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3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及启示本文拟通过对当今跨国公司FDI进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影响其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借此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提供相关启示和建议。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进入模式从我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来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的选择正经历着从出口-合资和合作-控股-独资这样一条道路,这也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普遍模式。
因此,FDI大致可以分为出口进入型、契约进入型、投资进入型和国际战略联盟四种进入模式。
1.出口进入型。
长期以来,出口一直被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
从宏观角度看,出口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出口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鼓励。
同时,从企业的角度看,为了降低国内竞争所带来的风险和进行自身扩张,它常被作为各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初始选择。
出口主要有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形式。
然而,出口进入模式也有一些缺点。
如出口企业的收益易受汇率的波动和政府贸易政策的变动的影响;出口企业进退国际市场和改变营销渠道的灵活性不足。
2.契约进入型。
即跨国公司通过签订合作性契约这一非股权合作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契约型进入模式虽然可以使企业无须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资金、技术投入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获一杯羹,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和冲突。
3.投资进入型。
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拥有全部股权,以及参股、控股等股权合作形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主要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模式。
投资进入型FDI具有控制与管理自由度较高,利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尤其对东道国而言,当东道国对外依存度较高时,一旦跨国公司发生资金抽逃或技术转移,则会带动一系列的后续和连带投资资金的抽逃,形成外资回流或抽逃的“多米诺”效应,易促发东道国货币的贬值和对外融资结构的恶化。
4.國际战略联盟。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与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则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到其他国家市场,是很常见的做法。
所以,本文将通过探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来更深入地了解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思路。
跨国公司的动因市场拓展跨国公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一定是市场拓展。
在其国内市场变得饱和之后,通过对外的投资,可以实现市场的扩张,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市场放大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不会因为国家萎缩或者市场萎缩而影响到公司的盈利水平。
同时,市场扩张也可以减少某些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总的来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的投资拓展市场,可以提高其成长性,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资源获取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取资源。
跨国公司从外国市场获取资源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当公司自己无法获得这些资源时。
通过对外投资,公司可以更迅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其优势带回到其本国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市场。
比如,当国内市场的人口逐渐老龄化,跨国公司可以选择选择去资源丰富的沙特阿拉伯或者南非等国家进行投资。
当本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跨国公司同样可以选择在资源丰富、环境法规相对宽松的国家进行投资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
成本和效益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取竞争力的另一个原因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中国企业不断提高雇员的工资,但同时工人的产能和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样幅度的提高。
这时,跨国公司可以选择进入其他国家来降低成本,比如印度,泰国等人口多的国家。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效益。
比如,公司可以采取战略性的策略,通过投资来提高产品进入全球市场的价值。
如果公司能成功地在国外市场中销售其产品,其客户基础和利润水平都有望得到提高。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成为了跨国公司扩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和特点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购买股权、设立子公司或参与联营、合资等方式,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其特点包括:资本跨国流动、风险与收益共享、控制权的获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等。
2.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特点跨国公司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其通过扩大国际业务来获取高额利润。
跨国公司的特点包括:规模经济、国际竞争能力、全球资源整合、多元化经营等。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销售和供应链网络,实现跨国经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
3. 对外直接投资对跨国公司的意义3.1 扩大市场份额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进入新兴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在外国设立子公司或参与合资企业等方式,跨国公司能够直接面对当地市场,强化自身在该市场的竞争力。
3.2 获取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获取国外的资源。
例如,某国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石油生产国投资开采油田,确保自身对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
3.3 降低成本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
通过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可以获得更低廉的人工成本,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4. 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4.1 推动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境外投资,会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2 技术转移与创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在国际间产生溢出效应。
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研发合作,跨国公司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引入当地,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3 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对外直接投资加强了国际间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名词解释1.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殖的经济行为。
2.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3.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证券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简答题1.简述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波动性差异。
(1)国际直接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视界要长于国际证券投资者;(2)国际直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更加趋于多样性;(3)国际直接投资客体具有更强的非流动性。
2.简述国际投资的性质。
(1)国际投资是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2)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3)国际投资是一把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4)国际投资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5)国际投资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
3.简述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
(1)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国际借贷资本流动为主;(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这一期间的国际投资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发展历程曲折迟缓,仍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3)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这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形成;(4)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大发展局面,成为经济全球化至为关键的推动力。
4.简述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
(1)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b.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c.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