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

勘察设计服务项目

交易公告

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河涌管理所

招标代理单位:广州工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年月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项目

交易公告

根据穗发改[]号批准,并且本工程具有资金证明,发包价达到穗纪字[]号文规定的小额建设工程规模,广州市海珠区河涌管理所现对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勘察设计通过随机抽取(摇珠)方式,选定承包人。

一、工程名称: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窖口水闸重建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项目

专业内容:□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给排水工程勘察设计

□水利工程招标代理□给排水工程招标代理

二、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河涌管理所

联系人:薛工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如有):/

联系人:/联系电话:/

招标代理机构(如有):广州工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德兴联系电话:、

招投标管理机构: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

投诉电话:

三、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涌

四、工程概况及交易须知:

、交易内容、规模:交易内容:工程勘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工程概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现场指导与监督、配合编制竣工图及相关报建等相关工作。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估算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万元)。新建水闸闸室总宽度,总净宽,闸室采用孔;新建水闸两边消防设施;设置水闸管理区㎡,其中管理方㎡。防洪标准为年一遇,等别为Ⅳ等,水闸主要建筑物级别为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级。

、发包价:暂定万元(其中设计费:万元、勘察费万元。最终勘察设计费支付以区财政评审部门核定的勘察设计费结算价为准,结算须以施工中标价为结算依据)。

、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服务期:直至本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承包意向有效期:日历天(从报名截止之日计起)。

、合同:详见附件(勘察设计合同条款)。(注:根据招标项目类别选择相应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优先使用)

五、发布交易公告时间:从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注:发布交易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个工作日。

六、报名及递交报名资料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现场递交报名资料时间和地点为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地点: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号)报名窗口。

七、摇珠时间及摇珠地点

、摇珠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摇珠地点: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号)第开标室。

、摇珠时间是否有变化,请密切留意交易答疑中的相关信息。

八、承包意向人合格条件:

、承包意向人在广州市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小额建设工程企业库中。

、承包意向人具有承接本工程所需的①设计资质:具备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水利行业设计丙级或以上资质;②勘察资质:具备工程勘察综合类资质或工程勘察岩土工程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丙级或以上资质级别。

、承包意向人拟委派的项目负责人需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年以上的工程师或以上资格。

、承包意向人按规定的格式及内容要求签署了《承包意向承诺及声明函》。承包意向函中的报价不得高于建设单位公布的发包价,否则取消参与摇珠的资格。

、投标人不需要提交投标保证金。

未在交易公告第八条单列的合格条件,不作为承包意向人不合格的依据。

九、报名资料收取方式

本工程在报名时,由建设单位收取承包意向人提交的报名资料,并根据交易公告第八条的内容进行资料核对。提交报名资料完整、符合合格条件的承包意向人视为报名成功,可参加摇珠活动。

十、报名资料的递交和接收

、承包意向人代表应按本公告第六条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建设单位递交报名资料,承包意向人代表应凭本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原件提交报名资料。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设单位将拒绝接收报名资料:

⑴非本工程相对应的小额建设工程企业库内单位;

⑵在报名截止时间后逾期或未在指定地点递交报名资料的;

⑶委托代理人提交报名资料,未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原件的。

、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建设单位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报名资料,承包意向人可向招投标管理机构投诉。

十一、报名成功参加摇珠的承包意向人不足家为交易失败,建设单位应重新发布交易公告。

建设单位两次公告后,报名成功参加摇珠的承包意向人仍不足家的,建设单位可在报名成功参加摇珠的承包意向人中随机抽取确定承包人;若无承包意向人报名,建设单位经集体讨论可从企业库中直接委托承包人。

十二、承包意向人代表可按本公告第七条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摇珠会,承包意向人是否到场,不影响摇珠结果。摇珠结果将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

广州市现在一共有十个区

广州市现在一共有十个区,分别是: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花都区,两个市:增城市、从化市 萝岗区389.06 14.12 广州开发区志城大道303号从白云区划出萝岗街道办事处的区域和钟落潭镇红卫、凤尾、浦心、蟹庄、枫下、佛朗、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委会和九佛、穗北两个社区居委会的区域。从黄埔区划出夏港街道办事处、荔联街道办事处的笔岗居委会、穗东街道的东基和西基两个自然村,天河区新塘街道办事处的玉树村, 增城市中新镇的镇龙居委会和镇龙、迳头、九楼、大坦、麦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汤村、旺村、洋田、新田14个村,新塘镇的贤江、新庄、永岗、禾丰4个村。广州市东部城区未来的核心地区 南沙区544.12(不含海域面积) 14.14 拟驻广州南沙开发区黄阁镇凤凰大道1号从番禺区划出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和南沙街道办事处,以及灵山镇的庙南村委会、七一村委会的区域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设立新南沙区。广州市工业区 天河区125 48 广州市员村天府路1号现辖22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杨箕和中山一两个居委会、沙东街道部分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新塘街道的玉树村归萝岗区管辖。广州市未来城市中心 白云区747 70 广州市政通路28号现辖4个镇、1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萝岗街道办事处、钟落潭镇红卫、凤尾、浦心、蟹庄、枫下、佛朗、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委会和九佛、穗北两个社区居委会的区域划归萝岗区所有。矿泉街道划归越秀区管辖。依托机场发展物流,实现北优战略 黄埔区105 18 黄埔区大沙地东路333号现辖10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夏港街道、荔联街道的笔岗居委会、穗东街道的东基和西基两个自然村划归萝岗区管辖。东部城市副中心 越秀区32.82 114.06 广州市越华路183号越秀区下辖22个街道办事处。越秀区和东山区合并,将天河区登峰街、天河南街的杨箕、中山一路2个居委会的区域、沙东街部分区域,以及白云区矿泉街所辖区域划入新设立的越秀区。广州市政治、文化中心 荔湾区62.40 70.54 广州市中山七路328号辖22个街道办事处,荔湾区和芳村区合并,定名为荔湾区。广州市最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 番禺区661.87 75.37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清河东路319号从番禺区划出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和南沙街道办事处,以及灵山镇的庙南村委会、七一村委会

广东省街道镇乡名录

广东省 2010年末,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1个地级市;12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5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1581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436个街道、1134个镇、11个乡(其中7个自治乡)。 广州市(辖10市辖区,代管2县级市;共130街道、34镇) 越秀区(辖22街道)洪桥街道 广卫街道 北京街道 六榕街道 流花街道 东风街道 光塔街道 诗书街道 大新街道 人民街道 东湖街道 农林街道 大东街道 大塘街道 珠光街道 白云街道 建设街道 华乐街道 梅花村街道 黄花岗街道 矿泉街道 登峰街道 荔湾区(辖22街道)沙面街道 岭南街道 华林街道 多宝街道 昌华街道 逢源街道 龙津街道 金花街道 彩虹街道 南源街道 西村街道 站前街道 桥中街道 白鹤洞街道 冲口街道 花地街道 石围塘街道 茶滘街道 东漖街道海龙街道 东沙街道 中南街道 海珠区(辖18街道)赤岗街道 新港街道 滨江街道 素社街道 海幢街道 凤阳街道 龙凤街道 沙园街道 瑞宝街道 江海街道 南华西街道 南石头街道 江南中街道 昌岗街道 南洲街道 琶洲街道 官洲街道 华洲街道 天河区(辖21街道)沙河街道 五山街道 员村街道 车陂街道 石牌街道 天河南街道 林和街道 沙东街道 兴华街道 棠下街道 天园街道 冼村街道 猎德街道 元岗街道 黄村街道 龙洞街道 长兴街道 凤凰街道 前进街道 新塘街道 珠吉街道 白云区(辖14街道4镇)永平街道 矿泉街道 景泰街道 黄石街道 京溪街道 同和街道 松洲街道 同德街道 棠景街道 三元里街道 金沙街道 均和街道 新市街道 石井街道 太和镇 江高镇 钟落潭镇 人和镇 黄埔区(辖9街道)鱼珠街道 黄埔街道 南岗街道 大沙街道 文冲街道 红山街道 穗东街道 荔联街道 长洲街道 番禺区(辖11街道8镇)市桥街道 沙头街道 东环街道 桥南街道 小谷围街道 大石街道 洛浦街道 沙湾街道 钟村街道 石壁街道 大龙街道 南村镇 新造镇 化龙镇 石楼镇 东涌镇 大岗镇 榄核镇 石碁镇 花都区(辖1街道7镇)新华街道 花山镇 花东镇 赤坭镇 炭步镇 狮岭镇 雅瑶镇 梯面镇

海珠区各街管辖地址(2012)

海珠区管辖地址 1.官洲街管辖地段 (1)官洲街赤沙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赤沙贵荣路2号首层,电话:84097491、84091206 南约横街、南约直街、南约新屋村、陈家院、贵荣路、西约石伦里、北约汾阳南、中和里、大树东、荣阳里、黄皮园、大围新建、大路巷市头街、市头横街、茂兴外街北、茂兴外街东、石家园、茅园岗、赤沙路108号、茂兴里1-4巷、海晏、西洲街一巷1-8号、沙田墩、高桥新苑 (2)官洲街北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北山大街29号,电话:34086605 龙吟大街1-200号、1-21巷,北山大街1-32号、青云大街1-56号,桃源大街1-26号,青云1-11巷、桃源大街1-5巷,罗田围1号 (3)官洲街仑头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仑头环村北路24号,电话:34086790 环村东路、车站东1-5巷、车站南1-4巷、仑头路102号海洋局宿舍、仑头路104号海测大队、车站西1-5巷、车站北1-3巷、启明坊大街1-13巷、启明坊外街、街市外、仁厚里、北约、南约前街、南约横街、南约直街、中约、余庆里、西约、仑头西、环村南路、余庆里外街 (4)官洲街官洲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官洲居由外街8号,电话:84098289 沿江路2号、步头岗、岗头、儒山大街、桂林大街、桂林外街、翔北大街、由义大街、居仁大街、西华大街、居由外街、西约、西约外街、北约、北约新屋、公路边 (5)官洲街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仑头路21号广东商学院大院内,电话:84261922 赤沙路12号广东房地产管理学校、赤沙路13号、地震台、赤沙路15号广东省水产学校、赤沙路、17号通修所、赤沙路19号帆缆加工厂、将军楼、赤沙路21号广东商学院、赤沙路23号广东省化工学校、新滘东路309号海珠区海军第三干休所、新港东路畔江花园后面广州地铁营运总部 2.赤岗街管辖地段 (1)赤岗街下渡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宜利街2号负一层,电话:34320792 下渡大街1号大院;下渡大街47号大院1-7号;下渡大街19、21、23、25、27号;下渡大街50-72号;下渡东约、中约、西约、新区;滨江东路736、738、740、758号、501-519号;滨江东路700-710号(双号)、758号、762-766号(双号);788号锦骏华庭、宜利街2、4、8号;金豪嘉苑(金骏街)、中信君庭、蓝色康园(蓝康街、明康街)、逸品台(逸德街)、宜利苑

海珠区区域分析

海珠区区域分析 目录 一、海珠区概述 (1) (一)、海珠区发展历史 (1) (二)、“河南”与“海珠”得名由来 (2) 1、“河南”得名的由来 (2) 2、“海珠”得名的由来 (3) (三)、海珠区户籍人口及经济现状 (4) (四)、海珠区教育文化特点及市政设施 (4) (五)、海珠区道路交通系统 (6) (六)、规划与展望 (6) 二、海珠区房地产市场特点简述 (8) (一)、历年房地产市场总结 (8) (二)、住宅市场特点简析 (9) 1、海珠区住宅批准预售面积总体下降,成交量明显增大 (9) 2、海珠区预售住宅成交均价逐步回升 (10) (三)、商铺市场特点简析 (10) 1、海珠区商铺供求变化不稳定 (10) 2、海珠区预售住商铺成交均价渐渐回升 (11) (四)、写字楼市场特点简析 (12) 1、海珠区写字楼批准预售面积明显上升,成交量明显减少 (12) 2、海珠区预售住写字楼成交均价不呈线性分布 (13) 三、海珠区二级市场板块研究 (14) 1、滨江路板块 (14) 2、广州大道南板块 (16) 3、江燕路--工业大道板块 (16) 4、江南大道—宝岗大道板块 (17) 5、中大板块 (18) 6、赤岗板块 (19) 7、琶洲板块 (19) 8、南洲板块 (20) 9、革新路板块 (21)

一、海珠区概述 (一)、海珠区发展历史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海珠区是广州市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但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大道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的最繁华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 目前,海珠区致力建设的滨江路具有岭南特色和异国情调的旅游休闲、观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宝岗大道的大型零售购物、商业服务中心,广州大道南地区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物流商品集散中心,琶洲赤岗地区的会展、信息、商贸服务中心,以中山大学为龙头,建设新港路沿线的科技中心,围绕万亩果树保护区,建设现代都市型的生态农业旅游中心等六大中心的建设,且已初具规模。 海珠区既有都市的繁华热闹,又有乡村的田园景色。以"江、涌、林、园"

广州海珠区人口与社区研究分析

广州海珠区人口与社区分析

————————————————————————————————作者:————————————————————————————————日期: 2

人口现状 1.人口规模基本情况 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土地面积(平方公里)90.4090.4090.40常住人口数(万人)156.63157.58157.60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公 173261743117434里) 实有人口数198.63万168.89万暂住人口数101.02万70.09万年末户籍户数337066342757348400 户籍总人口967243976733988115户籍人口密度(人/平方公 106991080410930里) 人口承载力分析

(《产业规划视角下的广州市人口变动研究》) 综合基于地形起伏度的高丘陵和低山区的人口承载力评价和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低丘陵和平原区人口承载力评价结果,得到广州市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人口承载力评价结果,并根据人口密度超载情况分为超载、临界和富余三类(人口密度超载界于±100 人/平方公里之间计为临界状态)。 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广州市人口承载情况中,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属于超载区,海珠区超载人口24万。广州市中心城区人口亟待疏解与控制。

2、人口密度 广州市常住人口密度空间分布(2012年统计年鉴) 从总体上看,广州市常住人口分布呈中心区人口密度高,外围人口密度低的局面。海珠区的密度在全市排名第二,严重超出广州平均密度1735.357人/平方公里,呈现高密度聚集。 根据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图来看,广州人口分布的多中心趋势加强,2010年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分布中心(解放中路附近)以及三个次级中心(海珠区江南中街、白云区景泰街、天河区石牌街)。海珠区的江南中街为其中一个人口次级中心,主要承接了老城区(荔湾区、越秀区)的人口转移。

海珠区

海珠区目录 一、基本概况 二、交通情况:交通便利 三、基本设施:配套设施齐全 四、旅游景点 五、投资环境 六、发展规划 1.海珠定位 2.海珠结构 3.商业布局 1)四大商业圈六条商业街 2)海珠区四条城市发展轴 七、海珠区房地产发展及现状 1.市场背景 2.该区房地产市场的优势 3.市场供给分析 4.市场需求分析 5.片区楼市发展

海珠区是广州老四区之一,古称江南洲,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2005年全区总面积为90.40平方千米,总人口87.7万人。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区辖18个行政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广州人称其为“河南”,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一、基本概况 海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仅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大疲乏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内最繁华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 目前,海珠区正致力于建设滨江路具有岭南特色和异国情调的旅游休闲、观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宝岗大道的大型零售购物、商业服务中心,广州大道南地区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物流商品集散中心,琶洲赤岗地区的会议、信息、商贸服务中心,以中山大学为龙头,新港路沿线的科技中心,围绕万亩果树保护区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旅游中心。这六大中心已初具规模。 海珠区既有都市的繁华热闹,又有乡村的田园景色。以“江、涌、林、园”为特色的江岛生态系统,使海珠区成为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城区”。 海珠区一贯坚持“经济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建区,文化立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实施“优先发展服务业,优化提高工业,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房地产为龙头,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仓储运输业和高新技术无污染工业,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市新的中心区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得到优先重点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国际生物岛等重点项目落户海珠,海珠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历史悠久的海珠区将焕发更灿烂的光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