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电解水。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若A 试管气体为10g,则B 试管气体为5g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A 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变化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3.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 克,体积为50 立方厘米。
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 牛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 千克/米 3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4.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图)。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ρ海水>ρ河水)(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5.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6.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
通过胶管 A 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
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 A 管吸气,烧瓶将(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7.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A.B.C.D.8.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州大桥全长 17.1 千米,桥墩的底部陷入土中,未受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B. 若测定一个气球的重力时,测定值比实际值要轻,其原因可能是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C. 《侣行》节目中,破冰船从长江开入东海时, 由于排开液体的密度改变,所以浮力会变大D. 潜水艇在水下 150m 和水下 500m 处, 由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一样,所以受到浮力一样 二、填空探究题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
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
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2.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B. F2C. F3D. F4第2题图第3题图3.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5.小明将一只橘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橘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橘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橘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A. 橘子剥皮后密度变小B. 橘子皮的密度比橘子果肉的密度小C. 橘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D. 橘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6.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A. 溶质种类B. 溶剂种类C. 溶液温度D. 颗粒粗细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
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
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肥皂水C.泥水D.纯牛奶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
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A.沉淀B.蒸馏C.结晶D.过滤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蔗糖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0.8×103 kg/m3,g取10 N/kg)()酒精A.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有关B.当h是8 cm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6.15 NC.该金属块重2 ND.如果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在酒精里,则与完全浸入水中相比它受到的浮力减小0.4 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1)把少量的蔗糖加入试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2.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
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 、密度 c 、压强 D 、体积3.如图所示,容积为3 dm 3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的水,现将一个密度为0.6×118㎏/m 3的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与容器壁不接触,水恰好没有溢出,则木块的质量为( ) A.0.6㎏ B.1.2㎏ C.1.8㎏ D.2.0㎏4.盛夏天气炎热,小佳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瓶,发现奶茶全结成冰,请问奶茶结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比热容5.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V ―m 关系图上表示,如图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为了支援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将陆续运抵我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8.如图是北京奥运会部分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项目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9.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水):()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及附含答案解析C.加水后溶液的密度变大,导致物块浮起来D.加水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变小,导致物块浮起来改写:某物体在水中沉没,当向水中缓慢加入更多的水时,物体开始上浮。
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溶液的密度变大,导致物体浮起来。
另外,该物体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也有可能是酒精溶液。
加水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变小,也可能导致物体浮起来。
9.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凝固点比油的凝固点高B.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C.水是一种分子式为H2O的无机物质D.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改写:正确的关于水的说法是: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而水的凝固点比油的凝固点低。
水是一种分子式为H2O的无机物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10.以下哪一项是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最多的()A.湖泊B.河流C.地下水D.大气水改写:在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最多的是地下水。
湖泊、河流和大气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但地下水的储量最大。
9.在甲、乙两个中放置相同的物块,使得两物块静止时液面相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块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量,因此可以得出物块在液体中的密度。
由于液面相平,可以得出两中液体的密度相等,因此选项D正确。
10.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应该是:③自然沉降①化学沉淀(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④加热煮沸。
自然沉降可以去除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化学沉淀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消毒杀菌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加热煮沸可以杀死剩余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的安全。
11.加热烧杯中的熟石灰和水混合物可以提高溶解度,因此选项A正确。
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质量为0.15g,因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应该是0.15g+50g=50.15g,选项C错误。
12.手指浸入水中后,由于手指上的皮肤会受到水的浸润,因此手指所处的水的体积会增加,从而使得甲秤示数变小,乙秤示数变大,因此选项D正确。
13.石蜡和塑料片粘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我会选(每题2.5分)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A 、味精B 、泥沙C 、纯净的冰块D 、植物油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 密度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在达到 1000C 时,一定会沸腾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D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A 、(甲)和(乙)图B 、(甲)和(丙)图C 、(乙)和(丙)图D 、任意两图均可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
”则( )A 、大鱼说法正确B 、小鱼说法正确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D 、无法判断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A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C 、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D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 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 对桌面的( )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 、压力和压强都变大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B 、溶质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剂的质量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一、选择题1.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A.增加水的导电性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2.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水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试管中有固体析出,判断加入的某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氯化钠固体D.蔗糖固体3.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4.把某温度下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蓝色晶体析出B.溶液变为无色C.有白色沉淀析出 D..溶液变为绿色5.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6.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点表示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7.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8.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A.0.4% B.1% C.2.5% D.4%二、填空题9.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1)如果NaCl和NH4Cl的溶解度在某温度时相等,则该温度应该在表中温度范围内。
八年级(上)第一章检测试卷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6 分)1.我国的下列城市中,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是()A .上海B .北京C.广州 D .深圳2.下列物质都是组成我们人体的重要物质。
那么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水B.无机盐 C .蛋白质D .脂肪3.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③水通常以液态和气态存在④有许多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A .①②③B .①②④4.关于物质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C .密度小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小C.①③④ D .②③④)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小D .质量相等的物体,它的密度不一定相等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克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克的下列哪种物质()A .浓硫酸B .酒精C.煤油 D .汽油6.测定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但顺序是混乱的,正确的顺序是()A .记录量筒里放入金属块后水面的示数;B .记录量筒中水面的示数;C .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D .记录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 E.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F.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G.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A . GECDBAFB . EGCDBAF C. GEBAFCD D. EGBAFDC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 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3 3 3 3A.1kg/m 3、B. 2kg/m3、C. 2.2kg/m3、D. 2.5kg/m38.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正立体,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所产生的压强()A .铜最大B .铁最大C.铝最大 D .三个同样大9.下面关于液体压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在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B .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C .因为压强P = F/S,所以液体压强的大小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七“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2、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8N,竖直向上B、5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D、3N,竖直向上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取用液体B、量取液体C、倾倒液体D、取用固体5、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A、加入水的多少B、加入溶质的多少C、是否进行振荡和搅拌D、温度的高低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7、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8、25℃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9、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5克B、10克C、12.5克D、15克10、已知t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
在该温度下,将25克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28.6%C、33.3%D、50%11、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12、现有一杯20℃的刚好饱和硝酸钾溶液,采取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B、恒温蒸发部分水C、将温度升高到60℃D、加入一定量的水13、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14、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15、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28 10 4 14②28 10 6 14③60 10 8 18A、28 ℃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 ℃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31.电解水实验中,阴极产生氢气4㎝,则阳极产生的氧气体积应为()A、8㎝B、2㎝C、4㎝D、1㎝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正确答案:D3.粗盐提纯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酒精灯、漏斗、玻璃棒B、烧杯、漏斗、试管、玻璃棒C、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D、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正确答案:C4.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水不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硝酸钾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正确答案:C5.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正确答案:B6.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A.降低温度B.加入溶剂C.加入溶质D.倒出部分溶液正确答案:A7.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序进行的是( )A、硝酸钾、氯化钠B、铜粉、铁粉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D、泥沙和氯化钠正确答案:A8.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C、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D、脚不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正确答案:A9.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 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C. 破坏亚马逊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D.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A. 水B. 酒精C. 汽油D. 苯3.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D.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4.在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到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A. 36.0gB. 31.25gC. 26.5gD. 无法计算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最终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最终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 浮力增大,ρ1=ρ2B. 浮力减小,ρ1=ρ2C. 浮力不变,ρ1>ρ2D. 浮力不变,ρ1<ρ27.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A. ρ1>ρ2F1=F2B. ρ1>ρ2F1>F2C. ρ1<ρ2F1=F2D. ρ1<ρ2F1<F28. 15.小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1章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强风暴雨。
从水循环的途径看,台风登陆属于()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D.蒸发蒸腾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下列关于水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C.世界上水资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储量的大部分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 ( )精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
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第1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满分120分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100分)1. (4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A. 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B. 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溶液的溶解度增大2. (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3. (4分)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B.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D.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4. (4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5. (4分)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C. 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6. (4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7. (4分)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 甲B. 甲和乙C. 乙和丁D. 丙和丁8. (4分)把重5N体积为0.6立方分米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漂浮,浮力为6NB. 物体悬浮,浮力为5NC. 物体漂浮,浮力为5ND. 物体沉底,浮力为6N9. (4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四)—(第一章综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A.河流水、浅层地下淡水、固体冰川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2.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3.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4.一块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1,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2,,则两压强关系一定是( )A.p2= p1B.p2< p1C.p2> p1D.若原来装满水,则p2≠ p15.有下列五个事例:①大型拖拉机安装履带;②铁轨铺在碎石中的枕木上;③书包带做得比较宽;④锥子做得很尖;⑤切菜刀的刀刃磨得很薄。
其中目的是增大压强的有( )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6.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我市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7.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A.F2<F1, p1= p2B.F1=F2, p1= p2C.F1=F2, p1> p2D.F1=F2, p1< p28.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A.赤道附近B.沙漠地区C.东海海域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9.一名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牛,103帕B.50牛,104 帕C.500牛,103帕D.500牛,104帕10. 图中,甲、乙、丙为三只相同的烧杯。
八年级(上)第一章检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6 分)1.我国的下列城市中,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是()A.上海B.北京C.广州D.深圳2.下列物质都是组成我们人体的重要物质。
那么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脂肪3.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③水通常以液态和气态存在④有许多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关于物质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小C.密度小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小D.质量相等的物体,它的密度不一定相等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克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克的下列哪种物质()A.浓硫酸B.酒精C.煤油D.汽油6.测定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但顺序是混乱的,正确的顺序是()A.记录量筒里放入金属块后水面的示数; B.记录量筒中水面的示数;C.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 D.记录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 E.调节天平, 使横梁平衡;F.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G.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A.GECDBAF B.EGCDBAF C.GEBAFCD D.EGBAFDC 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1kg/m3、B. 2kg/m3、C. 2.2kg/m3、D. 2.5kg/m3 8.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正立体,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所产生的压强()A.铜最大B.铁最大C.铝最大D.三个同样大9.下面关于液体压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在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B.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C.因为压强P=F/S,所以液体压强的大小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10.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沉下去的物体没有受到的浮力C.浮力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有关D.把同一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煤油中,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11.气球可以带重物在空中飞行的原因是()A.由于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只要气球中充满这种气体,它都可以上升B.只有在气球排开的气体的重力大于或等于气球及它所带重物的重力才能上升C.气球只要充足气总可以上升D.气球上升与充入气体的密度无关12.将一木块分别浮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有一部分露出液面,如果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则()A.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木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C.木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D.木块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13.如右图所示为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据此比较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则()Array A.甲比乙的质量小B.甲比乙的质量大C.甲、乙质量一样大D.无法比较哪个质量大14.将质量为20克、体积为30厘米3的物体,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待物体静止时,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A.20克B.30克C.大于20克小于30克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5.溶液一定是()A.单一物质B.混合物C.物体溶解于水形成的D.无色透明的液体16.要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增加溶剂B.增加溶质C.充分搅拌D.升高温度17.如果将2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温度升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氯化铵的溶解度18.下列关于“10%的食盐水”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的食盐B.10克的食盐与90克的水配制的溶液C.100克食盐水溶液含有10克食盐D.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19.现有10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15克的硝酸钾B.蒸发50克的水C.倒出50克的硝酸钾溶液D.使硝酸钾的溶解度达到30克20.向50克水中加100克稀硫酸,混合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原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20% B.18% C.8% D.6%21.制备氯化钾晶体无需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试管22.粗盐的提纯中,三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各不相同,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A.加速溶解B.引流,防止溅出C.搅动热的液体D.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23.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小提手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除去水中的杂质常用、和三种方法。
2.8牛顿/米2= 帕斯卡,其物理意义是。
3.生活中我们把刀口磨得锋利是为了__________ ;工人师傅在螺母下垫一个比较宽的垫圈是为了_________ 。
4.在《科学》课中,常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1)用力捏矿泉水瓶,瓶子变扁。
说明 ___ ______;(2)将密封的空矿泉水瓶逐渐压入水中,感受到矿泉水瓶对手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入煤油、水和水银中,受浮力最大的是在中的铁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中的铁球。
6.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时示数是10牛,将部分石块浸人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5牛,石块受到的浮力为牛;如果将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6牛,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牛。
如果将它完全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石块受到的浮力为3牛,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
7.“氯化钠注射液”的规格是“500mL内含氯化钠4.5g”,质量分数是0.9%。
(1)500mL该氯化钠溶液中含水克。
(2)250mL该氯化钠溶液含氯化钠克。
8.(1)混有泥沙的食盐溶液过滤时,在滤纸上的是,滤液中的是和,将滤液蒸干就得到。
(2)过滤法适用于与的分离,蒸馏法适用于的分离。
9.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2) 在温度为℃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克。
(3) 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在6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当温度为60℃时,把100克A物质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可得饱和溶液__ ___克。
(5) 如果要从C的溶液中得到C晶体,一般应该用法。
第9题乙10.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 1℃ 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 2 ℃ 时出现图2 所示的现象。
则t 2℃ 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克。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 10 分)1.现有弹簧测力计、细线、量筒、小木块(能放入量筒中),小木块的密度小于待测液体的密度。
只用这些器材测定未知液体的密度。
(1)实验的主要步骤;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木块的重为G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读出体积为V 1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步骤)(2)用测出量和已知常数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
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2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3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
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 (第1题6分,第2题6分,共12分)1.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1毫升=1厘米3)请提取有用信息,求:⑴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⑵50毫升浓硫酸中溶质硫酸质量是多少克?⑶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氢气曾被用于飞艇和载人气球。
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右图装置模拟氢气探空气球(装置中气球固定在矿泉水瓶上)。
矿泉水瓶和气球的质量为20g,气球中镁条的质量为4.8g,瓶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75.2g,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2。
(g取10N/kg)(1) 镁与硫酸反应前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帕?(2)将气球中的镁条倒入硫酸中,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了0.4克的氢气。
通过计算说明:该装置在空气中能否上浮?(假设反应后装置内外压强相等,已知ρ空气= 1.3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2.重力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浮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甲同学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浮力保持不变4、【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液体能产生浮力(或随着V排的增大,浮力也增大)】38.解:(1)G=mg=(0.02+0.0048+0.0752)kg×10N/kg=1NP=F/S=1N/2×10-4m2=5×103Pa………………………………………………2分(3)V氢=m/V=0.4g/1.3g/L=0.37L ………………………………………………1分 F浮=ρ空gV排=0.0910-3kg/m3×10N/kg×0.37m3=0.33×10-3N ………………………………………………2分∵ F浮<G∴该装置在空气中不能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