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和小剂量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52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12.70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观察与分析。
方法:从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有58例,女性有42例,他们的年龄在36-93岁之间。
按照数字表的形式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
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给予依那普利药物。
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利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药物的方法。
利用统计学理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
(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时间的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利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依那普利氢氯噻嗪临床疗效观察高血压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病发率、高致残率的临床特征,属于体循环动脉中舒张压与收缩压逐步升高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8例,女性有42例,他们的年龄在36-93岁之间。
按照数字表的形式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
经病理学研究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妊娠哺乳者、药物过敏者。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给予依那普利药物,每天分两次口服依那普利药物,每次口服10毫克。
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是给予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药物的联合治疗,在每天分两次口服依那普利药物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一次12.5毫克的氢氯噻嗪。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严禁服用其他降血压的药物,每周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
在用药一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生化、血糖。
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而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且愿意参与本次研究。
共计纳入100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60名,女性40名,年龄范围为40-80岁。
三、研究方法1. 分组治疗: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2. 观察指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心功能分级、体征、症状、肺功能、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志物、不良事件等指标的观察与比较。
3. 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观察指标差异,以判断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四、研究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而在肺功能指标、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依那普利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呋塞米是一种能够促进水钠排泄的利尿剂,它可以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心功能。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治疗急诊高血压危象的疗效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
利尿剂则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水钠负荷,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在治疗高血压危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具有快速的降压作用。
研究表明,依那普利可在服药后30分钟内开始发挥降压作用,达到最大降压效果通常需要1-2小时。
而利尿剂则可以迅速促进尿液排泄,降低血容量,从而快速降低血压。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具有稳定的长效降压作用。
依那普利的降压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可以维持12-24小时,而利尿剂的作用则可以持续数小时。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肾功能。
依那普利具有保护心脏和肾脏的作用,能够延缓心脏和肾脏的病变进程,改善心脏和肾功能。
利尿剂则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同时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减轻肾脏负荷,改善肾功能。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不仅可以及时地控制急诊高血压危象,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和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的安全性较高。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安全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依那普利可能会引起咳嗽等肺部不良反应,而利尿剂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治疗急诊高血压危象具有快速、稳定的降压作用,可以改善心脏和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已成为治疗急诊高血压危象的首选药物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依那普利与比索洛尔联合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单位:830049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通讯作者:张铁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单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在更加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并可预防高血压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依那普利;比索洛尔;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除了高血压本身导致的相关症状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急慢性心衰及肾脏疾病,最终造成这些重要脏器器官的功能衰竭[1]。
笔者所在医院近期采用依那普利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66例,男41例,女25例,年龄47.8~72.4岁,平均(58.6±7.8)岁,高血压病程(11.4±8.4)年;对照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47.5~70.6岁,平均(55.4±6.9)岁,高血压病程(12.0±7.6)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血压控制治疗。
对照组同时仅口服比索洛尔治疗,服药方法为:早晨8点服用比索洛尔,2.5 mg/d,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有效继续维持,如果降压效果不满意,则进行药物递增,每两周增加2.5 mg,最大药量为10.0 mg/d,治疗时间总计14周。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姜艳红;李云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2(021)022
【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了解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必要性.方法将15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75例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3%)(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可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及达标率,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
【总页数】2页(P2457-2458)
【作者】姜艳红;李云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25;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2.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3.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
心脏病的疗效观察4.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1例疗效观察5.依那普利拉注射液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8)和研究组(n=48),常规组利用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利用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
对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TC为(4.10±1.20)mmol/L、LDL-C为(2.20±0.30)mmol/L、Apo-B为(1.30±0.40)mmol/L、HDL-C为(2.20±0.20)mmol/L,血脂水平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58%,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利用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依那普利;依折麦布;高血压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体循环动脉压上升、增强周围细小动脉阻力、心排血量增加等主要特征。
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原则是把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尽量减少心力衰竭、脑卒中发生。
尽管高血压综合治疗是基于改善生活方式,但是仍然是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1]。
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有很多种,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这里就不再熬术,以我多年临床用药及经验,现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单一利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不够理想,且具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依折麦布,近几年逐渐应用到高血压治疗中,可以特异性结合在肠粘膜上的转运蛋白,联合依那普利,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下面对依那普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小剂量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加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许德红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1(017)007
【摘要】@@ 我们采用小剂量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加尼群地平片口服治疗中危以上高血压病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553-554)
【作者】许德红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414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J], 孟海英
2.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J], 折芝莲;杜巧利;李旺林
3.尼群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 [J], 金美兰
4.尼群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J], 夏德武;王爱姣
5.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J], 李旺林; 张涛; 张小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作者:张德业作者单位:462300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11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60例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依那普利,疗程6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8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关键词】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噻原发性高血压疗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2008年9月选择符合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6.0±6.8岁,高血压病程2~39(19.8±9.8)年;对照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60~77岁,平均65.0±6.7岁,高血压病程2~38(19.7±9.6)年。
治疗组高血压1级26例,2级20例,3级14例;对照组高血压1级24例,2级18例,3级14例。
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前均停用原来降压药物1周以上,治疗前测血压、心率、血脂、血糖、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
治疗组开始给予依那普利5~10mg分1~2次服,双氢克尿噻12.5mg 口服,1次/日。
1周后无效或未达显效标准者,依那普利渐增量至20mg口服,1次/日,双氢克尿噻增加为25mg口服,1次/日。
两组疗程均为6周。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
②有效:DBP下降虽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
③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标准者。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72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作者:洪霞刘国韬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且两组间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然对于降压治疗方面则是表现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厄贝沙坦;硝苯地平;药物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1.1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65-02目前在临床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30%左右。
积极对血压进行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减少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进程也有很大的益处,并且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曾有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降血压治疗所获得的好处为单纯降血糖的2倍,所以,早期严格对患者实施进行降压治疗相较于单纯强化降糖而言对糖尿病患者意义更大[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病例展开分组治疗,并对比分析了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病例,抽取其中的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5例,年龄47-82岁,平均(63.1±14.7)岁,病程5-13年,平均(7.2±2.6)年;观察组中有男22例,女14例,年龄46-83岁,平均(62.8±14.5)岁,病程4-12年,平均(6.8±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