金钱或服务,以及政府为了公益事业所进行的投资和开支。
财政支出在经济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还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福利。
首先,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通过支出来推动经济活动,刺激需求和投资。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的投资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此外,政府支出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其次,财政支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福利也非常重要。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通过提供财政援助和社会救助,政府能够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进行环境保护、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资,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财政支出还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市场的稳定。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不同类型的支出来影响不同的市场。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通过提高政府采购或补贴政策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稳定经济波动,如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应对经济衰退或通胀压力,保持经济稳定。
然而,财政支出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财政支出应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确保资源的正确配置和利用。
其次,政府需要注意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
过度依赖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压力增大、债务风险加大。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财政收支平衡的政策,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财政对概念及其包含的要素。
2.财政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3.财政的特征和本质。
4.财政的职能:(1)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3)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其实现手段。
(4)掌握概念: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洛伦兹曲线(图)基尼系数。
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7.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概念及其区分的基本标准。
8.免费搭车的含义及其解决。
9.正确理解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0.公共需要的特征。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1.熟悉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参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2.掌握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4.弄清楚纯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的原因,掌握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5.掌握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6.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最低费用选择法。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1.熟悉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了解财政支出规模各指标的含义。
2.掌握概念:“瓦格纳法则”、“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掌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掌握“经济发展阶段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分析。
5.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第四章财政购买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中所说的民生性支出包含的内容,掌握民生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区别。
2.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基本属性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3.教育支出的属性及提供方式。
4.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政府介入的原因及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
5.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6.政府介入三农投资的理由。
第五章财政转移性支出1.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2.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以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3.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