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中标准的应用分析_黄巍
- 格式:pdf
- 大小:891.94 KB
- 文档页数:3
橡胶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在配方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7T06:05:13.1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9期作者:彭卫玲李星[导读] 橡胶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但是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工业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产品应用环境的需求,对于橡胶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70摘要:橡胶的成分分析对企业实际配方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全面权威的的谱图比对以及客观的数据分析和推算,最后得到样品的基础配方。
但橡胶制品一般需要经过硫化工艺,硫化后的橡胶结构交联,同时硫化剂和促进剂等参与反应,使得分析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不同硫化剂和促进剂在橡胶中的反应残留信息的研究,保证的硫化体系的准确和客观性,并在实际配方中获得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成分分析硫化体系配方改善1 橡胶成分分析应用橡胶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但是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工业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产品应用环境的需求,对于橡胶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成分分析能通过微观的谱图分析,快速准确的确定目标样品的各个组分信息,更好的帮助企业优化配方用料,提高制品的性能,从而达到降低成分的效果,使得自身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但是橡胶制品需要硫化的特殊性,使得添加的助剂特别是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在加工成型中反应交联,成为热固性材料。
这无疑对成分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采用对不同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制作出各种标准样品,再对标准样品进行微观的谱图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征,对于成分分析非常重要。
我们通过收集的300多种常见助剂和200多种橡胶配方分析。
从中摸索和总结规律,建立不同的标准数据库、标准样品库、分析方法和测试信息数据库,从而为橡胶企业提供更好更准确的成分分析服务。
2 橡胶成分分析案例1.1胶种的鉴定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图1)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是我们用来分析橡胶胶种主要鉴定工具。
最新橡胶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总结了最新的橡胶研究成果,包括橡胶的种类、生产方式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对橡胶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橡胶的结构和性能,为橡胶行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橡胶是一种具有优良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橡胶制品、密封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橡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总结了最新的橡胶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了解橡胶的性能和应用。
2. 橡胶的种类橡胶树是橡胶的主要原料,通过从橡胶树中提取橡胶乳来制得橡胶。
按照来源的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2.1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出的橡胶乳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弹性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磨性和耐寒性等特点,在轮胎制造、橡胶制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2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的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具有优良的性能稳定性和耐化学品侵蚀性,在工业中有大量应用。
常见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
3. 橡胶的生产方式橡胶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橡胶乳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
3.1 橡胶乳提取法橡胶乳提取法是利用切割橡胶树的树皮,将橡胶乳从树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环保且能充分利用橡胶树资源,但生产效率较低。
3.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合成橡胶的方法,常见的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等。
化学合成法生产效率高,且可以调控橡胶的性能,但对原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
4. 橡胶的应用领域橡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轮胎制造、橡胶制品、密封件等行业。
4.1 轮胎制造轮胎制造是橡胶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橡胶作为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决定了轮胎的性能。
橡胶的弹性和耐磨性使得轮胎能够在不同路面上行驶,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扎刺性能。
4.2 橡胶制品除了轮胎制造,橡胶也广泛用于橡胶制品的制造,如橡胶管、橡胶密封件等。
橡胶制品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抗老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家居等领域。
橡胶配方成分介绍橡胶配方成分是指制造橡胶制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组合。
不同的橡胶制品需要不同的配方成分,以满足特定的性能和用途要求。
本文将详细探讨橡胶配方成分的种类、作用和选择。
一级标题1:主要的橡胶配方成分二级标题1:橡胶橡胶是橡胶制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和性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轮胎、橡胶管等产品。
合成橡胶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特点,可分为丁腈橡胶、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等。
二级标题2:增强剂增强剂是用于增加橡胶强度和耐磨性的成分。
常用的增强剂包括炭黑、硅石粉、纤维素等。
炭黑是最常用的增强剂,能够增加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并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
硅石粉可以提高橡胶的抗老化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温橡胶制品。
纤维素可增加橡胶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高强度橡胶制品。
二级标题3:软化剂软化剂是用于提高橡胶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的成分。
常用的软化剂包括石蜡、石油树脂、酯类等。
石蜡可以使橡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橡胶制品。
石油树脂可提高橡胶的可加工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橡胶管、橡胶带等产品。
酯类软化剂可以提高橡胶的柔软性和耐油性,适用于制造橡胶密封件等产品。
二级标题4:硫化剂硫化剂是用于橡胶硫化反应的成分,可使橡胶成型后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热性。
常用的硫化剂包括硫、过氧化物等。
硫化剂与橡胶中的双键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橡胶成型后具有弹性和耐热性。
过氧化物是一种常用的硫化剂,可在低温下加速橡胶的硫化反应,提高橡胶的硫化效率。
一级标题2:橡胶配方成分的选择二级标题1:产品要求橡胶配方成分的选择应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来确定。
不同的橡胶制品对强度、耐磨性、耐油性、耐温性等性能有不同要求,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橡胶和配方成分。
二级标题2:成本考虑橡胶配方成分的选择还应考虑成本因素。
一些高性能的橡胶和配方成分价格昂贵,而某些一般性能的成分价格相对较低。
低频橡胶减震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马咏梅;黄巍【摘要】根据橡胶经典理论对非扭转橡胶减震器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综合考虑了阻尼、刚度,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在Ansys中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依据其敏感尺寸,以系统三向等刚度为目标,对减震器进行了基于复模态分析的结构尺寸优化.对减震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有限元仿真;复模态分析;三向等刚度;优化设计【作者】马咏梅;黄巍【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造学院,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造学院,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TQ336.421 引言在日常生活、生产及军事等各个领域中,振动现象无处不在,复杂的动力学环境对设备的安全可靠工作产生了巨大威胁,特别是一些电子设备为了避免外加震动对其自身造成的损伤及精度的影响,这些设备常采用外加固技术,如减振,缓冲技术。
在减振、缓冲设计中广泛采用了各种类型的减振器。
弹性特性和阻尼特性主要由橡胶材料确定的减振器称为橡胶减振器。
以橡胶减震器作为设计对象,利用pro/e、ansys 建立了减震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依据设计要求,对减震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2 系统组成要求与总体设计思路2.1 系统组成与要求该系统由模拟盒和4 个减震器组成,模拟盒外形尺寸为150*120*90(mm)外壁分别开有圆形与方形槽,模拟盒质量约为4.5Kg,形状不完全对称,质心不在箱体的几何中心。
减震器初步设计形状,如图1 所示。
系统中减震器的布置方式采用在两相对平面内的对角线交叉布置,并使空间对角线的交点与模拟盒质心重合,保证同一平面内的安装点距质心距离相等,以避免振动耦合化。
对普通橡胶存在载荷方向与弹性位移一致且不发生角位移的3 个相互正交的轴线方向,这3 个轴线称为橡胶的弹性主轴。
回归分析法研究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性能
陈保平;王晗;李斌;欧阳伦炜;肖建斌
【期刊名称】《橡胶科技》
【年(卷),期】2024(22)1
【摘要】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炭黑N330和硫黄用量对混炼型聚氨酯(MPU)胶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本工作设定的范围内,当硫黄用量固定时,随着炭黑N330用量增大,MPU胶料的硬度、100%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和DIN磨耗体积提高,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回弹值降低;当炭黑N330用量固定时,随着硫黄用量增大,MPU胶料的硬度没有明显变化,拉伸强度略降低,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回弹值下降;当炭黑N330用量较低时,DIN磨耗体积随着硫黄用量增大而增大;根据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MPU胶料各项性能随硫黄和炭黑用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陈保平;王晗;李斌;欧阳伦炜;肖建斌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33.95
【相关文献】
1.过氧化物硫化聚醚型聚氨酯混炼橡胶力学性能的研究
2.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性能的研究
3.硫化特性匹配对混炼型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4.不同硫化体系对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vr3l混合橡胶指标SVR3L混合橡胶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橡胶材料品质的指标。
它是根据橡胶的拉伸、撕裂、硬度等性能来评估橡胶的综合性能的。
SVR3L是指Standard Vietnamese Rubber 3 Low,即越南标准橡胶3级低碱度橡胶。
下面将从SVR3L的生产、特性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SVR3L混合橡胶的生产SVR3L混合橡胶是由天然橡胶树提取的乳液经过凝固、干燥等工艺制备而成。
首先,通过在橡胶树上割开树皮,让乳液自然流出。
然后,将流出的乳液收集起来,加入硫酸等物质进行凝固。
凝固后的橡胶乳液会变成块状,这就是未经加工的橡胶。
最后,将橡胶块进行干燥和筛分,得到SVR3L混合橡胶。
二、SVR3L混合橡胶的特性SVR3L混合橡胶具有以下特性。
首先,它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易断裂。
其次,它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能够抵抗撕裂和破损。
此外,SVR3L混合橡胶还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耐磨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另外,它的硬度适中,既不过硬也不过软,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灵活和耐用。
三、SVR3L混合橡胶的应用领域SVR3L混合橡胶在各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汽车制造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轮胎。
由于SVR3L混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使得制作出的轮胎更加耐用和安全。
其次,它还被用于制作橡胶管道、密封件等。
由于SVR3L混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耐腐蚀性,使得它在各种工业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SVR3L混合橡胶还可以用于制作橡胶鞋、橡胶手套等日常用品。
总结起来,SVR3L混合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橡胶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度和耐寒性等特点。
它在汽车制造、工业设备和日常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SVR3L混合橡胶的生产、特性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重要的橡胶材料。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橡胶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研究一、橡胶材料的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橡胶材料已经无所不在,它可以用于制造轮胎、密封圈、管道等产品。
橡胶材料由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类型组成。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的橡乳中提取的,而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到的。
不同的橡胶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在使用时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二、橡胶材料的机械性能橡胶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它在外力的作用下所显示出来的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抗磨损性和耐磨性等。
其中,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最大承载力,它反映了材料的力学强度。
断裂伸长率则是代表拉伸材料时材料的延伸程度,这是材料抗拉伸性能的重要指标。
硬度指的则是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压性能,它反映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橡胶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和耐磨性是指材料受到摩擦或磨损的抵抗能力。
这些机械性能是橡胶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
三、橡胶材料的化学性能橡胶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它在各种化学介质和温度下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抗氧化性、耐油性、耐溶剂性、耐酸碱性和阻燃性等。
抗氧化性是橡胶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耐受的氧化程度,这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
耐油性是指橡胶材料能承受各种油类介质的程度,这是材料应用范围的重要因素。
耐溶剂性则是指材料能够承受各种溶剂介质的程度。
耐酸碱性则是指能够承受各种酸性或碱性介质的程度。
阻燃性是指材料能承受的火焰温度程度和自燃点。
四、橡胶材料的应用领域在汽车、航空、建筑、电力、机械、纺织、化工等诸多领域中,橡胶材料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汽车行业是橡胶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轮胎、密封圈、悬挂装置和油封是汽车行业中需要橡胶材料的主要领域,另外,橡胶软管、橡胶脚垫、橡胶缓冲器和橡胶制动器等产品也日益被广泛采用。
此外,在建筑行业中,橡胶材料也被用作隔音、防水和防震材料。
在电力和电子行业中,橡胶材料也是绝缘材料和密封材料的首选。
五、橡胶材料的发展趋势在橡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水性胶体橡胶、生态橡胶、高强度橡胶和绿色橡胶等成为材料研究的重点。
更持久的抗臭氧橡胶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抗臭氧橡胶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材料,它能有效地防止橡胶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臭氧的侵蚀。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会导致橡胶制品发生老化、开裂甚至失效,严重影响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开发更持久的抗臭氧橡胶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抗臭氧橡胶成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更持久的抗臭氧橡胶成分的意义。
首先,将介绍抗臭氧橡胶的重要性,包括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接着,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抗臭氧橡胶成分的不稳定性和寿命不长等。
然后,将介绍当前抗臭氧橡胶成分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方法的改进等。
最后,将探讨发展更持久的抗臭氧橡胶成分的意义,包括提高橡胶制品的寿命和性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益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抗臭氧橡胶成分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橡胶材料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同时也希望引起更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所示:2. 正文2.1 抗臭氧橡胶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橡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橡胶制品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如高温、紫外线和臭氧等,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老化、开裂和失效等问题。
因此,研发具有更持久抗臭氧性能的橡胶成分对于提高橡胶制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针对抗臭氧的橡胶成分,如抗氧化剂和抗紫外线剂等。
然而,这些成分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寿命有限、效果不稳定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更持久、环保且高效的抗臭氧橡胶成分。
2.3 抗臭氧橡胶成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从不同角度研究抗臭氧橡胶成分。
其中,有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等,可以显著提高橡胶制品的抗臭氧性能。
橡胶成分分析微谱分析指通过微观谱图(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热谱、能谱、核磁共振谱等)对产品所含有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配方分析方法。
配方分析在日本,欧美应用比较广泛,而在国内,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该技术甚至是很多国家的成长途径。
二战之后的日本,就走的引进技术,分析还原,消化吸收,然后技术创新的道路。
韩国等国家也是如此,从欧美获取技术,学习,实践,赶超。
一、介绍橡胶成分分析主要采用“微谱分析技术”(即通过微观谱图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方法)。
即通常所说的成分分析,成分分析等。
详情可查询:二、橡胶成分分析作用橡胶成分分析的作用非常广泛,在质量控制,产品失效分析,成分分析,产品改进等方面都可以用得到。
今年来,因为“微谱分析”技术的引入,橡胶成分分析的作用被发掘的更为深入,最早的检测主要以验证为目的,现今以了解成分,优化改进产品为主流方向。
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产品出问题,分析成分,了解问题根源,便于改进2、分析新产品成分,还原配方,便于模仿生产3、对比先进产品和自身产品成分,寻求改进4、验证产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三、橡胶成分分析案例橡胶成分复杂,在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但因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或分析成本较高,使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航空橡胶密封材料的胶种、有机助剂、无机灰分成分进行了分析,方法经济快速、分析结果可靠。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红外光谱仪:Magna—IRTM750 型,美国 Nico.1et 公司:橡胶提取器:自制;电子天平:感量 0.0001 g,瑞士 Mettler Toledo 公司:某航空橡胶密封材料:5718 工厂;氯仿丙酮、正己烷、苯、甲苯、无水乙醇: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
1.2 样品处理与制备(1)有机助剂的提取取剪碎的橡胶样品 3 g,用滤纸包好,用氯仿一丙酮作为溶剂,在橡胶抽取器中抽取 4~6 h,然后将胶料在红外灯下烘干备用,抽取液在 60℃以下的水浴中浓缩至约 2 InL,备用。
橡胶树种质胶乳5种金属离子含量差异和年度变化研究作者:曾霞安泽伟胡彦师程汉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第02期摘要:胶乳中的金属离子对胶乳稳定性和橡胶性能有重要影响,但这些离子在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及其年度变化尚未见研究报道。
本研究以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种植的少花橡胶、光亮矮生橡胶、巴西橡胶野生种和栽培种共13份种质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了胶乳中的Cu、Mn、Fe、Ca、Mg 5种离子含量及其年度变化。
结果表明:Cu、Mn、Mg离子在种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a、Fe离子在种质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5种离子在野生种和栽培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从年度(5—12月)变化看,Cu离子含量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Ca离子含量年度内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趋势,Mg、Mn和Fe离子含量年度内呈现小幅波动,推测这些变化趋势与天然橡胶年度割胶生产与产排胶有密切关系,也可为高性能天然橡胶的制备提供一定依据;对5种金属离子在种质间差异性和年度变异系数进行分析,认为Mn离子和Mg离子可以初步筛选作为胶乳特性的遗传指标,Mg、Mn、Cu、Ca 4种离子可以通过代表性月份或每月1次测定代表全年平均。
关键词:橡胶树;种质;胶乳;金属离子;年度变化Abstract: The mental ions in the latex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latex stability and properties of nature rubber.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ons among germplasm and the annual changes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this study, 13 germplasm planted in the National Rubber Tree Germplasm Repository, including Hevea pauciflora, Hevea nitida and Hevea brasiliensis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and annual variation of Ca, Cu, Fe, Mg and Mn in the latex by ICP-MS or ICP-OES. It was found Cu, Mn and Mg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Ca and F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ermplasm.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wild and cultivated germplasm. The trend in the whole year of Cu was from low to high, that of Ca was from high to low, and that of Mn, Mg and Fe fluctuated slightly. The trends were speculat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nual production and could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the processing of high quality natural rubber. It is concluded that Mn and Mg could be used as the genetic indexes for latex properties. Mg, Mn, Cu, and Ca could be measured by the representative month or once a month to represent the annual average.Keywords: Hevea; germplasm; latex; mental ions; annual variation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相比,在通用性能、抗撕裂性能等方面表现优良,在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橡胶制品的化学分析及应用摘要:为了追求橡胶制品的高性能,橡胶配方中的添加剂种类更多,添加剂混合的配合比更加复杂。
为能够准确分析这些添加剂,仅仅熟知分析技术是不够的,另外还必须了解添加剂各种化学、物理的性质,实际配合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等相关知识。
本文将主要针对橡胶制品的化学分析及应用。
关键词:橡胶制品化学分析添加剂近年来,欧盟及德国等实施的一系列环保法规和《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已给我国橡胶制品(包括轮胎和非轮胎制品)以及助剂的生产、出口和配套造成很大的压力。
在众多禁限物质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单个多环芳烃简称PAH,多个多环芳烃简称PAHs)最近特别令业界关注,因为它们存在于橡胶制品必不可少的两种主要原材料)))操作油(填充油)和炭黑中,在某些原材料中也有存在,要使产品中PAHs含量达标有很大难度[1]。
一、PAH的内涵(一)PAH又名稠环芳烃,是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稠合在一起的一系列烃类化合物,相邻的苯环至少有2个共同的碳原子。
PAH只含碳和氢,不含杂原子或带有取代衍生物。
由于PAH不只一种,常使用PAH的复数名词PAHs。
(二)PCA是指PAHs加上以S,N,O取代的芳族化合物构成的化学物质,它们可被二甲基亚砜(DMSO)从油中抽提出来。
按IP 346方法测出的DMSO 抽提物含量表示PCA质量分数,以表征油品的芳香度。
PAHs的危害性主要有3个方面:致癌、诱变和致畸。
PAHs中苯环的平面分子结构可以与细胞中的DNA结合,多数生命体可以转化PAHs,但是其降解生成物比原先的物质更有害。
PAHs接触皮肤(首要)或吸入而接触人体组织,易发生皮肤癌、肺癌、上呼吸道肿瘤、动脉硬化、不育症等。
二、橡胶制品中PAHs的来源橡胶制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填充油(操作油)、炭黑以及煤焦油和某些石油下游产品(如古马隆、沥青、石蜡、芳烃树脂等)[2]。
SBR橡胶成分检测SBR橡胶配方分析SBR橡胶性能检测SBR橡胶检测概述SBR橡胶,及丁苯橡胶,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
按生产方法分为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其综合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好。
是一种合成橡胶发泡体,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弹性,不透水,不透气等特点。
因为广泛用于潜水料的制造,近年来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和众多专业成品厂家的大力推界,已经成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拓展的新型材料。
青岛东标检测中心供应SBR橡胶成分检测SBR橡胶配方分析SBR橡胶性能检测。
适用产品天然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聚氨酯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异戊橡胶聚硫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其它橡胶。
检测项目力学性能检测:拉伸强度、定伸强度、橡胶延展性、密度/比重、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撕裂性能(撕裂强度测试)压缩性能(压缩永久变形)粘合强度耐磨性能(磨耗性)低温性能回弹性能、吸水率、胶含量、耐液体门尼粘度的测定、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硫化曲线、门尼焦烧时间、硫化特性测试物理性能检测:表观密度、透光、率雾度、黄色指数、白度、溶胀比、含水量、酸值、熔融指数、黏度、模具收缩率、外观色泽、比重、结晶点、闪点、折光率、热稳定性环氧值、热分解温度、运动粘度、凝固点、酸值、灰分、水分、加热减量、皂化值、酯含量耐液体性能:润滑油汽油机油酸碱有机溶剂耐水燃烧性能:防火阻燃垂直燃烧酒精喷灯燃烧巷道丙烷燃烧烟密度燃烧速率有效燃烧热值总烟释放量适用性: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耐低温性能耐液压性能绝缘性能透湿性能食品、药品安全卫生性能电学性能:电阻率测定、介电强度测试、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测定、耐电弧测定、体积电阻测试、体积电阻率测试、击穿电压、介电强度、介电损耗、介电常熟、静电性能老化检测:(湿)热老化(热空气老化性能)(耐)臭氧老化紫外灯老化盐雾老化氙灯老化碳弧灯老化卤素灯老化耐候老化性能人工气候老化试验高温老化试验低温老化试验高低温交变老化液体介质老化耐液体介质老化自然气候暴晒试验材料贮存寿命推算盐雾试验湿热试验二氧化硫-臭氧试验热氧老化试验用户特定条件老化试验低温脆化温度。
橡胶材料性能检验报告
报告标题:橡胶材料性能检验
报告日期:2024年2月2日
报告编号:GGB1820-30
一、检验目的
检验橡胶材料性能,以评估其适配性及使用功能。
二、检验方法
1、热性能
a.热膨胀:利用弹性体热膨胀作用检验其性能,也可用热重法。
b.热回弹性:使用指定的力量,评价热处理后橡胶材料在恒温环境中
的变形能力,亦可用热重法。
c.热定塑性:通过在一定的温度和变形速率下,检验橡胶材料长期受
力后的耐塑性。
2、机械性能
a.弹性模量:橡胶材料屈服的弹性模量(又称弹性系数或弹性常数),可用三轴力计检测。
b.抗张强度:采用有限荷载法检测橡胶材料在拉伸负荷下的变形和断
裂行为,以评价其抗张强度。
c.油温下的弹性变化:测量橡胶材料在油温环境下,弹性性能的变化
情况。
3、化学性能
检查橡胶材料对指定溶剂的耐蚀性、耐老化性和耐化学氧化性,以及阻燃性能。
三、检验结果
1、热性能
a.热膨胀:检测结果表明,在200℃(高温)和20℃(低温)下,橡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0.056%和0.060%,均符合标准要求。
b.热回弹性:在200℃(高温)和20℃(低温)下。
橡胶材料性能研究及应用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优良性能,如弹性、耐磨、耐腐蚀等,使其成为一种难以替代的材料。
本文着重探讨橡胶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橡胶材料的性能研究橡胶材料的性能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
其中,物理性能是橡胶材料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其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上。
它不仅可以提供较好的缓冲效果,还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
化学性能是橡胶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主要表现在其耐磨、耐老化和抗坏水性能上。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橡胶材料的物理性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保持原有的性能水平。
力学性能则是橡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机械等工业领域的原因之一,它能够承受非常高的压力和张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在橡胶材料性能研究方面,现代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微观、介观、宏观仿真方法、纳米技术、结构设计计算等方法是目前比较主要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橡胶材料的性能,指导企业开发新的橡胶材料,为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材料选择。
二、橡胶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被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电子电器、印刷包装等领域。
在汽车制造领域,橡胶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被应用于轮胎、轮毂、保险杠、地毯、垫子等部件的制造中。
在机械制造领域,橡胶材料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被应用于制动器、离合器、缓冲器、密封件、传动带等部件的制造中。
在建筑建材领域,橡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屋顶防水、地板垫、隔音垫等方面。
在电子电器领域,橡胶材料被应用于绝缘材料、密封材料、导电材料等制造中。
在印刷包装领域,橡胶材料则被应用于油墨、胶带、印模等方面。
三、橡胶材料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橡胶材料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的胶乳产量与生理性状变异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的胶乳产量与生理性状的变异情况,通过选材与培育探讨提高胶乳产量的方法。
研究发现,不同种质资源间存在明显的胶乳产量和生理性状的差异,各种质资源的适应性不同。
胶乳产量与生理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但具体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为优化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提高胶乳产量和改良生理性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细胞水分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深入探索,以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的培育和选育工作。
【关键词】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胶乳产量、生理性状、变异分析、选材、培育、关联分析、因素、结论、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其胶乳可用于生产天然橡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原料之一。
而魏克汉种(Wickham)是橡胶树种质资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较高的胶乳产量和抗病性。
随着橡胶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提高胶乳产量和改良生理性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过去的研究表明,橡胶树魏克汉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胶乳产量和生理性状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能受到遗传因素、土壤养分、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进行胶乳产量与生理性状的变异分析,可以为种质选材和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的胶乳产量和生理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橡胶树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橡胶树作为热带植物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橡胶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魏克汉种质资源作为橡胶树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在胶乳产量和生理性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变异性。
对于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的胶乳产量与生理性状的变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橡胶树的遗传背景和品质特点,为选材和培育优质橡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橡胶材料如何成分分析
1、橡胶配方化学成分分析
橡胶(塑料主体)
助剂: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增塑剂、脱模剂、填充剂、阻燃剂。
填充物质:碳黑
补强材料
其化助剂
橡胶配方化学成分分析标准:
ASTME1252-98(2023)e1《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量分析》GB/T7764-
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
GB/T9722-2023《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ISO7270-2005《橡胶热
解气相色谱分析法》
ASTMD5630-2023《塑料中灰分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EPA6010C-20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17359-2023《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橡胶材料的胶种类型可以按照GB/T7764-2023红外光谱法鉴定,胶种
含量及其他成分含量则需要通过XRD、TG、HPLC、GC-MS等仪器分析手段
加以完善。
由于橡胶无可比拟的独特高弹性能,是航空工业产品尤其是飞行器中无法缺少、难以替代的功能材料。
橡胶材料自身种类和牌号也相对繁多庞杂,主要用于生产垫片、导管、O型圈、油封和皮碗等防震防漏密封耐油零部件。
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还可以兼顾耐高低温性能、耐介质性能、耐老化性能、耐高压性能、耐磨性能等不同用途的性能。
因此随着橡胶材料使用的频繁和广泛,其材质分析方法和技术,尤其是在航空工业科研和生产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和必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
在航空工业中,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主要应用于航天器各机型中橡胶制品零部件的测绘和失效分析,以及日常生产中橡胶原材料与成品件、半成品件质量监控。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橡胶材料种类繁多,每大类下涵盖的牌号也是少则几种,多则数十种,而且新种类、新牌号的研发和使用也日新月异。
由于在航空工业上使用的都是相对较为成熟的种类和技术,因此可以将航空橡胶制品分为以下几大类:异戊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
在有机高聚物材质成分分析手段上,综合考虑试验操作难易程度、成本和周期、准确性以及精确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后,目前在国内外测定橡胶材料种类的鉴定方法普遍采用红外光谱法。
1 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是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有机结合,将红外光谱所反映的物态信息通过化学计量技术建立校正模型,然后使用测定未知样品的光谱来快速预测其组成或性质的分析技术。
根据实验所测绘的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和形状,利用基团振动频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确定吸收带的归属,确认分子中所含的基团或键,并推断分子的结构。
红外光谱测定法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红外分光光度计、非分散红外光度计和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等,其中尤以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的应用最为广泛。
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所检测的化学组分可直接产生对应的特征吸收峰,在原理上属于透明操作体系,所以无需计量法推算技术可直接测量。
因此其化学组分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都很高,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接受其为标准测试方法。
同时正是由于红外光谱法不是基于统计的意义上所建立的分析模型,所以对于大量混合的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样品,全谱傅立叶中红外检测技术适用性好,是今后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的最主要检测分析方法。
而且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检测技术除了具备以上优良的特点外,其还具有不需要光纤传输(光导纤维是易受损伤的和易衰减的)、系统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中标准的应用分析黄巍袁宏达(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摘要] 介绍了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过程中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使用红外光谱法分析橡胶材料材质成分的4个标准,并结合试验室分析过程,阐述了各个标准的不足以及优化建议。
[关键词] 标准;橡胶材质;红外光谱;应用[中图分类号] T–6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3–6660(2012)02–0029–03更为牢固更可靠、可以布置到不同场所、仪器可以自我标定、自我监测等优点。
2 应用标准分析2.1 GB/T 7764–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2.1.1 标准介绍GB/T 7764–2001规定了用红外光谱法鉴定橡胶聚合物的试验方法及步骤,并给出试样制备及谱图解析的概要。
GB/T 7764–2001用于橡胶类别的生胶、混炼胶、硫化胶单一或并用胶料(但并用胶中的小比例聚合物质量比含量一般不应低于20%)的鉴定。
GB/T 7764–2001不适用于定量分析。
GB/T 7764–2001较为详细的描述橡胶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中的原理,适用范围,设备和试剂,试样制备,裂解、热解及光谱测定步骤,溶解制膜及光谱测定步骤,光谱解析以及部分种类橡胶材料的光谱特征吸收表和参比光谱图等各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按照GB/T 7764–2001试验方法能够得到准确有效的橡胶材料材质成分红外光谱谱图,同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GB/T 7764–2001的解析依据,可以基本鉴定出适用范围内橡胶材料的类别和材质成分。
2.1.2 标准应用分析GB/T 7764–2001内容全面数据准确,方法适用范围相对广泛,试验操作记述条理清晰、步骤明确。
但由于GB/T 7764–2001等效的ISO国际标准——ISO 4650–1984《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其版本非常陈旧,而且在2001年重新修订过程中只是单一扩大适用范围,即增加氯醚橡胶、丁腈酯橡胶、硅橡胶及氟橡胶等4种胶型,而没有相应依照目前国际国内仪器升级优化情况,与时俱进的改进检测方法及更新谱库,依然沿袭以往相对落后简单的检测方法,而这种简单的检测方法已经难以应对目前广泛使用先进新型号仪器进行检测的形势。
因此建议GB/T 7764–2001及时、全面、细致地更新检测方法和仪器操作过程,例如增加目前日益普及的衰减全反射(ATR)光谱检测相关的应用方法,以及先进的橡胶热裂解自动仪和其参数要求等。
此外GB/T 7764–2001所记录的红外光谱谱图相对分辨率较低,规格种类也相互不一致,并被分格线遮挡谱线,导致辨识度降低。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应当使用功能先进的新型号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按照国际标准试验方法重新制作绘制谱图,并相应统一明确标注特征峰,对官能团的解析也应该准确全面细致,以便于为使用GB/T 7764–2001进行试验操作及判定的检测人员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鉴定依据。
2.2 HB 5416–1988《航空非金属材料红外光谱检验方法》2.2.1 标准介绍HB 5416–1988适用于航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分检验,也可适用于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检验。
用样品所测定的红外光谱谱图和标准标样的谱图进行对照分析,达到鉴别样品种类及牌号的目的。
HB 5416–1988给出红外光谱法鉴定航空非金属材料的原理,适用范围,仪器和试剂,取样、样品预处理,试样制备,红外光谱谱图绘制,化学组分对比检验等步骤。
其中概要讲解取样方法和要求;样品预处理方法和种类—溶解法、热裂解法和灰化法;试样制备方法种类和要求—KBr压片法、铸膜法、液膜法、涂片法以及液体池法。
HB 5416–1988试验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涵盖内容较多,特别是航空非金属材料针对性强,适合在开展航空非金属材料材质鉴定工作初期作为指向引导性的依据。
2.2.2 标准应用分析HB 5416–1988使用范围相对较广,所记述的检测方法种类相对全面,但方法记述简捷可执行性差、缺乏详尽操作仪器和细节,光按照HB 5416 –1988记述难以完成试验所需步骤和要求,因此建议详细记述试验所需要的步骤过程和要求等内容,而且应按照国际比较通用的先进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更新。
此外HB 5416–1988也存在版本过于陈旧的问题,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实施年代为1989年,因此也存在检测方法种类落后,缺乏技术成熟的先进检测方法和多功能仪器操作说明。
同时如可能,应该对航空非金属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例如分为石油产品、橡胶、胶粘剂、涂料和塑料等种类,这样技能保持同类材料检测和鉴定方法的一致性,又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材料执行更有针对性的检测技术和鉴定方法。
2.3 HB 5490–1991《航空非金属材料商品红外光谱标准图谱集》2.3.1 标准介绍HB 5490–1991规定航空非金属材料商品红外光谱标准谱图的术语、代号、技术要求、应用方法及收录涵盖范围内材料的红外光谱谱图集。
HB 5490 –1991适用于图谱集涵盖的各种类相关牌号的航空非金属商品材料,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HB 5490–1991描述测定所记录光谱图集的要求:图谱所用样品为通过技术鉴定、定型和批量生产的航空非金属材料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以及航空产品上试用的新材料;谱图波数范围在4000~400cm–1,最强吸收谱带的透过率在5%左右,谱图基线在95%左右;谱图准确表征所测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特征吸收谱带的位置、形状与相对强度,并无样品以外和易挥发溶剂的吸收谱带。
HB 5490–1991提供大量详细准确的红外光谱谱图,用于航空非金属材料的成品件、半成品件和原材料的常规质量监控,以及航空产品中测绘新材料的材质成分分析。
2.3.2 标准应用分析HB 5490–1991在使用过程中涵盖范围非常广,包含航空产品中11大种类相当一部分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并且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统一,谱图有效性和准确性要求一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但是HB 5490–1991同样存在版本过于陈旧的问题,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实施年代为1992年,因此不足在于制样方法相对单一落后,新兴材料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材料谱图更新不及时。
建议增加多样化先进成熟的制样手段以及检测方法,并能够定期及时更新材料谱图。
此外HB 5490–1991所记录的红外光谱谱图相对分辨率较低,为纸制笔记录式,并被分格线遮挡谱线,导致辨识度降低。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应当使用功能先进的新型号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按照国际标准试验方法重新制作绘制谱图,并相应统一明确标注特征峰,对官能团的解析也应该准确全面细致,以便于为使用HB 5490–1991进行试验操作及判定的检测人员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鉴定依据。
2.4 GJB 277–1987《特种橡胶鉴定——红外分光光度法》2.4.1 标准介绍GJB 277–1987是为鉴定特种橡胶而制订的方法,应用红外光谱鉴定技术对橡胶裂解物和橡胶薄膜进行鉴定,记录典型光谱。
GJB 277–1987不包括定量分析。
GJB 277–1987适用于单一的生胶、硫化橡胶和混炼胶中的橡胶材料材质种类鉴定。
GJB 277 –1987包含试验所要求的仪器与试剂、样品制备、生胶制膜、硫化橡胶制膜、裂解、降解、谱图解析以及特征吸收峰和有关官能团等内容。
GJB 277–1987在日常检验中起辅助作用,用于作为航空军品橡胶材料的检测方法依据。
2.4.2 标准应用分析GJB 277–1987现已废止,被GB/T 7764–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代替,但问题在于应该增加军用橡胶材料特别检测及鉴定分析标准,采用高针对性和保密性,以显著提高军品橡胶原材料、半成品件和成品件的质量控制,以及加强航空产品上测绘新材料的材质成分分析能力。
3 结论经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国家标准、航空标准及军用标准中均有或曾经有过橡胶材料材质成分分析的具体标准或谱图集,此类标准应用范围广泛、使用可靠、数据准确。
但这些标准也都存在版本实施年代过久,样品制备和检测方法相对落后单一,标准谱图相对分辨率低、并未采用日益普及的先进检测手段等不足,从某个层次上可以说明这些标准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难以应对目前航空工业科研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和要求,尤其是在航空器橡胶材料零部件新品测绘分析、失效故障分析以及材料性能质量监控等方面,此类矛盾更是越发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