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题库误差电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23
误差分析试题及答案1. 误差的定义是什么?答案: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 误差的来源有哪些?答案:误差的来源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疏忽误差。
3. 请简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区别。
答案: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误差值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随机误差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误差值随机变化,没有固定规律。
4. 什么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答案: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差值;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
5. 如何减小测量误差?答案: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误差补偿技术等。
6. 误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答案:误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方差、置信区间等。
7. 请解释误差传播的概念。
答案:误差传播是指当一个物理量由多个测量值通过某种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时,各个测量值的误差如何影响最终结果的误差。
8. 误差传播的一般公式是什么?答案:误差传播的一般公式为:Δf = √((∂f/∂x1)²Δx1² + (∂f/∂x2)²Δx2² + ... + (∂f/∂xn)²Δxn²),其中f是函数,x1, x2, ..., xn是变量,Δx1, Δx2, ..., Δxn是变量的误差。
9. 什么是误差限?答案:误差限是指测量值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真实值可能落在的区间范围。
10. 误差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是什么?答案:误差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在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2.12345(3)10000000.11245.0)32.100.24(00.45⨯⨯-⨯(4) pH=0.06,求[H +]=?解:a. 原式=19.47+1.54-0.04+2.54=23.51 b. 原式=3.6×0.032×21×2.1=5.1c. 原式=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d. [H +]=10-0.06=0.87( mol/L )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m CA-=χ,A为测量值,C为空白值,m为试样质量。
已知s A=s C=0.1,s m=0.001,A=8.0,C=1.0,m=1.0,求s x。
解:222222222()4 22222220.10.10.0014.0910()()(8.0 1.0) 1.0A Cx m A C mss s s s sx A C m A C m--++=+=+=+=⨯---且8.0 1.07.01.0x-==故0.14xs==5. 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 1.0000g的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那么测得值为1.0000~1.0008g的概率为多少?解:由0.4mgσ= 1.0000gμ=故有1.0000 1.0000 1.0008 1.00000.00040.0004u--≤≤即02u ≤≤ 查表得P=47.73%7.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 ,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几次?解:x x t s x t μ=±⋅=± 查表,得:5, 2.57, 1.04916, 2.45,0.92615f t f t ====>====<t 时t 时故至少应平行测定次9. 测定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30.48%, 30.42%, 30.59%, 30.51%, 30.56%, 30.49%,计算置信水平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即,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反之,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当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误差为正值,表示测定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值,表示测定结果偏低.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相当于真实值的百分率,表示为:,相对误差有大小,正负之分.2. 偏差(d)表示测量值(x)与平均值()的差值:。
平均偏差:单次测定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3。
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的表达式是: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 .4. 精密度5。
设测量值为A,B,C,其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标准偏差为,计算结果用R表示,R 的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标准偏差为.⑴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①加减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则. 如果有关项有系数,例如,则为 .②乘除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则,如果计算公式带有系数,如,同样可得到. 即在乘除运算中,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误差等于各测量值相对系统误差的代数和.③指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如下关系,其误差传递关系为,即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系统误差为测量值的相对系统误差的指数倍。
④对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下列关系,其误差传递关系式为.⑵随机误差的传递,随机误差用标准偏差s来表示最好,因此均以标准偏差传递。
①加减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是为R=A+B-C,则.即在加减运算中,不论是相加还是相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平方(称方差)都等于各测量值的标准差平方和.对于一般情况,,应为。
②乘除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式为,则,即在乘除运算中,不论是相乘还是相除,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之和。
若有关项有系数,例如,其误差传递公式与上式相同。
③指数关系:若关系式为,可得到。
④对数关系:若关系式为,可得到.6。
如果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数值相加减的结果,例如,则极值误差为,即在加减法运算中,分析结果可能的极值误差是各测量值绝对误差的绝对值加和。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及答案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砝码被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拟分别称取试样0.1g和1g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和20mL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0.0330 (2) 10.030 (3) 0.01020 (4) 8.7×10-5 (5) pKa=4.74 (6) pH=10.00 5.将0.089g Mg2P2O7沉淀换算为MgO的质量,问计算时在下列换算因数(2MgO/Mg2P2O7)中哪个数值较为合适:0.3623,0.362,0.36?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6.用返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MnO2质量分数,其结果按下式进行计算: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7.用加热挥发法测定BaCl2??2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时,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5000g,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8.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4099%,0.04201%。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9.标定浓度约为0.1mol??L-1的NaOH,欲消耗NaOH溶液20mL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2C2O4??2H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10.有两位学生使用相同的分析仪器标定某溶液的浓度(mol??L-1),结果如下:甲:0.12,0.12,0.12(相对平均偏差0.00%);乙:0.1243,0.1237,0.1240(相对平均偏差0.16%)。
武汉大学分析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实验3---1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j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 g,为什么?因为称量一次,允许产生±0.2 mg的偏差, 用递减称量法称量一份试样时,需要连续两次称取容器+试样的质量,故允许产生±0.4 mg的偏差实验3---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滴定之前,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I和水,为什么用HCI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I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因为用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突跃范围PH=4..3-9.7 PH=4.4 4.0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实验4---1.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测定C 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无影响2NaOH→Na2CO3酚酞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HCI= NaHCO3+NaCI 2NaOH - 1 HCI甲基橙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2HCI= CO2+H2O+2NaCI 1NaOH - 1 HCI4.测定食用白醋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因为用0.1mol·L-1NaOH滴定HAC的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酚酞的变色范围部分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可用作指示剂.而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没有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不能用来指示终点.5. 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红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原因是什么?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酸度增加, pH值降低.实验5---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2. 用Na2CO3为基准物。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习题一1.何谓量的真值?它有那些特点?实际测量中如何确定?2.比较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异同点?3.何谓修正值?含有误差的某一量值经过修正后能否得到真值?为什么?4.解释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5.分析求证近似数截取原则的合理性。
6.分析误差来源必须注意的事项有那些?7.用测角仪测得某矩形的四个角内角和为360°00′04″,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8.一个标称值为5g的砝码,经高一等标准砝码检定,知其误差为0.1mg,问该砝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9.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2 000km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1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的靶心,试评述这两种射击的准确度。
10.设准确度s=0.1级,上限值为10A的电流表经过检定后,最大示值误差在3A处为+8mA,问此表合格否?11.已知:某电压表在测量(10~200)V范围的电压时,其相对误差为0.2%。
求该电压表分别在测量180V和60 V时的可能最大的绝对误差?思考题:1、为什么说所有的实验与测量均存在误差?2、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有哪些?3、解释真值的概念4、“误差”可以说清楚吗?为什么?“四舍五入”原则存在什么缺陷、5习题二1.叙述随机误差的含义和特点。
2.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随机误差最基本的、主要的分布?它的函数式及其数字特征是什么?有那些特点?3.为什么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值?4.比较真误差与残余误差的概念。
5.单次测量标准差、算术平均值标准差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6.最佳测量次数如何掌握?为什么?7.比较贝塞尔公式、极差法和最大误差法的优缺点。
8.叙述置信概率、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区间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9.对某量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测量结果如下:10.60,10.54,10.72,10.51,10.65,10.69,10.55,10.63,10.55,10.53求最佳估计值和算术平均值标准差。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c1(mol/L) NH4 H2PO4(2)c1(mol/L)NaAc+ c2(mol/L)H3BO3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透射比。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时,δH2B =δHB-;pH=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p K a2=。
5.已知(Fe3+/Fe2+)=,(Ce4+/Ce3+)=,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mol/L Ce4+滴定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时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电位突跃范围是。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 , 和。
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 , , 四部分组成.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表示,等于;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关,与波长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
二、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20 分, 答在所留空白处)1.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3.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4.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5.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三、分析方法设计(共15分,写在答题纸上)1. 设计测定含有中性杂质的Na 2CO 3与Na 3PO 4混合物中二组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案。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 )(A)高精密度(B)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标准差大(D)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2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 ( B )(A)高精密度(B)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标准差大(D)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3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 )(A)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C)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当对某一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时,若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的原因是--------- ( B)(A) 操作过程中溶液严重溅失(B) 使用未校正过的容量仪器(C) 称样时某些记录有错误(D) 试样不均匀5做滴定分析遇到下列情况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A)称样用的双盘天平不等臂(B)移液管转移溶液后管尖处残留有少量溶液(C)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D)确定终点的颜色略有差异5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SiO2的质量分数时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D )(A) 称量试样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B) 析出硅酸沉淀时酸度控制不一致(C) 加动物胶凝聚时的温度略有差别(D) 硅酸的溶解损失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质量分数时以下情况可造成负系统误差- ( C )(A) 沉淀剂加得过快(B) 过滤时出现穿滤现象而(C) 沉淀的溶解损失(D)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8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B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空气中的CO2(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剂量不同9分析测定中随机----------------- ( D )(A) 数值有一定范围(C)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概率相同10以下关于随机误差-------------- ( B )(B) NaOH 溶液吸收了(D) 每份加入的指示误差的特点是(B) 数值无规律可循(D) 正负误差出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概率相等(C) 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率大于正误差1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 (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2下面哪种说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 D)(A)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B) 绝对值相同 ,正负号不同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 误差为零的测量值出现的概率最大 (D) 各种数值的误差随机出现以下有关随机误------------------- ( C(A) 随机误差有随机性(C) 随机误差是可测误差 13差的论述错误的是)(B)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D) 随机误差无法避免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其特点是------------------ ( D )(A) 大小不同的误差随机出现(B)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不同(D)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15(A) BaSO 4重量法测定硫时 ,加 HCl 过多 (B) 天平两臂不等按 正 态 分 布 (-)≤ x ≤ ----------------- ( B ) (A) │ u │ = 0.5 P = 0.38 0.68(C)│ u │ = 1.5 P = 0.87 0.95注意有效数字: 0.683 0.955 16以下有关系统误--------------------- ((A) 系统误差有单向性 (C) 系统误差是可测误差成17(+)出 现 的 概 率 为(B) │ u │ = 1.0 P =(D) │ u │ = 2.0 P = 差的论述错误的是B)(B) 系统误差有随机性 (D) 系统误差是由一定原因造(C) 砝码受腐蚀位估计不准18(D) 滴定管最后一对正态分布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 A )(A)在x= x处有最大值(B)值的任何变化都会使正态曲线沿着x 轴平移,但曲线的形状不变(C)改变会使峰加宽或变窄,但仍然不变(D)在x=± 处有两个拐点:总体平均值19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A)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B)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C) 偏差用s表示(D) 随机误差有单向性20实验室中一般都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D )(A) xu (B) xuns(C) x t ,f s (D) x t ,f n21对某试样平行测定n 次,量度所测各次结果的离散程度最好选用( B )(A) d (B) s (C) s x (D)s x: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2在量度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 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 C )(A) 变异系数C V (B) 标准差s(C) 平均值的标准差s x(D) 全距R2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 ( A )(A) F 检验(B) t 检验(C) u 检验(D) Q 检验参见P.25324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 ( D )(A) t 检验(B) u 检验(C) F 检验(D) Q 检验2230测定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四次结果的平均值为 56.28%,标准 差为 0.10% 。
武汉大学分析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实验3---1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j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 g,为什么?因为称量一次,允许产生±0.2 mg的偏差, 用递减称量法称量一份试样时,需要连续两次称取容器+试样的质量,故允许产生±0.4 mg的偏差实验3---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滴定之前,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I和水,为什么用HCI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I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因为用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突跃范围PH=4..3-9.7 PH=4.4 4.0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实验4---1.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测定C 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无影响2NaOH→Na2CO3酚酞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HCI= NaHCO3+NaCI 2NaOH - 1 HCI甲基橙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2HCI= CO2+H2O+2NaCI 1NaOH - 1 HCI4.测定食用白醋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因为用0.1mol·L-1NaOH滴定HAC的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酚酞的变色范围部分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可用作指示剂.而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没有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不能用来指示终点.5. 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红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原因是什么?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酸度增加, pH值降低.实验5---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2. 用Na2CO3为基准物。
1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2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 B)(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3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A) 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当对某一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时,若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的原因是---------------------------------------------------------------------------------( B)(A) 操作过程中溶液严重溅失(B) 使用未校正过的容量仪器(C) 称样时某些记录有错误(D) 试样不均匀5做滴定分析遇到下列情况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A) 称样用的双盘天平不等臂(B)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管尖处残留有少量溶液(C)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D) 确定终点的颜色略有差异5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SiO2的质量分数时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D)(A) 称量试样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B) 析出硅酸沉淀时酸度控制不一致(C) 加动物胶凝聚时的温度略有差别(D) 硅酸的溶解损失7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质量分数时以下情况可造成负系统误差的是----( C)(A) 沉淀剂加得过快(B) 过滤时出现穿滤现象而没有及时发现(C) 沉淀的溶解损失(D)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8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B)(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9分析测定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D)(A) 数值有一定范围(B) 数值无规律可循(C)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D)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10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 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 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1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12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错误的是------------------------------------( C)(A) 随机误差有随机性(B)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C) 随机误差是可测误差(D) 随机误差无法避免13下面哪种说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 D)(A)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B) 绝对值相同,正负号不同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 误差为零的测量值出现的概率最大(D) 各种数值的误差随机出现14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其特点是-----------------------------------( D)(A) 大小不同的误差随机出现(B)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不同(D)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15按正态分布(μ-σ)≤x≤(μ+σ)出现的概率为--------------------------------( B)(A)│u│= 0.5 P = 0.38 (B)│u│= 1.0 P =0.68(C)│u│= 1.5 P = 0.87 (D)│u│= 2.0 P =0.95注意有效数字:0.6830.95516以下有关系统误差的论述错误的是----------------------------------------( B)(A) 系统误差有单向性 (B) 系统误差有随机性(C) 系统误差是可测误差 (D) 系统误差是由一定原因造成17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D)(A) B aSO4重量法测定硫时,加HCl过多(B) 天平两臂不等长(C) 砝码受腐蚀 (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18对正态分布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 )(A) 在x =x 处有最大值(B) μ值的任何变化都会使正态曲线沿着x 轴平移,但曲线的形状不变(C) 改变σ会使峰加宽或变窄,但μ仍然不变(D) 在x =±σ处有两个拐点μ:总体平均值19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A)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 (B)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C) 偏差用s 表示 (D) 随机误差有单向性20实验室中一般都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D )(A) μσ=±x u (B) μσ=±x u n(C)μα=±x t s f , (D) μα=±x t s n f ,21 对某试样平行测定n 次,量度所测各次结果的离散程度最好选用-----( B )(A) d (B) s (C) s x (D) σs x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2在量度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 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C )(A) 变异系数 CV (B) 标准差 s(C) 平均值的标准差s x (D) 全距 R2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 A )(A) F 检验 (B) t 检验 (C) u 检验 (D) Q 检验 参见P .25324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D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Q 检验 2230测定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四次结果的平均值为56.28%,标准差为0.10% 。
置信度为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 D)(A) 56.28±0.138 (B) 56.28±0.14(C) 56.28±0.159 (D) 56.28±0.16t(0.95,3)=3.18, t(0.95,4)=2.78参见P.251公式7—18f=3,t(0.95,3)=3.18考有效数字25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B)(A)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26测定铁矿中Fe 的质量分数, 求得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对此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D)(A) 在已测定的数据中有95%的数据在此区间内(B) 若再作测定, 有95%将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5%(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有95%2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表述--------------------------------------------------( A)(A) 置信水平愈高,测定的可靠性愈高(B) 置信水平愈高,置信区间愈宽(C)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28总体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的含义是---------------------------------------( C)(A) 有95%的测量值包含在此区间内(B) 平均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5%(C) 有95%的把握该区间把总体平均值μ包含在内(D) 测量值x落在对μ左右对称的区间29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A) 进行仪器校正(B) 增加测定次数(C) 认真细心操作(D) 测定时保持环境的温度一致30若仅设想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读数误差±0.01mL,若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消耗滴定液应大于------------------------------------------------------------( B)(A)10mL (B)20mL (C)30mL (D)40mL31能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的措施是----------------------------( C)(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称样量在0.2g 以上(C) 用标准试样进行对照试验(D) 认真细心地做实验32称取含氮试样0.2g,经消化转为NH4+后加碱蒸馏出NH3,用10 mL 0.05 mol/LHCl吸收,回滴时耗去0.05 mol/L NaOH 9.5 mL。
若想提高测定准确度, 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D)(A) 增加HCl溶液体积(B) 使用更稀的HCl溶液(C) 使用更稀的NaOH溶液(D) 增加试样量10-9.5=0.5增加HCl溶液体积,NaOH溶液体积也增加33以下计算式答案x应为--------------------------------------------------------( C)11.05+1.3153+1.225+25.0678 = x(A) 38.6581 (B) 38.64 (C) 38.66 (D) 38.6734用50mL滴定管滴定时下列记录正确的应该为-------------------------------( C)(A)21mL (B)21.0mL (C)21.00mL (D)21.002mL35当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较差时,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C)(A) 与测量值位数相同(B) 当样本容量较大时可比单次测量值多保留一位(C) 应舍到平均值的标准差能影响的那一位(D) 比单次测量值少一位36某有色络合物溶液的透射比T = 9.77%,则吸光度值lg(1/T)为---------------( C )(A)1.0 (B)1.01 (C)1.010 (D)1.010137测定试样中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0.908 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 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A) 10%(B) 10.1%(C) 10.08%(D)10.077%38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1.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B)(A) 1×10-12 mol/L (B) 1.3×10-12 mol/L(C) 1.26×10-12 mol/L (D) 1.258×10-12 mol/L39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D)0.1010(25.00-24.80)───────────1.0000(A) 五位(B) 四位(C) 三位(D) 二位40c·V·M 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 w(X) = ───────,m×10 若c = (0.1020±0.0001)mol/L, V = (30.02±0.02)mL, M = (50.00±0.01)g/mol, m =(0.2020±0.0001)g ,则对w(X)的误差来说-------------------( B)(A) 由“V”项引入的最大 (B) 由“c”项引入的最大(C) 由“M”项引入的最大(D) 由“m”项引入的最大41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35.42%, 按有效数字规则其平均值应表示为-----------------------------------------------------------------------------( B )(A) 35.215%(B) 35.22%(C) 35.2%(D) 35%42测定某有机物, 称取0.2000 g, 溶解后加入0.01000 mol/L I2标准溶液10.00 mL, 回滴I2时消耗0.01000 mol/L Na2S2O319.20 mL, 则此测定的相对误差约是-------------( B)(A) 千分之几(B) 百分之几(C) 百分之几十(D) 百分之百20.00-19.201准确度高低用__误差___衡量,它表示__测定结果与真实值差异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