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36-98_焊接规范[1]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3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xx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 1 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 5 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 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
0.1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
0。
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
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
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
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
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2。
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
0。
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2。
0.2。
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
0.2。
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规范、烛接作业指导书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半规定进行焊缝热处理工作。
钢管焊接规范篇一:钢管的焊接管道焊接技术交底依据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工业设备管道安装规范》GB 50235-97一、施工准备1.1 材料要求1.1.1 钢管无锈蚀,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现象。
管件无偏扣、乱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现象。
管材及管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其他相应质量证明材料。
1.1.2 焊接钢管做防腐用的防锈漆、调和漆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1.2 主要机具1.2.1 机具:电焊机、套丝机、电钻、电锤、砂轮机、试压泵等。
1.2.2 工具:手锤、压力案、管钳等。
1.2.3 其它:钢直尺、水平尺、角尺、小线等。
1.3 作业条件1.3.1 明装托、吊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
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1.3.2 立管安装应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
每层均应有明确的标高线。
二、工艺流程安装准备→孔洞预留→预制加工→卡架安装→管道安装→试压→防腐三、操作工艺3.1 预制加工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使用专用工具垂直切割管材,切口应平滑,无毛刺;清洁管材与管件的连接部位,避免沙子、灰尘等损害接头的质量。
3.2 焊接连接3.2.1 焊接工艺应遵照已批准的焊接工艺规程(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钢管焊接规范)执行。
3.2.2 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焊接时应有防风、雨措施;一般管道的焊接为对口型式及组对,电焊应符合表3-1规定注:δ≥5㎜的管子对接如能保证焊透可不开坡口。
3.2.3 管材与法兰应先将管材插入法兰盘内,先点焊2~3点再用角尺找正找平后方可焊接。
如图3-1图3-13.2.4 厚壁大管径管口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多层多道焊缝时,应逐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直至完成。
前言本标准是依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七年工程建设标准标准制订、修订方案〔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和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会同有关单位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36-1998的根底上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坚固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修订本标准,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3章和4个附录。
要紧技术内容是:总那么、术语、全然规定、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技能评定、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的焊接、铜及铜合金的焊接、钛及钛合金的焊接、镍及镍合金的焊接、锆及锆合金的焊接、焊接检验及焊接工程交接等。
本标准修订的要紧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钛合金〔低合金钛〕、锆及锆合金等金属材料和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方法。
2、删除了不适用范围。
3、增加了术语一章。
4、补充了焊接材料的检验、保管和使用等相关规定。
5、依据国内现行相关标准,修改和调整了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技能评定的内容。
6、增补了碳素钢及合金钢的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及质量要求。
删除了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的规定。
7、删除了黄铜氧乙炔焊焊炬型号及焊丝直径选用的规定。
8、增加了钛及钛合金坡口及焊丝,采纳酸洗溶液进行清洗的规定,删除了焊接工艺参数。
9、增加了镍及镍合金熔化极气体保卫焊及埋弧焊的焊接施工和设备定位焊焊缝尺寸的要求。
10、增加了锆及锆合金的手工钨极惰性气体保卫电弧焊的焊前预备和焊接工艺要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用词讲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不对待,关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讲明如下:1)表示非常严格,非如此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纳“必须〞,反面词采纳“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应〞,反面词采纳“不应〞或“不得〞;3〕表示答应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宜〞,反面词采纳“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如此做的,采纳“可〞。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 规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应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 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2.0.4.2 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当超过规定时, 应有防风设施.(1) 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氧乙炔焊: 8m/s.(2) 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2m/s.2.0.4.4 当焊接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 不应进行焊接.6.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6.1 一般规定6.1.2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便于焊接和热处理,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 钢板卷管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临两纵向焊缝见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mm同一筒节上相临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6.1.2.2 同一直管段上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6.123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寸不应小于管子外径.6.1.2.4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6.2焊前准备6.2.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凸凹不平处打磨平整.6.2.2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6.2.4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平齐,内的10%且不应大于2mm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6.2.5设备、容器对接焊缝组对时的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6.2.5.2 复合钢板组对时,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错边量不应超过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应大于1mm.6.2.6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内壁厚错边量超过本规范第6.2.4条及6.2.5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ni时,应对焊件进行加工.7.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7.2焊前准备7.2.1焊丝选用应综合考虑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2.1.1 纯铝焊接时,应选用纯度与母材相近的焊丝;7.2.1.2 铝镁合金焊接时,应选用含镁量等于或略高于母材的焊丝;7.2.1.3 铝锰合金焊接时,应选用与母材成分相近的焊丝或铝硅合金焊丝;721.4 异种铝合金焊接时,应选用与抗拉强度高一侧的母材相近的焊丝721.5 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也可用母材切条作填充金属;7.2.1.6 铝及铝合金焊丝选用,宜符合下表规定:7.2.2焊件坡口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7.2.2.1 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7.222 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弧切割,切割后的坡口表面应进行清理,并应达到平整光滑、无毛刺和飞边.7.2.3焊前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7.2.3.1 施焊前应对焊件坡口、垫板及焊丝进行清理.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表面油污,两侧坡口的清理范围不应小于50mm清除油污后,坡口及其附近的表面可用锉削、刮削、铣削或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7.2.3.2 焊丝去除油污后,应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氧化膜.可用5%-10%勺NaOH溶液,在温度为70r下浸泡30〜60s,然后水洗,再用15%左右的HNO在常温下浸泡2min,然后用温水洗净,并使其干燥.7.2.3.3 清理好的焊件和焊丝不得有水迹、缄迹,或被沾污.7.2.4焊件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7.2.4.1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丝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焊.管道定位焊缝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724.3 正式焊接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定位 焊缝表面的氧化膜应清理干净,并应将其两端修整成缓坡形.7.2.4.4拆除定位板时,布应损伤母材,应将拆除后所残留的焊疤打磨至与母材 表面齐平.7.2.5当焊缝背面需加永久性垫板时,垫板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 时,垫板材质应与母材相同.7.2.6管道的对接焊缝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7.2.6.1 当壁厚S 小于等于5mm 寸,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0.5mm.726.2当壁厚S 大于5mm 寸寸,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0.1 S 且不应大于2mm. 7.2.77.2.8不等厚度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表面错边量 超过3mm 或内壁错边量大于2mm 寸寸,应按本规范第6.2.6条的规定对焊件 进行加工.8.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8.2焊前准备8.2.1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8.2.1.1紫铜焊接应选用含有脱氧元素、抗裂性好的焊丝 .8.2.1.2 黄铜焊接应选用含锌量少、抗裂性好的焊丝. 8.2H.3 铜及铜合金焊丝及焊剂宜按下表选用: 序 | 母材. 焊丝| 焊剂822焊件坡口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8.221 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8.222 紫铜及黄铜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弧切割.8.2.3焊件坡口及两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表面及焊丝,应采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油污,并应采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清除氧化膜等污物使之露出金属光泽;当采用化学方法时,可用30%硝酸溶液浸蚀2〜3min, 用水清洗并干燥.8.2.4焊件的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8.2.4.1 管道对接焊缝组对应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 mm.8.2.4.2 设备、容器、卷管对接焊缝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纵焊缝的错边量应小于等于0.1 S ,且不应大于2 m;⑵ 环焊缝的错边量应小于等于0.2 S ,且不应大于5伽.8.2.4.3不等厚对接焊件的组对,当错边量大于3 m或管道焊缝单面错边量大于2 m时,应按本规定6.2.6条的规定对焊件进行加工.8.244 设备、容器相邻筒体或封头与筒体组对时,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m.8.2.4.5 不宜再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如必须开孔,应符合本规范第11.3.9条的规定.11.焊接检验11.1焊接前的检查11.1.1工程使用的母材及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者不得使用.11.1.2组对前应对各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尺寸、坡口尺寸、坡口表面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1.2.1 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1.1.2.2 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焊接作业指导书等的规定.11.123 当设计文件、相关规定对坡口表面要求进行无损检验时,检验及对缺陷的处理必须在施焊前完成.11.1.2.4 坡口表面不得有夹层、裂纹、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11.2焊接中间检查11.2.1定位焊接完后,应清除渣皮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应除去后方可进行焊接.11.2.4多层焊每层焊完后,应立即对层间进行清理,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消除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焊接.11.2.7对中断焊接的焊缝,继续焊接前应清理并检查,消除发现的缺陷并满足规定的预热温度后方可施焊.11.3焊接后的检查11.3.1除焊接作业指导书有特殊要求的焊缝外,焊缝应在焊完后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然后进行焊缝外观检查.11.3.2焊缝质量应按照表11.3.2的规定进行分级.11.3.3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3.3.1 设计文件规定焊缝系数为1的焊缝或规定进行100%寸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U级.11.3.3.2 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局部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川级.11.3.3.3 不要求进行无损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W级.焊缝质量分级标准表11.3.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 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0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ieldequipment,industrial pipe welding engineering 98—12—11发布1999—06—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0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ield equipment,industrial pipe welding engineeringCB 50236—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北京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8]253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原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原《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6—8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目次1 总则 (1)2 通用规定 (2)3 材料 (3)4 焊接工艺评定 (4)4.1 一般规定 (4)4.2 评定规则 (5)4.3 试验与评定 (16)5 焊工考试 (28)5.1 一般规定 (28)5.2 操作技能考试内容及方法 (30)5.3 考试试件评定 (39)6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41)6.1 一般规定 (41)6.2 焊前准备 (42)6.3焊接工艺要求 (45)6.4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47)7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50)7.1 一般规定 (50)7.2 焊前准备 (50)7.3 焊接工艺要求 (54)8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57)8.1 一般规定 (57)8.2 焊前准备 (57)8.3 焊接工艺要求 (58)9 工业纯钛的焊接 (61)9.1 一般规定 (61)9.2 焊前准备 (61)9.3 焊接工艺要求 (63)10 镍及镍合金的焊接 (65)10.1 一般规定 (65)10.2 焊前准备 (65)10.3 焊接工艺要求 (66)11 焊接检验 (68)11.1 焊接前检查 (68)11.2 焊接中间检查 (68)11.3 焊接后检查 (69)11.4 焊接工程交工验收 (76)附录A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 (76)附录B 焊工考试记录、焊工考试结果登记表及焊工合格证书的格式 (81)附录C 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 (86)附录D 焊接材料的选用 (98)附录E 铝及铝合金焊缝射线照相检验 (106)附录F 工业纯钛焊缝射线照相检验 (110)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 (114)附加说明 (115)附:条文说明 (116)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定本规范。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 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本规范是依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七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打算〔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和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会同有关单位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体会,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3章和4个附录。
要紧技术内容是:总那么、术语、差不多规定、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技能评定、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的焊接、铜及铜合金的焊接、钛及钛合金的焊接、镍及镍合金的焊接、锆及锆合金的焊接、焊接检验及焊接工程交接等。
本规范修订的要紧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适用范畴,增加了钛合金〔低合金钛〕、锆及锆合金等金属材料和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方法。
2、删除了不适用范畴。
3、增加了术语一章。
4、补充了焊接材料的检验、保管和使用等相关规定。
5、依照国内现行相关标准,修改和调整了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技能评定的内容。
6、增补了碳素钢及合金钢的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及质量要求。
删除了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的规定。
7、删除了黄铜氧乙炔焊焊炬型号及焊丝直径选用的规定。
8、增加了钛及钛合金坡口及焊丝,采纳酸洗溶液进行清洗的规定,删除了焊接工艺参数。
9、增加了镍及镍合金熔化极气体爱护焊及埋弧焊的焊接施工和设备定位焊焊缝尺寸的要求。
10、增加了锆及锆合金的手工钨极惰性气体爱护电弧焊的焊前预备和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关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专门严格,非如此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纳〝必须〞,反面词采纳〝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形下均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应〞,反面词采纳〝不应〞或〝不得〞;3〕表示承诺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第一应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宜〞,反面词采纳〝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如此做的,采纳〝可〞。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 附表1-2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附表8 附表9 附表10 附表11 附表12 附表13 附表14 附表15 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一般规定第1.2.1条对材料的要求:一、焊接工程中所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质量复验报告;二、焊接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已列入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抖;三、如设计选用未列入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说明该材料的可焊性,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
第1.2.2条对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必须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级别及接头型式,1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明确要求。
第1.2.3条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一、施工单位必须有负责焊接工程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焊接检验人员及焊工;二、施工单位所用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
如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必须具有热处理设施;三、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检验要求提供检验设备,以检测焊缝质量;四、施工现场必须具有符合工艺要求的焊接材料贮存场所及烘干、去污设施,并建立严格的保管、烘干、清洗和发放制度;五、施工现场应有防风、防雨雪和防寒等设施。
第1.2.4条对焊接人员的要求:焊接人员系指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焊接检验人员和焊工。
焊接检查人员和焊接检验人员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的人员担任。
一、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技术人员系指负责焊接工程的技术人员。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编制焊接方案及焊接工艺说明书,解决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档案,指导焊工的工作。
二、焊接检查人员焊接检查人员应根据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焊接工艺说明书对现场焊接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有权停止违反有关规范和技术文件要求的焊接作业。
焊接检查人员应确定焊缝受检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
焊接检查人员应检查焊工合格证件,对焊接质量经常不合格者,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
三、焊接检验人员焊接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工作的原理和检验设备的应用,并能正确评定焊接接头的缺陷。
焊接检验人员应根据焊接检查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及时评定焊缝质量,并应填发、整理和保管全部检验记录。
四、焊工从事本规范所涉及焊接作业的焊工,必须按如下要求,分别经过考试合格:1、从事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所辖范围内的设备、压力容器及其所属管道(指蒸汽锅炉和压力容器出入口与外部接管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第一个法兰面或第一个螺纹接头以内的管道)焊接的焊工,须按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的要求进行考试;2、从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所辖范围外的设备、容器和管道焊接的焊工,须按本规范第六章“焊工考试”的规定进行考试。
第1.2.5条施工单位对首次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在焊工考试和工程施焊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合格的焊接工艺试验结果,该结果应由技术总负责人签证。
第1.2.6条施焊前应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编制焊接工艺说明书,焊接工作应根据该说明书进行,其主要内容如下:一、焊接材料;二、焊接方法;三、坡口型式及制备方法;四、焊缝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公差;五、焊缝结构型式;六、焊接电流种类和极性;七、焊接线能量及保护气体流量;八、预热、后热及层间温度的要求;九、焊后热处理的要求;十、指定检验方法。
第1.2.7条焊缝级别的划分:一、根据对焊缝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要求(见本规范表7.3.1及7.3.3),将焊缝划分为相应的四个级别。
各级焊缝的适用范围及射线探伤数量见本规范表7.3.8-1及表7.3.8-2。
二、根据焊缝的不同级别,对焊接工艺和焊缝检验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本章适用于碳素钢(C≤0.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手工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氧-乙炔焊。
第一节材料第2.1.1条母材及焊接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1.2.1条的要求以及下列标准的规定:一、钢板1 《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710—65)2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GB711—65)3 《制造锅炉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GB713—72)4 《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912—66)5 《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YB175—63)6 《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YB204—63)7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YB536—69)8 《一般用途普通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薄钢板技术条件》(YB537—65)9 《不锈、耐酸及耐热不起皮钢薄钢板技术条件》(YB541—70)10 《不锈、耐酸及耐热不起皮钢厚钢板技术条件》(YB542—70)二、钢管1 《无缝钢管》(YB231—70)2 《锅炉用无缝钢管》(YB232—70)3 《水、煤气输送钢管》(YB234—63)4 《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5 《直径5~152毫米电焊钢管》(YB242—63)6 《锅炉用高压无缝钢管》(YB529—70)7 《化肥用高压无缝钢管》(YN800—70)8 《不锈、耐酸钢无缝钢管》(YB804—70)三、焊接材料1 《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GB981—76)2 《钼和铬钼耐热钢焊条》(GB982—76)3 《不锈钢焊条》 (GB983—76)4 《焊接用钢丝》(GB1300—77)5 《焊接用钢丝推荐钢号技术条件》(YB/Z11—76)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见本规范附录表1;常用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见本规范附录表2;常用焊丝的化学成分见本规范附录表3。
第2.1.2条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
一、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用,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缝金属的性能和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当;2 工艺性能良好。
二、异种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要求:1 两侧均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根据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钢材选用:2 其中一侧为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量较该不锈钢高的焊条(焊丝)。
三、复合钢板基层与复层交界处的焊接,宜选用过渡层焊条。
焊接材料选用见本规范附录表4中焊接材料选用部分。
第2.1.3条手工钨极氩弧焊宜采用铈钨棒或钍钨棒;使用的氩气纯度应在99.9%以上。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气体纯度不应低于99.5%,使用前应经预热和干燥,瓶内压力低于10公斤燉¤时不得继续使用。
第2.1.4条氧-乙炔焊使用的电石,应符合《电石》(HG2—737—75)标准的要求;也可采用检查焊缝金属中硫、磷含量(按母材标准)的办法,以确定电石的质量。
在焊接Ⅱ级以上焊缝时,应将乙炔气过滤后使用。
第二节焊前准备第2.2.1条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并便于焊接和热处理。
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设备、容器及钢板卷管相邻筒节组对时,纵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三倍壁厚,且不应小于100毫米;二、容器或钢板卷管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毫米;三、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的中心线与管子弯曲起点、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毫米;四、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线距管子弯曲起点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毫米(焊接、铸造及热压管件除外),与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五、管道两相邻对接焊口中心线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公称直径小于150毫米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2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毫米时,不应小于150毫米。
六、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如必须开孔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3.6条规定。
第2.2.2条焊件的坡口型式和尺寸的选用,应考虑易于保证焊接接头质量、填充金属量少、劳动条件好、便于操作及减少焊接变形等原则。
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应符合《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和尺寸》(GB985—80)及《埋弧自动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和尺寸》(GB986—80)的规定。
手工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氧-乙炔焊焊接接头的坡口型式和尺寸,可参照上述标准,视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焊件常用的坡口型式和尺寸见本规范附录表5。
第2.2.3条焊件的切割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切割、气割等热加工方法,但淬硬倾向大的合金钢切割后,应消除淬硬层。
Ⅰ、Ⅱ级焊缝的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Ⅲ、Ⅳ级焊缝的坡口加工,可采用热加工方法,但必须去除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凸凹不平处打磨平整。
第2.2.4条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坡口边缘内外侧不小于10毫米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