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普法教育宣传记录之欧阳光明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62.01 KB
- 文档页数:12
村社区普法教育宣传记录日期:20XX年XX月XX日地点:XXX村(社区)活动内容:为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本次活动积极开展了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活动在村委会的组织下,由村社工和志愿者共同参与。
1.活动目标与宣传形式2.宣传展板在村委会广场搭建了宣传展板,展板上分为不同板块,介绍了法律条文、法律常识、法律案例以及维权方法等内容。
展板内容鲜明突出,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使得村民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
3.法治知识讲座通过邀请村附近法院的法官来村委会为村民进行法治知识讲座。
法官详细解析了一些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合同法、物权法等。
讲座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以及如何维权和举证等实用技巧的培训。
村民们积极参与,把握了学习机会。
5.效果评估与总结本次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都对本次活动表示满意,并表示了对宣传活动的认同和肯定。
活动后,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很多村民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强法律学习,并且希望类似的宣传活动能多开展。
在总结本次活动时,我们认为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宣传展板设计和制作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讲座内容有时过于专业化,需要更贴近村民实际生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活动策划和执行,不断提高普法教育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本次普法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向村民推广法律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为社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欧阳光明(2021.03.07)2016.3.25地点会议室主持人张佩杰会议内容张佩杰:这次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上学期普法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今后工作的展望,上学期,我校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促进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校在普法中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是促进我们做好普法工作的前进动力。
但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普法工作中的不足。
有个别老师对普法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还是不足,给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必须是我们在普法中极力注意去改正的。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普法创造良好的氛围。
要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抓好师生的学法用法。
2、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把法律进学校活动落实到实处。
3、要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新形式,不断创新法律宣传途径。
4、开展针对性强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5、进一步完善法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法宣队伍建设,法宣阵地建设。
我们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搞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并加强督查。
地点会议室主持人张佩杰会议内容张佩杰;本次会议的议题总结本学期工作,并且为今年的总验收作准备工作。
张文庆:为确实抓好我校普法工作,提高师生的法律水平,我们购置和编印了一些普法书籍和法制教材,保证了全校师生学法活动有教材可用,认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培训活动。
并进行了考核。
进行了2次校园普法讲座,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上一年,我校借“三.八”“五.一”等节假日,利用校会、广播、板报、手抄报、法制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了法制宣传。
张佩杰:我来总结一下不足:个别教师认识不到位,对普法工作轻描淡写,流于形式,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有的部门领导认为教学是实的,普法是虚的,重实轻虚。
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年“七五”普法验收前必须改正的。
2023年社区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记录2023年5月3日,我们社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以提高居民对法律的认知和意识,推动社区的法治建设。
以下是此次活动的详细记录:一、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的几周里,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筹备了此次宣传活动。
我们成立了一个活动策划小组,负责制定活动内容和计划。
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咨询,我们确定了宣传的重点领域,并准备了相关资料和宣传材料。
二、宣传活动内容1.讲座:我们邀请了资深法律专家到社区进行讲座,为居民解答法律相关问题。
讲座涵盖了婚姻家庭、劳动用工、消费者权益等多个方面的法律知识。
居民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问题,专家们一一作答,使得宣传活动更加互动和实用性。
2.展板:在社区的活动场地上,我们布置了一些展板,介绍了法律知识的基本要点和常见问题。
这些展板清晰明了地阐述了法律法规,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了许多居民驻足观看,并获得了他们的好评。
3.发放宣传资料:为了让居民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准备了一些宣传资料,并在活动现场进行发放。
这些资料包括宣传手册、法律法规摘要等,居民们可以带回家仔细研读,增长法律知识。
三、活动效果此次社区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通过讲座、展板和宣传资料的多重形式,我们使居民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许多居民反馈说,此次活动让他们从中受益匪浅,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
这使得社区的法治意识更加浓厚,居民们在法律纠纷和问题处理方面也更加有底气和自信。
四、下一步工作在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不会止步于此,将继续加强社区法律知识宣传工作。
我们计划组织更多的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居民对法律的认知度。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法律咨询站点,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总结:通过本次社区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居民们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得到提高,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相信,在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法治建设将更加健全,社区将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欧阳光明(2021.03.07)福州玉佩侨育小金星幼儿园陈建敏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
幼儿的自主自愿性、虚构性、社会性、愉悦性、非生产性等都可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出来。
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支持。
那么,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应提供怎样的支持和指导呢?一、创设开放性的游戏环境-----环境保证游戏。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
游戏环境是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如何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调动幼儿在材料准备过程中的主动性。
游戏中孩子们是主人----既是游戏的主人,也是材料准备的主人。
因此,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既重“物”更重“人”,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环境、材料的准备上来。
2、提供丰富且具动态性的玩具材料。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应是幼儿感兴趣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促进幼儿游戏发展的。
逼真的成品玩具固然有其优点,并且出现时会引起幼儿的兴趣,但这会使幼儿创造性行为减少,有时甚至会使幼儿成为玩具的奴隶。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环境越多彩,幼儿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而富有启发性、并随着幼儿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的环境,能有效保持其对幼儿的适度刺激,激发幼儿进一步探求的好奇心;提供可变性强的玩具更能启发幼儿积极地想象和创造。
如在“美味串串烧”游戏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半成品游戏材料(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软塑片及塑料棒等),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或顾客的需要制作出各种美味的串串烧(如:茄子、青菜、牛肉串串烧等),这样一来,幼儿游戏兴致大为增加,游戏情节也丰富了许多。
3、保证幼儿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劳动心得体会欧阳光明(2021.03.07)踏着晨曦去劳动,不管睡眼惺忪,不管挥汗如雨;忍着酸痛去劳动,不管灰尘弥漫,不管气喘吁吁。
从楼梯扫到走廊,从墙壁擦到玻璃,一天的劳动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苦中有乐,酸中有甜,留下不尽思索。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
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这凝聚了我们的无尽心血。
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前的我,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
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初上劳动课,感到新鲜。
上完一天,腰酸背疼。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
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那些“小太阳”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将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这次劳动,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劳动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从这次劳动中我懂得: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桑园镇重点对象普法学法培
训宣讲
活动记录
图
片
桑园镇重点对象普法学法培训宣讲
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7月6日活动地点桑园义和五征公司活动主题法制宣传教育进企业
参加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义和五征公司职工代表
活
动内容
举办了法律培训讲座。
法律志愿者为全体员工讲解了《劳动法》,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员工们受益匪浅。
图
片
桑园镇重点对象普法学法培训宣讲
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9月28日活动地点桑园新宇超市门前
活动主题“关爱老人,普法先行---敬老月”专题普法活动参加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镇老龄办工作人员、社区居民活
动内容记录:设置咨询台、散发宣传材料,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法》《人民调解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图
片
桑园镇普法志愿者队伍社区“法律进企业”
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6年5月18日活动地点桑园邮局活动主题法制宣传教育进单位
参加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单位职工活
对辖区内邮局进行《宪法》等相关法律培训。
动
内
容
图
片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法制宣传资料■社区组织换届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我区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正在进行,为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法律意识,保障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各基层普法办、司法所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宪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关注和参与本次换届选举的积极性,增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保障换届选举依法、公开、公正进行,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此,特编印本期法制宣传资料,望各地认组织学习并深入宣传。
●什么是公民《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哪些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根据《宪法》第二章有关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三)人身自由。
(四)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五)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七)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八)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益。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这是我国宪法对公民要求的首要义务。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
”这是公民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社区法律宣传栏一、宪法篇1、什么是公民?《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33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政治自由权?《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主要有:(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公民有遵纪守法的义务;(3)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公民有保卫国家的义务;(5)公民有纳税的义务;(6)公民有抚养、赡养及计划生育的义务。
除此以外公民还有其它宪法和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
二、婚姻家庭篇1、男女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2、哪些情况禁止结婚?《婚姻法》第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3、收养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收养法》第6条规定,作为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
4、继承遗产的顺序是怎样的?《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维权篇1、哪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经济困难需要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时,当事人必须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下列证明材料:(1)有充分理由和证据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2)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