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修改)
- 格式:docx
- 大小:12.69 KB
- 文档页数:2
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三级眼科医院是指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较高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其在眼科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质量,三级眼科医院需要符合一定的基本标准。
首先,三级眼科医院需要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
眼科医院作为眼科疾病的诊治中心,必须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眼科手术室、眼科检查设备、眼底病变诊断设备等。
同时,医院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包括眼科专家、眼科护士、眼科技师等,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保障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三级眼科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服务流程、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医院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权。
另外,三级眼科医院需要注重科研和教学工作。
作为综合实力强大的医疗机构,医院应当积极开展眼科研究工作,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同时,医院还应当承担眼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责任,建立健全的眼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眼科医学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三级眼科医院需要重视患者体验和服务质量。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投诉和意见,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医院还应当注重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氛围,让患者感受到温馨和关怀。
总之,三级眼科医院作为眼科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符合一定的基本标准,包括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医疗管理制度、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患者体验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只有不断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推动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 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验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 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 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 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 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机手术床
专科检查台手术显微镜麻醉监测仪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
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
X 光机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洗衣机
(二)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
(三)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三级眼科医院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验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给氧装置呼吸机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机手术床专科检查台手术显微镜麻醉监测仪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X 光机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洗衣机(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备注:1、科室设置:20个科室,其中临床科室9个;2、面积:3200平方米(不少于40平方每床)3、需配备医技人员:88人(不少于1.1)4、需配备护士:32人5、需配备副高医师:27人(每个专科不少于平均3个)【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三级综合医院眼科评审标准实施细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三级综合医院眼科的评审标准,确保眼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该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眼科部门。
2. 环境要求2.1 设施和设备要求- 三级综合医院眼科部门应具备先进的眼科设施和设备,包括眼科诊断仪器、手术器械等。
- 设施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2.2 人员要求- 眼科部门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眼科医师、护士和技术人员。
-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并进行定期培训,保持专业知识更新。
3. 服务质量要求3.1 诊疗服务- 眼科部门应提供全面的眼科诊疗服务,包括常见眼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等。
- 诊疗过程应规范、有序,医疗记录应详细完整。
3.2 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对眼科患者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包括眼部伤口的清洁、眼药物的使用等。
- 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安全防范措施。
4. 质量管理要求4.1 医疗质量评估- 眼科部门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了解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工作。
- 医疗质量评估应包括对眼科手术、特殊治疗等关键环节的评估。
4.2 不良事件管理- 眼科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管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
- 不良事件应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其他要求5.1 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眼科部门应积极参与眼科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5.2 眼科保健宣教- 眼科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眼科保健宣教,提高眼健康意识和预防眼病的能力。
6. 结论本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提供三级综合医院眼科评审的标准和要求,指导眼科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眼健康和安全。
各医院应严格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
医疗机构医院眼科基本标准(2023年版)医疗机构医院眼科基本标准 (2023年版)概述本文档旨在确定医疗机构医院眼科的基本标准,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
这些标准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医院,包括公立和私立医院。
1. 专业人员1.1 眼科医生医疗机构和医院应配备专业的眼科医生,他们应具备以下条件:- 拥有相关专业资格和执业证书;- 具备眼科诊断和治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与持续教育,保持与最新技术和研究的接轨。
1.2 辅助人员医疗机构和医院应聘用合格的辅助人员来支持眼科医生的工作,包括:- 护士:应具备眼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技师:应具备眼科检查和手术室操作的技能;- 接待员:应了解眼科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友好和专业的接待服务。
2. 装备设施2.1 诊断设备医疗机构和医院应配备现代化的眼科诊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视力检查设备:如自动验光仪、视力表等;- 眼底相机和OCT设备:用于眼底检查和视网膜成像;- 角膜地形图仪和前房角镜:用于角膜和前房检查;- 眼压测量仪:用于测量眼压。
2.2 治疗设备医疗机构和医院应配备先进的眼科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治疗设备:如激光手术机、SLT激光等;- 眼内手术器械:如白内障手术器械、玻璃体手术器械等;- 角膜塑形镜专用设备:用于泪膜治疗;- 眼科手术显微镜:用于眼部手术。
3. 服务流程3.1 看诊预约医疗机构和医院应提供方便的看诊预约方式,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预约:- 电话预约:提供专线接听并进行预约;- 网络预约:为患者提供在线预约通道。
3.2 看诊流程医疗机构和医院应确保高效的看诊流程,包括:- 登记:接待员进行患者登记;- 检查:由医生或技师进行必要的眼科检查;- 诊断: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或转诊:医生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或决定是否需要转诊。
3.3 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和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 检查结果记录:将眼科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 诊断和治疗方案记录:记录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基本建设标准(2019年
版)
医院应配备眼科专业基本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眼底相机、角膜地形图仪、视野分析仪、激光治疗仪等。
二)手术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手术设备、手术床、手术灯等。
三)治疗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治疗设备、治疗床、治疗灯等。
四)检查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查设备、检查床、检查灯等。
五)医院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毒设备、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等。
以上是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基本建设标准,为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
设备方面,眼科诊所需要配备眼压计、视野仪、专科检查台、视力表、检眼镜、裂隙灯、验光仪、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以及其他必要的设备,以便开展各项诊疗服务。
病房方面,每床单元设备需要与同级综合医院相同,以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信息系统方面,需要配置通讯、计算机等设备,并装备与开展诊疗服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信息和开展诊疗服务。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至少包括患者登记制度、医疗文书管理制度、患者安全制度、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药品耗材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制度。
同时,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流程规范的研究和培训,并有记录。
XX省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5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科、青光眼科、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科、斜视与小儿眼科、眼视光科、屈光手术科、玻璃体视网膜病科、眼整形科、麻醉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供应室、药剂科、眼科功能检查室、病案室。
三、人员每张床位至少配备1名卫生技术人员(至少配备0.45名护士);手术室每手术台至少配备2名护士;至少具有6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眼科医师,每个科室至少配备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眼科医师;临床和医技科室负责人由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担任,麻醉科应至少配备1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每张床位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病房每张床位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手术室应为层流净化手术室;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医疗设备:供氧装置、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显微镜、冰箱、离心机、分析天平、药品柜、敷料柜、器械柜、消毒灭菌设备、电烤箱、紫外线。
(二)专科医疗设备:眼科检查台、视力表、裂隙灯显微镜、高频电刀、直接和间接检眼镜、压平眼压计、非接触式眼压计和其他类型的眼压计、电脑验光仪及镜片箱(检影验光)、自动视野计、眼科A/B超机、角膜内皮计数仪、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仪、眼底荧光造影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视觉电生理仪、眼底照相机、同视机、婴幼儿视觉评估系统、房角镜、三棱镜、三面镜、立体镜、眼科激光治疗仪、眼科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玻璃体切割仪、冷凝仪、双极电凝器。
(三)病房每张床位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六、制度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应制定有符合国家的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应制定有与所开展业务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有完善的医院质量管理质控体系等。
三级眼科医院设计标准是什么三级眼科医院设计标准是指按照医院等级和功能需求,为满足眼科诊疗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制定的医院设计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三级眼科医院设计标准的概述:1. 总体布局要合理:三级眼科医院通常包括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和辅助楼等。
总体规划应围绕百姓生活需求和医疗服务提供连续服务的理念,确保医院各功能部门间的合理连接。
2. 功能分区应明确:医院内部应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将医疗与非医疗区域分离,包括门诊区、住院区、手术区、检验区、影像区、药房等。
要保证各区域之间的流线分明,以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3. 医疗设施要齐全:三级眼科医院应当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设施,包括眼科手术室、眼科诊疗室、康复训练室、眼镜验光室、视力训练室等。
4. 绿色环保和舒适性要求高:医院应注重绿色环保和舒适性设计,合理利用光线、通风和采光,以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同时应关注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环境保护措施,提高医院整体空气质量。
5. 安全设施要完善:医院应设置无障碍设施、紧急医疗设备和方便易用的逃生通道,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此外,还需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安保人员,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
6. 信息化建设要强化:医院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病历、医药信息管理系统、医疗设备智能化等。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方便患者的就医和信息查询。
7. 人性化服务要求高:医院应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便利的挂号、缩短候诊时间、舒适的就诊环境、贴心的护理服务等。
同时,医院应设置合理的患者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而言之,三级眼科医院设计标准涵盖了医院的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医疗设施、舒适性、安全设施、信息化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2024年版)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2024年版)1. 概述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我国眼科医院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提高眼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三级眼科医院。
2. 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2.1 三级眼科医院的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不小于8000平方米。
2.2 医院建筑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满足医疗流程、功能布局、患者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专业技术人员3.1 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眼科医生、护士、技师等人员,其数量和比例应满足临床需求。
3.2 医院应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 医疗设备4.1 三级眼科医院应配备常规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如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接触镜、超声乳化仪等。
4.2 医院应配备先进的眼科专用设备,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底照相机、视网膜激光治疗仪等。
5. 医疗技术5.1 三级眼科医院应具备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
5.2 医院应开展眼科高难度手术和技术,如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等。
6.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6.1 三级眼科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
6.2 医院应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医疗事故和风险。
7. 环境与设施7.1 医院应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要。
7.2 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医疗用房、手术室、监护室等。
8. 信息服务8.1 三级眼科医院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8.2 医院应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收费等信息服务。
9. 科研与教学9.1 医院应开展眼科相关的科研工作,提高眼科医疗技术水平。
9.2 医院应承担眼科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任务,提高眼科人才素质。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 80 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 一 ) 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科、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 二 ) 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眼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 一 ) 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
( 二 ) 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 三 ) 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3 人。
四、房屋:
( 一 )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 二 )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
五、设备:
( 一) 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专科检查台
心电图机电动吸引机手术显微镜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检测仪
麻醉机手术床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
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以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
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
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
离心机电冰箱X 光机
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
洗衣机
( 二 )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综合医院。
( 三 ) 有与开展的医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
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doc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 80 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 一 ) 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科、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 ) 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眼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 一 ) 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
( 二 ) 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 三 ) 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3 人。
四、房屋:
( 一 )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 二 )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
五、设备:
( 一) 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专科检查台
心电图机电动吸引机手术显微镜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检测仪
麻醉机手术床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
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以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
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
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
离心机电冰箱X 光机
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
洗衣机
( 二 )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综合医院。
( 三 ) 有与开展的医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
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验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
麻醉机手术床
专科检查台手术显微镜
麻醉监测仪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器检眼镜
视力表裂隙灯
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
视野计角膜曲率计
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
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
激光治疗仪火焰光度计
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
离心机电冰箱
X光机敷料柜
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
紫外线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基本建设标准(2019年版)目录一、床位 (2)二、科室设置 (2)三、人员 (2)四、房屋 (2)五、设备 (3)一、床位床位总数20张至79张(含日间观察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眼科、急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
(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等部门。
三、人员(一)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以及麻醉和急救等专业的,至少有1名与开展专业相适应的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医护比至少达到1:1。
至少有1名从事眼科专业护理3年及以上的护士。
(三)与设置的医技科室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配备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的专兼职人员。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三)设置日间观察床的,床间距不少于0.8米。
(四)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等每个房间需独立。
(五)总建筑面积应当符合医院业务需要。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眼压计、视野仪、专科检查台、视力表、检眼镜、裂隙灯、验光仪、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以及其他与所开展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设备。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三)配置通讯、计算机等设备并装备与开展诊疗服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施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至少包括患者登记制度、医疗文书管理制度、患者安全制度、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药品耗材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流程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并有记录。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科、屈光
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眼光视
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专科检查台
心电图机电动吸引机手术显微镜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检测仪
麻醉机手术床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
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以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
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
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
离心机电冰箱X光机
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综合医院。
(三)有与开展的医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
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眼科疾病防治所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眼科疾病防治所一、床位数眼科手术床1张,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住院床位。
二、科室设置不要求设立分科,能开展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及预防保健工作,并有专人负责药剂、化验、放射、消毒供应等工作。
三、人员(一)每张眼科手术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住院病床每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0.4名护士。
(二)至少有2名眼科医师,其中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三)医师与护士之比不低于1∶1。
四、房屋(一)每张眼科手术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住院病床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治疗室1间,面积不少于20平米。
(二)手术室每张手术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五、设备(一)手术室设备1.基本设备显微镜、眼科显微器械、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
2.每张手术床单元设备眼科手术床1张、手术灯1个、污物桶1个、器械台1个、托盘1个、眼科基础器械1套、医师座椅1个、病历书写柜1张。
3.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二)住院病房设备1.基本设备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电子血压计、眼科诊疗床、电冰箱、器械柜、裂隙灯、直接眼底镜、眼压计、视力表箱、中心供氧、中心吸痰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
2.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床1张、床头柜1个、床垫1条、被子1条、被套2条、床单2条、枕芯1个、枕套2个、暖水瓶1个、病员服2套。
3.治疗室设备治疗台1个、床头柜1个、器械柜1个、诊断床1个、高压消毒锅1个、裂隙灯1个、眼压计1个、无影站灯1个、治疗手推车1个、急救车(配备急救药品、氧枕及插线板)、空气消毒机(根据房间面积设置1台)、靠背椅4~5个。
4.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级眼科疾病防治所一、床位数眼科手术床2至3张,住院床位总数20张及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专科、眼底病专科、角膜病专科、眼预防保健专科。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验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机手术床
专科检查台手术显微镜麻醉监测仪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
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
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火焰光度计
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
X 光机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备注:
1、科室设置:20个科室,其中临床科室9个;
2、面积:3200平方米(不少于40平方每床)
3、需配备医技人员:88人(不少于1.1)
4、需配备护士:32人
5、需配备副高医师:27人(每个专科不少于平均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