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说明书1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爆破器材第一节爆破器材什么叫爆破器材?工业炸药、起爆器材的统称。
我们通常所讲的爆破器材是指民用爆破器材——用于非军事目的各种炸药及其制器和火工品的总称。
包括炸药、雷管、导爆索、导爆管和辅助器材(如炮棍、起爆器、导通器等)。
一、炸药1、什么叫炸药习惯上认为凡是能发生爆炸的就是炸药。
不对!锅炉爆炸、煤气罐爆炸、汽车相撞爆炸、电爆炸与炸药无关都不是炸药爆炸。
炸药分为三类:化学爆炸、核爆炸和物理爆炸(包括电爆炸、激光和其它强粒子束照射以及物体高速碰撞等引起的爆炸)。
在工程爆破中研究应用最广的是炸药的化学爆炸。
炸药爆炸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叫炸药爆炸的三要素:释放大量的热量,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反应的高速性。
炸药爆炸的三个条件:(1)变化过程释放大量的热。
这个热能是产生炸药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炸药做功的能源。
如果没有足够的热量放出,化学变化本身不能供给继续变化所需要的能量,化学变化就不可能自行传播,爆炸就不会产生。
(2)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
只有高速的化学反应,才能忽略能量转换过程中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损失,在极短时间内将反应形成大量气体产物加热到数千摄氏度,压力猛增到几万乃至几十万个大气压,高温高压气体迅速向四周膨胀做功,便产生了爆炸现象。
1kgTNT爆炸时间仅为十万分之一秒。
(3)变化过程应能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
炸药爆炸时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做功的物质。
由于气体具有很大的压缩性和膨胀系数,在爆炸瞬间处于强烈的压缩状态形成很高的势能。
这种势能在气体膨胀过程中,迅速转变为机械功。
如果反应产物不是气体而是固体或液体,也不会形成爆炸。
铝热剂反应可使生成物加热到3000℃,但由于没有大量气体生成不爆炸。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什么叫做炸药。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简而言之,凡是在外部施加一定能量后,能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称为炸药。
现在我国有炸药生产厂家352家,十二五期间整合为50家,尔后在十三五期间整合为20家。
大连市涉爆“四大员”培训讲课题纲大连市渉爆“四大员”培训讲课题纲内容:一、浅孔爆破法二、中深孔爆破法三、硐室爆破法四、裸露爆破法五、药壶爆破法六、常用起爆法七、爆破事故预防课时:12小时要求: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加重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一、浅孔爆破法(一)定义:浅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小于50厘米,孔深在5米以内,用浅炮眼进行爆破的方法叫做浅孔爆破。
(二)特点:(1)、设备简单、方便灵活。
(2)、工艺简单,运用广泛。
(三)适用条件:它主要用于平整场地、开挖路堑、沟槽等基础建筑物,拆除二次爆破等工程项目。
(四)孔网参数、装药量确定浅孔爆破孔网参数、装药量对比表浅孔爆破孔深装药量示意图(五)要点:(1)、对于大块石、孤石等进行爆破时,较合理的是浅孔爆破方法。
(2)、浅孔爆破要事先编制爆破设计书或爆破涚说明书,爆破(安全)员要掌握爆破设计书和爆破说明书要点。
(3)、未形成台阶的浅孔爆破飞石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是300米。
(六)安全措施1、到达爆破现场后,爆破员勘察爆破现场,检查孔网参数是否合理,确定危险部位爆破方案及防范措施。
2、安全员了解炮区周边情况,提出措施要求,设置爆破禁区警戒线、牌、旗,清理炮区现场,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爆破禁区。
3、在爆破员在进行爆破装药时,安全员要及时检查装药堵塞质量。
4、认真检查起爆网路,有无漏连接传爆点是否埋好复盖。
5、按爆破规程要求派出警戒,并认真履行职责,当警戒符合起爆要求后,由现场第一责任人下达起爆指令。
6、爆破后要认真组织检查爆破现场情况,有无拒爆、盲炮等。
二、中深孔爆破法(一)定义:中深孔是指孔径在70厘米以上,钻孔深度超过5米的炮孔爆破。
(二)特点:(1)钻孔和爆破技术先进、生产效益高。
(2)钻孔和爆破作业条件好。
(3)爆破效果好。
(4)安全性好。
地震波、飞石较易控制。
(三)适用条件:主要用于露天台阶式的矿山开采、辟山,大面积沟槽、路基开挖、场地平整,港口建设等工程。
1绪论1.1爆破器材的发展史爆破器材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7世纪最先发明了以硫磺、硝石和木炭为原料配制的黑火药。
黑火药发明后,10世纪,我国才开始将黑火药应用于军事。
大约在公元13世纪,黑火药经印度、阿拉伯传入欧洲,直到1627年,匈牙利人将黑火药用于采掘工程,从而开拓了爆破工程的领域。
黑火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工业炸药一直使用到19世纪中叶,延续达数百年之久。
现代炸药的合成始于18世纪,1771年,英国P.沃尔夫(Woulfe)合成了苦味酸,用作黄色染料,直到1885年,法国才将苦味酸用于装填弹药;1863年,德国J.维尔布兰德(Wilbrand)制得了梯恩梯,1902年,德国首次以梯恩梯装弹;1891年,德国化学家托伦斯等人用季戊四醇与浓硝酸硝化而制得太安。
这是一种单体高能炸药,多用于制造导爆索、传爆药柱以及雷管中的次发装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比较广泛。
1899年G.F.亨宁在合成医药时制得黑索今,1922年G.C.赫尔茨首先确认它是一种有价值的炸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发展了以黑金为基础的高性能混合炸药;1941年,G.F.赖特(Wright)和W.E.巴克曼(Bachmann)发现的奥克托金,在战后得到了实际应用,至此,从应用的单体炸药而言,炸药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苦味酸,第二代梯恩梯,第三代黑索今的三个里程碑的时代。
对于工业混合炸药来说是从硝化甘油炸药开始的。
1847年,意大利的Sobrero采用硝硫混酸低温硝化工艺首先制得硝化甘油,并认识它具有爆炸性能,直到1862年才由瑞典工程师Nobel建立了第一个生产硝化甘油的工厂,但由于硝化甘油的液体稠度较大及对冲击摩擦的感度较高,大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
Nobe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硝化甘油溅到包装用的硅藻土里,发现硅藻土能吸收大约三倍与自身质量的硝化甘油,Nobel开始将75%硝化甘油和25%硅藻土的混合物作为爆炸剂投放市场,这就是Nobel 发明的第一代代拿买特(Dynamite)。
1、目前使用的矿用炸药有哪些?答:目前使用的矿用炸药根据炸药的组成可分类如下:(1)硝酸铵类炸药。
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的一类混合炸药叫做硝酸铵类炸药,简称硝铵炸药,它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消耗量最大的一类矿用炸药。
1)铵梯炸药是由硝酸铵和梯恩梯两种单一炸药以及其他几种非爆炸性物质按一定配比组成的混合炸药。
它是煤矿井下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硝酸铵类炸药。
铵梯炸药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岩石铵梯炸药和煤矿铵梯炸药两种。
岩石铵梯炸药有1号、2号、2号抗水、3号抗水和4号抗水五个品种,号数愈大,威力愈低。
这种炸药是用于无沼气矿井。
煤矿铵梯炸药是供有沼气、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或有沼气的岩层爆破用的安全炸药。
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添加食盐的硝酸铵类炸药。
它有用于无水炮眼的2号煤矿铵梯炸药(AMI—2型),3号煤矿铵梯炸药(AMⅡ—3型),用于有水炮眼的2号抗水煤矿铵梯炸药(AMI—2(k)),3号抗水煤矿铵梯炸药(AMⅡ—3(k))等品种。
号数愈大,爆炸威力愈低,安全性愈高。
2号和2号抗水煤矿铵梯炸药用于低沼气矿井,3号和3号抗水煤矿铵梯炸药用于高沼气矿井。
2)廉价炸药。
不含梯恩梯的硝酸铵类炸药,价格十分低廉,故名廉价炸药。
这种炸药原料来源丰富、加工制造简便、使用安全、成本低廉,但敏感度低,爆炸反应稳定性差、反应不完全、威力小,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多,有效贮存期短,故在煤矿井下应用不多。
国产廉价炸药主要有铵油、铵沥蜡和铵松蜡三种。
3)粉状高威力硝铵炸药。
这种炸药是在铵梯炸药的组成中加入了比梯恩梯能量和猛度还要大的猛炸药黑索金和高热剂铝等制成的。
是为满足硬岩深孔爆破、大断面一次成巷和坚硬岩石顶板的大面积强制放顶等的需要。
(2)含水炸药1)浆状炸药是一种由氧化剂的水溶液、敏化剂和胶凝剂等基本成分组成的混合炸药。
其常态为粘胶浆糊状,故而得名浆状炸药,其主要优点呈抗水性能强,密度大,可塑性大,爆炸威力大。
大多用于露天矿和井下无沼气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
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民用爆炸物品使用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爆破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爆破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熟知爆破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爆破证方可爆破作业。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且不得私自实施爆破作业。
三、作业人员对爆破物品应轻拿轻放,不得丢弃、遗失.不得在大风、大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领取实施爆破作业。
四、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身着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领取、使用电雷管时必须关闭手机,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穿化纤衣服、戴化纤手套,防止辐射波和产生静电。
严禁任何火种,严禁吸烟.五、使用危爆物品,必须建立严密的领取制度.在领取使用时,必须填写《现场爆破物品使用申请表》,即预领表,由本项目工程技术部批准,安全员、爆破员和押运员3人联合领取.领取时认真检查爆破器材的品种、包装、数量和质量;如果包装破损,名称、数量与质量不符时,应严格登记领取物品名称、数量、规格等,并在登记本上签名。
严格进出入库登记制度。
六、审批雷管、炸药时要严格控制数量,根据每次用量的多少,坚持用多少,批多少,领多少。
一次审批一次使用,严禁一次审批多次使用.七、领取途中要有由安全员、爆破员、押运员专人负责押运,不应使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运输爆破器材。
(1)在斜坡道上用汽车运输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行驶速度不超过10km/h;不应在上、下班或人员集中时运输;车头、车尾应分别安装特制的蓄电池红灯作为危险标志;应在道路中间行驶,会车让车时应靠边停车。
(2)用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应不应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应乱丢乱放;不应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应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不超过:雷管200发; 拆箱(袋)运搬炸药24kg;背运原包装炸药一箱(袋);挑运原包装炸药二箱(袋)。
爆破设计说明书爆破设计说明书策划发展部2019年3⽉12⽇⼩铁⼭矿井下掘进巷道采⽤光⾯爆破技术,光⾯爆破的巷道稳定成型,光爆能减少巷道的⽀护⼯程,减少矿⼭的⽀护成本,对矿⼭的⽣产起⾄关重要的作⽤。
⼀、编制的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GA991-2012)《爆破作业项⽬管理要求》(GA991-2012)《民⽤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爆破参数1、光⾯爆破:(1)光⾯爆破布置⽅式:采⽤光爆技术,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的光⾯爆破作⽤。
⽤YT-28型凿岩机或单臂式凿岩台车凿岩,钎杆长2.2⽶,柱齿形钎头,钎头直径43mm,孔深1.8~2.0⽶,孔径为41mm,凿岩前先定好中线、腰线。
打眼时先打⼀个顶眼中孔及底眼中孔,关键确定巷道中⼼线,防⽌巷道跑偏,然后按炮孔布置图开始按顺序分别凿掏槽眼、周边眼、辅助眼。
(2)光⾯爆破周边眼参数分析及计算:a、钎头直径的确定:炮孔深度⼩于5⽶的爆破为浅孔爆破,对于浅孔爆破的矿⼭,钎头直径⼀般为38~42mm,在此确定钎头直径为D=40mm的柱齿形钎头。
b、炮孔深度的确定:根据经验公式:炮孔深度L=(40~70)D=1.6~2.8⽶,D为炮孔直径,软岩取2.8⽶,硬岩取1.6⽶。
1416⽔平东沿岩性为Mπ的软岩,稳固系数f=2~34。
在此确定东沿的炮孔深度为2⽶。
c、钎杆长度的确定:钎杆的长度取决于炮孔深度,在此确定钎杆的长度为2.2⽶。
d、光爆孔距的确定:根据经验公式周边眼眼距a=(8~12)D,软岩破碎取最⼩值,坚硬完整性好的取最⼤值。
在此取a=460mm。
e、不耦合系数:光⾯爆破的不耦合系数k⼀般为1.5~2.5。
f:线装药密度:线装药密度与岩⽯性质关系很⼤,变化范围在70~350g/m之间,⼀般坚硬岩⽯取最⼤值,软岩、破碎岩⽯取最⼩值。
12硐室爆破硐室爆破俗称药室爆破。
硐室爆破是指利用预先开挖好的药室或巷道作为装药空间来崩落大量岩石的一种控制爆破方法。
由于一次用药量和爆破方量较大,故又称之为大爆破,其实质是:硐室爆破集中了大量炸药最大规模的爆破方法,这种方法先于山边开挖一个主导硐进入岩体,再由主硐的末端横向左右开挖,形成垂直于主硐的支硐(横截面是“T”字),在支硐末端或侧面装入集中的炸药或沿支硐装入一定长度的条形装药,并对部分支硐或主硐用碎石堵塞,炸药通过起爆网络起爆。
在实际工作中,多次使用硐室爆破来加速露天矿基建剥离、开堑修路和堆筑堤坝、开山造田等。
一般适用条件为:(1)地形陡、高差大、修筑运输线路困难或只能达到一定标高时,应在此标高以上采用硐室爆破;(2)露天采场内的山地地形复杂,穿孔与采掘作业困难的地区,可利用硐室爆破改善地形条件,形成宽阔的工作面,为剥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露天矿基本建设初期,穿孔机械或动力铲等大型设备尚未到齐,为缩短基本建设时间,可采用硐室爆破;(4)因生产急需加速剥离,尽快处理局部地段时,可采用硐室爆破。
(5)当地形条件适宜和工期紧迫时,堆筑尾矿坝,形成缓冲垫层,挖掘堑沟,赶修道路以及平整场地等.均可使用硐室爆破;(6)为扩大采区范围,尽快处理局部地段。
使新、老采区尽快合并时,可采用硐室爆破。
采用硐室爆破虽然劳动条件差,爆破振动及破坏影响范围较大,爆破大块率高,且不均匀,局部破碎也较严重,单位炸药消耗量偏高。
但是采用硐室爆破优点较多,如工期短,爆破量大,施工机械设备简单,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
硐室爆破抛掷作用的基本原理硐室爆破的抛掷方向与药包位置、地形、地质条件、起爆顺序和爆破参数等有关。
硐室抛掷爆破(定向爆破)与其它爆破的区别就在于“定向”。
所谓定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爆破下的一定量的岩土能较严格地沿着某预定的方向抛掷出去;二是指抛出去的这部分岩土能较集中地落在某预定的范围之内,并堆积成一定的形状,或者说是“定向、定量、定距”,即,三定爆破。
附表1:020-GN-P-AD-A11-025-JL-001
项目爆破作业许可证
爆破单位:爆破位置:爆破时间:编号:
担任何技术和安全责任,承包商对爆破施工安全负全部责任。
2、施工单位须提前24小时将此表报监督单位,监督人员必须在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签
属意见,监督人员未签字同意,施工单位不得爆破。
3、本表中的爆破设计参数不满足实际需要的,由承包商另附表格或图纸等支持性文件。
附表2:020-GN-P-AD-A11-025-JL-002
项目爆破器材运输车引导记录表
项目民爆器材使用情况现场记录表
项目爆后检查记录表。
上海西博思流体控制有限公司反拱形爆破片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适用型式:YC、YD、YE、YHC、YHCY一、敬告1. 在打开包装及安装爆破片和夹持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2. 爆破片是精密的安全附件,建议由熟悉爆破片性能的工作人员精心安装。
3. 向安全区域排放:不要将爆破片装置安装于危及人员安全的区域。
考虑排放反作用力。
4. 爆破片必须安装在与之配套的夹持器内。
5. 从设备或管道上拆下来的爆破片,请不要重新安装使用。
6. 正常操作条件下,建议每年更换一次。
如果爆破片遭受腐蚀、高温、压力变动频率高等恶性工况,更换周期依具体情况而缩短。
二、组装爆破片装置的组装过程如下:1. 应小心搬运爆破片,且搬动时只能接触其边缘部分。
爆破片拱形区域或密封面的损坏都可能对其性能产生相反的影响,安装爆破片前请仔细阅读标牌及说明书上的内容,以确保其适用于该系统。
2. 检查爆破片和夹持器是否损坏,观察其密封面是否有凹痕、划伤或弯折,拱形区域是否有凹坑,若有损伤则不能安装使用。
3. 把下夹持器放在平面上,若是销钉定位,如图1所示,则使销钉朝上。
4. 把爆破片放在下夹持器上,拱面朝下,标牌上写有“泄放侧”的一面朝上,并使销钉插入爆破片的销钉孔内。
5. 把上夹持器放在爆破片上并与下夹持器配合,标牌上的箭头朝上,使上、下夹持器侧面的螺孔对齐。
6. 用联接板把上、下夹持器连接好。
图1 销钉定位夹持器图2 爆破片装置的安装过程 三、安装爆破片装置的安装过程如图2所示。
1. 在装置上、下表面应放置密封垫,不要使用易老化或易变形的垫片。
尤其不允许使用橡胶等软密封垫、或在工作温度下能软化变形的密封垫。
2. 把爆破片装置安装在出、入口法兰之间,使夹持器标牌上的箭头指向泄放侧,同时,爆破片标牌上写有“泄放侧”的一侧朝向出口侧。
3. 在上、下法兰之间小心移动爆破片装置,如果爆破片的拱高超过上夹持器,安装时要格外小心。
注意:特别检查爆破片的方向,标牌上标有泄压方向的一侧必须在爆破片装置中介质流动的下游。
隧道爆破作业安全规范一、装药1、一般规定1)、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人员应对准备装药的全部炮孔、药室进行检查。
2)、从炸药运入现场开始,应划定装药警戒线,警戒线内禁止烟火,并不应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源和手持式或其他移动式通讯设备进入警戒区域。
3)、炸药运入警戒区后,应迅速分发到各装药孔口或装药硐口,不应在警戒区临时集中堆放大量炸药,不应将起爆器材、起爆药包和炸药混合堆放。
4)、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装药时不应冲撞起爆药包。
5)、在铵油、重铵油炸药与导爆索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应采取隔油措施或采用耐油型导爆索。
6)、在黄昏或夜间等能见度差的条件下,不宜进行露天及水下爆破的装药工作,如确需进行装药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作业安全。
7)、炎热天气不应将爆破器材在强烈日光下暴晒。
8)、爆破装药现场不应用明火照明。
9)、爆破装药用电灯照明时,在离爆破器材20m以外可装220V 的照明器材,在作业现场或硐室内应使用电压不高于36V的照明器材。
10、从带有电雷管的起爆药包或起爆体进入装药警戒区开始,装药警戒区内应停电,应采用安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照明。
11)、各种爆破作业都应做好装药原始记录。
记录应包括装药基本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2、人工装药1)、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起爆体、起爆药包应由爆破员携带、运送。
2)、炮孔装药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3)、不应往孔内投掷起爆药包和敏感度高的炸药,起爆药包装入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后续药卷直接冲击起爆药包。
4)、装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
装入雷管或起爆药包后,不应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
5)、在装药过程中,不应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
二、爆破警戒和信号1、爆破警戒1)、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技术负责人确定,装药时应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