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结构分析(parsing)示例
- 格式:pdf
- 大小:329.66 KB
- 文档页数:96
这是帆船?是桥洞?还是牙齿?英语中的句法结构歧义—三谈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冯志伟英语中的歧义(ambiguity)不仅存在于词义(sense)和词类(part of speech)中,而且也存在于句法结构中。
如果一个语法可以把一个以上的剖析指派给同一个句子,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句子具有结构歧义(structure ambiguity)。
在上面的图中,为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排大帆船,又似乎看到了一连串的桥洞,又似乎看到了一排牙齿,它们的结构各异,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迷惘,这就是结构歧义。
英语中主要有三种结构歧义: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并列歧义(coordination ambiguity)和名词短语括号歧义(noun-phrase bracketing ambiguity)。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结构歧义,我们在这里也做简单的介绍。
——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a) PP附着歧义(PP attachment ambiguity)介词短语(Preposition Phrase,简称PP,可能做句子中动词短语的修饰语,又可能做名词短语的修饰语,造成PP附着歧义。
例如,如果我们有英语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和“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这两个句子是没有歧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改写成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on the ship”这个PP可以修饰动词made,也可以修饰名词report,就产生了PP附着歧义。
我们可以把这种 PP附着歧义写为如下形式:1) 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另外的例子还有:2) They made a decision concerning the boat.On the boat, they made a decision.-> They made a decision on the boat.3) He drove the car which was near the post office. Near the post office, he drove the car.-> He drove the car near the post office.4)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park.In the park,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in the park.5) He shot at the man who was with a gun.With a gun, he shot at the man.-> He shot at the man with a gun.6)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who was in the room. In the room,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in the room.Church and Patil (1982)证明了,在带多个介词短语PP的名词短语中,名词短语剖析结果的歧义的数量随着介词短语PP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速率与算术表达式的插入数(number of parenthesization)相同。
句法分析学习句子结构及语法分析方法句法分析学习:句子结构及语法分析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句法分析(Syntax Parsing)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它的目标是对一段自然语言文本进行分析,以识别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通过句法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句子的意义,进而为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提供基础支持。
本文将介绍句法分析的基本概念、句子结构以及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一、句法分析概述句法分析研究句子的句法结构,旨在建立句子的树形结构,并刻画词与词间的语法关系。
通过句法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分析句子的成分和关系,为后续的语义分析和文本理解提供有力支撑。
在句法分析中,最常用的是树形表示法,即句法树。
句法树以树的形式展示句子的组织结构,根节点表示整个句子,而叶子节点表示每个单词。
通过句法树,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判断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等。
二、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结构是句法分析的基础。
在分析句子结构时,我们需要了解句子的不同成分及其功能。
常见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等。
1.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最常见和基本的句子结构。
它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
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主要词,谓语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到动作影响的对象。
例如:“小明吃苹果。
”中,“小明”为主语,“吃”为谓语,“苹果”为宾语。
2.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指没有宾语的句子结构。
该结构中只有主语和谓语。
例如:“他睡觉。
”中,“他”为主语,“睡觉”为谓语。
3. 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组成的句子结构。
它们之间没有主从关系,通常使用连词来连接。
例如:“我喜欢音乐,她喜欢绘画。
”中,“我喜欢音乐”和“她喜欢绘画”分别是两个并列的结构。
三、语法分析方法为了实现句法分析,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语法分析方法。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方法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方法是最早被提出的方法之一。
句子成分与句法分析在语言学中,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各种成分组成,形成完整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句法分析是一种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通过对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识别和归类,揭示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信息。
本文将讨论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句法分析的方法。
一、句子成分的分类1. 主语(Subject):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通常是句子的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2. 谓语(Predicate):谓语是句子中描述主语动作或状态的核心成分。
它通常是动词。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吃了”就是谓语。
3. 宾语(Object):宾语是句子中受到动作影响或者是与主语相关的成分。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一个苹果”就是宾语。
4. 补语(Complement):补语是句子中与主语和谓语相关的成分,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者谓语的具体内容。
例如,“她是一位护士。
”中的“一位护士”就是补语。
5. 状语(Adverbial):状语是句子中描述动作或状态的附加成分,用来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例如,“他昨天在公园里散步。
”中的“昨天”和“在公园里”就是状语。
6. 定语(Attributive):定语是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给名词或代词添加属性或限定范围。
例如,“一本有趣的书”中的“有趣的”就是定语。
二、句法分析的方法1. 依存句法分析(Dependency Parsing):依存句法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句子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依存关系来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
它强调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确定中心词和依赖词的关系及其修饰关系,恢复句子的句法结构。
2. 短语结构句法分析(Phrase Structure Parsing):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是一种通过识别句子中的短语结构来分析句子的结构。
短语结构是指由中心词和修饰词组成的组块,也称为短语。
该方法通过分析短语之间的层次关系,生成树结构表示句子的语法结构。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互译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并将它们
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和异同之处。
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和谓语之间有
一个宾语来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而汉语则采用主谓宾补结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宾语
补足语来说明主语的状态或属性。
以下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以及其对
互译的影响。
1. 英语句子“He is a teacher.”
英语句子中,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是动词“is”,宾语是名词“teacher”。
它的基本结构是 S+V+O。
这个句子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他是一名教师。
”,其中“一
名教师” 是将“teacher” 翻译成汉语时加入的量词。
3. 汉语句子“他在读书。
”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之间的句子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英汉互译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遵循
各自的语法规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句子
结构差异,并且在翻译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翻译结果。
paraphrase技巧例子Paraphrasing(释义重述)是指用不同的措辞或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这在写作、学术论文、或者进行文本转述时很有用。
以下是一些paraphrasing技巧的例子:1. 同义词替换:原文:The cat is on the mat.释义:The feline is on the rug.2. 更改句子结构:原文:The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in Paris next month.释义:Next month, the conference is scheduled to happen in Paris.3. 使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原文:She spoke loudly and confidently.释义:She spoke with a strong and assured voice.4. 变换时态:原文:The team won the championship last year.释义:Last year, the championship was won by the team.5. 改变从句的语序:原文:Although it was raining, they decided to go for a walk.释义:Despite the rain, they chose to take a walk.6. 加入或删除细节:原文:The painting depicts a serene mountain landscape.释义:In the painting, there is a calm landscape featuring mountains and rivers.7. 变化句子的语气:原文:He must finish the project by Friday.释义:It is imperative that he completes the project by Friday.8. 转换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原文:The chef prepared a delicious meal.释义:A delicious meal was prepared by the chef.9. 使用近义词或短语:原文:The concep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释义:Grasping the idea can be challenging.10. 删减或合并句子:原文:She has a habit of arriving late, which annoys her colleagues.释义:Her habit of arriving late is a source of annoyance for her colleagues.这些例子展示了paraphrasing的不同技巧,通过运用这些技巧,你可以更灵活地表达相同的意思,从而使文本更加多样化和富有表达力。
依存句法分析DependencyParsing任务介绍句⼦的依存结构表达了词与词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称依存关系。
它是⼀种⼆元的⾮对称关系(binary asymmetric relation),从依存关系的⽀配者head指向从属者dependent。
依存句法分析旨在将输⼊的句⼦转化成依存分析树(或图),依存树中⾃上⽽下任意⽗⼦结点之间⽤依存关系连接。
在⾃然语⾔处理中,依存句法分析属于句法层次的任务,它⼀般需要词法层次的词性标注(POS)的结果作为辅助信息。
有趣的是,词性标注这个任务⼜需要分词结果作为辅助信息,可通过分词和词性标注联合任务来规避分词带来错误传播,当然这是题外话。
以LTP为例,依存句法分析中的依存关系包括:关系类型标签描述样例主谓关系SBV subject-verb我送她⼀束花 (我 <-- 送)动宾关系VOB直接宾语,verb-object我送她⼀束花 (送 --> 花)间宾关系IOB间接宾语,indirect-object我送她⼀束花 (送 --> 她)前置宾语FOB前置宾语,fronting-object他什么书都读 (书 <-- 读)兼语DBL double他请我吃饭 (请 --> 我)定中关系ATT attribute红苹果 (红 <-- 苹果)状中结构ADV adverbial⾮常美丽 (⾮常 <-- 美丽)动补结构CMP complement做完了作业 (做 --> 完)并列关系COO coordinate⼤⼭和⼤海 (⼤⼭ --> ⼤海)介宾关系POB preposition-object在贸易区内 (在 --> 内)左附加关系LAD left adjunct⼤⼭和⼤海 (和 <-- ⼤海)右附加关系RAD right adjunct孩⼦们 (孩⼦ --> 们)独⽴结构IS independent structure两个单句在结构上彼此独⽴标点WP punctuation。
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语文文章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内涵与艺术。
一、句法结构的分析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方式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语文文章中,句法结构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
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法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它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小明跑步。
”这个简单的主谓结构句子,表达了小明在进行跑步的动作。
2. 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指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于并列句子、并列词语、并列短语等。
并列结构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例如:“他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这个句子中的并列结构,用了三个动词来描述他的爱好,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3. 从句结构从句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一个或多个从句。
从句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修饰成分,用来进一步说明或限定主句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的书是《红楼梦》。
”这个句子中的从句“《红楼梦》”作为名词性从句,修饰了主句“我喜欢的书”。
二、修辞手法的分析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语文文章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技巧,通过使用这些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或性质。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个比喻将笑容与阳光进行了比较,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笑容的温暖。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思维。
拟人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个句子中的拟人手法,使得花儿具有了摇曳的动作,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3.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对比能够增强文章的冲突性和张力。
例如:“黑夜中的星星,犹如钻石般闪耀。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剥洋葱”句法结构分析笔记(印建坤主讲)“剥洋葱”句法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判断句子中有几个“洋葱”,即独立的句子;判断方法:1、看句子中有无and或者or,只有当前后句子并列时,才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洋葱”;2、看句子中有无but、yet;3、有无特殊标点符号:① 冒号:从命题角度看,如果问题设置在冒号前,往往答案在冒号后面,相反,如果问题设置在冒号后,往往答案在冒号前面;从长难句解析角度看,冒号前后独立,各自成为一个“洋葱”。
② 破折号:完全等同于冒号;③ 分号:前后各自独立成为一个“洋葱”;(标点符号用错除外,看分号后面主谓宾是否齐全)第二步:对每一个“洋葱”分别剥皮,第一层皮代表整个“洋葱”的核心主谓宾,此后每一个语法现象代表一层皮;第三步:把每一层皮分别翻译成中文;第四步:用设问方式,把每一层皮连接起来。
情感态度题解题思路:Ⅰ、全文情感态度题:1、情感态度题选项分类:① 永远不可能成为正确答案的中性词:e.g. indifferent / neutral② 可以成为正确答案的具有褒义色彩的中性词:e.g. objective / impartial / amazed③ 永远不可能成为正确答案的贬义词:e.g. biased / puzzled / questionable / panicked④ 可以成为正确答案的褒义词和贬义词:e.g. critical / pessimistic / optimistic2、全文情感态度题解题方法和步骤:① 看选项,排除选项中永远不可能成为正确答案的中性词;② 看选项,排除选项中永远不可能成为正确答案的贬义词;③ 看选项,排除选项中的相近选项;④ 看选项,保留选项中可成为正确答案的褒义词、贬义词以及具有褒义色彩的中性词;⑤ 看题干,确定情感态度指向的对象;⑥ 判断该对象的性质:a.如果该对象与伦理道德观念相符合,就应该选褒义词;b.如果该对象与伦理道德观念相违背,就应该选可以成为正确答案的贬义词;c.如果该对象在伦理道德观念中还没有成为定论(例如:安乐死,大学生结婚),就应该选具有褒义色彩的中性词;d.如果该对象与伦理道德无关(例如:探讨经济现象),就应该选具有褒义色彩的中性词。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在英汉互译中,句法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句法结构指的是语言中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掌握句法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正确翻译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常见的句法结构。
1.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句子中最基本的结构。
主谓结构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动词,用来表达一个事件或者状态。
在英汉互译中,主谓结构的翻译通常比较直接。
例如:
- 英文句子: He runs.
- 中文翻译: 他跑步。
2. 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是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动词和一个宾语组成的。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或者动名词。
- 英文句子: 我买了一本书。
- 中文翻译: I bought a book.
4. 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指在一个句子中,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者词组具有相同的地位和功能。
在并列结构中,每个句子或者词组之间使用逗号、分号或者连词来连接。
例如:
- 英文句子: I like swimming, and he likes jogging.
- 中文翻译: 我喜欢游泳,他喜欢慢跑。
5. 从句结构
从句结构是由一个连词引导的句子,它可以存在于一个复句中。
从句结构在英汉互译中常常用于表达原因、目的、条件、结果、比较等。
句子层次分析法的经典例子句子层次分析法(Sentence Hierarchy Analysis)是一种文本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句子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并进一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经典例子来说明句子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假设有以下一段文字:"小明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苹果。
他最喜欢的是红色的苹果,因为他认为红色的苹果最甜。
"首先,我们需要将整段文字分解为单独的句子:1. 小明喜欢吃水果。
2. 尤其是苹果。
3. 他最喜欢的是红色的苹果。
4. 因为他认为红色的苹果最甜。
然后,我们可以按照层次关系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第一句是主要句子,因为它包含了整个段落的主题和核心信息。
其他句子则是对主句进行支持和补充的。
1. 小明喜欢吃水果。
- 这是主句,表达了主题和核心信息。
2. 尤其是苹果。
- 这是一个对主句的补充信息,说明小明对水果的偏好。
3. 他最喜欢的是红色的苹果。
- 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细化和支持,解释了小明对苹果的偏好。
4. 因为他认为红色的苹果最甜。
- 这是对第三句的原因解释,说明了小明为什么喜欢红色的苹果。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句子层次分析法帮助我们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段落的内容和意义。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文本,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小说和散文等。
除了层次关系之外,句子层次分析法还可以揭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四句中的“因为”一词表明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本中的信息和观点。
在实际应用中,句子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学术研究、语言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文章结构、探索篇章连贯性,帮助教师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和阅读,帮助计算机程序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文本。
总之,句子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用的文本分析方法,通过揭示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和语义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英文和汉语的句法结构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从句法的角度来看,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主谓宾结构: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即主语在句首,谓语动词在主语之后,宾语在谓语动词之后。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句子结构更加灵活,常常以主谓宾的结构出现,但也有其他结构,如主谓补、主谓状等。
例句:
- 英文:I like apples.
- 汉文:我喜欢苹果。
翻译时需要注意汉语句子结构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动词短语结构:
英语中的动词短语结构通常由动词和其后的宾语、状语等构成,而汉语中的动词短语结构有时候会比较复杂,比如动补结构、动宾结构等。
3. 从句结构:
英语中的从句结构比较常见,有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而汉语中的从句结构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
例句:
- 英文:I know that he is coming tomorrow.
- 汉文:我知道他明天会来。
4. 语序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差异比较大。
英语中一般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而汉语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调整顺序,比如将重要的词语放在句首或句末等。
翻译时需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并根据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英汉互译涉及到语言的句法结构,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句子的结构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换和调整。
这需要对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做出适当的判断。
语法分析原理-Parsing简介Parsing⽅法分类: Universal: Cocke-Younger-Kasami Algorithm and Earley's Algorithm. Top-down: LL(k). Bottom-up: LR(k).错误恢复模式: Panic-Mode Recovery: Phrase-Level Recovery: Error Production: Global Correction:上下⽂⽆关⽂法: 终结符(terminal):组成串的基本符号。
⾮终结符(nonterminal):表⽰串的集合的语法变量,给出了语法分析和翻译的关键。
开始符号(start symbol):在⼀个⽂法中,⼀个nonterminal被指定为开始符号。
产⽣式(production):⼀条语法产⽣式,包含⼀个head/left side,转换符号->/::=,和body/right side。
推导过程: 最左推导(leftmost derivation):总选择每个句型的最左⾮终结符号展开。
最右推导(rightmost derivation):总选择每个句型的最右⾮终结符号展开,有时也被称为规范推导(canonical derivation)。
算法1:消除左递归消除⽴即左递归: 对于 A -> Aα1 | Aα2 | ... | Aαm | β1 | β2 | ... | βn,将这些A产⽣式替换为: A -> β1A' | β2A' | ... | βn A' A' -> α1A' | α2A' | ... | αm A' | ε消除循环左递归: 输⼊:没有环(A->A)或ε(A->ε)产⽣式的⽂法G。
输出:⼀个等价的⽆左递归⽂法G',但G'可能具有ε产⽣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