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
- 格式:doc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6
国家教育考试(校级)标准化考场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标准化考点系统功能设计 (2)1.1 业务分析 (2)1.1.1组织模型 (2)1.1.2业务模型 (2)1.1.3用户分类和用户模型 (4)1.2 功能设计 (5)1.2.1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 (5)1.2.2各级指挥中心的功能模型 (7)第二章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方案 (8)2.1 概述 (8)2.1.1系统建设内容 (8)2.1.2系统技术标准 (9)2.1.3系统设计原则 (10)2.2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 (12)2.2.1系统结构 (12)2.2.2系统性能 (17)2.2.3校级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 (19)2.2.4系统可扩展功能建设 (25)2.2.5系统功能 (33)2.3 标准化考场网上巡查系统资质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山东省内地市平台用户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山东省考试院平台合同(复印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巡查系统自主创新产品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中央电教馆认证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SIP网关3C证书及检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流媒体服务器检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79600巡查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品文档校级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建设方案二零一一年十二月目录第 1 章项目简介 (3)第 2 章总体设计思路 (3)2.1 概述 (3)2.2 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 (4)2.3 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4)2.4 平台建设一般性原则 (5)2.5 平台建设通用技术标准 (6)2.6标准化考场巡查中心实施环境要求 (6)第 3 章学校级巡查指挥系统建设 (8)3.1学校级巡查指挥平台建设功能 (8)3.2 学校级巡查指挥中心系统组成 (11)第 4 章设备功能介绍及清单 (13)4.1电视墙服务器 (13)4.2电视墙管理主机(PC式) (13)4.3三合一服务器 (14)4.4流媒体服务器 (15)第 1 章项目简介“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平台建设是综合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建立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国家教育考试指挥、管理、监控、服务体系。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全国要在统一的平台上,全面实现国家教育考试的网上巡查、双向音视频指挥及考务工作综合管理。
目前,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技术规范要求下逐步展开建设。
第 2 章总体设计思路2.1 概述“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密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安全和秩序,2011—2012年将大力推进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
平台建设是综合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建立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国家教育考试指挥、管理、监控、服务体系。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培训会资料之一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管理规范教育部考试中心二〇一一年四月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暂行规范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国家教育考试考点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水平,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广大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教育考试工作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
第三条标准化考点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安全、规范、统筹。
第四条各级各类学校有承担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和按要求做好考试组织工作的义务。
考点设置第五条设置程序标准化考点原则上由学校向所在地考区委员会提出申请,由考区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和考生分布情况,在统筹兼顾各项考试安排的基础上,依据本规范进行评估,合格后报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审核、备案。
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制作、授予“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标示牌。
第六条基本条件1、设在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办学许可证。
因特殊情况要增设考点的,须报经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批准。
2、学校管理严谨、规范,教职工整体素质良好。
3、建筑、安全、照明、消防等设施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考试组织安排需要。
4、考场数量和其他考试用房能够满足考试需要,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考场。
5、考试场所能与非考试场所分开,考试期间能够实行封闭管理。
6、具有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视频巡查标准技术规范》、可进行监控图像实时传送的网上视频巡查监控系统。
7、具备指挥室、监控室、考务室、试卷分发回收室、保卫处、医务室、咨询服务处等考试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场所。
8、具有符合试(答)卷安全保密管理要求的试(答)卷保管室(见本规范《试(答)卷安全保密》部分规定)。
9、具有完善的广播系统、铃声信号系统和多媒体播放、复印、打印等设备。
10、具有互联网、电话、传真、计算机系统等接收上级考试机构考务指挥指令的设备。
**市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方案二○二三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 (2)2.项目建设单位 (2)3.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建设周期 (2)二、现状分析 (6)1.应用系统现状 (6)2.原有摄像头分辨率过低 (6)3.监控角度存在盲区 (6)4.原有的网上巡查系统智能化水平过低 (7)三、需求分析 (8)1.业务需求 (8)2.功能需求 (11)四、总体方案 (17)1.建设方案 (17)五、人员培训 (38)1.培训内容 (38)2.培训方式 (43)六、项目实施 (47)1.总体要求 (47)七、售后服务 (49)1.售后服务要求 (49)I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市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招生考试院3.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建设周期(1)项目建设背景广西招生考试院于2022年发布了《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且在2023年发布《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区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学校按照《广西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标准化考场升级改造建设,务必在2023年5月底完成我区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任务。
我市已建成的标准化考点还未升级为高清标准,为响应文件精神,升级覆盖全市各考点网上巡查系统,实现全市考试过程的巡查指挥视频高清化,构建成为开放兼容、智慧互联的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高清系统。
2(2)项目建设目标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及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我市各个考点及市网上巡查系统进行统一升级改造,采用具备开放性的网上巡查系统,可以接入市面上符合GB/T28181或JY/T-KS-JS-2017-1标准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和存储设备,充分利旧现有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保护国有资产。
通过建设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实现对考点考场音视频资源的网络化统一管理,且采用标准SIP协议实现考点级与自治区级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的互联互通,而信息平台就近视频转发至市级平台,实现巡查指挥中心通过区下发的巡查转发软件和巡查客户端管理全市考点网上巡查系统并完成视频巡查。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视频及网络监控技术方案前言 (3)1、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通用技术规范 (4)1.1范围 (4)1.2规范性引用文件 (4)1.3术语和定义 (4)1.4系统构成和主要功能技术规范 (5)1.4.1系统总体结构 (5)1.4.2传输网络 (5)1.4.3监控中心 (5)1.4.4用户终端 (6)1.4.5前端系统 (6)2、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功能建设技术参考标准 (6)2.1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建设组网模式 (6)2.2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省级)设计参考标准 (7)2.2.1省级考务指挥中心设计参考 (7)2.2.2省级视频巡查室设计参考 (8)2.3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省辖市/扩权县)设计参考标准 (8)2.3.1省辖市(扩权县)考务指挥中心设计参考 (8)2.3.2省辖市(扩权县)视频巡查室设计参考 (9)2.3.3省辖市(扩权县)保密室巡查完善及升级设计参考 (9)2.4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县/区级)设计参考标准 (10)2.4.1县(区)级考务指挥中心设计参考 (10)2.4.2县(区)级保密室巡查完善及升级设计参考 (11)2.5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考点) 设计参考标准 (11)2.5.1考点管理中心设计参考 (11)2.4.2考点视频监考室设计参考 (12)2.4.3考点前端设计参考 (12)附录A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省辖市/扩权县)技术参数参考 (13)附录B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县级)技术参数参考 (22)附录C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考点)技术参数参考 (28)附录D 《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技术规范》节选 (30)为提高国家教育考试的管理效能,给予国家教育考试安全运行以充分的技术保证,教育部提出了建立”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的工作要求。
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网上巡查系统解决方案2012年11月目录第1章概述 (3)1.1系统概述 (3)1.2系统建设内容 (3)1.3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3)1.4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4)1.5系统设计原则 (8)第2章设计技术规范 (9)第3章系统设计 (10)3.1系统结构 (10)3.2省级教育巡考平台系统设计 (12)3.3市级教育巡考平台系统设计 (17)3.4县/区级教育巡考平台系统设计 (20)3.5校级教育巡考平台系统设计 (21)第4章系统功能 (25)4.1权限管理功能 (25)4.2图像存储功能 (25)4.3图像资源多级共享功能 (26)4.4实时监控功能 (26)4.5报警联动功能 (27)4.6历史图像回放功能 (27)4.7多介质存储功能 (27)4.8电子地图功能 (27)第5章系统规划 (28)5.1网络资源规划 (28)5.2系统的安全性规划 (28)第6章主要产品简介....................................................................................................................................... - 30 -6.1SIP路由器 (30)6.2分发服务器 (30)6.3流媒体服务器 (30)6.4网络数字矩阵 (32)6.5集中管理服务器 (33)6.6集中管理平台 (34)6.7配置服务器 (35)6.8配置管理平台 (35)6.9W IN C LIENT 客户端 (37)6.10IE客户端 (38)第7章系统性能 (39)7.1网络带宽 (39)7.2IP网络端到端的性能指标 (39)7.3报警联动响应时间 (39)7.4系统图像质量 (39)第8章系统优势 (41)第1章概述1.1 系统概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招生考试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考试
考务综合管理平台
研发背景
国家教育考试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更广,传统的考试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招生考试发展的需要。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近年来,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进各领域的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批配套的基础数据库,对于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科学化、监管数字化、服务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环球软件受相关教育考试招生管理部门委托,成功研发、建设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综合管理平台,并圆满完成多地市的高考技术支撑任务,为考生保驾护航。
平台简介
三大管理中心:考试指挥中心,网上巡考中心,数据管理中心三大支持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短信平台,CA认证平台
四大应用系统:考务管理系统、涉考人员管理系统、考试指导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平台整体框架图。
教育考试考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建设原则 (4)1先进性原则 (4)2.系统性原则 (4)3.扩展性原则 (4)4.标准化原则 (4)5.适应性原则 (5)6.安全性原则 (5)7.服务性原则 (5)二、建设标准 (5)三、建设内容 (6)1.统一认证系统 (6)2.试卷跟踪系统 (7)3.身份认证系统 (7)4.作弊防控系统 (7)5.监考人员分配系统 (7)6.工作人员管理系统 (8)7.标准化考点管理系统 (8)8.考试基础数据库 (8)9.部署数据交换平台 (8)10.网上巡查管理系统 (9)11.辅助决策系统 (9)12.应急指挥系统 (9)四、详细建设内容 (9)1.统一认证系统功能需求 (9)2.试卷跟踪系统功能需求 (11)3.身份认证系统功能需求 (14)4.作弊防控系统功能需求 (19)5.监考人员分配系统功能需求 (22)6.工作人员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22)7.标准化考点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24)8.基础数据库平台功能需求 (28)9.部署数据交换平台服务 (31)10.网上巡查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32)11.辅助决策系统功能需求 (37)12.应急指挥系统扩展整合服务 (42)13、软硬件服务要求 (54)建成涵盖省市、考区、考点、考场四级应用的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综合管理平台,实质性整合各类业务系统,实现对教育考试的全局统一指挥、全程分级管理、全域实时监控,实现考生、试卷两大数据流的动态管理,实现各类考试管理指挥的一体化、可视化和即时化。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一、建设原则1.先进性原则充分考虑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考试数据安全性要求,根据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的建设思路,打造一套基于云网融合、以数据为核心,面向考务管理与服务的支撑体系。
2.系统性原则聚焦考务,实现考试类型全覆盖、考务过程全覆盖、考务管理人员全覆盖,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系统协同,实现一体化考务指挥目标,打造全省统一的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综合管理平台。
教育考试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 (3)(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建设内容 (3)(三)项目建设要求 (4)二、建设内容 (5)2.1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 (5)2.2教育考试数据仓 (7)2.3能力集成与调度平台 (10)2.4教育考试驾驶舱 (11)三、建设要求 (11)(一)系统性能要求 (11)(二)系统安全要求 (12)(三)系统维护要求 (13)一、项目概况(-)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坚持教育数字赋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考试领域的深度融合,聚焦高考领域,整合优化已有业务系统功能,规划建设“教育考试数字化平台”项目。
(二)项目建设内容“教育考试数字化平台”基于系统集成与教育公共服务智能化理念,建设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教育考试数据仓、能力集成与调度平台和教育考试驾驶舱。
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按三级等保要求设计和建设系统,项目首年三级等保相关的备案、整改、测评、定级费用含在项目预算内。
系统建设必须符合商用密码使用相关规范,利用商用密码技术,确保系统登录的安全性;利用密码应用模块的协同功能,对数据完整性进行验证,防止数据被篡改;使用电子签名签章技术,对关键数据、行为操作进行签名,达到抗抵赖的效果。
能够对版式文件进行签章验章,并进行统一电子归档,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
建设适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库加解密方式。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系统需提供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数字化、智慧化业务处理能力,提供高效有力的技术维护服务,以及提高长期稳定的人员保障及人员保密安全管理。
(I)建设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
该平台包括前端服务与管理后台。
前端服务围绕高考过程中的关键公共服务需求,整合已有业务系统功能,建设涵盖从资讯、报名、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统一平台,为考生及家长提供综合性一站式考生服务;建设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与高考系统对接,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培训资料(doc 62页)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0年3月前言为提高国家教育考试的管理效能,给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运行以充分的技术保证,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提出建立“国家教育考试网上监控巡查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考试机构和考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考试过程和保密室的监控指挥。
山东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以学校为单位的考场电子监控系统,建成的电子考场数量占到全部高考考场比例的8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原来建成的考场电子监控系统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逐步趋于老化甚至淘汰,到目前为止,在2003年建成的考场大部分已不能完成电子监控的任务,必须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甚至重建。
山东省积极响应2007年教育部启动的考务平台建设项目,连续下发文件要求各市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全面启动教育考试网上监控巡查系统建设。
省级平台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高考前建设完成;青岛市建成市级平台并采用4画面轮巡方式实现了1500个考场的网上巡查;威海市完成市级平台的一期工程并实现2个学校的网上巡查;枣庄市完成市级平台一期工程并实现保密室的网上巡查;潍坊市建成6个学校和省平台直通的网上巡查;莱芜市有3个学校建成了网上监控系统,但市平台和省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泰安、东营、济宁、淄博、烟台共有十几所学校正在按考务平台要求建设改造,争取在2010年高考前实现和省考务平台的互联互通。
为规范“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工作的通知》([2007] 1号)文件精神,结合“平台”系统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应用的实际需要,经过有关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共同商讨,现确定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
本规范的目的是在全省各级考试机构和考点范围内实现由不同设备构成的系统之间的互通直联直控,并综合应用GPS\GIS\天气信息等各种相关数据资源,统一考试监控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实现的功能,达成山东省及各地市和区县考试监控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相互间的互通直联直控,逐步实现全省联网,构建成为全省性的符合国家相应规范要求的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河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网上巡查系统情况调查表(考点考场监控)河南省__________ 市 _______ ____ 区(市、县)填表人:时间:填表说明:本表由考点单位负责填写并制作以上摸底表的电子文档,一并上报所属市县考试中心,最好汇总至省考试中心。
本表每个考点学校都须填写,没有安装监控系统的,需将“考场基本情况统计”、“网络情况统计”相关项填写完整,其他位置填无。
1、“考场数量”:以本学校所承担的国家教育考试(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考、研究生考试)中所用考场数量最多的值为准进行填写。
2、“考场摄像机数量”:按照考场实际安装摄像机数量填写。
“模拟摄像机数量”是指摄像机本身通过视频电缆输出模拟信号进行后端处理的摄像机。
“数字摄像机数量”是指摄像机本身已嵌入编码、压缩、传输模块并通过网线输出数字信号、可设置IP并实现网络控制的摄像机。
3、“校园总体摄像机数量”:是指考场用摄像机、非考场用摄像机及校园内其他安全防范用摄像机数量的总和。
4、“考场摄像机是否有变焦云台等控制”:填“有”或“无”。
5、“DVR数量×每台DVR视频输入路数(数字系统)”:如是数字系统则在此表格内填写,例如:6×8。
前一个数字为DVR数量,表示有6台。
后一个数字是每台DVR视频输入数,表明为是8路输入DVR。
5、“模拟矩阵输入数*输出数”:如是模拟系统则在此表格内填写,例如:96*16。
前一个数字表明模拟矩阵输入数是96路,后一个数字表明模拟矩阵输出数是16路。
6、“数字DVR设备机型(嵌入式/工控机式)”:填“嵌入式”或“工控机式”。
7、“数字DVR是否带网口”:填“有”或“无”。
8、“数字DVR视频压缩格式”:按照DVR采取视频压缩格式填写。
例如:MPEG2,MPEG4,H.264,M-JEPG等。
9、“数字DVR录像图像分辨率D1(4CIF) / 2CIF / CIF”:按照数字DVR可实现的最大图像分辨率填写,如可实现最大分辨率为D1图像并向下兼容2CIF和CIF的,填“D1”,如最大只实现CIF分辨率的图像,则填“CIF”。
智慧校园电子监考系统1.1系统概述“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平台建设是利用数据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技术、系统工程、管理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建立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国家教育考试指挥、管理、监控、服务体系。
平台共有七大功能,即:网上巡查、应急指挥、考务综合管理、视频会议、学生服务功能、网上考试和诚信档案等。
教育考试巡查系统集成了“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七大功能中网上巡查、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三大功能,并将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于服务平台”的其它功能。
本校园建有的3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和1栋体艺楼涉及的考场教室共有XXX间,面向2000多学生,以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JY/T-KS-JS-2007-1)为指导,建立崭新的学校定点电子监考系统,作为前端监控资源,为上级考试中心提供服务,实现考场的实时网络监控和巡查,确保信息和系统的安全,保证各种考试的正常顺利进行。
真正实现教育考试公平、公正、公开。
1.2系统设计说明1.2.1 系统拓扑图1.2.2 前端点位设计根据本项目建筑结构特点和技防标准设置摄像机。
校园内在3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体艺楼内均设有考场,1号教学楼有18间教室作为考场,2号教学楼有18间教室作为考场,3号教学楼有24间教室作为考场,综合楼有9间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作为考场,共69间考场,每间考场设置2台高清网络摄像机和2个拾音器;体艺楼有1间大报告厅作为考场,设置6台高清网络摄像机和6个拾音器。
1.2.3 监考系统架构学校监考系统平台是组成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的基础,小学有70个考场,每个考场在每个教室内安装2台网络摄像机完成信号的采集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回监控中心,并在集中存储服务器上完成数据的存储。
标准化电子考场总体规划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3)二、建设规范及原则 (3)三、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 (4)四、总体设计 (4)五、前端设计 (5)六、设备间设计 (6)七、电视墙设计 (6)八、功能设计 (6)九、系统安全设计 (12)一、项目概述“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与标准化考点建设”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该平台建设是综合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建立集网上巡查、应急指挥、作弊防控、有害信息防控、考生身份认证功能于一体的平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逐步实现全国性的统一平台,构建全国性的国家教育考试巡查、指挥、管理及服务平台。
系统建设必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即坚持全国、全省统一管理规定、统一功能要求、统一信息技术标准。
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购置等,要严格按照和遵循《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相关技术指标,坚持规范安全,保质保量原则。
本项目“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标准化考点建设”规划建设完成包括本项目区县指挥中心及1个标准化考点,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本次项目将在平台建成后完成音视频指挥、应急指挥、考试管理等功能,实现在一个平台下的多种应用与考试考务综合管理,使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国家教育考试的正常有序的进行,非考试期间也可利用该系统实现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如:教学直播、教学评估、微格教室、交互式课堂系统。
能够充分的利用巡查指挥系统,避免投资浪费、重复建设与资源闲置。
二、建设规范及原则依据《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建设的教育考试巡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教育考试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
承载着XX市各类教育考试、日常教学管理语音、数据、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控和传输,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考务管理功能的发挥效果。
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2.0分)A.安检设备应数量充足、性能可靠B.若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考前无需对所有安检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C.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部署,配置一定数量、性能可靠的安检设备,如安检门或手持金属探测仪等D.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统一配备安检设备正确答案: B2、对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被认定为考试违纪的考生,将被如何处理? ( 2.0分)A.由考试工作人员对违纪考生进行纪律教育即可B.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C.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D.可不作任何处理正确答案: B3、关于试卷保密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0分)A.试卷保密室的设置应当考虑到值班人员就餐、用水、卫生等方面的便利B. 试卷保密室使用期间的监控资料由教育考试机构至少保存到考试结束为止C.试卷保密室必须设在楼房的第二层以上D.试卷保密室应当配备固定电话、报警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保证这些设备在试卷保密室使用期间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正确答案: B4、对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考生,采用何种处理办法? ( 2.0分)A.由考试工作人员对违纪考生进行纪律教育即可B.可不作任何处理C.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D.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正确答案: C5、关于考点布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0分)A.考点应严格按照本地考务管理办法和考生《准考证》中相关要求,对考生携带的文具进行安检B. 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一部署,配置一定数量(含备用量)、性能可靠的安检设备,如安检门或手持金属探测仪等,用于安检使用C.考点应结合场所空间、考场数量、考生规模等实际,在合理位置设置安检通道、安检区域即可,不具备条件的,可不设置复检室D.考点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安检工作须知、考生注意事项、安检区域安装有视频监控录像正确答案: C6、使用手按检设备,对考生检查过程中,不包括哪些部位( 2.0分)A.耳朵、腋下、手腕、.腰部B.头部、四肢、躯干、脚部C.口腔、指甲、内衣D.眼镜、皮带扣(内侧) 、衣物(袋) 、鞋袜、发卡、口罩正确答案: C7、工作人员对考生进行安检工作时.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2.0分)A. 检查过程中-般要遵守同性检查同性的原则,在被检查人员没有异议的前提下,可以女性检查男性,也可以男性检查女性B. 应重点检查可能藏匿作弊工具的耳朵、腋下、手腕、腰部等部位C. 对考生进行全方位检查,顺序-般为从正面至背面,从下至上D. 考生在安检时如果随身携带、手持的衣物等物品时,在确定考生没有藏匿手机等违规物品情况下无需人物分开正确答案: B8、关于考试违纪处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分)A. 在国家教育考试考场视频录像回放审查中认定的违规行为,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认定并做出处理决定B. 考试工作人员在考场、考点及评卷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行为的,考点主考、评卷点负责人应当暂停其工作,并报相应的教育考试机构处理C.给予考生停考处理的,经考生申请,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应当举行听证,对作弊的事实、情节等进行审查、核实D.教育考试机构在对考试违规的个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复核违规事实和相关证据,并对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保密正确答案: D9、在考试过程种,下列哪项行为不被认定为考试违规( 2.0分)A. 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B.携芾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C. 忘记带身份证或准考证进入考场的D. 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正确答案: C10、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下列哪种情形,不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2.0分)A. 考试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B. 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答案的C.多次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D.试卷发生泄密或者丢失、毁坏、启用备用试题的正确答案: D11、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依据《刑法》的规定,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分)A.考试工作人员组织考试作弊的B.考生在考场内抄袭他人答案的C.考生携带小抄进入考场考试的D.考生在安检过程中被发现携带手机的正确答案: A12、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2.0分)A.使用安检门等固定安检设备的,应组织考生有序依次通过,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一次二人通过安检设备B.考点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安检工作须知、考生注意事项、安检区域安装有视频监控录像C.安检工作无需在视频监控下进行,必要时才需录像备查D.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在考前开展专项培训,组织考试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考试政策业务,熟练掌握安检设备的使用,熟悉安检流程, 无需进行模拟演练正确答案: B13、安检过程中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以下哪项处防法环正确( 2.0分)A.对于拒不配合安检并对考点秩序造成影响,或对其他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考生,考点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置B. 疑似作弊器材或可用于实施作弊的物品应按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要求进行处置C. 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或违规物品,应立即没收并做销毁处置D. 安检过程中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不得携带入场正确答案: C14、关于试卷保密室负责人职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分)A.负责试卷的接收、保管和发放工作B.试卷接收和发放应当当面清点试卷袋数量,核实科目,检查试卷袋密封情况,履行交接手续,填写接收和发放记录C.试卷保密室内屋门锁钥匙和铁柜门锁钥匙必须由同一人保管D.全面负责试卷存放期间试卷保密室的安全保卫、保密工作正确答案: C15、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2.0分)A. 考生违规记录作为认定考生违规事实的依据,应当由2名以上监考员或者考场巡视员、督考员签字确认B.对考生用于作弊的材料、工具等,应予暂扣C. 对暂扣的考生物品应填写收据,违规记录的内容保密,考试工作人员无需告知违纪考生D. 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考生实施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如实记录正确答案: C。
北京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人员待遇保障和激励机
制
北京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人员是承担着重要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工作。
为了保障他们的待遇和提高工作积极性,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他们的权益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
1. 待遇保障:
- 薪资福利:考务人员享受与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等级相匹配的薪资福利,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
这些待遇根据国家规定和地方政策进行调整,并与其他公务员岗位相比具有较高水平。
- 社会保险:考务人员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 休假制度:考务人员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病假、婚丧假、产假等休假制度,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个人事务。
2. 激励机制:
- 岗位晋升:北京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务人员岗位晋升制度,根据工作表现和业绩评价,通过考核、资格审查等程序,对优秀人员进行晋升,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 奖励荣誉:北京市设立了一系列奖励制度,如优秀考务人员表彰、先进集体奖励等,以鼓励和激励考务人员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这些奖励不仅包括物质奖励,还有荣誉证书、嘉奖信等形式,增强了考务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 培训机会:北京市为考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活动,考务人员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适应考试工作的需求变化。
总之,北京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人员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旨在确保他们的合理权益,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国家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
A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工程建设说明一、工程简介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考试[2007]1号)和《关于做好河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冀招委[2008]1号)的精神要求,建设A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工程。
本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河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网上巡查系统技术要求》的标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监控设备,把监控系统建成符合实际需要,经济实用,技术先进,操作方便,可扩展能力强,管理规范的一流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样板工程。
二、工程内容本工程具体涉及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网上巡查系统A市市级平台(具体为:市级指挥中心、市级保密室改造)及视频会议系统2部分。
工程包括网上巡查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与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的整合。
三、系统技术规范本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条例及规范,其中包括: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79-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GA/T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RFC 3261 SIP:会话初始协议RFC 2327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ISO/IEC-13818-1(2000 edition) MPEG 音视频封装标准ISO/IEC-14496-2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ISO/IEC-11172-3 MPEG 音频编码标准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承建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采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四、方案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时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实用性与稳定性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切合实际,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国家教育考试监考业务工作需求。
该系统应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子监控录像的应用,技术开发及信息管理的需求,要具有充足的备品、备件。
先进性与扩展性为使本系统能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及未来系统互联的方便性,在该系统的设计时,采用先进开放的技术和产品。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开放性与规范性系统网络设计和采用的产品均应遵循统一的网络协议和传输标准。
统一控制协议、视频编解码、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
可管理性与可维护性系统设计时需采用河北省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并提供一整套系统维护方案。
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修复。
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非法接入、非法访问、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等。
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应有备份、冗余措施,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
五、系统概述及功能系统总体概述整个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采用五级架构,本次A市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是在满足《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建设多级架构:校级、区县级、市级,最后把网上巡查系统并入河北省进而并入整个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
总体的系统架构如下:图1: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总体结构图A市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前期做试点规划,建设市指挥中心级和试点校级,后期完整建设建成后,将我市的全部考场连成一个网络,可实现市级、区县级、校级网上巡查,对考试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和即时录像,能有效地防范考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通过授权的各级领导可通过网络对任一考区、任一考点、任一考场的考试情况进行查看,高级用户可对前端设备进行控制。
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通过全程录像,对查处考试舞弊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更好地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
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的实施必将为招生工作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打造“阳光考场”。
考试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有力地推进了考试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网络平台规划“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指挥系统”要实现全省范围的教育考试网上巡查指挥必须依托于高性能的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可以是专网、公共通信网络,也可以是专为网上巡查系统建设的独立网络,是建立在通讯设备之上的IP网络,根据A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原有利旧公共互联网络。
市考试院考虑整体接入包括其它业务对网络的需求,网络接入带宽最小不能低于50M。
网络拓扑图图例: VPN通道图2-1 网络规划市级接入带宽根据A市教育考试院现有网络状况,主要利用网通宽带接入,由于现有网络接入带宽相对较低,为了满足今后整体考点考场、区县保密室的巡查需要,需要将接入带宽进行扩展。
A市级指挥平台要统筹考虑、系统建设,建设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市级指挥中心。
市指挥中心需要同时对16个考点上传的64路信号进行监看,在CIF(512Kbps)分辨率时至少需要32M接入带宽。
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并充分考虑到整个A市的16个考点、6个区县保密室、1个市级保密室的信号轮巡监看及上传问题。
市级指挥平台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考点有四路信号在市指挥中心显示系统上显示2.每个区县保密室至少有一路信号在市指挥中心显示系统上显示3.市保密室主要画面在市指挥中心显示系统上全部显示A市指挥中心网络至少需要40M的网络接入带宽,同时考虑其他应用业务对网络的需求,市考试院网络接入带宽最小不能低于50M。
视频会议系统省中心到A市中心采用SDH专线接入,避免了同其他业务争用带宽的情况,能够更好的保证视频会议的顺畅进行。
备注:CIF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512kbps估算,2/3D1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800kbps估算,4CIF或D1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1536kbps估算。
视频会议终端需要保证768K~2M的接入带宽。
网络性能要求为了保证网上巡查指挥系统中信息的实时传输,要求IP承载网络的QoS等级要达到通信行业标准YD/T 1171-2001中所规定的1级(交互式)或1级以上。
具体指标如下:✧端到端通信的网络时延上限应小于400ms,视频会议系统小于50ms;✧端到端通信的时延抖动上限应小于50ms;✧端到端通信的丢包率上限应小于1×10-3。
网上巡查系统市级指挥中心作为市、区(县)级考试中心,重点对辖区内考点的考场进行监看,各级考试中心配置SIP网关、信号解码设备(数字画面分割器、数字视频矩阵)、电视墙监看、远程管理控制软件系统。
通过SIP和各下级考试中心、考点进行连接通信,将监控及其他信息转发到考试中心内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管理系统、数字解码设备将监控信号显示在电视墙上监看。
各级考试中心有权限对辖区内用户、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各平级单位不能互相观看及控制通信。
A市指挥中心,在各级考试巡查系统中具备重要的命令转达和指挥作用,考试巡查系统作为“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
A市指挥中心建设功能强大的电视墙(大屏)显示系统,将巡查、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等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
系统结构如下:图5:市巡查系统指挥中心系统结构图在各巡查指挥中心重点设备有:SIP网关及注册/媒体转发服务器、数字解码器(数字画面分割器)、电视墙显示、管理控制系统等组成。
✧SIP网关:作为各级巡查系统互联的必须设备,采用符合教育部的标准完成系统的互联互通。
✧信号解码设备(数字画面分割器、数字视频矩阵):从网络中将辖区内考场监控信号提取出来将信号输出的电视墙显示设备上。
通过画面分割或单画面方式显示供巡查领导见看。
✧电视墙:采用18台小液晶电视和2台大液晶电视组合,满足现有基本显示需求,充分考虑后期对多考点、保密室等的画面监看数量的需求。
✧管理系统:多级管理是整个巡查系统的基本要求,各级中心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控制辖区内各考点甚至考场内设备,对辖区内设备进行管理。
对辖区内用户进行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功能✧符合教育部标准,通过SIP网络互联:A市整个网上巡查系统内的设备、系统(包括监控中心之间、监控中心与前端设备/用户设备之间)通过SIP网络互连,这样可以实现市、省、教育部监视考场的监控画面。
✧网上巡查:可将我市的全部考场连成一个网络,通过授权的各级领导可通过网络对任一考区、任一考点、任一考场的考试情况进行查看。
✧监控信息存储:系统支持市、省、教育部的巡查用户对发现有问题的考场监控信息进行存储。
✧网络与设备管理:对市网上巡查系统范围内的系统设备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系统范围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网上巡查系统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音视频流信息的防篡改等。
✧大屏幕监视: 借助于信号解码设备(数字多画面分割器、数字视频矩阵),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数字监控的数据,并在大屏幕上多画面监视考场的实况。
监视的班级可以自由选择,也可循环切换。
市级监控示意图监控中心规划图A市监控示意图监控中心结构大会议室结构保密室建设A市考试院保密室建设9路监控,对保密室重要角度进行全天候监看。
通过市级平台管理、控制和录制图像,并通过转发服务器传输到市中心,通过市中心统一的SIP网关传输、转发到省及教育部。
显示系统系统概述视频会议指挥中心采用DLP大屏拼接方式,监控室显示系统采用小液晶电视和大液晶电视组合方案。
教育考试网上巡查和视频会议系统要求显示系统的技术指标高、可扩展性好、维护费用低、性能价格比优、能24小时连续开机,一年365天连续工作等要求,推荐采用性能稳定可靠的液晶电视进行分割显示,满足对信号显示及轮巡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