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写作 语言要连贯
- 格式:doc
- 大小:38.56 KB
- 文档页数:3
写作语言要连贯设计说明“语言要连贯”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
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七年级上册安排了“思路要清楚”的写作内容,七年级下册则有“怎样选材”的写作内容。
从编写体系上看,“语言要连贯”是对“思路要清楚”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怎样选材”能力的更高要求。
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3.引导学生分析例文,学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学习语言连贯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写作实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完美体现。
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读者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连贯、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
所以,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做到语言连贯。
; ;(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课文,总结撰写文章的过程和方法。
1.示例:昆明菌子极多。
(这是总起句,确定此段的中心话题是菌子)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第一种菌子)。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第二种菌子)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第三种菌子),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第四种菌子)。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是不同类型的散文。
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不连贯、零碎散乱。
《语言要连贯》一课可以尝试将课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式片段写作、语料学习及习作修改,掌握写作中“语言要连贯”的具体要求,并具体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2.树立作文表达连贯性、得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孙颖莎对战伊藤美诚的视频。
2.文字链接“孙颖莎太厉害了!小小年纪,没想到第一次奥运之旅心态就如此稳!伊藤挑衅的笑容实在让人生气!我莎专治各种不服!小酒窝笑起来太可爱了!白白嫩嫩,好想捏一下!第二局3-9的劣势,面对对手的挑衅,孙颖莎依然沉着冷静。
从眼神就能看出,孙颖莎没怎么受到对手的影响,还是在专注地打好每一个球。
”请为以上微博内容补写一个“中心句”。
预设:这段话表述的内容很杂乱,没有中心,因此中心句很难写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先来看一段材料。
二、方法引路(一)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话题?材料链接一: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写作指导+范文写作指导(一)什么是连贯?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这些句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1.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等,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有合理的顺序。
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这段话,虽然各句都围绕“四周景色”的话题,但因为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读起来同样让人感到不连贯。
应该将第三句与第四句的顺序对调一下,这样第四句中的“它”才能指代“湖水”,整个语段读起来才连贯。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
如:表示关联的“可是”,“比如”“例如”等这样的提示性词语来引出例子,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范文范文一我的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并且关心家庭的人。
由于工作出色,爸爸在单位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家里的墙上贴满了爸爸获得的奖状。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而且下了班也还惦记着工作。
记得有一一次,爸爸单位有一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整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资料,于是他马上查阅了资料,接着连夜赶回单位抢修,终于修好了这台机器。
爸爸虽然醉心于工作,却从来不会忽略家人,他总是花很多时间陪伴家人。
周末,爸爸会带领我们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
他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每次郊游,我们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范文二我们的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作为中华民族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一春节马上要来临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写作语言要连贯【目标导航】1.多读书,丰富词汇,体会恰当、准确的词语以及语言连贯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品美文,交流讨论,赏析行文语言连贯、表达流畅、文笔优美的技巧与方法。
3.勤动笔,养成善于表达、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做到文字通顺,条理清晰。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
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
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
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
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
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在写作中,语言连贯通顺非常重要。
连贯与畅达一前一后,相互因果,又浑然一体。
要做到语言畅达,胸有成竹、思路明晰是关键。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得好:“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
”这就要求写作之前思维活跃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笔下自然就汩汩滔滔而不绝。
叶圣陶先生也教导我们:“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连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本次写作课。
写作语言要连贯1.了解“连贯”这个概念||,学会判断语句是否连贯||。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1课时一、新课导入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文题展示1.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具体材料见教材P90“写作实践”部分)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
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如果这些句子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写作中做到语言连贯呢?1.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否则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枞的笑话||。
虽然内容很杂||,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语言要连贯【教学目标】1.了解“连贯”这个概念,学会判断语句是否连贯。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文题展示1.课本“写作实践”第一题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
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如果这些句子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写作中做到语言连贯呢?1.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否则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枞的笑话。
虽然内容很杂,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新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的。
写作语言要连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2.引导学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3.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1.引导学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2.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1.引导学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2.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新课导入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今天,我们就走进写作课《语言要连贯》,共同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语言连贯得体。
新知探究一、活动与探究【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段,思考语段存在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内容是否连贯、结构是否衔接、叙述是否有序等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是连贯,并认识到连贯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为学习如何做到连贯做铺垫。
2.教师出示所学课文的片段,要求学生结合片段思考语言连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话题、顺序和句子间的衔接等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出做到语言连贯的要点。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梳理语言表达连贯的技巧,掌握语言连贯的要点。
二、写作实践【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课件内容: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课上所学要点修改文段。
学生完成修改后,教师出示预设内容,带领学生赏析范文,巩固使语言连贯的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下面的写作训练做好铺垫。
2.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作文。
写作语言要连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语言连贯的概念和要素;•能够分析连贯不强的文章,进行修改提高连贯性;•能够在写作时注意语言的连贯性,提高文章的阅读流畅度。
教学重难点•连贯的要素和方法;•连贯不强的文章修改。
教学内容及方法1. 语言连贯的概念与要素1.1 语言连贯的概念语言连贯是表明语言使用者为达成特定目的而选用的语言表述,沿着描述事物、事件或情感的逻辑思路,使表达思想的组成部分互相关联、有机衔接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品质之一。
1.2 语言连贯的要素•词语、短语、句子等基本语法单位的顺序和发展要有明确的表达意义的内在逻辑连贯性。
例如,主语在其后宜紧接相应的谓语,修饰成分如定语、插入语宜放在相应位置上;•语法衔接,包括上文与下文的前后呼应,同一句或相邻句之间的照应关系,包括代词、连词的使用等;•逻辑衔接,在不同句子之间使用适当的转折词、承接词、引导词等使用,使文章框架合理,内容流畅、连贯;•篇章结构的连贯性,段落之间形式、内容上的过渡尤为重要,使上下文需要呼应、转折、衔接。
长文体中还需要考虑不同部分、章节之间的关联和衔接。
1.3 语言连贯的方法•对文章的分析和修辞加以掌握,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短语等,更好地表达所想所思,使文章连贯通顺;•在完成草稿之前,为文章做好总体规划,确定文章信息框架,汉字表达的文体和措辞都需要密切协调衔接,这种沟通协作要通过语言字词、句法、篇章而言论展现。
•流程写作场景,保证内容扼要生动,思路清晰,使文章表达流畅、层次分明。
2. 连贯不强的文章修改2.1 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内容部分缺乏明确的逻辑连接;•句间、段间关系不够明显;•不能很好地衔接从句和主句。
2.2 修改步骤•阅读文章,分辨问题所在,找出其中不连贯的地方;•重点修改词语相对顺序和句子结构的问题,确保文章内部语义意义的紧密联系;•添加合理的内容连接,如适当的承接词和时间短语;•梳理文章章节结构,控制篇章的起承转合,并且使文章有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意义和重要性;二是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材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例文和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语言连贯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写作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语言连贯的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连贯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意义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的写作更加连贯、清晰、有逻辑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语言连贯的意义和重要性。
2.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文,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意义和重要性。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2.课件:教学PPT。
3.例文:典型的好坏不一的写作例文。
4.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好的文章和不好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好的文章能让读者感到舒适和愉悦?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语言要连贯》。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连贯的意义。
然后,教师对例文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连贯的意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运用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小组讨论,并准备好之后的分享。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引导学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3.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通过梳理课文学习保持文本前后话题一致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的写作当中。
教学难点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2023年,淄博烧烤因其独特的烧烤方式而走红,小饼烤炉加蘸酱的灵魂三件套,在袅袅烟火气中,让游客从“有的吃”到“吃得好”,揭开了淄博烧烤的文化密码,作为小小主人翁,请你来分享你对这场烧烤盛宴的感受。
生分享(点评:大家都感受到了淄博烧烤的魅力,在语言表达上却略显重复与混乱,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流畅连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向文学大师们找找办法吧。
)二、方法指导环节一:师:让我们感受一起走进大家汪曾祺笔下的《昆明的雨》,感受一下大家的语言魅力。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汪曾祺《昆明的雨》师:快速阅读这个段落,勾画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生:昆明菌子极多。
师:结合具体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如何围绕着话题“菌子极多”展开。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语言要连贯》优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语言要连贯》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训练文章。
本篇文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连贯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语言连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语言不连贯、表达不清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篇文章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引导学生领会语言连贯的意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连贯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如何做到语言连贯,提高写作质量。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使语言连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练习写作: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反馈与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写作实例,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
3.准备评价标准和指导建议,用于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时需要运用这些技巧?接下来,用一分钟的时间,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语言要连贯。
最后,用一分钟的时间,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语言才是连贯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小组讨论做铺垫。
2.呈现(15分钟)用5分钟的时间,呈现一个典型的写作实例。
通过分析这个实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第【1】篇〗《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探究做到语言连贯的几种方法,并能合理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苏轼找张怀民一起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两人欣赏了美丽的月色。
苏轼睡不着。
预设:不连贯。
应改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睡不着。
苏轼找张怀民一起散步,两人欣赏了美丽的月色。
师:语言不连贯,写出来的句子别人读不懂,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如果要让别人读明白你的意思,那就需要同学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做到:语言要连贯2.出示目标:3.谁来说说你对连贯的理解?探究“贯”的古字,从中找到答案贯的最早字形像一根棍状或绳状的东西穿过一件或两件物体,本义:穿过明确:连贯,即前后句子、段落的意思连续贯通。
二、例子引路,探究方法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做到语言连贯都有哪些方法。
1.大家认真读读下面文段,你发现问题了吗?①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③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④湖面上漂浮着许多垃圾,有矿泉水瓶、塑料袋、树枝等。
明确:④与中心不一致。
得出: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保持前后话题统一(围绕一个内容,一个中心来写,与中心无关的内容不要写)2.这段话围绕“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这个中心来写了,有没有问题了呢?①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③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④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预设:第④句应放在第②句的后面。
由此得出,要做到语言连贯,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有合理的顺序。
3.继续探索发现:(1)我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这段话,稍作了改动,同学们读读效果怎么样?碧绿的菜哇,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八上部编】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设计(共2篇)导入课程:古往今来,所有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好文,都是文质兼美、自然流畅,语言连贯。
所谓连贯,就是要注意语言表达,句与句的排列组合,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如何让写作语言连贯得体,作文如行文流水。
板书:写作语言要连贯)找问题,识连贯: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同学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___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生交流讨论)问题:句子之间的衔接不自然,缺乏过渡语;句子之间缺乏顺序,逻辑混乱;关联词语使用随意。
我钟情于挺拔秀丽的竹子,纵使有人更喜爱更为高大魁梧的松树。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生交流讨论)问题:以上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竹子的喜爱,但材料后面的主体部分都在阐述松树,可见文段前后主题不一致。
做训练,获启示:下面让我们做几道句子衔接的训练题,从中获得语句“连贯”的方法。
课件出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什么是“连贯”:话题、顺序和衔接。
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言要连贯》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掌握使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练习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语言不连贯、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
2.掌握使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
3.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
2.难点: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
2.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2.实例:准备一些语言不连贯的作文片段,用于分析讲解。
3.投影仪:用于展示实例和学生的写作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语言不连贯的作文片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作文读起来不舒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语言要连贯》。
2.呈现(10分钟)讲解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使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如:使用合适的连接词、保持句子结构的一致性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分析其语言不连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语言不连贯的作文片段进行修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现场写作一段话。
要求语言连贯,表达清晰。
写作完成后,互相交换批改,提出修改意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语言连贯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写作语言要连贯
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只有语言连贯,中心突出,逻辑严密,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前后脱节、条理混乱的文章,语言再优美,思想再深刻,也不会被承认、被肯定。
足见,写文章语言要连贯是多么重要。
1.学会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来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2.学会把围绕一个话题的几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起来。
3.学习衔接句子的方法,适当选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句。
一、文题展示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衣服、打扫屋子等。
2.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样做的。
3.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二、写作导航
文章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叙述主体要一致
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
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
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如:被人们称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
______________,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A.交响乐队在他的指挥下演奏
B.交响乐队被他指挥着演奏
C.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
D.他指挥的交响乐队在演奏
显然,C项填入空中,前后的语言才是贯通的。
因为句子中的主语应该是贝多芬,只有选C项才保持了主语的一致,其他三项改换了主语。
(二)句子的顺序要合理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①时间顺序,包括事物发展的顺序;②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③逻辑顺序:认识规律包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主到次、由总到分。
)
倒叙是先写结局,然后再追叙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发生的情况,再追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插叙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
记叙文无论采用哪种顺序,一定要注意体现时间的词。
顺叙按时间先后自不用多说。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正常顺序,阅读时就要特别注意“倒”“顺”的时间概念,而且倒叙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叙述。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种情况,由作者看到一件衬衫引起回忆,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又按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中的插叙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起止点,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有三处插叙。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第三处:“别人告诉我……”
(三)语言的衔接和呼应要恰当。
关联词语的恰当搭配。
关联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关系,关联词语是句子与句子衔接的重要枢纽,这是保证句子连贯的重要条件。
注意过渡照应。
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或表时间、空间的词语,注意句子间的过渡照应,这样使表达的层次更清楚、明确,使句子间的关系更紧密。
过渡分为三种: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过渡呢?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描写内容发生变化,通常要用过渡;表达手段改变,用过渡显得更加自然;文章思想层次的递进,也可以用过渡。
三、例文引路
自己动手学做三明治
今天中午,爸爸说:“每天在家做饭吃,又是做饭又是刷锅洗碗,太累了!”妈妈建议这几天出门吃饭,我和爸爸都反对。
于是妈妈说:“那好,我们三人每天轮流做饭吧!”我晕,我什么都不会做啊,除了炒鸡蛋觉得比较简单。
好!就来做个鸡蛋三明治吧!想到这儿我胃口大开,马上行动。
我先跑到厨房拿出四个鸡蛋,还有一个碗,一根筷子。
我把一个鸡蛋敲破打进碗里,用筷子把它搅匀。
接着搬了一把大椅子放进厨房,又准备了一把小椅子。
之后我拉着妈妈的手来到厨房,妈妈说:“这是干什么?为什么搬椅子进来?”我说:“妈妈您坐下,我是来请您教我做鸡蛋的。
妈妈不是很累吗,那就坐着吧。
”我一想到要开始了,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我站在小椅子上,看着炒锅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锅里有一点水,妈妈站起来把锅里的水掉了。
“开火!”
妈妈说着就把火打开了,我以为这样就可以了,马上准备把碗里的鸡蛋倒进锅里。
妈妈马上阻止,“等锅里的水烧干了,放了油,油再烧热一点才能放鸡蛋。
”过了一会儿,锅烧干了,妈妈在锅里倒了一点油。
拿起炒锅把油均匀地摇匀了,这样鸡蛋就不容易粘锅。
我一直等到妈妈说可以放鸡蛋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去,很怕油会溅到身上,因为我常听妈妈说油溅到身上会很烫的!鸡蛋一下锅我就闻到了浓浓的蛋香味儿,这时我发现手上沾了点黏黏的蛋清,我好奇地闻了下,感到有股香味儿,舔了舔,滋味有点清,又有点淡,这味道真是从没尝过!鸡蛋在锅里不停地咕咕噜噜,刺啦刺啦直响,鸡蛋逐渐地有了形状,从薄薄的变得厚实起来,妈妈也早把火调到最小了,因为怕油太热把鸡蛋煎焦了。
这时候妈妈让我用锅铲把鸡蛋翻过来,这面的鸡蛋和翻过去的不一样,刚才的一面是软软的,颜色淡淡的,可是这一面比那边的硬,而且是金黄色的,非常好看。
第一个鸡蛋做好的时候,我看着这个漂亮的蛋真想马上把它吃掉!妈妈问我喜欢吃放盐的还是加酱油的,我说:“喜欢吃加酱油的。
”于是我按着妈妈的要求把剩下的鸡蛋逐个煎好,装进盘子里,最后又把盘子里的鸡蛋重新倒进锅里,我以为妈妈要重新再煎一遍,正在纳闷,突然听到妈妈要我拿酱油,我马上拿出酱油,妈妈接过来就往锅里倒了点酱油,还加了点开水,让我把四个鸡蛋都均匀地都蘸上酱汤,焖了一会儿,四个鸡蛋都做好了。
我们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红柿切了许多薄片,又准备了盘子,拿来面包片。
我先把一片面包放到盘子上,又拿了一片西红柿放在正中,接着是一片煎鸡蛋,再把一片西红柿放上,最后再把另一片面包也放上,这样,我的三明治就完成了!“我想把它吃掉!”我拿起来就吃
了一口,还是忍住没吃第二口,我赶紧把这个三明治拿去给了爸爸和弟弟,因为我以为他们会比我饿的更早。
我回去和妈妈把剩下的三个也依次做好,最后想起来加了点葱丝进去,比以前更出味儿了。
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感觉味道好极了!我想以后我可以自己做鸡蛋了!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了自己学做三明治的过程。
“先”“之后”“过了一会儿”“一直等到”“这时候”这些表时间的词语让读者一看,就很有条理性。
在叙述过程中,围绕“学做三明治”,作者写了成功的喜悦,也写了对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呵护与关照,流露出自豪之情,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
四、板书设计
叙述主体要一致
语言连贯句子的顺序要合理(顺叙、倒叙、插叙)
语言的衔接和呼应要恰当(关联词语、过渡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