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煤中磷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硫酸盐法:将煤样经过氧化处理后加入硫酸溶液,再进行磷酸化反应,测定磷酸的浓度。
磷酸银法:将煤样经过氧化处理后加入磷酸银溶液,再进行磷酸化反应,测定磷酸的浓度。
磷酸盐法:将煤样经过氧化处理后加入磷酸盐溶液,再进行磷酸化反应,测定磷酸的浓度。
光谱法:将煤样经过氧化处理后进行光谱分析,测定磷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将煤样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测定磷的含量。
在测定煤中磷的含量时,通常需要对煤样进行氧化处理,以便将煤中的磷转化为可测定的磷酸盐或其他磷化合物。
常用的氧化方法有碳酸盐法、过氧化氢法、氧化铁法等。
碳酸盐法是将煤样加入碳酸溶液中进行氧化,然后将得到的磷酸盐溶解在水中,再进行测定。
过氧化氢法是将煤样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进行氧化,然后将得到的磷酸盐溶解在水中,再进行测定。
氧化铁法是将煤样加入氧化铁溶液中进行氧化,然后将得到的磷酸盐溶解在水中,再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均可用于测定煤中磷的含量,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和所需的精度要求。
煤中磷含量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磷含量测定是检验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由于煤中磷含量较低,属于微量元素范畴,对于测定操作的规范化水平要求较高。
基于煤中无机磷熔点高的特点,在灰化处理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损失,而有机磷含量非常少,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本文采用了煤中磷含量测定常用的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遵循国家与行业标准,进行煤中磷含量测定实验操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规避测定中的影响因素,提高磷含量测定值的精确度及可用性。
关键词:煤中磷含量;磷含量测定;测定影响因素煤中磷的含量通常在0.001%至0.1%之间,但有些煤的含磷量可达1%。
煤中含磷量一旦过高,会影响到煤在生产中的应用,甚至是产生较大的危害,如煤中的磷进入炼铁环节,降低生铁的质量。
如果用于动力燃料,煤中磷挥发后吸附在锅炉加热面并胶结飞灰,降低锅炉的生产效率。
所以需对煤进行含磷量测定,以准确评定煤的质量。
1.煤中磷含量测定实验1.1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随机取煤样进行灰化处理,加入氢氟酸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去除煤灰中的二氧化硅并生成正磷酸,“酸性溶液+钼酸+正磷酸”发生反应形成磷钼酸,最后在溶液中加入强还原剂抗坏血酸,发生还原反应后,溶液中出现蓝色磷钼酸络合物,蓝色越明显,表明煤中的磷含量越高。
1.2磷含量测定流程1.2.1煤样处理使用慢速法进行煤样的灰化处理,将灰化的煤样研磨成粉末状,过0.1mm筛,去除其中较大的颗粒,增强酸解的效果。
首先称样0.1g,称量精度偏差控制在±0.0002g,放入坩埚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摩尔每升的硫酸2ml,40%的5ml氢氟酸,使用电热板缓慢加热到100℃,至坩埚中混合液不再冒白烟,缓慢冷却后,加入同样浓度的硫酸0.5ml,接着再缓慢加热,加热至不再有白烟冒出,冷却后使用滴管加入几滴冷水,轻轻晃动坩埚,接着滴入10ml热水,第三次加热冷却后,将坩埚中的液体装入容量瓶,再用水稀释,澄清后做好磷含量测定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16——200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磷测定的方法提要、试剂、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表达及精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焦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1171:1997)。
3 方法提要煤样灰化后用氢氟酸—硫酸分解,脱除二氧化硅,然后加入钼酸铵和抗坏血酸,生成磷钼蓝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4 试剂4.1 氢氟酸(GB/T 620):40%(质量分数)。
4.2硫酸溶液:c(1/2H2SO4)=10mol/L,量取浓硫酸(GB/T 625)278mL缓慢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4.3硫酸溶液:c(1/2H2SO4)=7.2mol/L,量取浓硫酸200mL缓慢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4.4钼酸铵—硫酸溶液:将17.2g钼酸铵(GB/T 657)溶解在适量硫酸溶液(4.3)中,并用硫酸溶液(4.3)稀释至1000mL。
4.5抗坏血酸溶液:称取抗坏血酸5g,溶于1000mL水中,现用现配。
4.6酒石酸锑钾溶液:称取酒石酸锑钾0.34g溶于250mL水中。
4.7混合溶液:往35mL钼酸铵—硫酸溶液(4.4)中加10mL抗坏血酸溶液(4.5)及5mL 酒石酸锑钾溶液(4.6),混匀,使用时配制。
4.8磷标准贮备溶液(0.1mg/mL):准确称取在110℃下干燥1h的优级纯磷酸二氢钾(GB/T 1274)0.4392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0mL。
4.9磷标准工作溶液(0.01mg/mL):取10.0mL磷标准储备溶液(4.8)用水稀释至100mL,使用时配制。
2019年第2期煤中磷测定的国标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师源(西安海关(原陕西岀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安710068)摘要:以煤中磷测定的国标方法,结合榆林地区煤的特性,阐述了方法的具体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氢氟酸-硫酸酸解煤样时,先缓慢升温,待白烟冒尽后再升高温度消化,显色溶液控制在硫酸浓度c(1/2H,SO4)= 1.8mol/L左右,在25t实验条件下,显色45~90min进行测定等,注意测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关键词:煤;磷;测定;国标方法中图分类号:0613.6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28/lO-1469/tb.2019.02.0110引言磷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在炼焦时,它随着矿物质转入焦炭,炼铁时磷又从焦炭进入生铁,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使生铁产生冷脆性⑴;在作为动力燃料时,煤中的含磷化合物在高温下挥发,在锅炉加热面上冷凝下来,胶结一些飞灰微粒,形成难于清除的沉积物,严重影响锅炉效率。
因此,磷含量是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对其进行测定。
磷在煤中的含量不高,一般为0.001-0.1%,最高不超过1%。
我国大约90%的煤中磷含量低于0.05%,且呈“北低南高”的趋势⑵。
侏罗纪煤田是榆林市主力煤田,占全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属特低磷煤,磷含量0.006%~0,035%o因其含量低,故对其测定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用于煤中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磷钮蓝分光光度法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⑷、X-射线荧光光谱法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7:和单扫描示波极谱法⑻。
目前,国际标准和我国现行标准GB/T216-200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⑼都采用磷钥蓝比色法测定煤中磷的含量,其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实验简便快速,干扰元素易于分离和消除,适用于日常微量磷的检测分析。
本文结合榆林煤的特性,讨论国标GB/T216-200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以下简称国标方法)的具体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找出影响测定的关键因素,改善测量过程,有效减小误差,以提高煤中磷测定的准确度。
固体矿物燃料-磷含量的测定-还原磷钼酸盐光度法一、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硬煤、褐煤和焦炭中总磷含量的还原磷钼酸盐光度法。
规定了将磷转移成溶液中的两种方法,即用酸从煤或焦灰中提取,或用酸反复氧化煤或焦炭,以除去含碳物质。
二、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在正文中引用时,其部分或全部内容构成本文件的要求。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改件)适用。
ISO383,实验室玻璃器皿-可互换锥形研磨接头ISO565,试验筛-金属丝布、穿孔金属板和电铸板-标称尺寸ISO1171,固体矿物燃料-灰分的测定ISO18283,硬煤和焦炭-人工采样三、术语和定义本文档中未定义术语和定义。
ISO和IEC在以下地址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IEC电学:可在/获得;ISO在线浏览平台:可在http:///obp获得。
四、原理4.1提取方法1: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在马弗炉中灰化除去含碳物质,并通过氢氟酸和硫酸处理来提取磷方法2:通过在硫酸存在下用硝酸反复氧化来去除含碳物质。
4.2测定在酸溶液中加入钼酸铵和抗坏血酸溶液,用合适的光学仪器测量所得蓝色溶液的吸光度。
五、试剂分析期间,仅可使用公认的分析级试剂,并且只能使用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氢氟酸,约400g/L的溶液。
警告-氢氟酸水溶液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会侵蚀玻璃。
蒸气有刺激性和毒性,它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是强腐蚀性的,会导致严重而痛苦的烧伤,这种灼伤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并且对治疗的反应缓慢。
只能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处理溶液。
万一接触或怀疑接触,请用水冲洗并立即寻求医疗护理。
有关更多信息,请查阅制造商的资料。
5.2硫酸,约490g/L溶液。
5.3浓硫酸,p1.84g/ml,约98%(m/m)溶液。
5.4浓硝酸,p1.42g/ml,约70%(m/m)溶液。
5.5钼酸铵,60g/L溶液。
5.6抗坏血酸50g/L溶液。
当天准备新鲜溶液。
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含量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沈玉双;孙天宇【摘要】分步描述了国标GB/T 216-2003中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含量的实验原理,同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8(044)002【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GB/T 216-2003;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煤中磷;原理;影响因素【作者】沈玉双;孙天宇【作者单位】浙江越华能源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211;浙江越华能源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33.6磷是核酸、细胞膜和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生物的代谢过程都需要磷的参与,高能磷酸在腺苷二磷酸(ADP)和腺苷三磷酸(ATP)之间可逆地转移,它是细胞内一切生化作用的能量。
同时,磷也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可以使水质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动物缺氧,乃至死亡。
磷在煤中的含量较低,一般为0.001%~0.1%,最高不超过1%。
炼焦时,煤中的磷进入焦炭,炼铁时磷又从焦炭进入生铁,影响生铁质量,进而影响钢铁的冷脆性;作为燃料时,煤中的含磷化合物在高温下挥发,在锅炉加热面上冷凝下来,胶结一些飞灰微粒,形成难于清除的沉积物,严重影响锅炉效率。
综上磷的危害,可见对煤中磷的测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实验原理GB/T 216-2003[4]中规定了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煤中磷的含量。
具体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含量的原理步骤1.1 灰化采用GB/T 212-2008慢速灰化法,使煤中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最后收集燃烧剩余的矿物质氧化物。
由于无机磷的沸点很高(一般在1700℃以上),所以在煤灰化过程中磷不会挥发损失,而含量甚微的有机磷,虽然挥发,但对结果影响不大[1]。
同时,要确保煤样完全灰化至(815±10)℃,充分研磨促进酸解。
1.2 分解煤样完全灰化后研细,用氢氟酸-硫酸分解,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蒸发(温度约100℃)直到氢氟酸白烟冒尽。
煤中磷测定步骤
1,称灰样,加2ml10mol/L的硫酸溶液,5ml氢氟酸,放电热板上加热至硫酸白烟冒尽,(不能干凅)
2,取下坩埚稍微放凉加0.5ml10mol/L的硫酸溶液,继续加热至冒白烟,取下坩埚放凉,
3,加数滴凉水,加20ml 热水,加坩埚盖,放电热板上加热至近沸腾,取下,
4,加凉水冲洗坩埚,洗净倒入100ml容量瓶,定容,澄清备用,
5,取澄清溶液10ml,加5ml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50ml容量瓶,放置1小时,移入比色皿放入光度计测吸光度,
溶液的配置方法
1,10mol/L硫酸溶液;278ml硫酸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钼酸铵硫酸溶液;200ml硫酸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加17.2g钼酸铵。
3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1g溶于20ml水中,现配
4酒石酸锑钾溶液;酒石酸锑钾0.34溶于250ml水中,现
配
5混合溶液;取70ml钼酸铵硫酸溶液加20ml抗坏血酸溶
液加10ml酒石酸锑钾溶液,现配
6,磷标准贮备溶液;110度1小时烘干后的磷酸二氢钾称
0.4392g溶于1000ml蒸馏水,定容,
7,磷标准工作溶液;取10ml磷储备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定容,。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作者:张蕊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30期摘要:商品煤作为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燃料之一,在给工业生产提供充足动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
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将磷、砷、氯、氟、汞五类有害元素作为商品煤的必检项目。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作为目前微量磷的主要测定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测定快速等优点,在国内外有着普遍的应用。
因此,加强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技术研究极具应用价值。
关键词: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煤中磷;影响因素;注意问题据煤的化学成分分析可知,磷在煤中的含量约为0.001%-0.1%,且以无机磷为主。
磷不仅本身属于有害物质,而且在商品煤燃烧过程中,会在锅炉内部形成致密的结垢层,很难清除,影响燃煤锅炉的正常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考虑到磷的含量极低,因此对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过程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文章首先对磷钼蓝分光光度的测定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简述,随后就测定实验中影响煤中磷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的注意事项。
1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概述1.1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原理将煤样灰化后用氢氟酸-硫酸分解,使磷成正磷酸,然后与钼酸作用,生成杂多酸,再用还原剂还原成磷钼蓝。
当磷含量低时,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
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磷时主要的干扰元素有硅、砷、锗。
可用下列办法消除其干扰。
一是硅的干扰。
二是锗与砷的干扰。
可通过严格控制磷钼蓝的显色酸度来消除。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为1.8mol/L时,此时只有磷钼酸铵生成,并被抗坏血酸还原成蓝色,而砷、锗在该酸度下不与钼酸铵作用,还原时也不会显色。
1.2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步骤1.2.1 称取灰样法第一步,煤样灰化。
按GB/T212中规定的慢速法灰化煤样,然后研细到全部通过0.1mm 筛。
第二步,煤灰的酸解。
准确称取灰样0.05-0.1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10mol/L的硫酸2ml,40%的氢氟酸5ml,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蒸发直到氢氟酸白烟冒尽。
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含量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胡博张婧蔚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的使用方式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煤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磷的含量进行控制,将会导致煤的使用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社会生产效益,尤其是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磷含量如果过大,将会导致产生的飞灰物质过多,从而形成大量的沉积物,既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又导致日常生产环境受到影响,所以,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对煤中磷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并且探究其影响因素,是当前提高煤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原理;影响因素正常情况下,煤中磷元素的含量大概在0.001%~0.1%之间,如果超过了1%,不仅会造成煤在炼焦使用过程中进入焦炭,还会在炼铁时进入到生铁中,从而影响生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同时还可能在煤的使用过程中直接进入到水体,导致水体形成富营养化,所以,对煤中磷的含量进行合理的测定,并且对磷的含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当前改善煤所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因此,负责煤中磷含量测定的工作人员,要选择相对较为先进的测定方法,既要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又要提高测定的效率,而分光光度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针对煤中磷含量进行测定的过程,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1 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含量的原理在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含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工作流程,首先需要进行灰化操作,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使用慢速灰化法进行灰化操作,其次是需要进行分解操作在分解操作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氢氟酸和硫酸,然后是进行还原操作,还原操作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为钼酸和抗坏血酸生成磷钼蓝,从而进行相关操作,最后是使用分光光度计对吸光度进行合理的测定。
1.1 灰化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在进行灰化操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灰化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主要使用了国标T212-2008慢速灰化的方式,对煤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保证煤中有机物能够完全氧化分解,然后将煤进行燃烧操作,在燃烧完成后,会剩余一部分矿物质氧化物,对生成的矿物质氧化物进行收集。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商品煤作为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燃料之一,在给工业生产提供充足动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
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将磷、砷、氯、氟、汞五类有害元素作为商品煤的必检项目。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作为目前微量磷的主要测定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测定快速等优点,在国内外有着普遍的应用。
因此,加强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技术研究极具应用价值。
标签: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煤中磷;影响因素;注意问题据煤的化学成分分析可知,磷在煤中的含量约为0.001%-0.1%,且以无机磷为主。
磷不仅本身属于有害物质,而且在商品煤燃烧过程中,会在锅炉内部形成致密的结垢层,很难清除,影响燃煤锅炉的正常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考虑到磷的含量极低,因此对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过程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文章首先对磷钼蓝分光光度的测定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简述,随后就测定实验中影响煤中磷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的注意事项。
1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概述1.1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原理将煤样灰化后用氢氟酸-硫酸分解,使磷成正磷酸,然后与钼酸作用,生成杂多酸,再用还原剂还原成磷钼蓝。
当磷含量低时,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
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磷时主要的干扰元素有硅、砷、锗。
可用下列办法消除其干扰。
一是硅的干扰。
二是锗与砷的干扰。
可通过严格控制磷钼蓝的显色酸度来消除。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为1.8mol/L时,此时只有磷钼酸铵生成,并被抗坏血酸还原成蓝色,而砷、锗在该酸度下不与钼酸铵作用,还原时也不会显色。
1.2 磷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步骤1.2.1 称取灰样法第一步,煤样灰化。
按GB/T212中规定的慢速法灰化煤样,然后研细到全部通过0.1mm筛。
第二步,煤灰的酸解。
准确称取灰样0.05-0.1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10mol/L的硫酸2ml,40%的氢氟酸5ml,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蒸发直到氢氟酸白烟冒尽。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一测定的意义煤中磷是有害元素之一,在炼焦时煤中磷进入焦炭,炼铁时磷又从焦炭进入生铁,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使钢铁产生冷脆性。
二方法提要煤样灰化后用氢氟酸一硫酸分解,脱除二氧化硅,然后加入钼酸铵和抗坏血酸,生成磷钼蓝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三测定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1.1 将煤样进行灰化:用慢速法(慢灰)灰化煤祥,然后研细到全部通过0.1mm筛。
1.2 灰的酸解:准确称取灰样0.05g-0.1g(称准至0.0002g)于聚四氟乙烯(或铂)坩埚中,加硫酸2ml,氢氟酸5ml,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蒸发(温度约100℃)直到氢氟酸白烟冒尽。
冷却,再加硫酸0.5ml,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蒸发,直至冒硫酸白烟(但不要干涸)。
冷却,加数滴冷水并摇动,然后再加20ml热水,继续加热至近沸。
用水将坩埚内容物洗入100ml,容量瓶中并将坩埚洗净,冷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澄清后备用。
1.3 样品空白溶液的制备分解一批样品应同时制备一个样品空白溶液(方法如上)不加灰样。
2 测定2.1 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磷标准工作溶液0ml、1.0ml、2.0ml、3.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混合溶液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于室温(高于10℃)下放置1h,然后移入110mm-30mm的比色皿内。
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上,用波长650nm(或相当于650nm的滤光片),以标准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其吸光度。
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2 测定:吸取酸解后的澄清溶液10ml和空白溶液10ml,分别加人至50ml容量瓶中。
以下按上述2.1规定进行,但以样品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四试验的精密度五试验注意事项1 必须严格控制硫酸浓度,浓度低时会使结果偏高,浓度过高会使结果偏低。
2 试验中用到的药剂氢氟酸:40%硫酸溶液: 浓度10 mol/L,量取浓硫酸278ml缓慢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钼酸铵一硫酸溶液:将17.2g钼酸铵溶解在适量硫酸溶液中,并用硫酸溶液1稀释至1000ml。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32基础研究2020・04基于分光光度法检测煤中磷含量的机理以及影响要素探讨*王艳(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资源地质局山西030045)摘耍:磷元素是煤中典型的有害物质之一,大量的磷元素残留在煤炭中势必会影响炼焦期间的钢铁质量.而将煤炭等作为动力燃料时,期间如若掺杂了大量的确元素,则会进一步降低整个锅炉的燃烧效率.故而,磷元素的含量已然成为当前判断煤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磷钳蓝分光光度法是目前业内普遍认可的用于鉴定确元素含量的方式,故$匕次就该试验方法机理以及可能存在餉影响要素进行探讨,尤其可以推动煤中磷含量检测工作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发展.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确钳蓝;机理中阖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Content in Coal Based on SpectrophotometryWang Yan(Coal Resources and Geology Bureau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Department,Shanxi,030045) Abstract:Phosphorus is one of the typical harmfill substances in coal.A large amount of p hosphorus residue in coal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steel during coking.When coal is used as power"fuel,if a large amount of p hosphorus is doped during the period,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t he whole boiler will be f urther reduced.Therefore,the content of p hosphorus has become one of t he key indicators to j udge the quality of coal.Phosphorus 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y is a widely recognized method f or determining p 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industry at p resent. Therefore,the mechanism and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test method are discussed,which can promot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p hosphorus content detection in coal in particular.Key words:spectrophotometry;phosphorus molybdenum blue;引言磷元素是生物骨骼以及核酸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活动以及生物代谢等多个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热至近沸,用水将坩埚内容物洗入100 mL 容量瓶中,并将坩埚洗净,冷至室温,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澄清后备用。
(3)光度测定。
移取试液10.0 mL 于50 mL 容量瓶中,在硫酸介质中,磷钼酸铵生成络合物,用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在波长650 nm 处,以随同试样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2]。
工作曲线的绘制:移取已知质量浓度为0.010 mg/mL 的磷标准溶液0、0.5、1.0、2.0、3.0、4.0、5.0 mL 于50 mL 容量瓶中,按照上述相关步骤操作,以磷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如图1所示。
磷质量/mg吸光度R 2=0.999 3y =9.174x -0.000 5图1 磷标准溶液的工作曲线1.2 煤灰酸解条件的试验按以上方法的试验过程,选取了以下六种不同的酸解条件进行了试验,以确定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效率的试验条件[3]。
1.2.1 硫酸-氢氟酸酸解灰样试验了以下三种条件。
A1:硫酸2 mL+氢氟酸5 mL ,100 ℃ 5 h ;+硫酸0.5 mL ,230 ℃ 2.5 h ;A2:硫酸2.5 mL+氢氟酸5 mL ,230 ℃ 4 h ;A3:硫酸2.5 mL+氢氟酸5 mL ,250 ℃ 2.5 h 。
其中:氢氟酸(GB/T 620):40%(质量分数);硫酸溶液:c (1/2H 2SO 4)=10 mol/L 。
1.2.2 高氯酸-氢氟酸酸解灰样试验了以下三种条件。
B1:高氯酸2 mL+氢氟酸10 mL ;0 引言磷不仅本身是有害物质,而且在商品煤燃烧过程中,会在锅炉内部形成致密的结垢层,很难清除,影响燃煤锅炉的正常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为强化商品煤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终端用煤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改善空气质量,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将磷、砷、氯、氟、汞五类有害元素作为商品煤的必检项目。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实
习
报
告
师傅:辛宇
实习人:黄泽龙
2011年2月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实习报告
一、煤中磷测定的意义
煤中磷是有害元素之一,在炼焦时煤中磷进入焦炭,炼铁时磷又从焦炭进入生铁,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使钢铁产生冷脆性,因此,磷含量是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基本原理
煤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存在,如磷灰石[3Ca3(PO4)2CaF2],也有微量的有机磷。
由于无机磷的沸点很高,(一般为1700℃以上),所以在煤灰化过程中磷不会挥发损失,而含量甚微的有机磷,虽然挥发,但对结果影响不大。
国际标准和我国现行标准都采用还原磷钼酸分光光度法,其优点是,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实验简便快速,干扰元素易于分离和消除,它试用于微量磷的分析。
磷钼蓝的反应机理
在酸性溶液中正磷酸与钼酸作用生成磷钼酸,然后抗坏血酸还原成蓝色的磷钼酸络合物。
其反应及磷钼蓝的组成,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
H3PO4+12H2MoO4→H3[P(Mo3O10)4]+12H2O
H3[P(Mo3O10)4]+4C6H8O6→(2Mo24MoO3)2H3PO4+4C6H6O6+4H2O
当磷含量较低时,其蓝色强度与磷含量成正比。
三、方法提要
将煤样灰化后用氢氟酸—硫酸分解,脱除二氧化硅,然后加入钼酸铵和抗坏血酸,生成磷钼蓝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处理
煤样灰化:按GB/T212中规定的慢速灰化煤样,然后研细到全部通过0.1mm的筛子。
灰的酸解:准确称取0.05-1g(准确至0.0002g)于聚四氟乙烯(或铂)坩埚中,加硫酸2mL,氢氟酸5mL,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蒸发(温度约
100o C)直到氢氟酸白烟冒尽。
冷却,再加入硫酸0.5mL,升高温度
继续蒸发,直至冒硫酸白烟(但不要干涸)。
冷却,加数滴冷水并摇
动,然后再加20mL热水继续加热至进沸。
冷却至室温,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澄清后备用。
空白样品的制备:分解一批样品应同时制备一个样品空白溶液,制备方法同上,但不加灰样。
2、测定步骤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磷标准工作溶液0mL,1.0mL,2.0mL,3.0mL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混合溶液5mL,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于室温(高于10 o C)下放置1h,然后移入10mm-
30mm的比色皿内。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波长650mm,
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以磷含量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测定:吸取酸解后的澄清溶液10mL和空白溶液10mL,分别移入50mL容量瓶中,然后以以上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复吸情况:若分取的10mL试液中磷的质量超过0.030mg,应少取溶液或减少称样量,计算时作相应的校正。
五、注意事项
1、影响反应的因素
1.1 干扰元素
主要干扰元素有砷,锗,硅。
其消除办法如下:
硅的干扰:可用硫酸—氢氟酸分解样品是硅与氢氟酸作用生成的SiF4除去。
锗和砷的干扰:可通过严格控制磷钼蓝的显色酸度来消除。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为1.8mol/L时,有磷钼酸生成,并被抗坏血酸还原成蓝色。
而砷和锗在该酸度下不与钼酸作用,还原时也不会显色,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低于1.8mol/L时,砷首先显色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低于1.2mol/L时,锗将显色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低于1mol/L时,钼酸也被还原显色
以上三种情况使得结果偏高。
当显色时控制硫酸浓度高于2mol/L时,虽然砷和锗不显色,但磷钼蓝显色不完全,因为随酸度的增长,磷酸和钼酸生成的磷钼酸的量逐渐减少,这样会使结果偏低。
1.2 灰化过程的重要性。
用硫酸—氢氟酸分解灰时不要蒸干,否则在加水稀释时会看到少量片状不溶物,其原因是将可溶解的磷酸盐变成不溶解的磷的氧化物,使结果偏低。
在分解灰时,开始温度要低,一般在130度左右,以便氢氟酸与硅充分作用并生成SiF4逸出,温度过高,氢氟酸易分解,不能将硅完全除去,之后,升高温度到400度左右,这样的高温有助于硫酸分解灰样,此时坩埚中溶液迅速减少,在10分钟左右,溶液减少到只能盖住坩埚的底部,这时就迅速降低温度,准备下一步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灰化过程的完整和减少损失到最低。
1.3 本标准在0~003 mg磷时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因此,要注意使所取试液的磷量在这个范围内。
当含磷量高时要先将其稀释。
1.4 使用分光光度计应注意的问题。
新疆天气寒冷,加之仪器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使得仪器操作产生很多问题,以下是总结出的一些常见问题:
A、环境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度以上,而且温度要稳定。
B、仪器必须要在实验开始前半小时开启,以获得稳定的读数。
C、显色过程后最好在4h以内完成比色过程。
D、比色过程应遵循先检测吸光度值小的样品,然后依次检测吸光度值较
大的样品。
E、比色皿一定要干净,不能残留水分,这样对比色的结果影响很大。
六、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磷的测定原理,基本掌握了磷的测定方法,也认识到煤中磷的含量是煤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为微量元素磷的测定,步骤较多,每一步的失误都会遭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所以在实验中一定要每一步都仔细认真。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七、对比数据
八、师傅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