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H04 [PDF]
- 格式:pdf
- 大小:8.33 MB
- 文档页数:85
第一篇冷源及冷源设备§1 制冷的基本知识§1.1 概述一、制冷的概念:制冷—使某物体或空间达到并维持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制冷过程必然要消耗能量。
二、制冷的方法及分类:另外,还有很多利用物理现象的制冷方法,这里就不讲了。
工程中,按制冷达到的温度把制冷的技术分为四类:(1)普通制冷:环境温度~-100℃;(2)深冷:-100℃~-200℃;(3)低温:-200℃~-268.95℃;(4)极低温:<-268.95℃(4.2K)。
制冷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专业主要用于空调工程、冷库的冷源,最常用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三、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基本形式液体气化制冷产生的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再次成为液体,经节流降压,回到蒸发器中再次气化制冷,形成一种制冷的循环,这就是工程中最常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右图是完成上述循环所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基本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蒸气压缩式装置能够制冷的基本条件:1、必须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依次完成四个热力过程;即:蒸发器—蒸发过程—作用:让低压液体气化吸热制冷;压缩机—压缩过程—作用:给蒸气加压升温,并使其流动;冷凝器—冷凝过程—作用:让高温高压的蒸气放热冷凝液化;膨胀阀—节流过程—作用:使高压液体节流降压。
2、在装置中必须有能发生相变的制冷剂;3、必须给制冷装置的压缩机输入能量。
所以,满足上述条件,不断向制冷装置输入能量,推动其中的制冷剂依次进行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制冷循环过程,就能够把某物体或空间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到高温环境中去,使某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
为了进一步研究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规律和性能,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1.2 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一、逆卡诺循环的前提条件及定义卡诺循环分为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均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
检索号SL-140620SX山西晋煤能源有限公司阳城电厂回收利用电厂乏汽余热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方案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概况及建设单位 (1)1.2建设单位概况 (1)1.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1.5编制依据与范围 (3)1.6主要技术设计原则 (5)第二章热负荷及供热现状 (6)2.1热负荷 (6)2.2 山西晋煤能源有限公司阳城电厂汽轮机数据 (6)2.3山西晋煤能源有限公司阳城电厂供热区域情况 (7)第三章回收汽轮机排汽冷凝热供热技术方案 (8)3.1现有电厂乏汽余热回收技术 (8)3.2吸收式热泵技术简介 (10)第四章工程方案 (14)4.1乏汽余热回收系统方案 (14)4.2热泵机房的布置 (15)4.3电气部分 (16)4.4热工自动化部分 (18)4.5 土建部分 (24)第五章节能专篇 (28)5.1编制依据 (28)5.2拟建项目概况 (28)5.3工程节能分析 (28)5.4工程项目设计所采取的节能措施 (30)5.5其它有助于电厂节能降耗的措施设想 (31)5.6本工程节能效益分析 (32)第六章环境保护 (34)6.1设计依据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34)6.2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 (34)6.3噪声 (35)6.4厂区绿化 (35)6.5环境监测和管理 (35)6.6本工程环境效益 (35)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36)7.1设计依据 (36)7.2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36)7.3不安全因素及职业危害性分析 (37)7.4设计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38)7.5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39)7.6职业病防范措施 (41)7.7生活卫生设施 (42)7.8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42)7.9 防火 (42)7.10预期效果评价 (44)第八章生产组织与定员 (44)第九章投资估算 (45)9.1编制依据 (45)9.2投资估算及回收期 (46)第十章结论 (47)10.1结论 (47)10.2建议 (47)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及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山西晋煤能源有限公司阳城电厂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提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1.1.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1.1.3方案编制单位: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2建设单位概况山西晋煤能源有限公司阳城电厂2×135MW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4.4953亿元,占地542亩,工程采用两台135兆瓦直接空冷抽凝供热汽轮发电机组,配两台48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经搅拌通过高压活塞泵输送至炉内燃烧,并进行炉内脱硫。
第四章 轴流式通风机图4-1为轴流式风机,由集风器1,、叶轮2,、导叶3,、扩散筒4等组成。
叶轮和导叶组成级,轴流通风机,因为压力较低,一般都用单级,例如低压轴流通风机在490Pa 以下,高压轴流通风机一般在4900Pa 以下。
其特点:压力系数低ψ<0.6,流量系数高φ=0.3~0.6,比转速高n s =18~90(100~500)(单级)全压效率高达η=90%以上,单向扩散筒的单级风机效率为83~85%。
不过目前轴流风机逐渐向高压发展,例如国际上已造出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ΔP =14210Pa,许多大型离心式风机有被轴流式风机取代的趋势。
图4-1轴流式风机§1 基元级一、基元级上的速度三角形图4-2 轴流式通风机的基元级轴流式通风机的基元级由叶轮和导叶所组成的。
对于不同半径的圆柱面上,由于离心力不同,那么气流的参数是变化的,叶片沿叶高方向(径向)是扭曲的。
为了研究不同半径上的流动,用一圆柱面去切开轴流式通风机,会得到圆柱面上的环形叶删,可以展开成平面叶栅,如图4-2所示,这种平面动叶和导叶所组成的叶栅,称为基元级 与离心通风机一样,在动叶前后形成速度三角形:不过在圆柱面上:u 1 = u 2 = u ,C 1z = C 2z = C z ,ρ1 = ρ2 = ρ(β2 >β1,α2 < α1)对于多级轴流风机,一般要求后导叶出口的流速C 3和气流角α3等于叶轮前的状态C 3 = C 1,α3 =α1可以得出叶流前后平均的相对速度W m 及方向角βmβm = tg(C z / W mu ) (4-1) W mu = u – ΔW u /2 –C 1u (4-2)22muZ W C Wm +=式(5-2)的推导可出图3-2b 时:u = u 1 = u 2 ΔW u = W 1u – W 2u = C 2u - C 1u = ΔC u (4-3) ΔW u 或ΔC u 称为相速。
供热运行规程(试行)前言本供热运行规程参照加格达奇热电厂以及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修编而成,本规程虽经不少努力,但未免存在遗漏和缺点,可在以后的执行中不断加以修改,力争其更加完善。
一、本供热运行规程下列人员必须熟悉:1、汽机车间全体运行人员。
2、各运行值长。
3、汽机车间管理人员,生产科技术人员等。
二、本供热运行规程下列人员修编:修编:陈贺春审核:生产科技术人员三、本供热运行规程修编时间:2005年2月28日第一章概述本集中供热工程,设计供暖面积为60万平方米,现以投入约为35万平方米,其余的将在以后施工中投入运行。
该供热工程的首端换热站,建在主厂房后面(北侧),约为480平方米,采用#2、3、4机组作为低真空供热机组,同时也可采用打孔抽汽作为热网加热的汽源。
在机组停运或检修时,可采用40吨减温减压器汽源为加热器的汽源。
首端换热站有三台供热循环水泵,两台凝结水泵,一个工业水箱,三台汽水换热器和三台水水换热器,一台旋流式除污器等组成。
主厂房内有两台冷水泵,一台补水泵和补水自动调节阀。
如需要大量补水可采用工业水进行补水,另外还有三台机组打孔抽汽,一台40吨减温减压器,6台电子除垢器,管道阀门等组成供热系统。
第二章运行方式1、供热循环水通过首端换热站供热循环水泵打出后,经热网分配站去热网用户,热网的回水经过回水泵站回水泵打出,经过首端换热站旋流式除污器进入低真空运行机组凝结器,在凝结汽轮机的排汽过程中,回水的温度得到提高,再经过首端换热站供热循环水泵提升压力后经过汽水换热器去热网用户。
2、如果低真空供热的热量满足不了热用户需要的温度时,可在打孔抽汽机组上进行抽汽,供热网循环水加热。
3、如果低真空机组和打孔抽汽都不能满足热用户的要求时,可采用40吨减温减压器来补充热源,直到达到要求。
第三章设备规范1、#1、2供热循环水泵标牌:2、#3供热循环水泵标牌:3、#1、2供热循环水泵配用电机:4、#3供热循环水泵配用电机:5、#1、2、3汽水换热器型号:6、#1、2、3水水换热器型号:7、#1、2供热凝结水泵型号:8、#1、2供热凝结水泵配用电机:9、旋流式除污器:10、补水泵:11、补水泵配用电机:12、补水自动调节阀:13、冷水泵:14、冷水泵配用电机:第四章低真空机组投入和停止、切换一、投入前的准备1、确认投入机组已停止运行2、准备好投入所用工具,如手电筒、听音棒、搬钩、搬手等。
INTECONT PLUS BMP控制器说明书中文版承德承申自动化计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314----2181660传真:0314----2181616第一章概述一、BMP型称重控制器BMP型控制器是输送皮带上的测量和控制系统。
本说明书涉及以下的控制系统。
1.BMP通过式皮带秤通过给料显示瞬时速率。
二、显示5×7点阵规格,6mm高字符上部显示左侧:运行信息右侧:累计量Z1,单位为kg或t下部显示左侧:事件信息右侧:给料速率等三、信号灯2个绿色和3个红色LED。
绿色信号灯:表示就绪待用红色信号灯:表示错误或极限值信息四、键盘启动键和停止键。
用于手动状态下的启动和停止。
在主画面中预选下部的显示信息;功能选择。
DEL清除报警信息;在输入参数中如果输入错误,此键可以删除错误输入。
ENT确认键,确认输入。
,到正常显示。
二、信号灯CPU OK微处理器就绪,信号灯亮。
LIMIT VALUE1如果预置的极限值超过下限值,信号灯亮。
给料速率I给料速率Ir(Ir=I/B02*100%)皮带负载Q皮带负载Qr(Qr=Q/D01*100%)偏差xd((P-I)/B02*100%)四、正常操作控制次节内容可以帮你快速了解仪表的基本操作。
1、在键盘模式下启动停止:首先启动键盘模式按此键进入进入功能。
停止测量特点:点静止不转如果要取消键盘方式,重复上述步骤。
2、计数器清零的操作步骤:输入所需清零的计数器号码,计数器3不能清零,在溢出的情况下,计数器从零开始。
定义:称重器的所有功能都在内部受到监控,如有故障,将被输出作为事件信息。
事件代码显示在下部左侧。
事件被分别分类如下,事件级别可以任意分配:报警(ALARM)红色报警灯亮并闪烁,计数器停止。
警告1(WARING1)显示事件,计数器继续计数。
警告2(WARING2)显示事件,计数器继续计数。
忽略(IGNORE)事件被忽略。
操作:选择功能。
按动光标键查看各种事件信息。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原则一、设计依据1、渝府发[1998]4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2、渝经环发[2000]9号《关于对建设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批复;3、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汽车加气站项目建议书》;4、重庆市规划局重规选[2001]局字第0102号“关于石门大桥北引桥新建油气合建站工程的选址意见通知书”。
;5、中油重庆销售公司、重庆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关于中油重庆销售分公司石门油气合建站、李家花园CNG站初步设计技术方案会议纪要》6、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重公消审(2001)(甲)(方)字第(041)号“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7、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初步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原则1、在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指导下,在规划选址范围进行加油加气站设计。
设计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现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站内总体布置合理,美观实用。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管理。
2、充分利用川东气田可靠的气源和现有工业用气管道输送能力,少铺设新管道;采用成熟工艺技术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
3、综合考虑三废治理和节能。
4、严格执行国家安全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项目建成后,应具有一定的财务收益,使其良性发展第二节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一、建设规模日处理天然气:(1~1.5) 104Nm3/d;储气能力:1500 Nm3;储油能力:60m3。
根据GB50156-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和CJJ84-200《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要求,石门站为三级油气合建站。
第三节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CNG充气站和加油站为甲类火灾危险性场所,设计和施工均应严格遵循有关及相关标准: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1998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1997年版);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994年版);4.《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8-83);6.《工业企业总平面图设计规范》(GB50187—93);7.《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8.《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9.《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SY0092-98);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绪 论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1000 g ,1 m=100 cm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μ(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f=9.81 N ,1 N=1 kg ·m/s 2则 3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ρ(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则()C kg kJ 005.1C 9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101.33 kPa则()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K(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dyn=1×10–5 N 1 m=100 cm则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 则()()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2︒⋅=︒⋅⋅=⎥⎦⎤⎢⎣⎡⎥⎦⎤⎢⎣⎡⨯⎥⎦⎤⎢⎣⎡︒⋅⋅=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LL10CB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式中 H E —等板高度,ft ;G —气相质量速度,lb/(ft 2·h); D —塔径,ft ;Z 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 —液相黏度,cP ; ρL —液相密度,lb/ft 3A 、B 、C 为常数,对25 mm 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0.57、-0.1及1.24。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说明2.1数/模转换模块2.2数字模块2.3一般性说明2.4附件2.5前面板2.6后面板第三章安装和接线3.1 工作环境3.2 电源3.3 传感器第四章操作4.1 操作方式4.2 操作步骤4.3 设定目标值第五章校准5.1 概述5.2 实际校准5.3 调校相关参数5.4 校准出错信息5.5 初始化第六章基本功能6.1 相关功能6.2 称重控制部分6.3 输入控制6.4 输出控制6.5 标准输出第七章称重控制7.1 称重控制7.2 程序控制模式7.3 自动程序模式7.4 批量称重的补充说明7.5 检测称重7.6 比较称重7.7 自动打印7.8 自动累积7.9 空中量自动补偿7.10 模糊自动补偿第八章接口8.1 控制输入/输出8.2 设定点8.3 标准输出第九章选件9.1 OP-01 并行BCD码输出9.2 OP-03 RS-422/-485 接口9.3 OP-04 RS-232C输入/输出9.4 OP-05 设定值单元9.5 OP-07 模拟输出第十章维护10.1 检查模式10.2 初始化第十一章参数表11.1 一般功能11.2 调校功能附录外形尺寸AD-4401OP-05第一章概述AD-4401是一种小型称重仪表,具有高性能的A/D转换和其他通用功能,它有以下特点友好的盒式设计●小巧的面板尺寸(138+1.0/-0*68+0.7/-0)易于安装●前面板可防止水溅高性能A/D转换●高速取样,100次/秒●高分辨率,1/16000●高灵敏度,0.3μV/D数字变化范围●在无负载的状态下,可检测出mv/v的输入值●可直接读出传感器输出信号(mv/v),便于安装和维修●如果承受实际负载时出现故障不必重新校秤灵活的数字滤波器可适应不稳定环境●优良的振动消除性能●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高速斗式秤和台秤两级显示随时监测皮重、最终称重、累积称重值八种称重方式适用范围广不用PLC控制的斗称系统依靠一套完整的称重控制●内置卸料控制●检测装载和卸料时间●空中物料补偿功能选用RS-232C/422/485(选件)可利用前面板键或外部拇轮开关设定目标值输入/输出控制提供了适用于各种系统的输入/输出终端功能选项基于自动补偿模糊控制的漏斗称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特点第二章说明2-3一般性说明总体说明2-4附件2-5前面板主显示区七位七断显示器,显示毛重、净重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