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实训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1
汽车实训教案DOC
一、实训教案标题:汽车制动系统检查
二、实训时间:2小时
三、实训目标:参加实训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
原理,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检查要求。
四、实训内容
1、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构造
(1)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位置;
(2)熟悉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和功能;
(3)熟悉制动液的特性及其使用方法等。
2、汽车制动系统的检查要求
(1)检查制动系统的气压、液位和液温,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转;
(2)检查各部件和接头,确保绝缘可靠而且没有漏水;
(3)检查制动器、制动盘、制动活塞等,确保完好无损;
(4)检查制动液,确保液位正常,无油污,液质正常;
(5)检查制动系统的外观,确保系统完好无损;
(6)检查制动踏板感应是否正常。
五、实训方法和步骤
1、结合讲解:在实训教室中,教师从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构造、
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制动系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汽车制动系统及其检查要求,实践操作。
最新制动实验报告
根据最新的制动实验报告,本次测试旨在评估新型刹车系统的性能和
可靠性。
实验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
复性。
测试的刹车系统包括了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两种类型,分别在
不同的速度和负载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动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新型刹车系统在高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相较于传统系
统有显著缩短。
在紧急制动测试中,新系统的响应时间更快,且热衰
退现象较轻微,表明其在高温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动效果。
此外,对于不同重量级的车辆,新系统均展现出了稳定的制动力,确
保了车辆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安全行驶。
在耐久性测试方面,新刹车系统经过数万次的反复制动后,磨损程度
远低于传统刹车系统。
这表明新型材料和设计在提高制动性能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使用寿命和维护的经济性。
安全性测试中,新系统配备了先进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
动力分配系统(EBD),在模拟湿滑路面和紧急避让等复杂驾驶场景中,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和车辆失控,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总体而言,本次实验报告证实了新型刹车系统在性能、耐久性和安全
性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未来的汽车制动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
持和参考依据。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进一步优化系统设计,以及在更
广泛的实际驾驶条件下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卓
越的制动性能。
一、引言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动系统在确保行车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盘式制动器作为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高效、稳定、可靠的制动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类车型中。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拆装方法及故障排除,特开展本次盘式制动器实训课题。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方法。
2. 掌握盘式制动器的拆装技巧和调试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实训内容1. 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制动块、液压系统等部件组成。
制动盘固定在车轮轮毂上,与车轮一起旋转。
制动钳通过液压系统施加压力,使制动块与制动盘产生摩擦,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2. 盘式制动器拆装步骤(1)拆卸制动盘:首先松开制动盘螺栓,然后用专用工具将制动盘从车轮轮毂上拆卸下来。
(2)拆卸制动钳:松开制动钳固定螺栓,取下制动钳。
(3)拆卸制动块:拆卸制动钳内部的制动块,注意观察制动块磨损情况。
(4)检查制动盘:检查制动盘表面是否有划痕、磨损等异常情况。
(5)安装制动块:将新的制动块安装在制动钳内部,注意安装顺序。
(6)安装制动钳:将制动钳安装到车轮轮毂上,并拧紧固定螺栓。
(7)安装制动盘:将制动盘安装到车轮轮毂上,并拧紧制动盘螺栓。
3. 盘式制动器调整方法(1)调整制动间隙:松开制动钳固定螺栓,调整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使制动块与制动盘接触良好。
(2)调整制动平衡:检查制动器两侧的制动效果是否一致,如有差异,可通过调整制动块厚度或调整制动钳位置来平衡。
(3)检查制动液:检查制动液液位,如低于最低液位,应及时添加制动液。
4. 盘式制动器故障排除(1)制动效果差:检查制动块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需更换制动块。
(2)制动时异响:检查制动块、制动盘等部件是否有磨损、变形等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或修复。
(3)制动时跑偏:检查制动器两侧的制动效果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需调整制动平衡。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提高学生对制动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制动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1)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减速或停车。
制动系统通过施加一定的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以保证行车安全。
(2)制动系统的组成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2)制动总泵:将驾驶员施加的力转换为液压能,传递到制动器。
3)制动分泵:将制动总泵产生的液压能传递到制动器。
4)制动器:将液压能转换为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5)传动机构:将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传递到车轮。
2. 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制动系统的结构制动系统的结构包括:1)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2)制动总泵:由泵体、活塞、密封件等组成,将驾驶员施加的力转换为液压能。
3)制动分泵:由泵体、活塞、密封件等组成,将制动总泵产生的液压能传递到制动器。
4)制动器:由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传动机构等组成,将液压能转换为制动力。
5)传动机构:将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传递到车轮。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总泵的活塞产生位移。
2)制动总泵产生液压能,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分泵。
3)制动分泵将液压能传递到制动器。
4)制动器将液压能转换为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3.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1)制动系统故障现象1)制动效果差:制动距离过长,制动不稳定。
2)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向一侧倾斜。
3)制动系统异响:制动时,制动系统有异常响声。
4)制动系统漏油:制动系统有油液泄漏。
(2)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1)检查制动液: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颜色是否正常。
制动器实训报告1. 引言本报告总结了对制动器的实训过程和相关实验结果。
制动器是车辆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对于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测量,我们对制动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测量,了解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其在车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测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制动器的性能和调整方法,并培养一定的实操能力。
3.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制动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首先,我们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制动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回顾。
制动器通过施加摩擦力来减低车辆的速度或停车,其原理是利用摩擦片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效果。
我们学习了刹车片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制动系统中液压助力装置的工作原理。
3.2 制动器的组成结构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拆解了一台车辆的制动器,并仔细研究了其组成结构。
制动器主要由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制动阻尼器和制动液等组成。
我们对各个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作用。
3.3 制动器性能调整方法为了使制动器具有更好的性能,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制动器性能调整的方法。
这包括对刹车片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测量,通过调整刹车片的厚度和调整刹车盘与刹车片的间隙来实现制动器性能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到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以取样实验为例,我们对一台小型汽车的制动器进行了实验测量,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制动力随刹车踏板力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
•刹车片磨损程度对制动力的影响显著,磨损较严重的刹车片制动力较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合,验证了制动器实训的有效性。
5. 总结通过本次制动器实训,我们对制动器的原理、组成结构和性能调整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机车制动系统实训心得近期,我参加了一次机车制动系统的实训课程,通过这次实训,我对机车制动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实训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机车制动系统的一些感悟。
实训课程让我对机车制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机车制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制动盘、制动钳、制动片等。
我了解到,机车制动系统是通过制动钳施加压力,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从而减速或停车的。
同时,我还了解到机车制动系统中还包括制动液、制动蹄等辅助部件,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制动任务。
实训课程让我亲自操作机车制动系统,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训中,我们使用了真实的机车制动系统进行操作。
我通过操作机车制动系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制动手柄,调节制动力度,以及如何判断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在实训过程中,我注意到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盘的磨损程度有关,磨损过大会导致制动效果下降。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检查制动系统的液位和制动片的磨损程度,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实训课程还让我认识到机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机车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到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对列车运行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制动系统的良好状态,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才能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实训课程还让我认识到机车制动系统的不足之处。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机车制动系统在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较慢,制动距离较长。
这是因为机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无法立即产生最大制动力。
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加以注意,合理预判制动距离,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停车。
通过这次机车制动系统的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机车制动系统对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我学会了正确操作机车制动系统,并了解到制动系统的不足之处。
这次实训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更加珍惜和重视机车制动系统的作用。
一、实训目的本次制动器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汽车制动系统结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维修技能。
通过实训,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制动器的拆装、调试和维护方法,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汽车维修实训室实训器材:汽车制动系统一套、相关工具及消耗品(套筒、扳手、刹车油、刹车片等)三、实训原理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和制动控制系统组成。
制动器通过摩擦作用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本次实训主要针对盘式制动器进行操作。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 了解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熟悉实训器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确保实训环境安全,遵守实训操作规程。
2. 拆装盘式制动器- 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汽车举升至合理位置,确保安全。
- 拆卸车轮,暴露制动器。
- 拆卸盘式制动器的外摩擦衬块弹簧夹、定位销盖和定位销。
- 从滑柱上的软管支座上拆下制动软管。
- 提起制动钳,使之离开制动盘,并将制动钳挂起。
- 拆卸固定板和制动盘。
3. 拆装盘式后制动摩擦块- 使用两柱式举升机支承起汽车,拆下车轮总成。
- 拆卸制动摩擦块磨损指示器、减震弹簧或固定夹。
- 从汽车中部拔出制动钳,将活塞压入制动钳孔中,拆下制动钳导向销。
- 从制动钳导向销从制动盘上拆下制动钳,并将制动钳挂起。
- 从制动钳上滑下摩擦块,摆放好各零部件。
4. 安装盘式制动器- 使用制动液洗净制动钳的缸孔、活塞、活塞密封圈、活塞防尘罩等零件。
- 将活塞密封圈装入制动钳的缸孔环槽内。
- 把活塞装入制动钳的缸孔,注意不要使活塞歪斜。
- 将活塞防尘罩装入制动钳上,并装上防尘罩固定环。
- 将轴销套在外表面涂润滑脂,装入制动钳套孔中,并装好轴销。
5. 调试与测试- 装配完成后,检查制动系统的连接是否牢固,各部件是否安装到位。
- 进行制动性能测试,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员掌握了以下技能:1. 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修实训实习内容
1.汽车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学习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了解各种常见故障原因,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
2.发动机维护与修理:学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通过实操练习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包括更换机油、清洁滤清器、调整发动机正时等。
还可以学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修理,以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传动系统维修:学习车辆的传动系统结构和原理,掌握常见传动故障的诊断和修理方法,包括离合器维修、变速器维修等。
4.制动系统维护和修理:学习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制动故障的原因和表现,学习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更换、刹车液的更换以及刹车系统的排气等操作。
5.车身修复和喷漆:学习车辆事故损伤的检查和评估,了解车身结构以及常见修复方法。
还可以学习喷漆技术,包括表面准备、底漆喷涂和面漆喷涂等内容。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制动系统实训,旨在深入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拆装流程,提高对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训地点汽车维修与检测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制动系统概述2. 制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3. 制动系统拆装流程4.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五、实训过程1. 制动系统概述首先,我们对制动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其作用、分类、工作原理等。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作用是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2. 制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控制制动系统的动作。
(2)制动总泵:将驾驶员的踏板力转换为液压能,推动制动液流向制动器。
(3)制动液:在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实现制动。
(4)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鼓和制动片等,是制动系统的主要工作部件。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总泵将液压能传递给制动液,制动液流向制动器。
制动液在制动器内部产生压力,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3. 制动系统拆装流程本次实训主要对前盘式制动器进行了拆装。
以下是拆装流程:(1)拆卸车轮:使用专用工具拆卸车轮,注意保持平衡。
(2)拆卸制动钳:松开制动钳固定螺栓,拆卸制动钳。
(3)拆卸制动盘:松开制动盘固定螺栓,拆卸制动盘。
(4)拆卸制动片:拆卸制动片,注意观察磨损情况。
(5)拆卸制动分泵:拆卸制动分泵,注意检查密封圈。
(6)装配: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
4.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制动效能下降、制动跑偏、制动拖滞等。
针对不同故障,我们掌握了相应的维修方法。
六、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制动系统在汽车安全行驶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制动系统拆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一、实训背景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驾驶安全。
为了提高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拆装汽车制动器,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维护保养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器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针对汽车前盘式制动器和后鼓式制动器进行拆装。
四、实训步骤1. 前盘式制动器拆装(1)准备工作:准备拆装工具(套筒、扳手、专用工具等),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确保安全。
(2)拆卸过程:a. 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汽车顶起,并可靠地支承起来。
b. 用套筒松开螺栓,拆下车轮。
c. 拆卸盘式制动器的外摩擦衬块弹簧夹。
d. 拆卸两个定位销盖,拆下定位销。
e. 从滑柱上的软管支座上拆下制动软管。
f. 提起制动钳,使之离开制动盘,并将制动钳挂起,以防止损坏制动软管。
g. 从固定板上拆下外摩擦衬块。
h. 拆卸固定板的2个螺栓,拆下固定板。
i. 拆下制动盘。
(3)安装过程:a. 用制动液洗净制动钳的缸孔、活塞、活塞密封圈、活塞防尘罩等零件。
b. 将活塞密封圈装入制动钳的缸孔环槽内。
c. 把活塞装入制动钳的缸孔。
d. 按照拆卸的反顺序安装各部件。
2. 后鼓式制动器拆装(1)准备工作:与前盘式制动器拆装相同。
(2)拆卸过程:a. 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汽车顶起,并可靠地支承起来。
b. 拆下车轮。
c. 拆卸制动摩擦块磨损指示器。
d. 拆卸装有减震弹簧或固定夹。
e. 从汽车中部拔出制动钳,将活塞压入制动钳孔中,拆下制动钳导向销。
f. 从制动钳导向销从制动盘上拆下制动钳,并将制动钳挂起。
g. 从制动钳上滑下摩擦块,摆放好各零部件。
(3)安装过程:a. 按照拆卸的反顺序安装各部件。
五、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提高学生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维护与修理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 三、实习地点汽车维修实训室#### 四、实习对象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学生#### 五、实习内容1. 制动系统拆装流程2. 制动系统零部件识别与检查3.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4. 制动系统安装与调试#### 六、实习步骤1. 准备阶段- 确认实训车辆制动系统无故障,确保安全。
- 检查实训工具及材料是否齐全,包括扳手、套筒、专用工具等。
2. 拆卸过程- 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车辆顶起,并确保车辆稳定。
- 拆卸车轮,露出制动器。
- 使用套筒松开螺栓,拆卸制动盘。
- 拆卸制动钳,取出制动片。
- 拆卸制动软管,注意保持制动系统清洁。
3. 零部件检查- 检查制动盘、制动片、制动钳等零部件是否存在磨损、裂纹等异常情况。
- 检查制动油管、制动液是否泄漏。
4. 故障诊断与排除- 根据零部件检查结果,判断制动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 对故障进行排除,如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修复泄漏的制动油管等。
5. 安装与调试- 按照拆卸顺序的反向进行安装。
- 确保所有零部件安装到位,调整制动系统,使制动效果达到最佳。
6. 实训总结- 完成制动系统拆装后,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七、实习心得1. 安全意识- 在实训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2. 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掌握了制动系统拆装的基本技能。
3. 团队合作- 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理解。
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盘式制动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制动方式,因其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等优点,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盘式制动器的认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盘式制动器的拆装实训。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制动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盘式制动器的拆装、检修和调试技能。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2. 盘式制动器拆装步骤3. 盘式制动器检修与调试方法4. 盘式制动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四、实训过程1. 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制动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盘式制动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盘式制动器拆装步骤在讲解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后,我们开始进行拆装实训。
拆装步骤如下:(1)拆卸制动盘:首先,将车轮抬起,拆下制动盘固定螺栓,取下制动盘。
(2)拆卸制动钳:将制动钳固定螺栓拧下,取下制动钳。
(3)拆卸制动片:将制动片固定螺栓拧下,取下制动片。
(4)检查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片:检查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5)安装制动片:将新制动片装回制动钳,拧紧固定螺栓。
(6)安装制动钳:将制动钳装回原位,拧紧固定螺栓。
(7)安装制动盘:将制动盘装回原位,拧紧固定螺栓。
(8)检查制动系统: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3. 盘式制动器检修与调试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讲解了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与调试方法,包括:(1)制动片厚度检查: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片厚度,确保其符合标准。
(2)制动间隙调整:调整制动间隙,确保制动效果。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技能。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选择了汽车制动系统作为实训项目,通过拆装、检测和维修等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动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制动系统的拆装、检测和维修技能;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
三、实训内容1. 制动系统概述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传动机构、制动助力装置、制动管路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减速或停车。
2. 制动器拆装实训(1)前盘式制动器拆装1)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汽车顶起至合理位置,确保举升机保险装置处于保险状态;2)用套筒松开螺栓,拆下车轮;3)拆下盘式制动器的外摩擦衬块弹簧夹;4)拆下两个定位销盖,拆下定位销;5)从滑柱上的软管支座上拆下制动软管;6)提起制动钳,使之离开制动盘,并将制动钳挂起,以防止损坏制动软管;7)从固定板上拆下外摩擦衬块;8)拆卸固定板的2个螺栓,拆下固定板;9)拆下制动盘。
(2)盘式后制动摩擦块拆装1)使用两柱式举升机将汽车顶起至合理位置,拆下车轮总成;2)拆下制动摩擦块磨损指示器;3)拆下装有减震弹簧或固定夹;4)从汽车中部拔出制动钳,将活塞压入制动钳孔中,拆下制动钳导向销;5)从制动钳导向销从制动盘上拆下制动钳,并将制动钳挂起;6)从制动钳上滑下摩擦块,摆放好各零部件。
3. 制动器安装实训(1)前盘式制动器安装1)用制动液洗净制动钳的缸孔、活塞、活塞密封圈、活塞防尘罩等零件,然后用制动液涂抹各零件;2)将活塞密封圈装入制动钳的缸孔环槽内;3)把活塞装入制动钳的缸孔。
注意在装配时,不要使活塞歪斜,以免损伤缸孔表面;4)将活塞防尘罩装入制动钳上,并装上防尘罩固定环;5)将轴销套在外表面涂润滑脂,装入制动钳套孔中,并装好轴销。
制动实训总结报告本次制动实训是我在大学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实训,我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次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一些实用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从整个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到每个零部件的具体功能,我们详细了解了制动器、制动管路和制动辅助系统。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主缸、助力器和制动片的协同作用。
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对汽车制动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学会了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
在实验室里,我们正确使用了制动液检测仪、制动片测厚仪等检测设备,检查了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了磨损严重的制动片。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制动系统的排气、放气和制动液的更换。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并培养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维护的意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团队合作来完成一项综合实践任务。
我们分成小组,共同制定了实践任务的计划和时间表,并为每个人的任务进行分工。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团队合作的实践,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整体实践任务的效率。
在这次实训中,我还体会到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个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例如,我们要佩戴好安全手套和护目镜,防止受伤;在处理制动液时,要避免污染环境,防止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安全意识是进行任何实践活动的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制动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实践了操作技能,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
这次实训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和改进做出贡献。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实训记录表学员姓名:学员学号:实训时间:实训地点:第一天:在第一天的实训中,我们首先对汽车的发动机进行了了解和学习。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我了解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正确检查汽车的润滑油、冷却液、刹车液等重要部件,并掌握了更换这些部件的方法。
第二天:今天的实训内容侧重于汽车的电气系统。
我们学习了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如何使用电路测试仪、电压表等工具进行电路故障排除。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辆无法启动的汽车,通过仔细检查电路,最终发现了导致无法启动的故障点,并及时修复。
第三天:在今天的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汽车的制动系统。
我们详细了解了汽车制动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学会了正确使用制动液检查仪和制动油泵。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制动片磨损的判断方法,并亲自更换了一辆汽车的刹车片。
第四天:今天我们来学习汽车的悬挂系统。
通过教师的讲解,我了解了悬挂系统对汽车行驶的影响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使用悬挂系统检查仪和气动扳手,检查并调整了一辆汽车的悬挂系统。
第五天:在最后一天的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汽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通过学习不同故障码的含义及使用故障诊断仪进行故障排除的方法,我对汽车故障的确定和修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辆无法启动的汽车,通过仔细分析故障码和检查相关部件,最终成功修复了故障。
总结:通过这次五天的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汽车维修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汽车发动机、电气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细致观察和问题分析的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训将对我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指导教师的辛勤指导和耐心教授,让我能够获得这次宝贵的实践机会。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汽车维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及其调节实验报告-回复题目: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及其调节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及其调节,通过对不同车轮的制动力的调节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验采用了实际汽车测试仪器,并通过实车实验进行验证。
一、引言汽车制动力的分配及其调节是现代汽车技术的关键之一。
在汽车行驶中,不同轴上的车轮所承受的负荷和压力不同,因此需要对制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节,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和作用;2. 研究不同车轮的制动力分配;3. 研究制动力分配的调节方法;4. 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汽车行驶状态测试仪2. 曲线制动力分析仪3. 控制台和电脑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仪器和设备,确保正常工作;2. 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3. 操作控制台和电脑,设定实验参数;4. 进行曲线制动试验,记录制动力数据;5. 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不同车轮的制动力分布情况;6. 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制动力的调节和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不同车轮的制动力分布情况。
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前轴和后轴之间的制动力分配应该合理。
如果某个车轮的制动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容易造成车辆的偏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对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2. 不同车轮的制动力分配应该合理,不能出现过大或过小的差异;3. 制动力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制动液压力分配器或制动管路来实现;4. 制动力调节的优化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车实验的方式,对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及其调节进行了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制动力分配对汽车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制动力调节的优化方案。
希望本实验可以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21章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实训教学辅导一、实训内容(1)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2)制动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情况。
(3)制动系统的拆装。
(4)制动系统的调整。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2)了解制动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情况。
(3)能进行制动系统的拆装与调整。
三、教具与工具(1)常见车型汽车4辆。
(2)液压制动系统零部件若干套。
(3)气压制动系统零部件若干套。
(4)常用、专用工具若干套。
(5)工作台若干张。
四、实训方法1.由教师现场讲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2.由教师现场讲解制动系统各零部件的结构与工作情况。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制动系统的拆装与调整。
五、实训过程举例:东风EQ1090E型汽车制动系的拆装与调整4.制动系的拆卸(1)前轮制动器的拆卸前轮制动器的拆卸如图21-31所示。
前轮制动器的拆装应在前桥上进行,拆装前,前桥总成应牢固地固定在工作台架上。
①拆卸前轮毅及制动鼓松开前轮毅盖的紧固螺栓,取下前轮ift盖及衬垫,剔平止动垫圈,依次拆下锁紧螺母、止动垫圈、调整螺母的锁紧垫圈和轮毅轴承调整螺母,从转向轴上拉出前轮毅及制动鼓组合件。
②拆卸制动器的固定部分、张开机构、定位调整机构各机件,将凸轮转到原始位置,拆下制动蹄复位弹簧。
拆下开口销及制动蹄紧固螺母。
取下制动蹄及制动蹄轴。
拆开制动器室推杆连接叉锁销,拆下调整臂及前后配件。
从制动器室支架承孔中取出凸轮轴。
拆下制动器室。
拆下钢丝锁线及支架紧固螺栓。
将制动器室支架从制动板上拆下。
松开紧固螺栓和螺母,从转向节上拆下制动底板。
(2)后轮制动器的拆卸后轮制动器的拆卸方法与前轮相似,如图21-32所示。
34 33图21-31东风EQ1090E型汽车前轮制动器分解图1一调整垫片(数量按需);2-制动凸轮垫圈;3—前制动调整臂总成;4-外壳盖;5—蜗轮;6一蜗杆;7-塞片;8 —前制动调整臂外壳;9一螺塞;10—弹簧;11 一滚珠;12-蜗杆轴;13一直通滑脂嘴;14一半圆头钏钉;15-制动凸轮调整垫片(数量按需);16—前制动室总成;17—制动室推杆连接叉;18—前制动室外壳总成;19一制动室回动弹簧;20—前制动室卡箍总成;21—前制动挡室推杆总成;22—前制动室橡皮膜;23—前制动室外壳盖总成;24—螺母(紧固前制动底板于转向节用);25—前制动底板总成;26L前制动挡尘盘衬垫;27-前制动挡生盘总成;28—螺栓(紧固前制动挡尘盘于前制动底板用);29-前制动蹄轴;30—前制动蹄带衬套总成;31—前制动蹄轴衬套;32—前制动蹄;33—前制动蹄片总成;34—制动蹄轴垫板;35—制动回动弹簧;36—前制动摩擦片;37—前后轮制动摩擦片刨钉;38—前制动凸轮;39-制动蹄支承垫片;40—钢丝锁线(锁定前制动室支架紧固螺栓用);41 一前制动底板垫板;42—制动凸轮。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日益受到关注。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
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训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维修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2.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3.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检查及维修方法;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组成及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盘、制动鼓、制动蹄、制动片、制动液、制动软管等组成。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动踏板使制动总泵产生压力,将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分泵,从而推动制动蹄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实现制动效果。
2. 汽车制动系统拆装、检查及维修方法(1)拆装过程及步骤1)拆下前轮,使制动盘暴露在外;2)松开制动盘固定螺栓,拆卸制动盘;3)拆卸制动蹄、制动片等零部件;4)检查制动盘、制动蹄、制动片等零部件的磨损情况;5)清洁制动系统各个部件;6)安装新制动片、制动蹄等零部件;7)安装制动盘,并拧紧固定螺栓;8)安装前轮。
(2)检查及维修方法1)检查制动液是否泄漏、变质;2)检查制动盘、制动鼓、制动蹄、制动片等零部件的磨损情况;3)检查制动系统各个管路是否通畅;4)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正常;5)检查制动总泵、制动分泵的压力是否正常;6)如有异常,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维修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对于提高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 制动系统的拆装、检查及维修方法需要熟练掌握,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3. 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4.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汽车实训内容
1. 汽车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车型分类、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路系统、自动变速器系统等基础知识。
2. 汽车维护与维修:如更换汽车机油、清洗和更换空气过滤器、清洗和更换汽车雨刮器、更换刹车片、制动液更换、轮胎更换、更换车灯等。
3. 汽车电器维护:掌握汽车电器系统检修、维护及排除故障;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常用仪表检修和调整技术,掌握电路检修装置的使用和电路检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汽车制动系统: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通用安全制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掌握不同制动系统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掌握通用系统的安全技术及制动调整方法。
5. 汽车发动机: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动机结构,掌握发动机检修方法,掌握发动机性能检测和调整。
6. 汽车变速器:掌握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掌握变速器的油路和水路系统的设计及维护工作;掌握故障排除、调整技术。
7. 汽车底盘:掌握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和底盘结构;掌握底盘检修方法;掌握
底盘调整技术。
8. 汽车空调: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熟悉空调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方法。
9.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掌握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掌握关于轮胎、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路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掌握汽车现代检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10. 汽车故障诊断: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和流程,以及故障码读取、分析和排除的方法;掌握故障解决方案和技巧。
11. 汽车驾驶模拟器实训:通过驾驶模拟器实现各种驾驶场景的模拟,如夜间行驶、雨雪天气驾驶、紧急刹车等。
通过驾驶模拟实际操作,锻炼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