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训练课件一单元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95
《电工培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电工培训教材的第四章,主要讲解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能够识别和分析简单的直流电路。
2. 培养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元件、基本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中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电路图、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家庭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和连接方式。
2. 知识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和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例题讲解:以串并联电路为例,讲解其特点及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 布置作业:题目1:分析下列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题目2: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题目1:(答案根据电路图进行计算)题目2:(答案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见五、教学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说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实验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部分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与调试注意事项:1、熟悉每一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作用与端子定义;2、接线前熟悉每一个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3、接线与检查故障时必须确保实验台电源开关断开,接线时最后接电源,拆线时先断电源;4、出现短路及其他故障时,必须先分析排除故障后再通电;项目1: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及点动控制一、控制要求按下两按钮分别实现电机连续运转与点动控制二、控制线路三、原理分析主电路:合上电源总开关QS后,KM的三个主触点接通引入三相交流电源电机起动运转,断开则电机自由停车。
熔断器FU1用于线路的短路及电机严重过载保护,当出现该故障时,太大的电流会让熔体立刻熔断。
热继电器FR用于电机的过载保护,接于主电路的热元件用于检测电机过载,与熔断器的区别是电机只有长时间过载(电流略大于电机额定电流)才会使得串于控制电路的常闭触点断开,进而断开KM线圈断开主电路KM主触点.控制电路:合上主电源后,若按下按钮SB2,L1、L2之间的380V电压经闭合的FR1、SB1常闭触点和闭合的SB2常开触点加在KM线圈两端,KM主触点闭合使电机起动运行,其控制电路中的常开辅助触点也闭合形成自锁,使得松开SB2后KM线圈持续得电,电机持续运转。
按下停止按钮SB1或电机过载时,KM线圈断电,电机停转,FR复位或SB1松开后,因为KM的自锁触点断开使得KM线圈一直不得电。
按下点动按钮SB3,KM线圈得电,但其串于自锁回路的常闭触点断开,这样当松开SB3时,该复合按钮的常开触点先断开,而后常闭触点接通,之间的微小时间使KM线圈断电,自锁不起作用实现点动控制.四、故障分析与排除1、按SB2起动后,轻按SB3,电机停转,为什么?起动后,按下SB3再松开电机是否继续运转?2、合上电源后,按下SB2或SB3后,KM线圈都不得电,给出故障范围并阐述检查方法、步骤。
3、按下SB2能够起动运行,但按下SB3没有反应,原因是什么?4、SB3常开、常闭短接处误接在SB1常闭上方,运行结果怎样?5、KM的自锁常开触点误接为常闭触点,运行结果怎样?6、实验中如出现电动机起动时很难起动,手动转动电机则沿该方向起动,或运行时电流很大且噪项目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一、控制要求按下两按钮分别实现电机两个方向的连续运转二、控制线路三、原理分析主电路:合上电源总开关QS后,KM1、KM2的三个主触点接通分别引入两个相序的三相交流电源使电机两个方向起动运转,断开则电机自由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