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物理中考模拟试题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780.50 KB
- 文档页数:8
试卷类型:A 200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8 分)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从某一高度以相同速度相隔1s先后水平抛出甲、乙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在乙球抛出后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水平方向的距离越来越大B.两球竖直高度差越来越大C.两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差越来越大D.两球每秒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与其质量无关3.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体重为50m kg 的小芳在本届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
若忽略空气阻力,g 取210/m s 。
容山中学2008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五)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学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B.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2.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出此可以知道()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D.小车做曲线运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二种频率的光子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4.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涡流,使锅体发热从而加热食物的。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锅体中的涡流是由恒定的磁场产生的B.恒定磁场越强,电磁炉的加热效果越好C. 锅体中的涡流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D.提高磁场变化的频率,可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效果5.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若氢原子发出的光a、b两种频率的光,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分别得到干涉图样如图甲、乙两图所示。
若a 光是由能级n=5向n=2跃迁时发出的,则b光可能是( )A.从能级n=4 向n=3跃迁时发出的B.从能级n=4 向n=2跃迁时发出的C.从能级n=6 向n=3跃迁时发出的D.从能级n=6 向n=2跃迁时发出的6.一只普通旧干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电动势时,示数仍接近1.5V.现对该电池作下述两种处理:①让它给一个额定电压为1.5V的小灯泡供电时,发现小灯泡完全不亮:②把它装在额定电压也为 1.5V的电子钟时,电子钟仍能正常工作较长时间.对上述两种情形比较和分析,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情形①中的电路电流较情形②中少B .情形①中的路端电压较情形②中少C .小灯泡中的电阻远大于电子钟的内电阻D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远大于电子钟的额定功率7.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 ,其上方有一个曲线轨道AB ,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圆柱体顶端相切。
2024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顺德学校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虚线呈水平方向,图中的实线为与虚线成30°角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图中OM与电场线垂直,且OM=ON。
现从电场中的M点沿与虚线平行的方向抛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经时间t物体恰好落在N点。
已知物体在M、N两点的速率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匀强电场的方向垂直OM斜向上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C.物体由M点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D.M、N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为2、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a-t图象如图所示(选取向上为正),电梯内乘客的质量m0=5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9s内电梯速度的增加量为0.5m/sB.第9s内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对人做负功C.第9s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D.第9s内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3、某天体的两颗卫星a、b分别在同一平面内的P、Q轨道上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如图所示。
P、Q轨道的半径分别为r1、r2,且r2=4r1,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a的加速度小于卫星b的加速度B.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一小段时间内两卫星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在以后运动过程中,只要卫星b处于图示位置,则卫星a也一定处于图示位置D.若使卫星a变轨到Q轨道上运动,则必须减小卫星a的速度4、t=0时刻,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则P﹣t图象正确的是()A.B.C.D.5、2016年10月17日,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飞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二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如不加干预,天宫二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6、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并忽略自转,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某一矿井的深度为d,求矿g大小之比.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为g 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小明同学的思考过程如下:由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可知, 2GMm mg r =(G 为引力常量, M 为地球质量, r 为各点距地心的距离, g 为该点的重力加速度).所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02GM g R =,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2GM g R d ='-.由此可知,矿井底部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20R g g R d ='-. 对于小明的思考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的答案是正确的B .小明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02M g R =不成立 C .小明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2GMg R d ='-不成立D .小明的答案是错误的,比值应该为()202R d g g R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顺德一中德胜学校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5页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答卷前,考生请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及学号;3、必须用黑色或兰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在试卷上作答。
(注:填空题和选择题请答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只能传声而不能发声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因为声带振动频率慢D.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幅有关 2、下面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快 D.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3、在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2007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实现了人类奔月的梦想,在月球表面下列哪种活动不可能实现( )A 、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B 、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C 、人在月球上行走D 、两个人利用无线电进行面对面的交谈5、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 6、小明在观看音乐会时总是发现,乐器师们在使用乐器前总要不断调试乐器的琴弦。
调试琴弦的目的是( )A 、使乐器发出更大的声音B 、改变乐器的音色C 、改变乐器的音调D 、以上说法皆不正确 7、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凹透镜B .凸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A .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 .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 .小孔成像D .冰透镜向日取火图18、下列连线中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9、牛的叫声与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相比,牛的叫声响度 ,音调 ;蜜蜂的翅膀的声音响 度 ,音调 (填“大”或“小”、“高”或“低”)。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试题1: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 )A .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 .能感觉到蜜蜂飞过C .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试题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 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试题3: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试题4:人们照镜子时,总是走近平面镜去看,其原因是走近时 ( ).A.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人看到的像也会变大B.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更清晰C.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变D.只有走近平面镜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试题5: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
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有关好(即此时装在未关好车门上的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指示灯就会发光从而提醒驾驶员。
在图24-1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设计正确的是 ( )试题6: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试题7: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尽量减小灯丝的电阻B.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C.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试题8: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
2008年广东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本大题共l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在?琢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光子说2.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
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自e +3717Cl →3718Ar+0-1e已知37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MeV B.0.31MeVC. 1.33MeV D.0.51MeV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状态。
若两个力F2和F1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第2秒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B.在第3秒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C.在第4秒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D.在第6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运动方与F1相同4.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滋=0.2。
从t=0 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则反映物体受到Ff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2中的(取向右为正方向)()5.如图3所示,一架航天飞机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以周期T运行,为了返回地面,在A点适当降低速率,于是沿与地球表面相切的椭圆轨道返回地面的B点,已知地球半径为R,则航天飞机从A回到B的时间为()A.(1+ )TB.(1+ )TC.(1+ )TD.(1+ ) T6.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t1秒末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到t2秒末静止。
2008佛山中考物理科试卷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合适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2.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3.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5.如图3所示把凉牛奶放在 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 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A .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 .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 .小孔成像D .冰透镜向日取火图1A BC D图2图3D.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6.图4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47.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实例,如图5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图58.电动机可以带动水泵抽水。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A.竹排 B.青山 C.两岸 D.天空2.下列各情况中可将神舟九号飞船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神舟九号飞船太阳帆板的指向B.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的路程C.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的内部结构D.返回前对神舟九号飞船进行姿态调整3.某人站在楼房顶层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1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O点为坐标原点,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15 m,15 m B.35 m,15 m C.35 m,﹣15 m D.15 m,﹣15 m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此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5.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m/s,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m/s,则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7.04m/s B.7.50m/s C.8m/s D.8.24m/s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9.一架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加速前行,飞机的加速度是4.0m/s2,运动20s达到起飞速度.则飞机起飞时的速度()A.4 m/s B.8 m/sC.80 m/s D.以上答案都不对10.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A.1:3 B.1:5 C.1:8 D.1:9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 s末指的是时刻B.4 s内指的是物体在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C.第4 s内指的是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D.第3 s末就是第4 s初,指的是时刻12.甲物体的位移为5m,乙物体的位移为﹣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C.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 D.甲、乙的位移方向相反13.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10s速度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8 m/s2B.1.4 m/s2C.2.0 m/s2D.2.6 m/s214.如图所示,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的是()A.B. C.D.15.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三.填空题(共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1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物体在OA段作运动,加速度为m/s2,在AB段作运动,加速度是m/s2.两段的速度方向(相同或不相同)(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m/s.(3)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m.17.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乙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和2.0×10﹣2 s.小滑块的宽度d=5.0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四.计算题(共2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18.某人沿半径r=50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 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19.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试回答下列问题.(1)前3秒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是多少米?2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遇紧急情况刹车,获得大小为2m/s2加速度.求:(1)求刹车所用的时间;(2)求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x;(3)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75m时所经历的时间.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A.竹排 B.青山 C.两岸 D.天空【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竹排上的人随竹排在江中向前运动,从山的这头走到山的那端,即人和山发生了相对运动,观察者以自己所在的竹排作为参考系而认为自己未动,故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解答】解:本来两岸的青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竹排上的人随竹排在江中向前运动,由于人认为自己未动,而认为是两岸的青山后退了.故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竹排或是竹排上相对于竹排静止不动的物体.故A正确.故选A.【点评】参考系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种运动情况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2.下列各情况中可将神舟九号飞船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神舟九号飞船太阳帆板的指向B.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的路程C.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的内部结构D.返回前对神舟九号飞船进行姿态调整【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解:A、研究神舟九号飞船太阳帆板的指向时,太阳帆就在飞船上,飞船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神舟九号飞船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误;B、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飞船的大小相对于和地球的距离来说,小很多,飞船的大小完全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C、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的内部结构时,飞船的大小当然不能忽略,故C错误;D、神舟九号飞船进行姿态调整,看的就是飞船的形状,飞船的大小当然不能忽略,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3.某人站在楼房顶层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1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O点为坐标原点,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15 m,15 m B.35 m,15 m C.35 m,﹣15 m D.15 m,﹣15 m【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解答】解:物体上升105m,由下降15m到达0点下方的点,路程s=10+10+15m=35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15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x=﹣15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路程与位移的区别,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分路程和位移,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此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位移除以在这段为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解答】解:由题意知:位移的大小为x=100m,t=10sv==10m/s.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某时刻的速度),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位移;“第10s末到达终点”告诉时间.5.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解答】解: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是指汽车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即为瞬时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度,故A不正确;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故B正确;C、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与这一过程相对应,因此是平均速度,故C正确;D、子弹穿过枪口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相对应,因此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评】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匀速高速飞行的飞机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A正确;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仍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以及掌握判断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m/s,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m/s,则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7.04m/s B.7.50m/s C.8m/s D.8.24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总的路程为s,在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t2=,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v==7.50 m/s,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解答】解:A、由图知甲的速度为正,即知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的速度为负,说明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同,故B错误.C、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位移不同,故C错误.D、由于两个物体出发点的位置未知,不能确定两者之间距离如何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两个意义来分析和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9.一架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加速前行,飞机的加速度是4.0m/s2,运动20s达到起飞速度.则飞机起飞时的速度()A.4 m/s B.8 m/sC.80 m/s D.以上答案都不对【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起飞的速度.【解答】解:飞机起飞的速度v=at=4×20m/s=80m/s.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0.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A.1:3 B.1:5 C.1:8 D.1:9【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可以求得.【解答】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2ah ab=v2…①2ah ac=(3v)2…②由①②得: =;故=;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直接应用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 s末指的是时刻B.4 s内指的是物体在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C.第4 s内指的是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D.第3 s末就是第4 s初,指的是时刻【考点】时间与时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作息时间表、列车时间表等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解答】解:A、4 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指的是时刻,A正确;B、物体在4s内,指从0时刻开始到4s末结束,是指4s时间,B错误;C、第4 s内指的是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故C正确;D、第3 s末就是第4 s初,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也可抓住在时间轴上,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来理解12.甲物体的位移为5m,乙物体的位移为﹣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C.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 D.甲、乙的位移方向相反【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负号代表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解答】解:A、甲物体的位移为5m,乙物体的位移为﹣5m,位移是矢量,负号代表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故A、B错误,C正确D、甲与正方向相同,乙与正方向相反,所以甲、乙的位移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对路程和位移的理解能力.知道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13.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10s速度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8 m/s2B.1.4 m/s2C.2.0 m/s2D.2.6 m/s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题中已知末速度大小为20m/s,而方向不清楚,有两种可能:末速度的方向可以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解.【解答】解:已知初速度v0=6m/s,末速度v=20m/s或﹣20m/s,时间△t=10s,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分别代入不同的末速度得:a=1.4m/s2或 a=﹣2.6m/s2加速度的大小取绝对值,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2和2.6m/s2.故选:BD.【点评】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直接应用,要注意矢量的方向性,要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14.如图所示,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的是()A.B. 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对于s﹣t图,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v﹣t图,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此图中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此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此图斜率不变,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此v﹣t图,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图象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图线斜率的意义来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关键.15.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V0>0,a<0,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V0<0,a>0,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C、V0>0,a>0,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D、V0<0,a<0,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三.填空题(共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1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物体在OA段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1 m/s2,在AB段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2 m/s2.两段的速度方向不相同(相同或不相同)(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 2 m/s.(3)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12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各时刻的速度大小可以由图象读出;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根据数学知识求出斜率,得到加速度.物体的运动方向由速度的正负读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几何知识求出位移大小.【解答】解:(1)物体在OA段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1m/s2,在AB段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2m/s2.两段的速度方向不相同.(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m/s.(3)物体在6s内的位移等于三角形面积大小,是 x=×4×6m=12m.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1,匀减速直线,﹣2,不相同.(2)2;(3)12.【点评】对于速度图象问题,抓住“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是关键.常见问题,不要出错.17.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乙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和2.0×10﹣2 s.小滑块的宽度d=5.0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1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2.5m/s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求出瞬时速度,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所以v1==m/s=1.0m/s.v2==m/s=2.5m/s.故答案为:1 m/s,2.5m/s.【点评】考查光电门测量瞬时的原理,掌握在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方法.四.计算题(共2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18.某人沿半径r=50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 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解答】解:人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x=r=1.414×50=70.7m;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人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l=×2πr=×2π×50m≈235.5m.答:质点的位移为70.7m,路程为235.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19.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试回答下列问题.(1)前3秒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是多少米?【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求出加速度,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解答】解:(1)前3s内升降机的加速度为:,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为:h=.答:(1)前3s内的加速度为1m/s2,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为24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2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遇紧急情况刹车,获得大小为2m/s2加速度.求:(1)求刹车所用的时间;(2)求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x;(3)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75m时所经历的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在小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所用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的距离.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位移为75m经历的时间.【解答】解: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1)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10s.(2)因为20s>10s,则20s内的位移等于10s内的位移,即x=v0t+at2=20 m/s×10 s+×(﹣2 m/s2)×(10 s)2=100m(3)位移时间关系得x1=v0t1+at12代入数据。
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大良校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痛(zhì) 讪.笑(shān) B.哺.育(pǔ) 濒.临(bīn)C.雄雌.(cí) 倜.傥(tì) D.澎湃.(bài) 咀.嚼(jǔ)2.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犯罪分子挺而走险,光天化日抢走了价值近四百万元的奥运金条和纪念币。
B.你的棋术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C.模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迫不急待地打听自己的考试成绩。
D.北京国际车展上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车型,真让人眼花缭乱。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农村减负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减轻了农民的思想负担,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是一举多得....。
B.随着高考和中考的日益临近,国内各种复习资料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缅甸遭受热带风暴袭击,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D.西方的一些媒体故意歪曲报道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对无辜平民在暴乱中的伤亡却闭.目塞听...。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能否研制出手足口病疫苗,是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至10题。
2008年物理中考模拟试题说明: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提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给3分,选错或不选的给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如图1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 如图2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
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 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A .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B .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C .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D .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4.我国的“嫦娥”1号卫星于去年成功发射,“嫦娥”号无人驾驶飞船也预计将在2010年前后登上月球,相关报道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其中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A 、因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吸引力比在地球上小,所以用天平在月球上测出的物体质量比在地球上测出的同一个物体的质量小B 、因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吸引力比在地球上小,所以人站在月球上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比同一个人站在地球上对地球表面的压强小。
C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流星撞向月球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与空气的摩擦而被烧毁D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普通的喷气飞机在月球上空无法象在地球上空那样正常飞行图2图15.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A .大于10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和20cm 之间6.下图3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做法是( )7.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利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 如图4所示。
在拉起吊桥过程中A .吊桥是省力杠杆B .A 点是吊桥的支点C .AB 是吊桥的阻力臂D .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8.图5中,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并且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在磁场中沿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9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9.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__来解释日食的成因。
我们能分辩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时,其 是不同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A B C D图3图510. 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
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
11.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 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12.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当S 1、S 2闭合,S 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O.5A ,则R 1的电阻值为 Ω;当S 1、S 3断开,S 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 ,则R 2的电阻值为 Ω;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 3,电压表示数是 V ,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A 。
13.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7所示。
那么两球所受浮力F 甲 F 乙,两球的密度ρ甲 ρ乙。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14.如图8,为什么巧克力、香皂等产品一般都做成凹型并刻有字? 除了美观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省材料,产生更多利润.一个 年产量3000t 的巧克力厂,如果仅因为刻字使每块巧克力由76g 减 少lg ,则该厂一年多赚50 多万元。
计算一下一块刻字的巧克力的重力是 N ,如果巧克力的密度按1.0×103kg /m 3计算,则一块巧克力减小的体积是 cm 3.(g =10N/kg )15.说明下列图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或解释其中现象(1)图9闭合开关,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 。
(2) 图10速击打硬纸板,板上的鸡蛋落入杯中。
说明: 。
(3) 图11两滴等量的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其中被加热的水滴先消失。
说明: 。
16.如图12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主要方式,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利用的①太阳能热水器;②太阳能计算器;③绿色植物的生长以及正在研究中的;④太阳能汽车等都是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其中属于光热转换的是________,属于光化转换的是________,属于光电转换的是___________.(只填序号)图8图10图11图917. 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1m 处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_m ,这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实”、“虚”)三、 作图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8.在图13中大致作出人射光线A0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a 和折射角b.19.如图14所示,一个重5N 的小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请你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 20.将图15中的器材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图13 图14 图15四、 实验题(3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9分,共21分)21、如图16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图17电阻箱的读数是___________.2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18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像。
求:(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 (3)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 3;23、小明测量某电阻R 的阻值时,已连接如下电路:(1)同桌又补了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
请你在图中画出这根导线。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请选“A ”或“B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3)小明正确操作测得数据如下,电流表第3次示数如上图,请你帮小明填入表格的空格中。
(4)最终测得的电阻阻值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图16图17(5)同样是测量R的阻值,老师只准小华选用了电阻箱和电流表及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①(2分)说出实验的主要步骤:②这里测量电阻的方法是,再举出运用此法研究问题的实例两个;。
五、计算题(第24题5分,第25题6分,共11分)24、据报道因车辆超载损坏公路,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
国家规定,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
有一辆重2×104N的6轮汽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请你计算该汽车允许装载货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取10N/kg)25、图19是物理小组同学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化装置。
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
为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
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空调电路则正常工作。
(1)通过计算说明温度为25℃时空调能否工作?(2)为了节省电能,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x?六、综合能力题(26题4分,第27题6分,28题4分,共14分)要求:①写出计算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理;②带单位计算26、小明用一满瓶纯净水和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做实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20所示.做着做着小明想,一瓶纯净水能产生多大的压强,竟把海绵压陷得那么明显.于是就开始想办法计算它.他从商标纸上查到这瓶水的“净含量”是600mL(1mL=lcm3);掂了掂同样的空瓶确实很轻,重力可忽略不计;又测出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7cm2.根据小明收集的数据,请你解答:(1)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是多少?(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图2027.张林同学家新买了一台电热水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右表所示。
张林按说明书要求给热水器装满水,通电50 min,观察到热水器上温度计示数由23℃上升到45℃。
求:(1)在加热过程中,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电热水器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比较(1)、(2)两问计算结果,你认为违背能量守恒吗?为什么?28、阅读下面短文: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做半导体,除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的增大。
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
回答下列问题:⑴、如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它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填“大”或“小”)。
⑵、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
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刻度值为20℃(如图21所示),则25℃的刻度应在20℃的 边(填“左”或“右”) ⑶、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能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22中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2分)。
4.62×106J 4.8×106J 没有,有部分能量损失了,水箱也吸收了部分热量2008年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鸡蛋有惯性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高度、粗细相同 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A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虚 不能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1)如图(1分)图22图21(2)A 改变R两端电压以便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0.5(4)4.7(5)①首先将电流表与R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然后断开开关,将R替换为电阻箱再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直至电流表示数仍为I,读出电阻箱示数即为R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